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指钝性离断伤实施断指再植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显微镜下实施断指再植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断指再植完全成活40例(80.0%)﹑部分成活7例(14.0%)﹑失败3例(6.0%),成功率为94.0%。结论断指再植术应用在手指钝性离断伤中具有可行性,彻底清创﹑准确吻合并修复血管和神经组织,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断指再植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的断指再植手指成活率为90.00%。结论:对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手指成活率较高,此外还能够有效预防血管危象。  相似文献   

3.
薛云鹤 《中外医疗》2016,(22):64-66
目的:探析手指钝性离断伤采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的59例患者中,术后断指再成活54例,占91.53%,5例失败,占8.47%,其中手指远端坏死3例,占5.08%,2例术后感染,占3.39%。结论临床上给予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采用再植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成功的患者有32例(91.43%);失败的患者有3例(8.57%),其中因感染失败的患者有2例(5.71%),因手指远端坏死而导致手术失败的患者有1例(2.86%)。结论对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患者采用再植手术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手指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龚君佐 《大家健康》2016,(5):118-118
目的:研究对于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治疗情况,分析其效果并研究其改进方法。方法:以20例本院临床外科收治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为资料,对其进行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统计分析手术后患者断指成活的成功率,并分析其失败原因。结果:资料中20例患者治疗后有18例断指成活,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0.0%,其余2例患者手术失败,其失败原因分别包括1例术后感染和1例手指远端坏死,坏死原因在于患者血管发生危象,失败率为10.0%。结论:断指再植术对于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手术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成活率,应着重防止手术感染的发生,对患者断指组织的细致修复,对患者血管的精密吻合以及对血管危象的有效预防是手术的关键,应加大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在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治疗中应用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患者160例,共183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非断指再植治疗,观察组给予断指再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指关节活动度及相关指标.结果:术后半年对照组的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两点辨别觉及指甲长度均明显差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半年对照组的手指关节活动度的优良率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5%,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患者断指再植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恢复手指长度及外观,改善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来该院进行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手术患者60例(指),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指)和治疗组30例(指),治疗组采用断指再植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再植手术,治疗组存活率83.33%,手术失败率6.67%,有3例(指)出现指掌侧瘢痕挛缩,手术后半年进行对瘢痕进行整形基本恢复。对照组存活率46.67%,失败率26.67%,有8例(指)出现指掌侧瘢痕挛缩,手术后半年进行对瘢痕进行整形基本恢复。结论套状撕脱性断指进行再植手术能够取得良好的存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患者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在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86例行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手术患者中,观察组112例(118指)行断指再植术,对照组174例(183指)行非断指再植术(包括皮瓣修复、原位缝合以及残端修整)。比较2组患者的指体美观、指甲长度、两点辨别觉、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以及手指感觉。结果:观察组成活率为97.46%,对照组为94.5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指甲长度、两点辨别觉、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及手指感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指各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97.39%,高于对照组的77.86%(P<0.05)。结论:严格遵循不同术式的适应证和技术要求,是取得临床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朱振标  倪江东 《海南医学》2011,22(11):130-132
手指离断不仅影响手的功能,而且由于手部完整性的破坏,还对人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几代医学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试图将离断的手指接活使其恢复原状.断指再植手术在我国开展了近50年,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再植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断指再植手术水平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手指离断再植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65例多手指离断再植患者,对其进行术后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研究。回顾性分析离断指再植术后护理方法以及出现问题和处理措施。结果:本次试验选取65例患者,出现血液循环障碍7例,经治疗之后5例痊愈出院,2例断指坏死未成活,则试验成活率为96.92%。结论:对多手指离断再植患者,采用术后优质护理、术后观察护理方式给予患者病情监控,确保手术成功以及康复顺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断指再植的临床特点、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3年126例(158指)小儿断指再植的临床资料,在手术显微镜下,对97例(123指)再植条件较好的断指,吻合动静脉再植;对24例(30指)在甲根平面的断指,仅吻合动脉,采用髓腔扩大静脉回流的方法再植;对5例(5指)再植条件极差,清创后未找到可供吻接动脉的末节指体,直接原位缝合,加压包扎固定。术后保暖,患肢制动,给予镇静、抗炎、抗痉挛等对症治疗。结果:126例患儿158指,再植后存活152指,存活率96.2%。术后经3~12个月的随访,存活指功能和外观良好。再植存活指总优良率达99.3%。结论:小儿手指离断伤以手指末节离断多见,再植相对困难,但小儿组织的可塑性较强,再植的适应证较宽,术中通过简单可靠的固定,对无可供吻合静脉的断指行髓腔扩大回流,对无动脉可供吻合的采用清创后原位缝合固定,术后辅以可靠的外固定,并给予适当的镇静,可以实现再植指体的成活及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指再植再造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断指成活率和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断指患者100例(128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64指).2组患者均行手指再植再造术,围手术期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全程康复治疗和护理.术后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断指成活率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断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断指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指再植再造患者实施全程康复治疗和护理,可有效保障手术成功率,有利于患者断指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电锯伤断指再植36例50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廷  赵劲民  杨志  苏伟  谭桢 《广西医学》2011,33(2):213-215
目的 观察断指再植术治疗断指的疗效.方法 电锯导致手指离断36例50指均行断指再植术治疗.结果 术后50指血液再灌注时间10~30 h.50指中成活45指,成活率为90.0%;20例(32指)随访时间2~32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13指,良15指,差4指,优良率87.5%.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文章在总结通过对断指再植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尽最大可能提高断指成活率和最大程度的恢复再植手指的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总结16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经过,采取术前断指保存处理、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血管危象处理、功能康复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本组16例14指断指再植成活率93%.1例术后第4天、再植指未成活采取截指、残端修整术.1例碾压伤患者、断指、污染严重、术后未成活.住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0%~98%.结论 做好断指再植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有助于患者断指再植成活与功能恢复达到良好的效果.采取科学的综合护理和功能锻炼,是断指再植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科学护理方法,提高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45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再植50个手指,成活49个手指,成活率98%。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正确康复指导是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研究断指再植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和方法。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4例断指再植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7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再植手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再植手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和统计54例患者手术后的疗效。结果:经临床分析统计表明,对照组患者术后断指恢复的优良率和临床总有效率(74.07%,81.48%)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92.59%,100.0%),两组间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9;0.0147,<0.05)。结论:采用显微镜下再植手术对断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是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60例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成A组(n=30)、B组(n=30)。B组接受传统断指再植术治疗,A组接受显微再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手术成功率、再植手指功能优良率、手术前后凝血功能[血栓素B2 (TXB2)、6-酮-前列腺素1α (6-keto-PGF1α)、内皮素-1 (ET-1)]、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A组断指指甲长度较B组长,两点辨别觉较B组短,远端指尖活动度较B组大(P<0.05);A组手术成功率96.67%(29/30)与B组76.67%(23/3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植手指功能优良率93.33%(28/30)较B组70.00%(21/30)高(P<0.05);A组术后1 d、3 d血清TXB2、ET-1水平较B组低,血清6-keto-PGF1α水平较B组高(P<0.05);A组术后1 d、3 d血清SOD水平较B组高,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0):84-87
目的探讨两种静脉皮瓣修复术对断指再植后发生静脉危象患者的不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断指再植后发生静脉危象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游离静脉皮瓣组)和B组(带蒂邻指静脉皮瓣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术中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利用密歇根手调查问卷(MHQS)评定表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并且观察记录再植成活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且差异显著;A组断指成活率为88.00%,B组成活率为96.00%,B组显著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略高于A组,但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带蒂邻指静脉皮瓣法治疗断指再植后发生静脉危象患者较好,这种修复方式采用了健康的相邻手指的皮肤作为供体,覆盖了损伤部位,因此对于术者的手术操作要求较低,让手术更加方便简单,且这种修复方式也能较好的防止再次发生静脉危象现象,提高断指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断指再植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0例手指末节断指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断指再植手术。结果:手指末节断指再植132指,成活100指,坏死20指,局部感染12指,术后断指再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指末节断指再植可以恢复患者手指伤处的功能与外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根部以远断指再植术的血管吻合方式。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甲根部以远断指再植术的300例患者(共有416根断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00例患者实施了甲根部以远断指再植术。在手术中,我们根据这300例患者断指断面的血管条件,采取了五种血管吻合方式。结果:在这300例患者的416根断指中,有389根手指再植成功,有27根手指再植失败(含甲床坏死),再植成功率为93.5%。结论:在进行甲根部以远断指再植术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只有根据断指断面血管的条件灵活地选择血管吻合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扩大甲根部以远断指再植手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