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对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进行了文献概述,包括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主要方法,如毫针、梅花针、电针、穴位注射及特殊取穴等治疗方法,对各治疗方法的优势进行总结;分析近年来临床常见的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思路,包括辨证治疗、分期治疗及迎随补泻,对各诊疗思路的选择进行概述;概述针灸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对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适应症,包括针灸结合刺络拔罐、针刺结合艾灸、针药并用、针推结合等方法,为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提供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概述,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单纯西医抗炎、消肿、营养神经类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47%(χ2=8.913,P<0.05)。[结论]西药联合针灸治疗面瘫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面瘫的不同时期进行针刺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通过收集3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面瘫患者在急性期经针刺治疗10天左右,其中15例治愈,2例显效;13例面瘫患者在恢复期经针刺治疗10~15天,11例治愈,2例显效;2例面瘫患者在后遗症期进行针刺治疗15天有效。结论:针刺治疗面瘫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经济实惠又无毒副作用,但必须抓准治疗时机,可减少不必要的后遗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贝尔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1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在轻度面瘫患者治疗有效率相当,但在中度、重度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别较大,尤其是遇到重度面瘫患者,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贝尔面瘫疗效可靠且安全,起效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面瘫应用中医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95例面瘫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治疗组增加中药汤剂治疗,对比两组面瘫评分、住院时间、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面瘫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临床研究中将周围性面瘫按三种不同类型分类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2005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入选患者196例,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1],病程不超过7天。本病从现代医学定性定位的角度可分为单纯性面瘫、贝尔面瘫、亨特面瘫三种类型。在入选病例中,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单纯性面瘫治疗组、对照组均为42例;贝尔面瘫治疗组、对照组均为40例;亨特面瘫治疗组、对照组均为  相似文献   

7.
针刀治疗难治性面瘫方法有:单纯针刀治疗、针刀结合电针、针刀结合药物、针刀结合推拿、针刀结合拔罐等,均能有效改善难治性面瘫的症状。针刀治疗难治性面瘫作用机制为:松解粘连,解除压迫;改善循环,消除水肿。在今后的研究中,针刀治疗难治性面瘫可在难治性面瘫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中引入肌电图等客观数据,并针对患者具体临床表现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针刀作为一种有创治疗,容易损伤施术部位的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造成不良后果。为了减少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今后应加强针刀治疗难治性面瘫的最佳介入时间、操作次数及频率的研究,还可借助现代医疗仪器对针刀在头面部的入路进行精准定位。  相似文献   

8.
面肌功能训练配合推拿在单纯性面瘫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面肌功能训练配合推拿在面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单纯性面瘫106例随机分为功能训练组(62例)和对照组(44例),功能训练组采用面肌功能训练配合推拿治疗面瘫,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治疗面瘫.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且均以中度面瘫疗效最好;两组治愈时间比较,功能训练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推拿治疗面瘫的基础上,早期、有计划、持续、主动地进行面肌功能训练对面瘫的康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浅析何兴伟教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回顾整理何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经验,总结其诊治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思辨过程和具体方法。结果:何师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病机认识独特,治疗手段颇具特色:①强调探明病因、准确设定急性期病程是关键;②基于脑髓神机理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进行病机探索;③从醒神通督立法是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重要途径;④治疗时,强调中西医并重,采用醒神通督改良温针灸为主,多种治疗手段为辅,以促进头面部脉络通畅、神机运转复常,进而恢复脑髓神机对皮部、筋肉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调控。结论:何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具有后遗症发生率低,远期恢复效果、佳见效快、后遗症发生率低等优势,立法切中病机,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探讨周围性面瘫(以下简称面瘫)针灸治疗量控制规律:①面瘫早期:穴定量恒,治疗取穴宜少、疗法宜简、针灸治疗量宜小且基本恒定;②面瘫中期:穴增量增,治疗取穴渐增、疗法渐增、针灸治疗量渐增并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峰值且维持峰值时间恰当;③面瘫后期:穴增量减,治疗取穴继增、疗法渐减、针灸治疗量渐减并在一定时间段内达到"谷点";④面瘫后遗症期:穴变量微,治疗取穴以症显局部为主、疗法宜单一、针灸治疗量宜微小。认为遵循面瘫临证治疗量控制规律方可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加口服牵正散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应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牵正散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面瘫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口服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改善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面瘫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面瘫是临床中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介绍付永民老师概据面瘫发病时间长短对面瘫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各期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制面瘫膏治疗陈旧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218例陈旧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设对照组218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面瘫膏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面瘫膏外敷疗法对陈旧性面瘫的疗效确切,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14.
郭芳  郝风玲 《国医论坛》2019,34(6):68-70
目的:总结近年来中医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思路方法。方法:查阅近10年来有关中医药分期研究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结果:周围性面瘫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多联疗法的应用在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存在较大优势,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结论: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然而在对周围性面瘫的分期时间窗上尚存在较大分歧,临床治疗中缺乏明确的临床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面瘫的效果。方法将9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理疗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配合理疗治疗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正>周围性面瘫为针灸科常见病。目前,针灸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但是,对本病针刺治疗时机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论。笔者对近3 a治疗的29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分期选穴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确诊为周围性面瘫患者291例,发病在8 d~20 d静止期治疗者162例,男,80例,女82例;平均年龄(40.27±0.75),  相似文献   

17.
窦海燕  付雪鸽 《光明中医》2023,(17):3299-3303
目的 系统评价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集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有效率、治愈率、起效时间及治愈时间高于非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P<0.05);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中医症状积分(FDI评分)低于非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P<0.05)。结论 翳风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可快速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有效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研究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治疗组41例采用针灸三步法治疗面瘫;对照组15例采用西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二者有显著差异(P&lt;0.05)。结论:针灸三步法是提高面瘫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是公认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采取分期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会更加显著。急性期初起较轻,采用针刺配合刺血疗法;静止期采用火针点刺后再行刺血和毫针刺法;恢复期采用火针点刺,毫针深刺久留,同时配合刺血疗法。周围性面瘫采用针灸择期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从针刺治疗面瘫病的时机到穴位的选取都有其科学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与电针、理疗综合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理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康复训练和电针。结果:治疗4周后,在面神经功能分级上、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1、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电针、理疗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