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患[1]。其中T细胞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不可或缺的信号:第一信号由T细胞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所启动;第二信号由T细胞和APC表面的共刺激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所启动。而  相似文献   

2.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哮喘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和功能紊乱等理论已被证实。免疫耐受的破坏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而T淋巴细胞的活化对机体免疫耐受的形成起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1,2];T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来自人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第二信号来自抗原递呈细胞(APC)上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的相互作用。第二信号使初步活化的T淋巴细胞进入完全活化和增殖分化阶段,以发挥免疫效应,因此共刺激分子也就成为哮喘发病和防治的研究重点。其中CD40和CD40L是T细胞与APC细胞表面一对重要共刺激分子。现将近几  相似文献   

3.
<正>在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扩散和复发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有着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作用,第一信号来自抗原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复合物与T细胞表面受体(TRC)结合。第二信号来自抗原呈递细胞(APC)上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上相应受体的结合~([1])。协同刺激分子影响T细胞发育、活化、增殖、起效、凋亡的各个阶段。缺少协同刺激分子提  相似文献   

4.
余健  马燕 《广西医学》2006,28(2):227-229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是T细胞表面激活分子,主要表达在激活的T细胞上,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对T细胞增生起负性调节作用[1].与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B7家族分子结合,作为协同刺激信号抑制T细胞增生、活化,诱导T细胞耐受.  相似文献   

5.
B7-1分子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多基因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涉及T细胞、NK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其中T细胞在介导特异性肿瘤排斥反应以及对肿瘤抗原产生特异的免疫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细胞的充分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第1信号系统是淋巴细胞受体/CD3介导的杭原特异物结合;第2信号系统是抗原递呈细胞和T淋巴细胞表面一系列配对的共刺激分子所介导的共刺激信号,如CD80/CD86-CD28/CTLA4等[2].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参与:一个是TCR接受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传导的MHC-抗原肽信号,另一个是细胞膜表面黏附分子提供的协同刺激信号(或称第二信号).缺乏第二信号,不仅不能使T细胞充分活化,反而会诱导T细胞无能或引发其程序性死亡[1].  相似文献   

7.
孙雪峰  叶任高 《广东医学》2003,24(5):457-458
狼疮性肾炎 (LN)是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预后的主要合并症。免疫紊乱是SLE的主要致病原因 ,而T细胞异常活化引起的B细胞异常的克隆增生、抗自身抗体的产生则是SLE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 ,伴随分子细胞生物学的进步 ,SLE及LN患者T细胞异常增生、活化的分子机制得以阐明 ,相继出现了针对异常的T细胞活化实施免疫调控治疗的方法 ,开辟了LN治疗的新领域。1 T细胞的活化机制T细胞的有效活化需要两种信号 :①T细胞受体 (TCR) -CD3复合体上的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 (APC)处理后的抗原多肽与MHC -Ⅱ类分子复合体的信号 ,经C…  相似文献   

8.
目前,脑胶质瘤的常规治疗尚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脑胶质瘤中的治疗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 2 (IL 2 )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 ,是由被抗原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糖蛋白 ,具有导致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B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促进LAK细胞生成等作用[1] 。此外 ,它还有促使成熟T细胞凋亡的负调节作用。这些生物活性的发挥都是通过与细胞表面IL 2受体 (IL 2R)结合 ,活化一系列信号分子 ,最终导致一系列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IL 2信号传递的研究结果显示 ,IL 2与IL 2R的结合诱导了IL 2Rβ和γ链间的异源二聚体的形成 ,导致几个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PTKs)活化 ,即Jak ,Syk ,Src家族 …  相似文献   

10.
恒定自然杀伤细胞(iNKT)是一类同时表达T细胞受体(TCR)和NK细胞表面标志的T细胞亚群。iNKT细胞被认为是经典的NKT细胞,能识别由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CD1d分子提呈的脂类抗原α-Galcer。NK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机体抗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CIK细胞和DC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1].CIK细胞在体内归巢于脾脏、淋巴结等,可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分布于除脑和睾丸以外身体各部的任何组织.DC通过受体的方式摄取外来抗原,并能与这些抗原表面的MHCⅠ类和Ⅱ类分子结合,刺激初始型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活化.DC除了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外,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B细胞的增殖,活化体液免疫应答[2].因此,将具有高效杀伤活性的CIK细胞和具有强大肿瘤抗原递呈能力的DC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本文就CIK细胞和D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TCR/CD3传导的抗原识别信号需要协同刺激信号才能使T淋巴细胞充分活化和增殖。在众多协同刺激分子中,CD28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CD28可与抗原提呈细胞(APC)上的B7-1(CD80)和B7-2(CD86)结合,启动协同刺激信号,并在提高T淋巴细胞的反应性、诱导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因子的分泌(尤其是IL-2)、促进T淋巴细胞与APC的结合和抑制T淋巴细胞的凋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CD28协同刺激作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有关CD28及下游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 inase,PI3K)活化参与的信号传导机制,已经有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超抗原 (superantigen)是一组细菌或病毒编码的新型蛋白质分子,它以完整的蛋白质分子形式分别直接与抗原提呈细胞(APC)膜上MHCⅡ类分子抗原结合槽外侧及T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TCRVβ区直接结合,不需要APC处理,即可激活比普通抗原多达数千乃至数万倍的T淋巴细胞,并促使活化的T细胞分泌多种足量的细胞因子如TNF-α、TNF-β、TNF-γ、IL-2、IL-6等,产生强烈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直接或间接地杀伤肿瘤细胞[1~3].作为超抗原的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 A,SEA)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2,4],SEA在肿瘤的导向免疫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用SEA对小鼠黑素瘤细胞B16进行修饰,实现了抗肿瘤效果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疾病的方法之一,而移植相关并发症制约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移植物排斥是移植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Toll样受体4(TLR4)在先天免疫和免疫耐受中是个关键分子,但在器官移植后移植物排斥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文中将对TLR4信号途径在器官移植后移植物排斥中如何通过调控抗原递呈细胞( APC)成熟、活化T细胞、引发免疫攻击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赵洁敏  吴昌平 《医学综述》2005,11(9):773-775
T细胞的激活是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开始,其激活过程需要两个信号:一是由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cells,APCs)呈递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s,MHC)结合的抗原肽与T细胞表面的细胞受体1-CD3复合体(TCRs-CD3complex)交联所产生的第一信号  相似文献   

16.
超抗原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抗原 (supperatigenSAg)的概念由white等于1 989年首先提出 ,它是由一组细菌或病毒编码的蛋白分子可不需要抗原提呈细胞 (APC)处理 ,以完整的蛋白质分子形式直接与APC膜上的MHC Ⅱ类分子抗原结合槽外侧结合 ,导致带有特异性Vβ 节段T细胞大量活化增殖 ,其活化的T细胞数是普通抗原数千倍乃至数万倍。由于它产生的杀伤性很强的细胞毒T细胞 (CTL)对肿瘤极其强大的杀伤作用 ,因此 ,在几乎从超抗原理论的一开始 ,人们就注意到超抗原作为强大的T细胞激活剂 ,有可能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免疫分子 ,给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近年来 ,超抗原…  相似文献   

17.
超抗原与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锦平  郭大东  吕红线 《医学综述》2004,10(12):723-724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是一组由细菌或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其特点是无需抗原提呈细胞(APC)加工处理,即可直接与APC膜上的MHCⅡ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外侧非限定性结合,以完整的蛋白质分子形式被提呈给T细胞,导致带有Vβ的T细胞大量活化增殖。超抗原的特点就是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就可刺激大部分具有TCRVβ序列的T细胞增生,被激活的T细胞可达总数的5%~20%,从而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1 超抗原的分类及特点[13]1.1 超抗原的分类 根据超抗原与宿主的关系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①外源性超抗原:主要是某些细菌的毒素,如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18.
李巧转  李娴 《重庆医学》2018,(1):37-39,42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人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内浸润性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对2007-2011年解放军第101医院收治的80例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18例正常脑组织进行PD-L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同时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胶质瘤浸润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TUNEL法检测胶质瘤内浸润性淋巴细胞的凋亡,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D-L1促进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活化T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正常脑组织不表达PD-L1,PD-L1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50%(34/80),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坏死和预后相关(P<0.05).部分胶质瘤组织及浸润T淋巴细胞表达PD-1,且PD-L1阳性的胶质瘤病例淋巴细胞凋亡表达较PD-L1阴性病例明显增高.PD-L1组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的凋亡率为42.55%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加入抗PD-1阻断PD-L1与T淋巴细胞结合后,PD-L1+抗PD-1组活化T淋巴细胞凋亡率下降到26.80%.结论 人胶质瘤异常高表达PD-L1并与PD-1结合促进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VEGFR2促进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生长的机制。[方法]通过19例新鲜分离的人脑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标本进行组织分离、细胞培养,然后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慢病毒转染后进行BALB/c(nu/nu)小鼠成瘤实验,并获得神经胶质细胞瘤样本(T556, T1966, T4121, T3691)。分别对分离的人GBM细胞和异种移植神经胶质细胞瘤样本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CD133干细胞分选及VEGFR2、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等分析、检测。[结果]CD133~+细胞表面VEGFR2的表达与CD133~-对照组相比富集(CD133~+阳性率19.6%而CD133~-对照的阳性率为4.7%;P<0.001 7);表面VEGFR2阳性的肿瘤细胞比例不同,从1.4%到25.9%(平均13.8±8.3%)不等。对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GBM细胞表面及细胞浆均有分布VEGFR2,而胞浆VEGFR2则较为显著。对人GBM活检冰冻切片进行的免疫荧光染色证实VEGFR2细胞群聚集靠近血管结构;进一步对标本进行免疫荧光定位、免疫共沉淀和细胞表面蛋白生物素化实验发现VEGFE、VEGFR2和NRP1及磷酸化p-VEGFR2和增值标记蛋白Neuropilin-1在恶性脑胶质瘤病灶和周围正常组织及脑小血管周围的差异表达。[结论]VEGFR2优先表达于CD133人胶质瘤干细胞(GSC)的细胞表面及恶性脑胶质瘤病灶小血管周围,其增殖、生长能力和致瘤性,可能部分依赖于通过VEGFR2-Neuropilin-1 (NRP1)的信号传递,可能在GBM的增殖和生长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验性变态反应神经炎(EAN)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动物模型。T细胞的活化和克隆扩增导致细胞和体液免疫异常在EAN及GBS中起重要作用[1]。T细胞活化需要的两个信号为:(1)由T细胞表面的TCR/CD3复合物与抗原提呈细胞(APC)上的组织相容性抗原(MHC)II类抗原相互作用,赋予免疫应答的特异性;(2)由T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分子与APC表面的配体结合所提供[2]。已发现,阻断CD28/CTLA4:B7的结合后可预防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发生或减轻其发病程度[3]。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CD28/CTLA4:B7及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