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胰胆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的150例患者的疾病构成、诊治方案、基础疾病、诊疗结果及胆汁培养结果。结果:150例患者中,造影成功率为99%,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125例,占83%;治疗性ERCP病例中,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者占79.2%;ERCP诊治的原发病的组成中以胆囊术后综合征、胆总管结石、胆管炎为主;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1%。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诊治各类胆胰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并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胆胰疾病患者同时进行ERCP、MRCP检查,比较这两种检查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ERCP和MRCP诊断结果相同的患者有37例,符合率为86.05%。与胆胰疾病确诊例数相比,ERCP诊断符合率为97.73%,MRCP诊断符合率为84.09%,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与MRCP对胆胰疾病诊断价值相当,各有优缺,临床应做到ERCP与MRCP优势互补,提高胆胰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临床诊断胰胆疾病的首选方法。随着其操作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的广泛,ERCP由诊断方法逐步转变为胰胆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常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术后易出现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相关技术在胰胆道疾病诊治中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旨在提高ERCP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3月经ERCP相关技术诊治的517例胰胆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17例中插管成功496例,成功率95.94%,发生并发症25例,发生率4.84%。结论:ERCP及其相关技术对胰胆道疾病具有极高的诊断治疗价值,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胰胆道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总结采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后胆肠吻合口远期并发症的诊治情况。方法对发生胆肠吻合口远期并发症的7例Whipple术后患者,由熟练的ERCP医师采用十二指肠镜通过胃肠腔进镜至空肠输入袢,找到胆肠吻合口后行插管逆行造影,再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进镜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治愈率。结果本组7例患者共行ERCP9例次:其中进镜未能成功1例;另有1例患者进镜较困难,内镜可观察到胆肠吻合口但内镜未能到达诊治位置,该例患者无法进行治疗;其余患者均行内镜下治疗。进镜成功率88.9%(8/9),治疗成功率77.8%(7/9),治愈率71.4%(5/7)。结论ERCP诊治Whipple术后胆肠吻合口远期并发症技术上可行,成功率高,效果好,可作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远期并发症的首选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广泛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断,近年来治疗性ERCP术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已成为诊治肝、胆、胰疾病的有效方法。我院用此方法治疗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技术的改进和内镜医师经验的积累,ERCP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微创技术及在临床上诊治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有文献[1]报道,ERCP经乳头胆管插管的成功率>95%,对于胆管结石的患者,清除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90%,梗阻性黄疸的患者,缓解梗阻性黄疸的成功率>85%。然而,ERCP也是一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侯玉华 《大家健康》2013,(16):63-6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胆总管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胆总管疾病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进行临床检查。术后分别在第4、24、48小时时,对患者的血常规、血清、尿淀粉酶和肝功能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且观察患者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对于胆总管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同时能够一次性完成胆总管结石和慢性炎症狭窄病症的治疗。1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检查,均未发生感染、穿孔等严重性的并发症其中有11例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与B超和CT检查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并且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也是一项很好的微创诊疗术,具有操作简单、治疗迅速、创伤较小,诊治成功率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胰胆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胰胆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临床应用日趋广泛.ERCP最严重的并发症为ERCP术后胰腺炎(PEP)[1],按Cotton标准[2],ERCP后出现持续腹痛且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上限3倍持续24 h以上者,诊断为PEP,其发生率约1%~9%,而在高危患者可达10%~30%,其中约有1%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0.
加拿提  赵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142-3143
目的:评价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数字化X线机上的应用。方法:对52例疑有胰、胆系痰病的患者在飞利浦数字化(Tele DLAGNOST)900 mA多用途X线机上进行了内镜逆行ERCP。结果:51例疑有胰、胆系疾病的患者得到了明确的诊断和适宜的治疗。结论:经内镜逆行ERCP在数字化X线机上的应用是诊治胰、胆系疾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疗效评价.方法:回顾分析123例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治疗效果.结果:123例患者中插管并造影成功121例,失败2例,显影未发现异常10例.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62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8例,硬化性胆管炎4例,胆管癌18例,胰头癌3例,壶腹癌1例,胰管结石2例,胆总管囊肿1例,慢性胰腺炎2例.62例胆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后1次性成功取净结石59例,造影确诊胆管癌18例.结合上腹部CT等检查确诊胰头癌3例,均置入胆道塑料支架.造影并经镜下活检确诊壶腹癌1例.术后并发胰腺炎4例,EST术中并发出血3例,术后并发大出血1例.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胆道疾病、胰腺炎、胰腺癌、胆胰管先天畸形等疾病的重要诊治方法之一,其特点主要在于患者痛苦小、花费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特别适合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年老体弱及胆胰肿瘤丧失外科手术机会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研究胆总管结石采取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配合PTCS(新型经皮经肝胆道镜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患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78例,对78例患者采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新型经皮经肝胆道镜术共同治疗,对其手术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78例患者中手术成功73例,成功率为93.59%;结石完全取净率为100.00%,无1例患者出现肠穿孔、大出血以及胆瘘等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采取新型经皮经肝胆道镜术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共同治疗,可以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使结石复发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志敏  蔡建庭 《浙江医学》2006,28(12):1015-1016
自1968年Mccune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诊断胰胆疾病以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胰腺癌、胰腺炎、胆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208例经ERCP诊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ERCP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伴随状况,以期找到可能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诊治胆胰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其中外科手术改变解剖结构(SAA)后ERCP(SAA-ERCP)内镜技术要求更高,操作失败及并发症风险大,对内镜医师而言极具挑战。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术者经验的成熟,SAA-ERCP取得诸多进展,操作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与正常解剖结构患者相当。本文就近年来SAA-ERCP有效性和安全性、内镜及辅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SAA-ERCP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诊治胆胰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3年9月-2011年2月我科应用ERCP诊治的1 37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性ERCP由2003年的13例(13.6%)上升到2011年的236例(86.7%).1 378例中,造影成功率93.32%; 治疗性ERCP693例次,占总ERCP例次的50.29%.并发出血占4.09%,术后胰腺炎占8.54%.结论 ERCP是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特别是对于无手术机会的恶性胆胰管梗阻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对于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能避免再次移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疑有胆胰疾病患者用重T2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非屏气扫描技术不同角度的胰胆管成像.ERCP按常规方法进行.汇总双方诊断报告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5例MRCP均获得成功,而ERCP成功率为(33/35)97.8%.MRCP和ERCP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4%和97.8%;其中对恶性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和87.5%;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准确率分别94.4%和100%.结论良好的胃肠道准备和恰当的参数匹配低场强MRCP可作为胆胰疾病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但不能取代ERCP,两者结合可弥补各自的不足,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金标准,明确单独使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MRCP+腹部磁共振(MRI)诊断胰胆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采集1997年1月至2004年11月疑有胰胆系统疾病的病例共186例,对入选患者单独使用MRCP或MRCP+腹部MRI,1 d内再行ERCP,MRCP及ERCP独立进行分析诊断。结果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ERC)的成功率为96.77%,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ERP)的成功率为94.74%,MRCP全部成功。单独使用MRCP及MRCP+腹部MRI诊断胆管结石效果较好。单独使用MRCP对中上段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5.65%,而MRCP+腹部MRI对中上段胆管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7.78%,κ为0.93;单独使用MRCP及MRCP+腹部MRI对壶腹周围癌的诊断效果较中上段胆管癌稍差;单独使用MRCP对胰腺良性疾病诊断效果不佳;MRCP+腹部MRI检查可以提高其对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论MRCP诊断胆系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MRCP可部分代替ERCP的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在诊治胆胰疾病方面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以内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诊治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使胆胰疾病的非传统手术治疗成为可能.由于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等技术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胆胰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伴随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单纯诊断性ERCP逐渐被治疗性ERCP所取代[1,2].我院自2005年8月~2007年7月在内镜下诊治130例胆胰疾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郑静  孙淑珍  王红建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107-3111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因胆胰疾病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ERCP诊治的共33例14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其病因、治疗方法、诊治结果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患儿共接受40次ERCP诊疗操作,操作成功率为90.00%(36/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9/40),包括高淀粉酶血症4例(10.00%)、术后胰腺炎3例(7.50%)、腹痛1例(2.50%)、术后出血1例(2.50%)。结论 ERCP对于具备适应证的胆胰疾病患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胆管内引流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是治疗性ERCP的主要手段.2000年7月至2004年11月,我科通过内镜治疗各种胆胰疾病168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