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化常并发全身各脏器的损害,而肝肺综合征和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是肝硬化肺部严重并发症.主要病理机制是不同程度的肺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可能贯穿于肝硬化整个病理进程中.就血流动力学改变机制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肺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常并发全身各脏器的损害,而肝肺综合征和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是肝硬化肺部严重并发症。主要病理机制是不同程度的肺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可能贯穿于肝硬化整个病理进程中。就血流动力学改变机制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肝脏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肝硬化是不同病因慢性肝病导致的肝脏再生结节、纤维组织增生及门腔静脉分流的最终病理改变。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肝硬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门区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经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的肝纤维化S1期(17例)、S2期(13例)、S3期(15例)、S4期(21例)和中晚期肝硬化(22例)患者及20例对照组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在CT增强图像上测量各组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宽度,将所测结果与病理学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ROC曲线用于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判断S≥4即早期肝硬化的评价。结果门静脉右支前间隙从S3期开始至肝硬化期逐渐增宽,其中S4期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增宽与对照组、S1~S3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硬化期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等级分析显示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变化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704, P<0.01)。ROC曲线显示CT测量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判断S≥4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最佳诊断宽度为≥10 mm,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1%和71.4%。结论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CT测量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有助于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的判断,尤其是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胃粘膜病变的机理。方法:对36例肝炎肝硬化的胃粘膜内镜下病变和病理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合并胃粘膜病变者占肝炎肝硬化患者总数的92.3%,以失代偿期肝硬化为著,HP感染率为80.6%。结论:肝硬化患者胃粘膜血流改变和HP感染是粘膜病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纤维胃镜检查发现有各种不同胃粘膜改变占92%,较同或其它疾病患者的胃粘膜改变(占60%)显著增高(P<0.01),随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各种胃粘膜改变比例也随之加大。我院1985年3月~1990年3月收治5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经肝功、B超、CT检查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其中男44例,女6例,年龄28~70岁,平均56岁。病因分类:肝炎后肝硬化40例占80%,血吸虫性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不同病变程度(肝纤维化病理分期S1~S4期和肝硬化Child-pugh A、B、C级)的肝脏形态学(如肝叶体积、轮廓等)、血流动力学(肝脏血流灌注、门静脉高压)以及肝外脏器(脾、肾脏、空腔脏器等)改变的CT评价,以期找出对肝硬化程度评价有较高价值的CT影像学诊断指标,提示多层螺旋CT的容积扫描成像及灌注成像技术能更早地发现及更准确地评价肝脏微循环的改变,在对肝硬化程度的评价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胆囊改变是肝硬化较为常见的肝外影像征象,近年来研究表明其与肝硬化临床Child-Pugh分级、肝纤维化等存在相关性,对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指导治疗、疗效评估及预后有着一定的价值。从肝硬化病人胆囊的位置、形态、功能及结石形成等多方面综述述其发病机制、影像学评估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不同病变程度(肝纤维化病理分期S1~S4期和肝硬化Child-pugh A、B、C级)的肝脏形态学(如肝叶体积、轮廓等)、血流动力学(肝脏血流灌注、门静脉高压)以及肝外脏器(脾、肾脏、空腔脏器等)改变的CT评价,以期找出对肝硬化程度评价有较高价值的CT影像学诊断指标,提示多层螺旋CT的容积扫描成像及灌注成像技术能更早地发现及更准确地评价肝脏微循环的改变,在对肝硬化程度的评价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结节癌变经历再生结节、低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到小肝癌,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其演变过程中重要的特征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早期诊断和鉴别这些不同性质的肝硬化结节非常重要,MRI作为无创性的影像学方法,在肝硬化相关结节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就肝硬化相关结节的MRI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存在着严重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紊乱 ,食管静脉曲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为其突出并发症。近年来 ,临床上采用多种手段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改变 ,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腹腔血管的探查。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观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肝功能分级、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1 1 1 肝硬化组 均为住院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共 31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8例。平均年龄 5 1 1岁 ( 35~ 70岁 )。 12例有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符合 …  相似文献   

12.
肝性脑病是终末期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导致病人出现一系列神经及认知功能改变。肝移植术后病人在肝功能恢复的同时其认知功能也可明显改善。MRI可以从脑代谢、结构及功能方面更进一步揭示肝硬化病人移植术后认知及脑改变情况。综述肝移植术后认知改变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的多模态MRI技术在术后脑改变中的应用,及其在揭示术后认知恢复及残存损害的神经机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期反复损害肝脏,导致肝脏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发生肝体结构改变,功能障碍,为肝脏常见病和难治病,腹水是失代偿性肝硬化的重要标志。腹水一旦形成,轻则腹部隆起,腹壁静脉显露,重则行动困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利用常规上腹部磁共振四相位图像检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肌肉体积变化与脂肪浸润程度的价值。方法 在常规上腹部磁共振四相位图上测量L3椎体上缘水平腰背部肌肉(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多裂肌)截面积,并计算改良骨骼肌指数(mSMI)及改良脂肪分数(mFF),以健康青壮年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采用mSMI及mFF评估肝硬化患者肌肉改变的差异性,同时分析性别、年龄、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程对mSMI及mFF的影响。结果 182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用mSMI及mFF方法测得肌肉出现改变分别为16例(8.8%)、76例(41.8%),两种改良方法对检测肌肉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1)。年龄(P<0.01)、性别(P<0.01)、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病程(P=0.01)是mSMI影响因素;年龄(P<0.01)、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病程(P=0.04)是mFF的影响因素,性别(P>0.05)不是mFF的影响因素。结论 常规上腹部磁共振成像可用于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肌肉改变,mFF检测肌肉改变的敏感度明显高于mSMI,...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内阳性结石发病情况。方法:随机选择正常肝脏、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各100例。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内阳性结石发病情况有:1发病率明显高于代偿期肝硬化,更高于正常人;2肝内结石的出现和增多与肝硬化肝形改变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有一定联系,但不成比例;3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胆石数目越多;4胆系感染机会越多,发病率越高;5弥漫性肝内胆管微小结石是弥漫型结节性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一个特殊表现。结论:组织、感染、代谢及体液等成石因素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形成恶性循环,其阳性结石发病率与代偿期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6.
超声定量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急慢性肝炎等肝脏疾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的一种病理学改变,对于肝纤维化的早期确诊及正确分期可指导临床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从而减缓肝硬化的发展或逆转肝硬化发展过程[1]。肝组织活检是公认的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不仅具有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3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轻微型肝性脑病(MHE)与无MHE的肝硬化患者后扣带回和基底节代谢的改变,并评价其与Child-Pugh评分、静脉血氨及神经心理测试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0例MHE患者、16例无MHE肝硬化患者和21例健康志愿者行后扣带回及右侧基底节单体素点分辨自旋回波波谱序列扫描.计算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胆碱(Cho)、肌醇(mIns)、谷氨酰胺复合物(Glx)与Cr比值并进行三组间比较.所有研究对象在MRI检查前完成数字连接试验-A (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所有患者在MR检查前后三天内进行了静脉血氨水平检测.结果 在后扣带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HE组和无MHE的肝硬化组的mIns/Cr(F=16.278,P<0.001)及Cho/Cr(F =24.333,P<0.001)都显著降低,Glx/Cr(F =0.908,P=0.411)有升高的趋势;与无MHE的肝硬化组相比,MHE组Cho/Cr进一步降低(P<0,05).在右侧基底节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HE组和无MHE的肝硬化组的mIns/Cr(F=19.083,P<0.001)显著降低,只有MHE组Glx/Cr(P<0.05)显著升高,Cho/Cr(F=1.677,P<0.199)有降低趋势;与无MHE的肝硬化组相比MHE组各代谢物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仅右侧基底节的Cho/Cr与Child-pugh评分呈负相关(r=-0,444,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后扣带回及基底节区存在生化代谢的异常改变,且表现为区域不均质性,有MHE的肝硬化患者脑的生化代谢异常改变更加显著.后扣带回可作为检测肝硬化患者脑改变的一个敏感部位.  相似文献   

18.
放射治疗致肝损伤的病理表现为典型的肝静脉闭塞性疾病。正常肝脏、肝硬化肝脏放射性肝损伤CT平扫显示为照射区低密度改变,而脂肪肝放射性肝损伤显示为照射区高密度改变。正常肝脏、肝硬化肝脏动态CT增强扫描表现不同。放射性肝损伤的不同表现与肝脏基础相关。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与照射剂量、肝脏基础、放射性肝炎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腹壁下动、静脉超声图像特征。材料和方法:对9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86例健康者腹壁下动、静脉分别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结果加以对照。结果:门脉高压组较正常组腹壁下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腹壁下动脉RI减低。结论:腹壁下动、静脉可作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观测血液动力学改变的新窗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声学密度定量分析(AD)技术在评价肝硬化患者心肌损害方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35例晚期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的心肌的声学密度进行测定,同时测定心脏左室大小和室壁厚度.结果: 晚期肝硬化患者的左室大小和室壁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心肌的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校正参数(IBS%)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的PPI及SDI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晚期肝硬化患者的心肌存在可以应用AD技术进行评价的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