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肾移植术后受者的血清和尿液中BK病毒(BK virus,BKV)DNA拷贝数量的检测,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BK病毒的发病规律及其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对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80例患者进行血清和尿液中BK病毒DNA拷贝数量的检测,利用SV40大T抗原免疫组化染色,对接受移植肾穿刺活检的80例病理学标本进行回顾研究,对诊断BK病毒相关性肾病(BK virus associated nephropathy,BKAVN)患者进行随访及病史复习。结果 BK病毒血症发生率为8.75%,BK病毒尿症发生率为37.5%,BKAVN发生率为2.5%,术后尿和血BK病毒DNA拷贝的变化趋势一致,术后6~12个月是BK病毒感染高峰期。结论 BKV感染对肾移植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一旦出现BKVAN极易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对肾移植受者应该进行BKV早期监测,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治疗BKVAN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植免疫学、移植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高效免疫抑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临床肾脏移植近期存活率已经得到明显提高,但急性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目前,B超引导下经皮移植肾穿刺活检仍然是急性排斥反应明确诊断的“金标准”.这种方法大多数是在受者出现了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或是血肌酐水平等反映移植肾功能的生化指标发生明显变化时方被采用.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推广使用,许多受者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加之血肌酐水平变化反映移植肾功能的非特异性和相对滞后性,使得很多亚临床型排斥反应不能及时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肾移植受者术后BK病毒感染发生率并分析肾移植术后BK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157例受者资料,根据受者血清和尿液中BKV-DNA 拷贝数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BK病毒血症组、BK病毒尿症组,统计各组对象的年龄、性别、肾脏原发病、透析类型、免疫抑制方案、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 DGF)、HLA错配、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 , PRA)、急性排斥反应、免疫诱导方案、术后3个月内皮质类固醇用量和术后肺部感染等相关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K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157例肾移植受者中,BK病毒血症发生率为11.46%(18例),BK病毒尿症发生率为35.03%(55例)。另外,确诊1例BK病毒相关性肾病(BK virus associated nephropathy , BKAVN),发生率为0.63%。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免疫抑制方案 (P=0.031)和术后3个月内皮质类固醇用量(P=0.037)与BK病毒尿症的发生相关,而多因素分析结果亦显示免疫抑制方案(P=0.041,OR=2.146)及术后皮质类固醇用量总量(P=0.042,OR=1.739)与BK病毒尿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本中心研究结果显示BK病毒尿症较BK病毒血症发生率高,但确诊为BKVAN仅为1例。术后应用以他克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方案和术后3个月内皮质类固醇用量是肾移植术后受者BK病毒尿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范礼佩  赵明 《广东医学》2004,25(6):725-726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在移植肾急性小管坏死受者中的应用。方法 比较两种免疫抑制剂方案治疗移植肾急性小管坏死时急性排斥发生、移植肾来尿时间、肝功损害及糖尿病发生率。结果 环孢素A组出现急性排斥 6例 ,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 4例逆转 ,2例效果不佳 ,改环孢素A为他克莫司 ,均恢复肾功能。他克莫司组则未出现急性排斥。两组肾功能延迟恢复时间分别为 (2 1± 7 5 )d ,和 (14± 3)d。肝毒性 :环孢素A组 5例 ,经调整环孢素A用量后 2例好转 ,另外 3例停用环孢素A ,改为他克莫司后均好转。而他克莫司组无一例肝毒性 ,但有 3例血糖升高。结论 他克莫司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 ,对肝功能无损害 ,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后肾功能恢复快。对于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受者应首选他克莫司作为一线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剂量巴利昔单抗、达利珠单抗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比性分析28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巴利昔单抗诱导124例,达利珠单抗诱导80例,78例未接受免疫诱导者为对照组。所有肾移植受者术后均采用常规免疫抑制方案抗排斥治疗。对不同组受者术前的一般情况及术后肾功能恢复、移植受者/肾存活率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巴利昔单抗组与达利珠单抗组的急性排斥反应、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1年的移植受者/肾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5);巴利昔单抗组与达利珠单抗组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临床应用双剂量单克隆抗体类生物制剂抗体诱导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应严格遵守适应证和禁忌证,采取个体化的免疫诱导疗法,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受者/肾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尸肾移植83例的临床经验,分析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83例尸肾移植一般情况,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61例肾功能恢复顺利,余32例中3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0例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3例发生尿瘘,2例输尿管梗阻,1例肺部感染,1例骨髓抑制,2例消化道出血,死亡例,主要死亡原因肺部感染。结论 术后影响移植肾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急性排斥反应及急性肾小管坏死,感染是影响受者存活的主要原因,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术后BK病毒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在逐渐提高[1]。肾移植术后移植肾BK病毒肾病(BK virus allograft nephropathy,BKVAN)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本文从BKV病毒学、流行病学、治病的高危因素、致病机理及BKVAN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本病加以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在逐渐提高。肾移植术后移植肾BK病毒肾病(BKVAN)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本文从BKV病毒学、流行病学、治病的高危因素、致病机理及BKVAN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本病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亚临床排斥反应对移植肾的长期影响。方法 选择术后3 个月内经过亚临床排斥反应后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30例(排斥组),以临床症状、肾功能和移植肾彩超为诊断依据;无临床症状、肾功能正常的发生过亚临床排斥反应的患者30例(亚排组),以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逆转排斥反应, 随访观察两组人/肾存活率和肾功能正常率。结果 经过3 年的随访, 两组患者的人/肾存活率均为100%,亚排组肾功能正常率高于排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 能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和肾功能正常率。  相似文献   

10.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肾移植术后DG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15例DGF的病因不同,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急性排斥反应冲击治疗、调整免疫抑制剂,近期移植肾切除后再次原位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8例;急性肾小管坏死5例;移植肾静脉血栓1例;环孢素A肾毒性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肾功能在术后10~35 d恢复正常.随访0.5~3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DGF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原因是急性排斥和急性肾小管坏死,区别不同原因采用相应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BK病毒(BKV)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肾移植术后48个月内的患者共227例.采集其血、尿样本,行BKV尿沉渣细胞学计数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拷贝.对部分肾移植受者进行移植肾活检.将尿或血中BKV DNA阳性患者80例分成干预组(51例)与对照组(29例).干预组进行调整免疫抑制剂:19例环孢素A(CsA)减量,22例他克莫司(FK506)减量,10例FK506转换成CsA;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并且密切监测急性排斥反应.干预3个月后再次检测,比较组内和组间干预前后BKV活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227例受者的尿decoy细胞、BK病毒尿症与病毒血症的阳性率分别为33.O%、33.5%和15.4%.干预组干预后尿decoy细胞、尿和血BKV数量的中位水平均为O,明显低于干预前(5.0个/10HP,1.50 x 104拷贝/ml,0拷贝/ml,均P<0.01).对照组观察前后尿decoy细胞、血BKV数量的中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个/10HPvs 5.0个/10HP、0拷贝/ml vs 0拷贝/ml,均P>0.05),尿BKV数量观察结束时上升(观察前:0.79×104拷贝/ml,观察后:2.21 x104拷贝/ml,P<0.01).上述各项指标干预前后的差值在干预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确诊BKV相关性肾病4例,其干预治疗后尿decoy细胞计数以及血、尿BKV DNA均明显降低,移植肾功能有所恢复.结论 定量尿沉渣细胞学检测简单、易行、敏感,可以作为BKV活化的指标,间接反映肾脏病理情况.也可检测血、尿BKV DNA了解病毒活化情况、筛查BKV相关的移植肾肾病.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或换FKS06为CsA治疗肾移植术后BKV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适合国人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方法  4 5 3例肾移植受者按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分成国产环孢素A(CyclosporineA ,CsA)组和他克莫司 (Tarclolimus,FK5 0 6 )组 ,并将两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FK5 0 6组肝炎携带受者及高危移植受者多于CsA组 (P <0 0 0 1) ;两组病例在年龄、男女比例、体重、住院时间、术后第 10天血肌酐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CsA组治疗费用低于FK5 0 6组 (P <0 0 0 1)。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应用国产CsA疗效好、费用低 ;肝炎携带受者及高危移植受者术后早期应用FK5 0 6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应用普乐可复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随机将62例肾移植受者分成两组:(1)FK506组(n=24):应用FK506+骁悉(MMF)+强的松(Pred)治疗方案;(2)环孢素A(CsA)组(n=38):应用CsA+MMF+Pred治疗方案。结果随访24个月,FK506组有2例(8.3%)、CsA组有9例(23.7%)发生急性排斥反应(P〈0.05);两组肾功能恢复指标血清肌酐值无明显差异(P〉0.05);FK506组和CsA组分别有3例(12.5%)和14例(36.8%)发生肝功能损害(P〈0.05);分别有13例(54.2%)和22例(57.9%)血压升高(P〉0.05);分别有4例(16.67%)和6例(15.79%)血糖升高(P〉0.05)。结论 FK506具有强效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严重肝功能损害等肾移植术后患者由CsA切换成FK506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应用时须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普乐可复在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恺杰  唐群业 《河北医学》2005,11(7):626-628
目的:评价普乐可复(FK506)对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作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普乐可复组(n=35):主要用药为普乐可复+硫唑嘌呤(Aza)+泼尼松(Pred);环孢素A(CsA)组(n=35):主要用药为CsA+Aza+Pred。结果:观察6个月,普乐可复组急性排斥发生率为0,而CsA组有9例(25.7%)发生急性排斥反应(P<0.05);普乐可复组的肝毒性和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均比CsA组低(P<0.05);普乐可复组有3例(8.6%)发生高血糖反应(P>0.05)。结论:普乐可复在肾移植中排斥发生率低,毒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术后早期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将3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分别用于肾移植患者。A组:CsA+Aza+Pred。B组:CSA+MMF+Pred、C组:FK506+MMF+Pred。根移植肾早期功能状态,统计A、B、C3组患者1年移植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发生率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药物副作用等。结果在3组患者中比较,B组和C组移植肾1年存活率高于A组;C组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P〈0.05)。同时,C组的肝功能损害,肾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0.05)。结论通过临床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比较,认为应用MMF和FKS06组成的免疫抑制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减少急性排斥反应,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有利于移植肾早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抑制大鼠肝移植排除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为3组。耐受组为Brown Norway(BN)到Lewis肝移植;排斥组为Lewis到BN肝移植;他克莫司(FK506)组在建立排斥模型基础上于术后注射FK506。术后7 d检测肝组织病理改变及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配体(GITRL)的表达、Kupffer细胞GITRL的表达及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与耐受组比较,排斥组肝脏及kupffer细胞中GITRL表达升高,采用FK506后,降低了GITRL表达(P<0.05)。与耐受组比较,排斥组血清及kupffer细胞中IFN-γ表达升高,IL-10降低(P<0.05),而在FK506组,与排斥组比较,血清及kupffer细胞中IFN-γ表达降低,IL-10表达升高(P<0.05)。结论 FK506能减轻大鼠肝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其机制与降低GITR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多种免疫抑制药物在肾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术后早期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将三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分别用于肾移植患者。A组:CsA+Aza+Pred、B组:CsA+MMF+Pred、C组:FK506+MMF+Pred。根移植肾早期功能状态,统计A、B、C三组患者1年移植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发生率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药物副作用等。结果在三组患者中比较.B组和C组移植肾1年存活率高于A组;C组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P〈0.05)。同时,C组的肝功能损害.肾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P〈O.05)。结论采用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较常规免疫抑制方案有更高的安全性,可减少急性排斥反应,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有利于移植肾早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异体手移植术及免疫抑制治疗的效果。方法 术前2 d受者开始服用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他莫克司(FK506)、泼尼松(Pred),术中甲泼尼龙(MP)1.5 g冲击,术后第1天甲泼尼龙1.0 g冲击,并开始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100 mg/d×10 d,术后12 h口服FK506、MMF、Pred,观察移植肢体血液循环温度、排斥情况,同时监测FK506血浓度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后未见异体手排斥现象。2例移植手血循环良好,皮肤切口顺利愈合,术后10 d拆线。Tinel征检查显示神经生长速度较快,术后半年移植手功能良好,感觉已恢复至手指末节,可以持物,肌电图显示鱼际肌已见动作电位。1例应用FK506后出现血糖升高,应用胰岛素治疗后血糖降至正常。结论 良好的组织配型、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可以预防异体手移植的超急性、加速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法。方法 对 2例 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 ;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和 1例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术后移植肝、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 ;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 -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术后采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 (ATG)、抗CD2 5单克隆抗体诱导 ,他克莫司 (FK5 0 6 )、霉酚酸酯 (MMF)及激素三联维持治疗。结果  5例患者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良好 ,其中 1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出现 1次FK5 0 6导致的肾中毒 ,1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和肝胰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发生 1次急性排斥反应 ,分别经调整药物剂量和抗排斥治疗后逆转。目前 5例患者全部存活 ,移植物功能正常。结论 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后采用ATG、抗CD2 5单克隆抗体诱导 ,FK5 0 6、MMF及激素三联维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用药期间应监测移植物功能和FK5 0 6的血药浓度 ,防止排斥反应和FK5 0 6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