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极片阴部电刺激疗法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松滋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患者9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极片阴部电刺激疗法。对比两组的盆底功能指标、性生活质量及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总肌电值、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肌电值、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均显著更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项中国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FSFI)评分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总有效率(93.48%)...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的结局指标。方法:采用单中心对照研究,将我院2016年4至10月产后3~6个月复查的足月产妇按纳入及排除标准,分为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收集患者基本情况,通过盆底功能结局评估指标对2组产妇盆底肌力、表面肌电值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42例阴道分娩及146例剖宫产分娩产妇在尿失禁、子宫脱垂及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上有统计学差异(P=0.00),阴道分娩组子宫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而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2组浅深肌群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快肌肌纤维上升时间及恢复时间、慢肌肌纤维平均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静息阶段平均值、快肌(Ⅱ类肌)肌纤维最大值、慢肌(Ⅰ类肌)肌纤维变异性、治疗前肌电评分、腹肌参与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产妇快肌肌电最大值及腹直肌分离发生率均小于剖宫产产妇。结论: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均对盆底肌力、表面肌电值造成损伤,可能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析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妇产科生产的128例产妇为该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主要分组原则,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种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康复训练后,两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功能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产妇的测肌力、测肌电值,分别为(4.11±0.78)级、(13.87±1.95)μV,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62±0.69)级、(10.22±1.63)μV(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盆底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2.98±0.63)kPa、收缩持续时间(4.53±1.03)s,明显优于对照组(2.41±0.74)kPa、(3.64±0.97)s;观察组产妇的盆底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5.64±1.33)kPa、收缩持续时间(4.58±0.96)s,明显优于对照组(4.75±1.56)kPa、(3.68±0.7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产后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降低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134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64)和研究组(n=70)。对照组接受盆底肌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肌纤维疲劳度、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和盆底功能改善率。结果:治疗前,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和阴道最大动态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和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和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Ⅲ级者占比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失禁改善率和子宫脱垂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提高阴道最大动态压力、尿失禁改善率、子宫脱垂改善率和Ⅰ类肌纤维肌力≥Ⅲ级者占比,以及降低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的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盆底电刺激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早期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门诊收治的产后早期POP患者14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研究组使用盆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盆底功能锻炼。治疗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盆底肌力(盆底肌收缩压、盆底肌静息压、收缩持续时间)、盆底脱垂改善情况、盆底表面肌电位、性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9.04%,高于对照组(73.9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肌电值、Ⅰ类肌纤维肌电值、Ⅱ类肌纤维肌电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而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疲劳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产后PF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Ⅰ、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盆底功能受损症状与生命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平均肌电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尿频尿急、下腹酸胀/下坠感、腰骶痛、阴道干涩、阴道松弛所占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量表-7(UDI-7)中的社会关系、活动、情感、旅行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盆底康复训练可促进PFD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改善PFD症状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路雪  金芮伊  甄学慧 《当代医学》2021,27(31):84-87
目的 探讨盆底肌综合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电值及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盆底肌肉锻炼,观察组采用盆底肌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盆底肌电值及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盆底肌力及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盆底肌力及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盆底肌力及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尿失禁程度发生率(7.50%)均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 盆底肌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及盆底肌纤维肌电值,改善尿失禁程度,降低尿失禁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冯明月  王中洁 《华夏医学》2011,24(2):184-185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用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治疗,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治疗后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测试评分平均提高2级,疲劳度测定平均提高3%,治疗前后问卷调查表量化评分平均提高4.0分,患者对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力、肌纤维疲劳度及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盆底肌力、肌纤维疲劳度及尿流动力学指标[腹压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道压力(MUP)、最大尿流率(Qmax)及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PVR)]。结果: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盆底肌力情况、盆底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ALPP、MUP、Qmax、PV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12周后,观察组盆底肌力情况、盆底Ⅰ类及Ⅱ类肌纤维疲劳度、ALPP、MUP、Qmax、PV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肌纤维疲劳度及尿...  相似文献   

10.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脏器脱垂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产后患有Ⅰ度、Ⅱ度盆底脏器脱垂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用Phenix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指导患者锻炼盆底肌肉来治疗盆底脏器脱垂,对照组产后自行在家做Kegel操进行单纯的盆底肌锻炼,通过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值、肌电基准值、脱垂情况及问卷评价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值、肌电基准值、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脱垂情况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锻炼,而且简单、有效、无损伤,对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康复治疗前后的产后妇女控尿能力、盆底肌肉收缩力强度的变化,探讨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产妇,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为剖宫产联合为期3个月的盆底康复训练治疗;B组为剖宫产联合产后常规性护理;C组经阴道分娩联合为期3个月的盆底康复训练治疗;D组为经阴道分娩联合产后常规性护理,观察各组经过康复训练治疗后的产妇尿失禁(SUI)及盆腔脏器脱垂(POP)发生率、盆底肌力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A组+B组)和经阴道顺产组(C组+D组)治疗前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B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阴道顺产C组与D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经阴道顺产C组相比,SUI、SUI合并POP(S+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选择性剖宫产A组的手测盆底肌力评分高于B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B组,肌纤维肌电压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经阴道顺产C组的手测盆底肌力评分高于D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D组,肌纤维肌电压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康复治疗,选择性剖宫产A组与经阴道顺产C组相比较,手测盆底肌力评分,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以及肌纤维肌电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顺产确实会增加各种PFD症状的发生率,但经过盆底康复训练后,各种PFD症状改善明显,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具有防治作用,经过康复治疗后,经阴道顺产PFD的发生率与选择性剖宫产PF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刺激结合盆底功能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34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71例,剖宫产组63例.2组予产后基础护理,盆底肌训练与电刺激,两组共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后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收缩力,Ⅱ类肌纤维收缩力,盆底肌肉压力及性功能评分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收缩个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与剖宫产组相比,自然分娩组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较高(P<0.05),自然分娩组盆底肌肉静息压较低,盆底收缩压较低(P<0.05),治疗前与剖宫产组相比,自然分娩组性功能评分中性欲程度评分、性高潮评分、阴道润滑状况评分及性满意度评分均较低(P<0.05);经治疗8周后,两组产妇持续收缩压、持续时间均升高(P<0.05),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收缩个数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产妇盆底肌肉静息压与盆底收缩压均升高(P<0.05),与剖宫产组相比,自然分娩组盆底肌肉静息压较低(P<0.05),盆底收缩压无差异(P>0.05).经8周治疗后,两组产妇性功能评分中性欲程度评分、性高潮评分、阴道润滑状况评分及性满意度评分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提高性生活水平,相对于剖宫产,自然分娩产妇采用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训练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策略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进行盆底筛查的24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20例,由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盆底康复锻炼;观察组1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盆底肌低频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盆底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6个月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的肌力高于对照组,阴道最大压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脏器脱垂及阴道膨出、盆腔痛、压力性尿失禁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策略能够促进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恢复,减少盆底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观察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失禁及盆底肌患者60例组成此次训练组,作为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然后将其分为A、B、C组,各组20例,A组产后6星期开始训练时间产后8星期,B组产后8星期开始训练时间产后10星期,C组产后10星期开始训练时间产后13星期,另选取20例我院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产妇各项症状情况。结果不同训练组产后UI阳性率、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比较(P0.05);产后6个月,不同训练组产后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与对照组训练前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比较(P0.05),产后UI阳性率、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可以降低产妇尿失禁阳性率,明显增强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念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改善产后盆底功能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门诊产妇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取正念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3个月,比较2组盆底表面肌功能评分、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情况。结果:干预后1周、3个月,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评分和肌耐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脱垂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和P<0.01),阴道脱垂和尿失禁情况亦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产后盆底生理功能、缓解盆底功能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在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PF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给予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通过生物刺激反馈仪测定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肌纤维疲劳度及盆底肌电位,通过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估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程度;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明显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纤维疲劳度、PFDI-20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底肌电位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雌烯阴道胶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提高Ⅰ、Ⅱ类肌纤维肌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88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回顾性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予以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时盆底肌力分级、性功能[女性性功能评分量表(FSFI)]评估结果及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尿流时间(VT)、最大尿道压(MUP)]检测结果差异,记录其产后6个月内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中途失联2例,对照组产妇中途失联4例(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产妇盆底肌力分级正常率、Qmax、MUP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SFI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8.7±5.3)分vs(72.8±4.8)分,P<0.05],VT水平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予以低频脉冲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干预,对促进产妇盆底功能、性功能及泌尿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产后序贯盆底康复锻炼对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分娩的经产妇98例纳入本研究,根据产妇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产后康复干预,观察组产妇行序贯盆底康复锻炼。两组产妇均持续干预至产后6个月。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h、6周、3个月、6个月的Ⅰ类和Ⅱ类盆底肌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分度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简表(pelvic organ prolapse/uri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PISQ-12)评分,记录产后6个月时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产后24h、6周,两组产妇的Ⅰ类、Ⅱ类盆底肌肌力构成、POP-Q分度构成、PISQ-12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产妇的Ⅰ类、Ⅱ类盆底肌Ⅳ、Ⅴ级肌力占比和0度、Ⅰ度、Ⅱ度的POP-Q分度占比及PISQ-12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6个月时,观察组产妇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行序贯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可有效促进经产妇近期Ⅰ、Ⅱ类盆底肌肌力恢复,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升产妇康复水平,是经产妇产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Kegel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Kegel训练。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盆底静息、收缩压力、盆底压力分级、阴道肌力、纤维疲劳指数、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盆底器官脱垂症状。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盆底静息、收缩压力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盆底压力分级Ⅰ级、Ⅱ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阴道肌力、Ⅰ级纤维疲劳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纤维疲劳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盆底器官脱垂症状Ⅰ度、Ⅱ度比例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Kegel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较单独生物反馈电刺激更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唐宇丽 《大家健康》2016,(4):194-19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患者中选取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盆底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及治疗前后尿失禁评分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及尿失禁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中予以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盆底肌力和尿失禁情况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