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选40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将另外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泼尼松片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轻且少,可在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抗阻力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间10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饮食指导,对照组54例给予有氧运动,观察组55例增加抗阻力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病变严重程度,神经传导速度,静态平衡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症状、感觉试验及神经反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椭圆面积、轨迹长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能明显改善患者静态平衡能力及神经病变严重程度,提升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3.
卢国良 《河北医学》2012,18(10):1389-1392
目的:观察和评价α-硫辛酸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方法:114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给予灯盏花素40mg,α-硫辛酸600mg,治疗15 d;对照组每日给予α-硫辛酸600 mg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和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α-硫辛酸和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为理想,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的疗效.方法: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健康体检儿童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4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将另外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龋齿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儿童2年后龋均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P<0.05).观察组儿童2年后龋齿发生率、邻面龋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封闭剂保存完好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能有效提高窝沟封闭剂保存时间,减少龋齿发生率,可在龋齿预防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结合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急诊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结合盐酸异丙嗪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社会功能(4.1±1.5)分、躯体健康(3.9±1.4)分、心理功能(4.2±1.5)分、物质生活态度(3.9±1.3)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社会功能(2.4±1.6)分、躯体健康(2.4±1.3)分、心理功能(2.6±1.4)分、物质生活态度(2.3±1.6)分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药效发挥时间(1.4±0.6)d与对照组(2.9±0.5)d相比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73.3%)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与对照组(16.67%)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前列地尔结合盐酸异丙嗪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安全可靠,可在急诊眩晕症治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病毒性感染患儿设为病毒感染组,选取同时期收治的30例细菌性感染患儿设为细菌感染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3组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统计3组儿童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和检测阳性状况.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与病毒感染组、 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检测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采取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能有效辅助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忠军  邓君 《当代医学》2016,(22):73-74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钬激光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13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65例设为观察组,采用40 w钬激光治疗,将另外6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60 w钬激光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碎石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选用40 w能量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碎石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以前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颌间结扎固定治疗,将2015年后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张口度完全恢复96.7%、外形恢复满意度100.0%、固定移位发生率0.0%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优(P<0.05).观察组患者Ⅰ期骨折愈合100.0%、螺钉松动状况0.0%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咬合欠佳3.3%、延迟愈合状况0.0%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麻痹、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可在口腔颌面部骨折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从60例精神分裂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喹硫平联合舒必利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喹硫平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42.3±12.6)与对照组(59.3±11.4)相比明显较低(t=5.48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80.0%相比明显较高(χ2=4.04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使用喹硫平联合舒必利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可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感觉定量检测(QST)在血液透析(HD)患者周神经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 对40例维持性HD患者(无症状组18例;有症状组22例)和40例正常人,分别对手指、小鱼际、足背、小腿四个部位进行QST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无症状组,有症状组的四个部位的四个温度觉阈值、振动觉阈值有依次增大趋势,无症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有症状组手指的温觉、振动觉阈值,小鱼际的热痛觉阈值,足背的热痛觉、振动觉阈值,小腿的冷痛觉、振动觉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比较,手指的冷觉、温觉阈值,足背的热痛觉阈值,小腿的温觉、冷痛觉、热痛觉及4个部位的振动觉阈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患者与对照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SCV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患者QST总异常率为65%,有症状组异常率77.27%;SCV总异常率为55.0%,有症状组68.18%;QST的总异常率明显高于SCV,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ST在诊断维持性HD患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方面较敏感,可作为疗效及预后观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振动感觉阈值检查筛选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价值评估。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6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例)和对照组(n=100例),将没有发生外周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已发生外周神经病变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神经传导感应(NVC)和振动感觉阈值(VPT)对患者进行双向诊断和筛选,比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振动感觉阈值(VPT)异常症状检出率高于神经传导感应(NVC))异常症状检出率,同时对照组患者振动感觉阈值(VPT)异常症状检出率同样高于神经传导感应(NVC))异常症状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筛选检测采用振动感觉阈值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检出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基础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0.15 PNA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7.7±2.6)与对照组(11.2±3.8)相比明显较低(t=4.16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7%与对照组63.3%相比明显较高(x2=4.356,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并发生较少,安全有效,可在心源性脑栓塞治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影响。方法将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α-硫辛酸600mg,1天1次,治疗前、治疗后3周观察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和感觉神经传导速测定,评价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肢体疼痛、麻木、发热、发凉、感觉减退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DPN阳性症状,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血Hcy和hs-CRP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状况分为痴呆组和无痴呆组,各54例,另选取54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血Hcy和hs-CRP检测及认知功能损害评定.统计脑梗死后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血Hcy和hs-CRP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状况.结果 痴呆组患者Hcy、hs-CRP与非痴呆组相比明显较高,MoCA评分明显较低(P<0.05).非痴呆组患者Hcy、hs-CR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MoCA评分明显较低(P<0.05).使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系数检验,痴呆组患者Hcy和hs-CRP浓度与MoCA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321、-0.424,P<0.05).结论 Hcy和hs-CRP直接影响老年人脑梗死后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状况,属于该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10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治疗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 肌肉注射,1次/日,联合依帕司他50mg 每日三次口服;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总疗程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评价治疗后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朋飞 《当代医学》2016,(12):130-131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率分别为70%,9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甲钴胺治疗,在生活上也显著让患者得到了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250 m L+硫辛酸注射液0.6 g静脉滴注及口服甲钴胺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技术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传导速度(SNCV),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腓总神经MNCV与SNCV均明显提高(P<0.05),以观察组提高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升下肢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电流感觉阈值测试在2型糖尿病小纤维神经病变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小纤维神经病变患者中,随机抽取346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173名。观察组患者应用本院2017年5月所引进的北京泰尔龙经贸有限责任公司NEUROMETER-CPT/C测试仪进行CPT测定,对照组患者应用美国格力高公司VIKING QUEST肌电诱发电位仪常规法检测患者双正中神经、双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观察两组患者测定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测定出小纤维神经病变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流感觉阈值能够较为准确地测试出2型糖尿病患者小纤维神经的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情绪与认知及肢体感觉异常情况。方法:选取40 例帕金森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选择同期无糖尿病帕金森病患者40 例为对照组,分析帕金森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H-Y 分级2~3 级)情绪与认知变化以及肢体感觉异常情况与无糖尿病的帕金森病患者的区别。结果:观察组情绪与认知的调查结果显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以及淡漠等发生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肢体感觉症状,观察组肢体疼痛、肢体寒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较无糖尿病的帕金森病患者情绪与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率较高,肢体感觉出现麻凉症状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广泛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眼压、新生血管复发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眼压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眼压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注射雷珠单抗后3 d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失,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广泛性视网膜激光光凝后9例患者出现部分消退,进行睫状体光凝术后,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失.观察组患者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减少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