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增殖。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aemia vera, 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 PMF)定义为费城染色体阴性的最常见的MPN。由于正常髓系细胞的多克隆造血被异常的单克隆造血所取代,导致了PV的红细胞过度增殖、ET的血小板过度增殖和PMF的骨髓纤维  相似文献   

2.
<正>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也称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或结缔组织细胞出现异常克隆性增殖的疾病。1951年DAMESHEK将临床上有关联的4种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统称为MPN,WHO新分类中还包括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3.
郑智康  黄健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3):3500-3503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或结缔组织细胞出现异常克隆性增殖的疾病.临床上将有关联的4种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统称为 MPN;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1年将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和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NOS)划分到 MPN当中;在2016年,又将PMF进一步分为骨髓纤维化(MF)前或早期 PMF(pre PMF)和明显纤维化期PMF(overt PMF);根据Ph染色体或BCR/ABL是否阳性,又将MPN分为Ph染色体或BCR/ABL阳性CML和Ph染色体或BCR/ABL阴性的PV、ET和PMF[1].而伴P230阳性、血小板异常增高、骨髓形态原始细胞增多及病态造血明显的伴P230阳性的CML病例却较为罕见,且与其他类型MPN的骨髓形态较难鉴别,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典的 BCR/ 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HSC)的恶性克隆性髓系肿瘤,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2005年MPN患者存在 JAK2V617基因突变被首次报道, JAK2、 M...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是以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异常增殖和扩增为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中BCR-ABL阴性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以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因为JAK2、CALR及MPL基因突变的发现,MPN的发病机制得以阐释,并为MPN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分子学诊断标准。随后,越来越多预后相关的新突变基因得到认识,同时发现细胞因子参与MPN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为MPN的诊断、预后分层及新的治疗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就MPN相关基因突变与细胞因子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及预后特点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发生在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中一系或多系的髓系细胞异常增殖而致外周血细胞不同程度增多。BCR-ABL阴性的MPN主要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MPN疾病进展缓慢,疾病相关并发症、转化为骨髓纤维化(MF)及急性白血病(AL)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重要因素。JAK2、MPL、CALR等克隆性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对理解MPN的分子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包括TET2、ASXL1、DNMT3A等表观遗传学突变、炎症因子及造血微环境的改变也参与了MPN的进展和转化。近年来,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对MPN患者预后差异有了分子生物学层面的认识。本文对MPN的发病机制及预后转归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是以"有效"造血导致外周血一系或多系的髓系细胞增多以及肝脾肿大为特点的疾病,其骨髓中有核细胞增多,细胞可以分化成熟,是无(或无明显)病态造血的一类克隆性干细胞紊乱的慢性髓细胞肿瘤。1951年,Blood杂志创始人Dameshek提出了一组有共性表现的血液疾病,称之为骨髓增殖性疾病,当时其包括4种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  相似文献   

8.
<正>骨髓纤维化(MF)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导致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1],是MPN中预后最差、总生存期(OS)最短的一种类型[2]。有研究表明,芦可替尼单药治疗MF疗效显著,但不能降低JAKV617F等位基  相似文献   

9.
经典的断裂点簇集区/Abelson白血病病毒(BCR-ABL)融合基因呈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等,该类疾病均为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性增殖所致,并且都存在Janus激酶(JAK)2 V617F、JAK2基因第12号外显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 W515L/K、钙网蛋白(CALR)等基因突变,这些遗传学改变与MPN发病机制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重新修订了MPN的诊断标准,JAK2等基因突变亦被纳入其中.MPN药物治疗主要包括,α干扰素和/或羟基脲及沙利度胺,而近年来一些新药尤其是靶向制剂的疗效颇具前景,已有部分药物应用于MPN的临床治疗.为了更好地指导MPN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笔者着重介绍MPN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骨髓增殖性肿瘤发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的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单一的JAK2基因V617F突变并不能解释3种疾病临床表现的差异。最近的研究表明,JAK2V617F突变负荷、其他MPN相关基因突变,如TET2、ASXL1等,以及遗传易感性可能参与了MPN复杂的发病机制。本文就这3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经典的断裂点簇集区/Abelson白血病病毒(BCR/ABL)融合基因呈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为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近来,多项研究表明,多数Janus激酶(JAK)2 V617F突变呈阴性的MPN患者存在体细胞钙网蛋白(CALR)基因突变.笔者就CALR基因突变引发的MPN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BCR-ABL阴性MPN分子发病机制的新发现为这类疾病的遗传学分类及分子诊断带来了希望,在此基础上2008年WHO对PMF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改.PMF的治疗多是姑息性的,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SCT)为根治骨髓纤维化的唯一方法,近年来针对病因的研究使得分子靶向治疗和其他新药的研发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是一组以一系或多系成熟的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或单核细胞扩增为特征的克隆性疾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水平,经典的BCR-ABL1(-)MPN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骨髓纤维化(MF)。近年来发现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及其活动与MPN是相关的,基因表达谱显示许多与免疫和促炎细胞因子相关的基因在MPN中异常表达。细胞因子在MPN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且与临床症状相联系,这或许是MPN病理生理机制探索中的重大发现。本文将对细胞因子在MP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细胞因子与MPN的临床相关性,当前治疗方法与针对细胞因子的新的治疗方法的组合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鉴定MPL L391-V392ins12异常剪接体,了解其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突变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联合克隆测序方法对MPL基因异常剪接体进行鉴定,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在248例MPN患者及200名健康正常人中筛查其突变情况.结果 发现并确认了MPL基因的一个异常剪接体MPL L391-V392ins 12,即MPL基因的外显子7和外显子8之间保留了36 bp的内含子序列,导致蛋白编码序列的氨基酸位点391与392之间插入12个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缬氨酸).248例MPN患者中19例(7.66%)检出MPL L391-V392ins12突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1.92%(1/52)、9.66%(14/145)、7.84% (4/51);200名正常人中未检测到MPL L391-V392ins12突变.结论 MPL L391-V392ins12是存在于MPN中的一种病理性剪接体,在PV、ET、PMF中均可发生,但多见于ET、PMF,可能是MPN发病的潜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多于中年以后发病,起病多隐匿,进展缓慢,30%以上患者在诊断时无症状,常在常规体检时发现脾大或血常规结果显示贫血、白细胞增多和/或血小板增多而被诊断.Sweet综合征(Sweet's syndrome,SS)又称为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粒细胞皮病,最早由Douglas Sweet描述,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性隆起性红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组织学表现为真皮乳头高度水肿及致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6.
JAK2 V617F突变的发现不仅改变了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诊断标准,而且随后JAK家族抑制剂的问世也开创了MPN靶向治疗的新里程.Ruxolitinib(INCB018424)是一种强效的JAK1/JAK2选择性抑制剂,是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JAK家族抑制剂,适用于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中危及高危组骨髓纤维化,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post-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post-ET)骨髓纤维化的治疗.笔者现就该领域认识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巨核细胞病理特征及其与起始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7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就诊的160例初诊MPN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MPN诊断标准对患者骨髓活检组织切片进行重新评估。结果 160例患者中男72例(45.0%),女88例(55.0%),中位年龄59(13~87)岁。重新评估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39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33例,纤维化前/早期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e-PMF)37例,明显期原发性骨髓纤维化(overt PMF)37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post-PV MF)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post-ET MF)1例,MPN-未分类(MPN-U)11例。按PV、ET、pre-PMF及overt PMF疾病亚型顺序,密集成簇分布、少分叶核及裸核巨核细胞逐渐增加,红系增生程度正常及增高的比例逐渐降低,1级及以上网状纤维、胶原及骨硬化的比例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示密集成簇分布、少分叶核及裸核巨核细胞占比与红系增生程度呈负相关,与粒系增生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51年Dameshek提出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是一组以造血干细胞过度造血为特点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  相似文献   

19.
JAK2基因V617F突变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等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病理变化明显相关,在新修订的2008年WHO分类系统中,有无JAK2突变已经成为慢性MPD主要的诊断指标[1].  相似文献   

20.
JAK2基因V617F突变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等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病理变化明显相关,在新修订的2008年WHO分类系统中,有无JAK2突变已经成为慢性MPD主要的诊断指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