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定量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PI)后前房角形态变化及周边虹膜前粘连(PAS)对LPI术后效果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连续的25例(39眼)PACG患者。方法患眼行LPI治疗。术前、术后2周、6个月、12个月时行眼科常规检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根据末次随访时眼压情况分为眼压控制不良组(A组)及眼压控制良好组(B组)。各随访时间点的UBM参数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及Wilcoxon检验。主要指标UBM图像中测量的前房角参数。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386.4±36.7)天。LPI术后2周、6个月及12个月的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虹膜夹角(TIA)、虹膜隐窝面积(ARA)较术前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小梁睫状突距离(TCPD)术后12个月较术前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AOD500、TIA500、ARA500及TCPD均大于A组(P均<0.05),而PAS钟点范围少于A组(P=0.01)。结论 LPI能显著增宽PACG患者的周边前房角,但PAS的范围对LPI的效果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CACG)患者激光周边虹膜切开(LPI)与周边虹膜切除(SPI)术对血-房水屏障的影响.方法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60例早期PCAC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LPI或SPI治疗组.应用FC-2000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定量测定术前、后的房水闪光值.同时观察眼压、中央角膜内皮细胞数、前房角粘连范围及其并发症.LPI组与SPI组房水闪光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两因素方差分析;应用Bonferroni法矫正检验水准α值后,进行组内两两比较的配对t检验.术后房水闪光值与眼压升高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结果 术前及术后第3天,1、2、3及4周,LPI组各观察时间点平均房水闪光值分别为(5.47±1.09)、(11.96±3.07)、(8.08±2.18)、(5.68±0.83)、(5.80±1.00)、(5.69±1.12)光粒子数/ms;SPI组分别为(5.43±1.13)、(8.44±3.22)、(6.42±1.77)、(5.35±0.71)、(5.53±1.26)、(5.45±1.23)光粒子数/ms.LPI组和SPI组术后第3天(t=-12.753,-8.101)及术后1周(t=-5.971,-3.870)房水闪光值均分别高于术前(P<0.05),而且LPI组房水闪光值明显高于SPI组(t=4.329,3.231;P<0.05).术后4周内,LPI组高眼压发生率高于SPI组(X2=5.079,4.022;P <0.05);术后第4周,LPI组平均应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种类数高于SPI组(Z=-1.984,P<0.05).两组术后眼压升高与血-房水屏障损害程度呈正相关(r =0.899,0.833,P<0.05).两组术后1周的平均中央角膜内皮细胞数(t=-0.696,0.008)和术后4周平均前房角粘连范围(Z=- 1.270,-1.49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观察时间点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LP1和SPI术均影响PCACG患者正常的血-房水屏障,术后1周内LPI造成的影响较SPI更重,但术后2周基本恢复.早期血-房水屏障的破坏与术后的眼压波动相关,但对角膜内皮、前房角粘连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明、暗光线下超声活体显微镜(UBM)检杳在发现前房角关闭中的作用.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选择50岁及以上的浅前房和具有解剖的窄前房角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Van Herick法对受检人群进行周边前房深度检杳,对其中周边前房深度≤1/3角膜厚度者进行前房角镜检查,确定是否为解剖的窄前房角者.对解剖的窄前房角患眼进行明、暗光线下UBM检查,分别观察受检眼上方、颞上方、颞侧、颞下方、下方、鼻下方、鼻侧和鼻上方8个检查部位有无前房角关闭,评估具有解剖的窄前房角患眼前房角关闭率.从UBM图像中测量前房角开放距离.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明、暗光线下前房角关闭率比较采用配对X2检验,前房角开放距离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符合入选条件的共有194例(379只眼)患者.以受检眼计算,在明、暗光线下UBM检杏发现的前房角关闭率分别为26.1%和69.7%,显示暗光线下前房角关闭率明显增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148,P=0.000).明、暗光线下均以上方的前房角关闭率最高,分别为21.4%和58.6%.周边前房深度越浅,前房角关闭率越高.周边前房深度<1/4角膜厚度眼在暗光线下前房角关闭率高达98.3%.在明或暗光线下,上、下、鼻、颞4个象限之间前房角开放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471,-15.407,-16.237,-16.782;P=0.000).上方象限前房角开放距离最小,前房角关闭率最高.结论 周边前房越浅,明、暗光线下前房角关闭率越高.明、暗光线下UBM检查是在临床和大规模人群中早期发现前房角关闭的有效和可行方法.(中华眼科杂志,2009,45:8-13)  相似文献   

4.
1981年Flankhauser首先用Nd:YAG激先施行虹膜切除术以后,由于其显著的优越性,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国内、外日益广泛,我们自92年使用美国COHERENT公司制造的激光器对60只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经2~8个月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文统计1992年5月~93年2月接受治疗42例患者并60眼,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2~76岁,平均54.8岁.手术前常规做机力、眼压、眼底、周边前房深度、房角、视野检查.48只眼做了眼压描记.随诊1、3、6、8个月.分别测眼压.二、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5.
赵欣  郝云鹤  张昕蕾  翟江河  田静  何燕 《眼科》2013,22(3):171-175
目的 观察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use glaucoma,PACG)高危者的2年干预效果。设计 队列研究。研究对象 PACG高危者52例(104眼)。方法 PACG高危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6例(52眼),干预组行LPI, 观察组仅随访观察。于LPI术前、术后2周、6及12个月、2年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主要指标 眼压、UBM图像中前房角参数。结果 干预组LPI术前眼压为(16.89±3.01) mm Hg,最后随访眼压为 (15.20±2.39) mm Hg;LPI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象限数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观察组随访1年时眼压变化无显著差异,但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象限数均较前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随诊2年时眼压(17.31±2.27)mm Hg,  较前增高(P<0.05)。干预组无一例发展为PACG,观察组2例(2眼)PACG急性发作。 结论 LPI能有效改善前房角结构,并可有效防止PACG高危者发展为PACG。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联合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D)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51例(66眼)分为眼压控制组24例(32眼)、眼压未控制组11例(14眼)、门诊组16例(20眼),分别行LPIP及LPID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6±2.61)个月。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房角开放状况,观察控制眼压时间、术后眼压、并发症。结果眼压控制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未控制组和门诊组的眼压在联合手术治疗后能迅速下降,2组术后0.5h、1h、2h的眼压分别为:(22.86±4.66)mmHg、(16.21±2.69)mmHg、(15.43±2.44)mmHg;(31.74±7.41)mm-Hg、(20.79±4.24)mmHg、(18.05±2.17)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各组随访期间眼压均低于21mmHg(1kPa=7.5mmHg)。术后12个月,眼压未控制组、眼压控制组、门诊组平均眼压分别为(15.59±2.39)mmHg、(16.39±2.89)mmHg、(15.79±2.56)mmHg。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示LPIP术后房角能迅速有效开放,随访期间无周边虹膜前粘连进展。LPIP和LPID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LPIP能有效开放前房角,迅速降低眼压;联合LPID能安全有效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1992年4月至2002年10月实施LPI治疗且术后随诊时间达5年以上的PACG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LPI治疗前眼压、视乳头、视野、前房角等情况,将患眼重新分为3组:疑似原发性前房角关闭(PACS)组、原发性前房角关闭(PAC)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组,分析LPI治疗后各组患者远期眼压控制、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之间LPI治疗后眼压控制情况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患者131例(251只眼),其中PACS组18只眼(7.2%),PAC组98只眼(39.0%),PACG组129只眼(51.4%),无法分类的6只眼(2.4%).PACS组、PAC组、PACG组患者LPI治疗后眼压控制满意率分别为88.9%(16/18)、38.8%(38/98)及10.9%(14/129),眼压控制不满意率分别为5.6%(1/18)、48.0%(47/98)及75.2%(97/129),眼压控制失败率分别为5.6%(1/18)、13.3%(13/98)及14.0%(18/129).3组患者LPI治疗后眼压控制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8,P=0.000).251只眼中8只眼(3.2%)在LPI治疗后1周至16年发生青光眼急性发作.全部患者在随诊期间未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结论 LPI治疗后PACG的眼压控制不如预期的那样好.在大多数青光眼中,LPI可以有效防止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LPI治疗后PACG、PAC、PACS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眼压升高危险,需密切随诊,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8.
邱丽  张敏  张虎  王青  宋艳梅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1):1963-1966

目的:研究原发性房角关闭(PAC)患者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后进展成青光眼(PACG)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01/12我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PAC患者86例86眼,其中随访2a以上、有5次以上的可靠视野的LPI后PAC患者65例65眼,平均随访时间为2.65±0.27a,根据是否出现视野缺损和相应的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分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记录进展为PACG的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LPI后PAC患者65眼中9眼(14%)进展成青光眼。进展组年龄(68.67±7.03岁)、随访眼压波动(10.11±4.17mmHg)与未进展组(61.95±8.03岁,5.54±2.73mmHg)有差异(均P<0.05),进展组的垂直杯盘比(VCDR)≥0.6、粘连性房角关闭(PAS)≥1个象限、PAS范围合并贴附性房角关闭>2个象限进展率显著高于未进展组(均P<0.05)。PAC患者LPI后进展成PACG与患者的年龄、随访眼压波动、VCDR≥0.6、PAS≥1个象限、PAS范围合并贴附性房角关闭>2个象限呈显著正相关(rs=0.304、0.396、0.495、0.268、0.309)。

结论:PAS≥1个象限和PAS范围合并贴附性房角关闭>2个象限、VCDR≥0.6、高龄、随访眼压波动大与LPI后PAC患者进展成PACG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单纯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与LPI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存在粘连性房角关闭的原发性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PAC)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术后5年周边虹膜前粘连(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e,PAS)的变化情况。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河北省邯郸市第三医院眼科连续收治的存在PAS的PAC和PACG患者159例。方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LPI术后3天内加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照组仅行LPI。术前、术后3天、1年及5年进行静态及动态前房角镜检查。PAS定义为虹膜与前房角外壁的粘连≥0.5个钟点。每例患者仅1眼入组。主要指标PAS范围。结果 159例患者中术后1年及5年的随访率分别为79.25%(126/159)及57.86%(92/159)。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1年及5年的PAS范围分别为5.00(3.00~9.25)及4.5(1.50~8.00)个钟点(Z=-1.3,P=0.19)、3.00(0.50~5.00)及2.00(1.50~8.00)个钟点(Z=-3.08,P<0.001)、2.50(0.75~6.00)及2.00(0.00~5.00)个钟点(Z=-0.72,P=0.47)、3.5(1.0~8.0)及3.0(0.00~5.25)个钟点(Z=-1.54,P=0.12)。两组之间PAS范围在术后3天有显著差异,而术后1年及5年差异并不显著。术后5年,试验组及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0.29(0.14~0.82)、0.16(0.02~0.36)(Z=-2.70,P=0.007),眼压控制率、视野MD值、杯盘比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5年与术前相比,试验组PAS范围、眼压、BCVA、MD值均有明显下降,而杯盘比无明显变化;对照组PAS范围、眼压、MD值均有明显下降,杯盘比及BCVA无明显变化。结论 LPI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存在PAS的PAC或PACG患者,术后PAS仍进展;术后5年时,PAS范围与接受单纯LPI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从长远看,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LPI不适宜单纯以松解PAS为目的用于PACG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倍频Nd:YAG和Nd:YAG激光对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周边虹膜切开术的效果。方法 对82例(102眼)闭角型青光眼患,用倍频Nd:YAG激光对虹膜作一“蜂巢”状创口,用Nd:YAG激光切透虹膜。结果 联合激光1次虹膜切开成功101眼(99.02%)。术后3月眼压有所下降,并发症有虹膜切口出血2眼;切开孔1月后再闭锁1眼;角膜内皮损伤5眼;术眼均有不同程度虹膜炎,抗炎治疗可吸收,结论 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背景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Pentacam)在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眼前节的定量评估中比裂隙灯显微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更为准确,但目前其在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和慢性PACG对侧眼的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LPI)后前房测量中的应用仍较少. 目的 评估Pentacam在早期PACG眼LPI手术前后前房形态变化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PACG患者70例70眼,包括急性PACG对侧眼(临床前期眼)和慢性PACG对侧眼各35眼,所有受检眼均行LPI.采用Pentacam测量受检眼LPI术前与术后1、7和28 d的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和前房夹角(ACA),并比较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与慢性PACG对侧眼LPI术后前房形态参数的变化幅度. 结果 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各时间点ACD和ACV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D:F=6.783,P=0.004;ACV:F=19.090,P=0.000),各时间点ACA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3,P=0.928),其中LPI术后各时间点ACD较术前加深,ACV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PACG对侧眼各时间点ACD和ACV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D:F=21.576,P=0.000;ACV:F=47.506,P=0.000),而各时间点间A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1,P=0.629),其中LPI术后各时间点ACD较术前加深,ACV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术后28 d,ACD和ACV与术前的变化值分别为(0.064±0.022) mm和(27.840±4.963) mm3,明显高于慢性PACG对侧眼的(0.047±0.020) mm和(21.000±3.278) mm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D:t=2.783,P=0.008;ACV:t=5.749,P=0.000). 结论 Pentacam可以用来量化评价PACG患者LPI后的眼前节形态和参数的变化,急性PACG临床前期眼术后ACD和ACV的增加值大于慢性PACG对侧眼.  相似文献   

12.
林仲  张袆草 《眼科研究》2011,29(2):174-178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通过部分解除瞳孔阻滞,增宽周边前房角,降低眼压而成为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LPI术后前房角形态的检测参数是评价LPI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目前对LPI手术前后前房及房角形态的评价正在逐渐深入。已有的房角检查方法包括前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眼前节OCT(AS—OCT)以及Pentacam等,每种方法均可获得其各自的评价参数,但也存在一定限制。就LPI术后上述检查方法在评价前房及房角形态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同时总结LPI术后前房和前房角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与前房角变化对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大小、分布特征及其与相应部位前房角变化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观察性病例研究.在本院眼科行常规体检的人群中,若发现浅前房,进一步行UBM检查.对UBM检查中发现有虹膜睫状体囊肿的患者,记录其囊肿数量、大小、眼别、部位和象限,比较UBM图像上囊肿所在部位的前房角形态与非囊肿部位的前房角形态,观察并记录前房角是否变窄或关闭,分析囊肿导致相应前房角变窄或关闭的相关因素.分别采用t检验、X2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在457例受检者(914只眼)中,发现有囊肿的患者134例(200只眼),占被检人数的29.32%,均为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共检出囊肿502个,其中41.24%(207/502)位于虹膜睫状沟,58.37%(293/502)位于睫状冠;44.22%(222/502)位于颞下象限,26.88%(135/502)位于鼻下象限,23.11%(116/502)位于颞上象限,5.38%(27/502)位于鼻上象限.囊肿的平均大小为(0.6289±0.2329)mm,中囊肿占86.05%(432/502).虹膜睫状沟囊肿导致相应部位前房角变窄或关闭的发生率为82.13%(170/207),睫状冠囊肿导致相应部位前房角变窄或关闭的发生率为22.87%(67/29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83,P<0.01).囊肿大小导致相应前房角变窄或关闭的比例值,行直线相关分析,二者呈正相关(r=0.9939,P<0.01).结论 正常人群中原发性虹膜睫状体囊肿的发病比例高,部分囊肿可导致前房角变窄或关闭;囊肿的部位和大小是导致相应部位的前房角变窄或关闭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人行虹膜周边切除(开)术后5年以上,就诊时眼压高,前房极浅、瞳孔较小,晶状体混浊。本讨论的目的是关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开)术后的长期随访,提倡残余青光眼的个体化治疗,介绍小瞳孔合并极浅前房的白内障手术体会。(眼科,2012,21:24-28)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PAC)对侧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后接触性房角关闭的发生率和眼部解剖特征。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54例APAC对侧眼没有虹膜前黏连(PA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7.1±7.2)岁(54—83岁)。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暗环境下观察LPI后是否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并比较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与不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患眼的眼压、房角及各项UBM参数,包括房角开放距离。(AOD跏)、房角隐窝面积,。(ARA750)、小梁虹膜夹角(T—I角)、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周边虹膜厚度(IT1)、虹膜悬韧带距离(IZD)、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中央前房深度(ACD)。对两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两样本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LPI后暗环境下UBM检查至少一个象限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的有20例,占37%。反映房角开放程度的指标(AOD500、ARA750、T-I角)和反映睫状体位置的指标(TCPD):接触性房角关闭(+)组小于(-)组(t=11.741、11.089、12.175、4.349,P均〈0.01);反映虹膜形态和位置的指标IT1:接触性房角关闭(+)组大于(-)组(t=-3.300,P=0.002);IZD、虹膜根部附着位置及ACD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0,P=0.066;Z=-1.423,P=0.155;t=0.072,P=0.942)。结论APAC对侧眼LPI后在暗环境下仍有一定比例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房角窄、睫状体前位、周边虹膜厚是LPI后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的解剖学特点,提示LPI后具有这些解剖特点的APAC患者有可能进展为慢性房角关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房角关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首次单眼发作的 AACG患者40例(40只眼),浅前房患者50例(50只眼),正常人群50例(50只眼).按照年龄进行分组,采集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前房角图像并量化房角开放度(OA).应用接触式 A 超收集上述临床资料的中央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等生物测量数据,并同时引入晶状体位置(LP)、前房拥挤比(CCR)等观察指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年龄段 ACD、LT、LP、CCR 与 OA 的相关性.结果50~59岁年龄段 OA 与 ACD( t =3.697, P =0畅002)、CCR( t =-4畅466, P =0.001)和 LP( t =1.888, P =0.031)呈线性回归关系.60~69岁年龄段 OA 与ACD( t =2.237, P =0畅034)、CCR( t =-6.772, P =0.001)和 LP( t =2.746, P =0.012)呈线性回归关系.70岁以上年龄段 OA 与 ACD( t =15.698, P <0.001)呈线性回归关系.结论晶状体因素(晶状体厚度、晶状体位置、前房拥挤比)是房角变窄以致发生急性关闭的危险因素,其中前房拥挤比可以科学、准确的评价前房拥挤状态,是评估房角关闭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预防性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IOL Master对中央前房深度的测量.方法 应用IOL Master检测54例(54眼)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预防性激光虹膜切除术前及术后24 h、1周、3个月的中央前房深度变化情况,同时观察视力和眼压.结果 所有病例治疗后中央前房深度都有不同程度加深,眼压有所下降.视力稳定.结论 激光虹膜切除术是预防和治疗早期闭角型青光眼,保护视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IOL Master在预防性激光虹膜切除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的测量分析应用有实际可操作性及客观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张海涛  杨华  徐英英 《眼科研究》2011,29(7):651-655
背景对于有房角关闭高危因素的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行LPI术后2年内仍有28%发生房角关闭,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LPI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急性发作眼的对侧眼行LPI后眼压及房角变化情况,分析与手术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急性发作史的PACG患者(≥40岁)87例87眼,其对侧眼接受LPI,于术后1周,3、6、9、12个月随访眼压,并在裂隙灯下使用压陷式Goldmann单面房角镜观察LPI后颞、鼻、上、下各象限房角开放情况并按Shaffer房角分级标准记录,同时观察周边同位性房角关闭(AAC)范围以及周边房角黏连范围,与术前值进行比较。手术成功标准为:术后眼压在未使用药物情况下保持在6~21mmHg;并未出现青光眼特征性视神经病变及相应的视野缺损;无需任何抗青光眼药物或手术治疗。对影响LPI成功率的因素进行Cox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共完成随访并纳入分析79例79眼,其中男33例(41.8%),女46例(58.2%),年龄(61.4±0.4)岁。手术前后6个组眼压差异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56,P〈0.01),LPI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角除下方之外各象限及平均Shaffer级别有所增加,LPI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3个月AAC范围较术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9、12个月的AAC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LPI成功者61例(77.2%),术前眼压、房角各象限及平均Shaffer级别、AAC范围在LPI手术成功与失败病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逐步回归分析发现,AAC范围与LPI生存率之间具有相关性(Wald=48.150,RR=1.963,P〈0.01),而术前眼压、房角各象限及平均Shaffer级别、年龄、性别与LPI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ACG急性发作眼的对侧眼行LPI后可使房角增宽、眼压降低,术后成功率与术前AAC的范围有关,提示在考虑术前ACC范围条件下,LPI可以更有效地预防房角关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闭角型青光眼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病率,探讨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82例(162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是行了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 21例21眼术后并发浅前房,其发病率为12.96%,浅前房程度按Spaeth分类法进行分级。Ⅰ度12例,Ⅱ度5例,Ⅲ度4例,其中10例滤过道引流过强,6例结膜瓣后退漏水,4例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结论 Ⅰ度~Ⅱ度浅前房多经保守治疗治愈,Ⅲ度浅前房须早期手术。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