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加三苯氧胺对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乳腺增生症(痰瘀互结型)76例,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加三苯氧胺3周,月经期停药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期为3个月,根据乳痛、乳房结节或肿块的消长确定疗效。结果:桂枝茯苓胶囊加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76例,近期痊愈18例,显效43例,进步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26%。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加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痰瘀互结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基础上再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服化瘀消癥汤,对照组40例服桂枝茯苓胶囊,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23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痊愈4例,显著18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无明显显差异,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  相似文献   

4.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珊  吕计宝 《山西中医》2011,27(9):25-2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桂枝茯苓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2例,有效4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痊愈1例,有效3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缩小肌瘤体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穴位埋线配合桂枝茯苓胶囊二联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确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检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7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30例服用甲基睾丸素;比较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益气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证属气虚血瘀的子宫肌瘤患者,口服化瘤方(黄芪、生牡蛎、薏苡仁、刘寄奴、水蛭、桂枝、芍药、丹皮、桃仁、茯苓等药);对照组45例,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总疗效、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及肌瘤体积变化等指标。结果:益气化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改善腰酸乏力、伴随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瘤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30例口服桂枝茯苓胶囊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时期的30例口服米非司酮,做为对照纽,于治疗前后均用B超监测子宫肌瘤体积、测定肝功能、血糖、血尿常规、血脂,以及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等激素。结果:实验组中30例病例症状改善十分明显,24例小型子宫肌瘤平均缩小51.2%,6例子宫肌瘤控制发展,且副反应小。对照组21例出现闭经症状消失,18例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1.7%。两组血红蛋白均恢复正常,各监测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现代妇科医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以及先进检验仪器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条件下,米非司酮及桂枝茯芩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均有一定疗效,但是桂枝茯苓胶囊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48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法,治疗组48例,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照组28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60.7%,结论:逍遥散加三苯氧胺的疗效明显由于单纯用三苯氧胺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玉兰  杨景泓 《新中医》2006,38(10):77-78
目的:观察消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口服消癖散结胶囊治疗,对照组100例口服三苯氧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8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半年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7%、对照组为4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消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姜树民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33-1934
中医急诊医学是在历代医家不懈地努力下逐渐形成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学科,其有自身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历经二千余年,始终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应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再创新,就一定能在中医急症工作中有所作为,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急诊医学,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2.
美国精准医学计划在国内引起热议,精准医学为未来医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带来现代医学的又一次革新浪潮。通过了解精准医学诞生的历程及基础,分析精准医学与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体系、治未病理念及中医体质学说等之间的联系,阐述具有两千多年时间跨度的中医学与精准医学之间的关系,以期探寻中医学在精准医学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医学在新浪潮下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转化医学与循证医学及其与中医药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转化医学意在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临床应用,该项工作至少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二是从临床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医学提出的背景在于近20年来在医学领域投入的研究经费和项目对于临床治疗的进步影响不大,因而更加关注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转化。循证医学是典型的转化医学,着重于将临床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中医药的疗效评价是转化研究的前提,通过获得疗效的证据,在临床推广应用,再到医疗卫生服务及政策制定的后期转化。本文介绍了转化医学及其与循证医学的关系,转化医学对中医疗效评价的作用和影响,力求从新的思路和方法来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彭坚 《中医药导报》2005,11(2):9-11,29
文章从传统医学的哲学方法、治疗方法、预防思想等3方面对现代医学的启示进行详尽的阐述,认为现代医学虽然优势明显,但处于“替代”、“补充”地位的传统医学因其防治疾病方面疗效独特,天然无毒副作用,正萌发出新的生机,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及各国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最广泛的含义是"中国医学"或"传统医学",而其精髓所在体现在一个"中"字上,其不仅代表"中国""中华"的含义,更体现了中医学的平衡观,这一点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生理病理,养生及防治等各方面可以说明,因此说中医学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医学,体现出了生命乃至整个宇宙的存在意义,代表了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16.
中药分类通常是以药材自然属性作为依据,如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真菌类中药”包括以子实体、菌核等入药的“药用真菌”和真菌的固体发酵产品一从古代的曲、酱、酒等至现代的“菌质”均属“真菌药物”,已有千年以上药用史。但因生物分类学长期来误将真菌视为低等植物,故使“真菌类中药”也随着属于植物药,就既缺乏科学的归属更难以解释“真菌药物”的性质,从而将影响它产品的定位,脱离中药范畴,与那些在理念、工艺、应用上都有显著差异的现代其他各类生物制品统一定位。固体发酵是中药传统范畴内仅有的一项生物技术,它的发展受益于中医药理念、经验的指导,工艺与应用也具有中药特色,近期又接受应用现代中药的研发内容要求与实验方法,其下游工程也和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一致,产品有合格质量标准,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因此它既有中药历史传统又符合现代中药的要求。虽然“真菌类中药”拥有研发潜力巨大、生产.Y-艺多种、临床涉用面广等优势,且现代中药生物技术一目体发酵工程更已有显著的重要进展,但至今仍因缺乏科学归属与合理定位,而影响它的发展。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认真菌并非植物,早已成立了真菌界Fungi,又与一些貌似真菌的真核生物如卵菌Oomyces、粘菌Slimemoulds等被统称为菌物Fungi,因此建议在中药范畴内正式冠名一类真菌为主的菌物药,以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即真菌的“固体发酵系列工程”所产各类菌质将成为重要支柱。本文同时介绍了菌质的历史、理念、工艺、应用等情况和已研发的三种代表性菌质的基本情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文献,对蒙古族医学(以下简称蒙医)中矿物药应用历史、分类、炮制、功效、剂型等进行梳理研究。蒙古族药(以下简称蒙药)三大本草著作《认药白晶鉴》《识药学》《蒙药正典》中有诸多关于矿物药的记载。蒙医中矿物药传统分类采用三级分类法,即“大类”“类”“种”;现代分类主要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法和阳离子分类法。矿物药的炮制方法有259种,可归纳为火制、液体制、火液体合制、干制4类38型;功效多集中在破痞、燥协日乌素(黄水)、止腐、接骨、消食、祛巴达干等。《内蒙古蒙成药标准》等标准收载的成药(或制剂)共552首,含矿物药成分的有231首,其中应用最多的药材为石膏,其次为白矾、寒水石、光明盐、硇砂等;在剂型方面,散剂、丸剂较多,汤剂较少,极少使用外膏剂、洗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片剂、搽剂、酒剂、灰剂等。介绍了特色蒙药万年灰、赤铜灰、青金石。  相似文献   

18.
<正>人体整体功能态是在生理、病理环境等条件下广泛存在的整体反应形式。整体功能态具有复杂性、整体性、阶段性和可调节性。中医学是从整体功能态来认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本质上是一种整体功能态医学。1人体的整体功能态人体是一个整体,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也就是由不同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构成。这些人体内部结构都有各自的相应独立功能,但也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内部网络彼此相互联系着的,无论健康与否,  相似文献   

19.
中药分类通常是以药材自然属性作为依据,如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真菌类中药"包括以子实体、菌核等入药的"药用真菌"和真菌的固体发酵产品--从古代的曲、酱、酒等至现代的"菌质"均属"真菌药物",已有千年以上药用史.但因生物分类学长期来误将真菌视为低等植物,故使"真菌类中药"也随着属于植物药,就既缺乏科学的归属更难以解释"真菌药物"的性质,从而将影响它产品的定位,脱离中药范畴,与那些在理念、工艺、应用上都有显著差异的现代其他各类生物制品统一定位.固体发酵是中药传统范畴内仅有的一项生物技术,它的发展受益于中医药理念、经验的指导,工艺与应用也具有中药特色,近期又接受应用现代中药的研发内容要求与实验方法,其下游工程也和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一致,产品有合格质量标准,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因此它既有中药历史传统又符合现代中药的要求.虽然"真菌类中药"拥有研发潜力巨大、生产工艺多种、临床涉用面广等优势,且现代中药生物技术--固体发酵工程更已有显著的重要进展,但至今仍因缺乏科学归属与合理定位,而影响它的发展.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认真菌并非植物,早已成立了真菌界Fungi,又与一些貌似真菌的真核生物如卵菌Oomyces、粘菌Slimemoulds等被统称为菌物Fungi,因此建议在中药范畴内正式冠名一类真菌为主的菌物药,以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即真菌的"固体发酵系列工程"所产各类菌质将成为重要支柱.本文同时介绍了菌质的历史、理念、工艺、应用等情况和已研发的三种代表性菌质的基本情况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彝族医学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彝医预防医学的起源,彝医预防医学的内容:天人相应顺应变化;注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注意饮食卫生,饮酒有度;避忌病邪,杜绝传染源;推算“衰年”、“禁日”预防疾病等。展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