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TDF对HIV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均具有良好的抗病毒疗效,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TDF具有肾毒性,靶器官是肾小管的线粒体。尽管TDF肾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然而TDF在HBV、HIV、HBV/HIV各类人群所带来的肾脏损伤仍然值得关注。因此,除在TDF使用过程中定期监测肾脏损伤相关指标外,也应在治疗前及过程中评价肾脏损伤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医师更加安全地使用TDF。  相似文献   

2.
替诺福韦酯(TDF)是5’单磷酸腺苷类似物,可抑制HIV反转录酶活性,是一种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体外研究显示其具有抗HIV和HBV活性。本文从药理学、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政策层面等因素对TDF治疗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与长期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感染者)肾脏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门诊治疗的HIV感染者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初始并持续TDF+3TC+EFV(TLE)方案抗病毒治疗(ART)≥2年,随访观察共30个月,每3个月随访1次。收集患者基线及随访期间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β2-MG等资料。TDF相关肾脏损伤定义为eGFR下降超过基线的25%或者eGFR<90 ml/(min·1.73m2),计算肾损伤的发生率。分析尿β2-MG与TDF相关肾脏损伤的关系。结果 纳入ART中位3.19年的HIV感染者100例,随访期间患者eGFR中位值波动在114.9~120.3 ml/(min·1.73m2),较基线125.2 ml/(min·1.73m2)均有轻度下降(P<0.05)。肾损伤发生率从2%(2/100)累积增加至26%(26/100)。尿β2-MG呈波动上升,研究后期(第18~30个月)尿β2-MG水平及异常率均高于前期(第0~15个月)。尿β2-MG水平与肾损伤累积发生率呈正相关(r=0.668,P<0.05)。eGFR下降程度超过40 ml/(min·1.73m2)时,尿β2-MG中位值最高(0.8 mg/L)(P<0.05)。结论 长期服用含TDF的抗病毒方案可致HIV感染者eGFR下降及肾脏损伤发生率增加。尿β2-MG与肾脏损伤有一定相关性,有助于早期判断TDF相关肾脏损伤,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背景 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以及不同方案有无差别,目前尚无定论。目的 探讨HAART能否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及不同HAART方案有无差别。方法 选取2011—2017年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始治疗HIV和HBV双重感染者128例,合并骨质疏松和/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纳入非替诺福韦(TDF)组(38例),治疗方案不含TDF;无骨质疏松且肾功能正常患者纳入TDF组(90例),治疗方案含TDF。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线指标〔HIV核糖核酸(HIVRNA)、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CD4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计数(PLT),计算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随访指标(抗病毒治疗后3、6、9、12、18、24、30、36、42个月和48个月的FIB-4)。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和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点对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TDF组年龄、AST均高于非TDF组(P<0.05)。TDF组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9、12个月的FIB-4均高于非TDF组(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非TDF组和TDF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308 3和0.435 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重复测量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3、6、9、12、18、24、30、36、42、48个月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929 4、0.492 7、0.354 0、0.371 9、0.322 8、0.256 1、0.288 1、0.272 3、0.299 6、0.278 8和0.222 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35.078,P<0.001)。结论 HAART具有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作用,含TDF方案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5.
邱春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572-157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HIV合并HBV感染情况比较常见,这些混合感染,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当HBV感染需要治疗而HIV感染不需要时,应考虑选用对HIV无作用的药物,如干扰素(IFN)或阿德福韦(ADV);当HIV和HBV同时符合治疗标准时,首选包括TDF+LAM或TDF+FTC的HAART方案,如果上述HAART基础上仍出现LAM或FTC耐药,可以加用ETV或ADV挽救治疗。对HIV/HBV合并感染患者而言,不需要HAART时不建议应用ETV、LDT抗HBV治疗。  相似文献   

6.
HIV感染者中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抗HBV的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研究显示,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具有抗HIV和乙肝病毒(HBV)的双重活性。作在一个HIV/HBV协同感染的大型队列中回顾性评估了TDF(300mg/d)用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功效。65例HIV/HBV协同感染的患纳入该研究,接受TDF治疗至少持续6个月,在开始服用TDF时血清中HBV—DNA水平〉2.3log10拷贝/ml,并于TDF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冻存该类患的血清标本。检测冻存血清标本HBV—DNA水平。中位随访期为12个月(Q1-Q3:8~17个月)。血清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54例(83.1%)。52例患(80.0%)接受过拉米夫定(LAM)治疗(150mg,2次/d),其中68.8‰患在基线期产生LAM耐药性。在HBeAg阳性患中,血清HBV—DNA从基线期(8.17;Q1-Q3=7.30~8.30log10拷贝/m1)起的中位下降水平为4.56log10拷贝/ml(Q1-Q3=3.33~5.55log10拷贝/ml)(P〈0.0001)。在HBeAg阴性的患中,血清HBV—DNA从基线期(4.83;Q1-Q3=2.69~6.40log10拷贝/ml)起下降了2.53log10拷贝/ml(Q1-Q3=0.39~4.10)。在研究结束时,分别有29.6%和81.6%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血清中未检测到HBV—DNA。4例患血清中HBeAg转阴,其中2例产生了HBeAg抗体。总之,该项回顾性分析阐明了TDF作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一部分时,  相似文献   

7.
孙闻续  肖桂荣  黄媛  吴斌  吴逢波   《四川医学》2023,44(2):199-203
<正>替诺福韦(Tenofovir,TFV)具有良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活性,但因其无法经消化道吸收,故临床使用时,需将TFV制备成前体药物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或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TAF)后口服给药。TAF是TFV的一种磷酰胺化前体药物,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可有效透过细胞膜,在靶细胞内转化成二磷酸替诺福韦嵌入病毒DNA,终止DNA链,从而抑制病毒复制。相比于TDF,TAF的血浆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西桂中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情况.方法 调查分析我院2007-01~2009-12确诊的2 342例AID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HIV/HBV、HIV/HCV、HIV/HBV/HCV共感染率分别为16.8%、22.5%、2.5%,其中吸毒和性传播者HIV/HCV感染率分别为74.7%和8.0%、HIV/HBV感染率分别为15.6%和17.2%、HIV/HBV/HCV感染率分别为7.8%和1.0%.结论 广西桂中地区HIV/HBV共感染在性传播和吸毒传播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HCV、HIV/HBV/HCV共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采取措施控制其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0例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特征等相关资料并评价其预后.结果 (1)450例HIV/AIDS合并肾损伤中急性肾损伤90例(20.0%),慢性肾病360例(80.0%);死亡53例,病死率11.8%.(2)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分级升高,HIV-1核酸检测(HIV-1 RNA)载量、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血清胱抑素C(Cys C)、糖类抗原125(CA-125)指标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血清清蛋白定量下降.(3)再次入院率34.2%,终末期肾病12.4%,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7.1%,住院病死率10.4%.结论 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常合并有机会性感染及各种并发症,以慢性肾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定量分析HIV、HIV/HBV混合感染者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水平和肝功能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46例HIV感染者,14例HBV/HIV混合感染者及1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CD3 、CD4 、CD8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 /CD8 比值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HIV/HBV混合感染组、HIV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7,F=46.06,F=92.51,P<0.01);CD3 细胞计数呈现为HIV/HBV组<HIV组<正常组(P<0.01),CD4 细胞计数表现为HIV/HBV组<HIV组<正常组(P<0.01),CD8 细胞计数表现为HIV组>正常组(P<0.01).CD4 /CD8 比值降低,HIV/HBV组、HIV组<正常组(P<0.01).结论 CD4 细胞绝对计数减少和CD4 /CD8 比值的改变在评价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进展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HIV/HBV混合感染有可能加重机体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