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跨伤锥固定和经伤锥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跨伤锥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伤锥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Cobb角、即刻矫正角度和术后6个月的矫正丢失度。结果:观察组术后Cobb角和术后6个月的矫正丢失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即刻矫正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锥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优于跨伤椎固定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Cobb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两组末次随访时比较,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及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6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对照组采取跨伤椎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经伤椎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术前与术后即刻功能性障碍与疼痛症状的变化,以及两组术前与术后Cobb角、术后即刻矫正度与6个月时矫正的丢失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JOA评分(23.3±1.5)分,高于术前(18.4±1.6)分(P<0.05);VAS评分(2.4±0.8)分,低于术前(7.2±1.2)分(P<0.05).对照组术后JOA评分(23.6±1.4)分,高于术前(18.5±1.4)分(P<0.05);VAS评分(2.6±1.3)分,低于术前(7.3±1.6)分(P<0.05).两组术后JOA与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Cobb角(2.0±1.3)°与6个月时矫正的丢失度(1.2±0.5)°低于对照组(4.6±1.6)、(1.9±0.8)°(P<0.05),术后即刻矫正度(13.2±5.8)°高于对照组(8.5±4.2)°(P<0.05).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固定的远期效果优于跨伤椎固定,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经伤椎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矫正度、手术前后Cobb角、术后6个月矫正丢失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Cobb角[(2.00±1.05)°]小于对照组[(4.33±1.60)°],术后即刻矫正度[(13.13±4.60)°]大于对照组[(8.37±3.25)°],术后6个月矫正丢失度[(1.20±0.31)°]小于对照组[(1.92±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显著,能恢复椎体生理曲度和高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患者采取跨伤椎固定治疗,作为对照组;47例患者采取经伤椎固定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根据手术前后的伤椎压缩率、后凸Cobb角、末次随访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丢失情况,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伤椎压缩率、后凸Cobb角均显著小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后伤椎压缩率、后凸Cobb角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丢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显著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改善后凸Cobb角,而经伤椎固定的复位效果更好,远期疗效显著,但其手术时间长,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跨伤椎内固定、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治疗7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接受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相关指标(Cobb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中,除手术时间外,其他指标比较,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性不突出,P>0.05.治疗后1周、4周、8周、24周VAS评分比较,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效果较好,不但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而且可减少患者实际住院时间,及早恢复患者胸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应用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经伤椎固定治疗.比较2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VAS评分、JOA评分、伤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遂平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9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锥固定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伤椎固定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脊柱功能、后凸Cobb角以及椎体压缩率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后凸Cobb角、椎体压缩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良好,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更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高甫 《黑龙江医学》2019,43(3):231-232
目的对比研究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观察组行经伤椎固定术,对照组行跨伤椎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小于手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研究组的Cobb角以及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手术前两组的JOA评分均较低;手术后研究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伤椎固定术的治疗效果优于跨伤椎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患者脊柱骨折恢复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09%(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给予伤椎置钉GSS系统内固定治疗,可很好地纠正脊柱骨折脱位,进而较好复位,同时加强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3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术中采取跨伤椎固定技术或经伤椎固定技术固定骨折,其中经伤椎体固定组54例,跨伤椎固定组44例。比较患者术前VAS疼痛评分、术前伤椎后凸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周VAS评分、术后1年伤椎后凸角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均可以减少VAS评分(P〈0.05),同时减少伤椎后凸角度(P〈0.05)。跨伤椎固定组与经伤椎固定组在术前及术后第1周2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手术时间、术后伤椎后凸角、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跨伤椎固定组术中失血低于经伤椎固定组(P〉0.05),但内固定断裂风险高于经伤椎固定组(P〈0.05)。结论: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两种手术方式固定胸腰椎骨折均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维持伤椎矫正度,但经伤椎固定技术的术后内固定失败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优缺点。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46例,其中经后路32例,前路10例,前后联合入路4例。采用ASIA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伤椎和Cobb角的矫正及丢失,评估椎管减压范围、植骨块位置及愈合情况。结果:46例随访8~36个月,平均13个月,术前不完全性损伤的40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1级以上。脊髓神经功能术前为A级6例,术后均无恢复。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式的选择取决于脊柱稳定性、神经损伤情况以及椎管内占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的AF内固定治疗。方法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2例。结果22例压缩椎体高度完全恢复,4例部分瘫痪的患者术前症状基本消失。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效果确切、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的AF内固定治疗。方法在C臂机引导下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2例。结果22例压缩椎体高度完全恢复,4例部分瘫痪的患者术前症状基本消失。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效果确切、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2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生命体征观察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做好体位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康复护理。结果本组患者经过良好护理,得到满意的效果,无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患者,经过良好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获得较理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 48例上述标题患者 ,从治疗、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入手。结果 恢复正常功能且能参加体力劳动者 40例 ,占 80 %。其余 8例 ,因气候劳累等原因感有腰背痛 ,其中 6例 ,年老体弱多病 ,不能参加锻炼 ,2例伤势过重 ,不能参加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42)和B组(n=42),A组患者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B组患者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与B组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明显比B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选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具有显著的疗效,同时还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