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RPR、TPPA、TP-ELISA3种检测梅毒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3种方法对梅毒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梅毒患者血清标本40份,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30份,经风湿免疫科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0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12份,分别用RPR、TPPA、TP-ELISA 3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结果的异同。结果梅毒患者RPR阳性率为70%,TPPA阳性率为95%,TP-ELISA阳性率为98%;30份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RPR、TPPA、TP-ELISA均为阴性。20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5例RPR阳性,TPPA、TP-ELISA均阴性;12份SLE患者血清4例RPR阳性,TPPA、TP-ELISA均为阴性。结论由于梅毒患者抗体出现有差异,故临床应同时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以防止梅毒患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3种方法对梅毒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梅毒患者血清标本40份,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30份,经风湿免疫科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0份,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12份,分别用RPR、TPPA、TP-ELISA 3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结果的异同。结果梅毒患者RPR阳性率为70%,TPPA阳性率为95%,TP-ELISA阳性率为98%;30份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RPR、TPPA、TP-ELISA均为阴性。20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5例RPR阳性,TPPA、TP-ELISA均阴性;12份SLE患者血清4例RPR阳性,TPPA、TP-ELISA均为阴性。结论由于梅毒患者抗体出现有差异,故临床应同时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以防止梅毒患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3.
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三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方法:收集住院患者3306份,分别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对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3306份血清标本中,用TRUST法检测42例阳性,检出率1.27%,用ELISA法检测阳性56例,检出率1.69%,TPPA法检测阳性54例,检出率1.63%。结论:三种检测方法有各自的适用性,均存在一定假阴性和假阳性,为了结果可靠性,应对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病人血清采用TP-ELISA与TRUST组合检测,对于TP-ELISA阳性的标本,要用TPPA法做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胶体金层析实验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种梅毒检测方法.方法:用TP-ELISA方法检测标本196例,检测到的阳性标本再用TPPA法与胶体金法平行测定.结果:TP-ELISA检测出的53例阳性标本中,用TPPA法检出阳性51例,阴性2例;用胶体金法检出阳性38例,阴性15例.符合率分别为96.22%和71.69%.结论:TP-ELISA可作为梅毒检测理想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优劣.方法:选取我市2006年10月~2008年10月献血者和梅毒临床患者共2000份血清标本,其中包括1700份健康献血者血清、300份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在300份梅毒患者血清中,TPPA共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295份,TP-ELISA共检出阳性298份,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3%和99.3%.TP-ELISA从1700份健康献血者中检出6份阳性,TPPA未检出阳性,后经确认6例为假阳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35%.结论:ELISA和TPPA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ELISA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判断客观、准确,最适合血站大规模的血液筛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值(S/CO)大于1时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阳率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对梅毒的诊治提供更加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进行梅毒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进行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结果:23980例血清标本经化学发光法筛查共检出阳性732例。732例阳性标本经TPPA法检测阳性610例,阳性检出率为83.33%。结论:CLIA法检测梅毒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自动化程度高,适合大批量标本的常规筛查,但对化学发光法测定值(S/CO)在1~19.99区间的样本应采用TPPA联合检测,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对比分析,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在梅毒螺旋体(TP)感染血清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CMIA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进行梅毒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进行TPPA和TRUST检测。结果 8 560例血清标本经CMIA筛查共检出阳性283例。283例阳性标本经TPPA法检测阳性247例,阳性检出率为87.27%;而TRUST检测172例,阳性检出率为60.77%。TRUST检出率与CMIA和TPP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CMIA检出率和TPP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CMIA浓度>1~5 S/CO 67例,TPPA和TRUST阳性分别为38例和7例;CMIA浓度>5~10S/CO 35例,TPPA和TRUST阳性分别为30例和12例;CMIA浓度>10 S/CO 181例,TPPA和TRUST阳性分别为179例和153例。结论 CMIA敏感性优于临床常用的TPPA,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梅毒初筛,阳性标本应结合TP-PA及临床资料确诊;TRUST滴度可用于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8.
3种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选择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提高梅毒的早期诊治率。方法对115例梅毒患者和200例非梅毒人群分别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TRUST法、TP-ELISA法、TPPA法的灵敏度分别为80.9%,96.5%,99.1%,特异性分别为95%,99%,100%。结论TRUST法适用于梅毒疗程观察和疗效判断,有助于判断梅毒复发及再感染;TP-ELISA法敏感性、特异性均高,适合住院、门诊患者和大批量人群的梅毒筛查;TPP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极高,可用作梅毒血清抗体检测的确证方法。对梅毒患者同时采用TRUST和ELISA(或TPPA)法进行血清学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和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方法诊断梅毒感染的可行性。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对58例确诊梅毒的血清样本和31例排除梅毒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TRUST方法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TP-ELISA方法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TP-ELISA与TPPA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TP-ELISA是梅毒血清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usA)和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方法:使用TP-ELISA和TPPA对39例梅毒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并比较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度。结果:对于39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TP-ELISA检出38例阳性、TPPA检出36例阳性,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7.4%和92.3%。对于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TP-ELISA出现1例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率2%。TPPA没有假阳性结果。因此,TP-ELISA的敏感度为97.5%,特异性为98.O%,结果总正确率为97.8%;TPPA的敏感度为92.9%,特异性为100%,结果总正确率为96.6%。经统计学处理,两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P-ELIsA和TPPA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ELISA试剂成本低,操作方便,可用酶标仪判断结果,原始数据易于保存,是大批量样本筛查的理想方法,可作为临床、血站诊断和筛查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适合妊娠梅毒的筛查方法。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检测865例孕妇血清,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RUST、TP-ELISA、TPPA 3种方法的灵敏性分别为62.5%,87.5%和100%;特异性分别为99.5%,99.9%和100%。结论TP-ELISA操作简单,结果判断可标准化,特异性、敏感性高,可应用于妊娠梅毒的早期发现;TRUST检测滴度可应用于治疗妊娠梅毒的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80例患者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RPR)进行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通过914例年龄60岁(青中年)患者与366例年龄≥60岁(老年)患者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老年人群梅毒发病的原因及特点。结果:1280例受检者中,ELISA、TPPA、PRR阳性率分别为2.34%、1.72%、1.02%;ELISA阳性14例,TPPA确证11例,ELISA与TPPA检测的符合率为78.57%;年龄60岁与≥60岁人群相比,TPPA、ELISA、PRR阳性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11例梅毒抗体阳性病例中,呼吸内科患者5例、心血管内科患者4例、神经内科患者2例。结论:TPPA法与ELISA法是梅毒筛查的理想方法,但老年人群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偏高,还需慎重考虑老年人梅毒试验的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临夏地区不同民族梅毒血清学阳性率,为预防和治疗梅毒提供依据。方法:用两种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1058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血清标本,阳性标本再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复检。结果与结论:TP-ELISA检测住院及门诊患者10588例血清标本,阳性192例,阳性率为1.8%,高于1.59%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汉族60例,阳性率0.6%;少数民族132例,阳性率1.2%,少数民族明显高于汉族。采用TP-ELISA检测阳性的标本再用TRUST法检测,44例阳性,阳性率为0.42%。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两种方法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应用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1PPA)和环状卡片反应素实验(RPR)两种方法对我院皮肤病性病门诊65例梅毒病人进行检测分析。结果:TPPA法的阳性率为90.77%、RPR法的阳性率为56.92%。结论:TPPA法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在梅毒感染初期,患者未产生抗体时RPR法检出率较高,因此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和685例梅毒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在685例梅毒患者血清中,TPPA抗体阳性674例,阳性检出率为98.39%;抗-TP抗体阳性680例,阳性检出率为99.27%.在189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TPPA未检出阳性病例,抗-TP抗体检出7例阳性血清,阳性率为0.37%.结论:TPPA和抗-TP抗体均是梅毒抗体检测的方法,抗-TP抗体作为初筛试验,其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TPPA作为梅毒确诊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阳性揄出率相对较低,但是两种方法均不能忽略,在临床上应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103-103
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胶体金法(TP—DIC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选择一种梅毒螺旋体检测简便、准确方法。方法:以TRUST、TP-DICA、TPPA2-种方法检测住院手术患者标本4012例。结果:TRUST检出阳性29例,阳性率0.72%;TP—DICA检出阳性43例,阳性率为1.07%;TPPA检出阳性46例,阳性率为1.14%。结论:TP—DICAW作为梅毒检测理想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法在老年群体梅毒检测的检测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韶关市慢性病防治院治疗的老年梅毒患者537例,以及非梅毒老年病例537例,行RPR法、TRUST法、ELISA法、TPPA法检测,比较诊断效能。结果:RPR法、TRUST法、ELISA法、TPPA法的假阳性率分别为10.02 %、8.52 %、0.37 %、0.19 %;其敏感度分别为0.7858、0.8399、0.9981、0.9944;特异度分别为0.9125、0.9218、0.9963、0.9981;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9787、10.7381、268.00、534.00;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347、0.1737、0.0019、0.0056。PRP法、TRUST法假阳性病例数高于ELISA法、TPP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PPA法、ELISA法在老年人群梅毒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显著高于RPR法、TRUST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的比较。方法:对我院120例均经病史、临床症状及血清学试验确诊的梅毒患者的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进行检验。结果:三种方法对于120例标本检验的结果:TRUST为73.3%、ELISA为95.0%、TPPA为98.3%,ELISA法和TPPA法均显著高于TRUS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TPPA、TRUST各有优缺点,在进行大批量和高危人群梅毒筛查时,ELISA法较好,对可疑阳性的标本可进行TPPA确认试验。但梅毒诊断一定要结合临床症状,不能单凭化验结果给予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确认为阳性的60份血液样本为标准,分别对其采用TRUST法和ELISA法进行检测,对比上述两种方法与TPPA法的检测符合率。结果:ELISA法检测阳性率88.3%(53/60),TRUST法检测阳性率15%(9/60),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ELISA法进行梅毒检测准确性高于TRUST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LISA法梅毒抗体检测与TRUST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行梅毒血清学试验的120例患者,留取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均同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检测,并利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进行确证。结果共检测血清标本120例,采用TPPA法确诊36例。TRUST法检出24例阳性,其中22例经TPPA确诊阳性,2例为假阳性,检测敏感度为61%(22/36),检测特异性为92%(22/24);ELISA法检出37例阳性,其中34例经TPPA确诊为阳性,3例假阳性,检测敏感度为94%(34/36),检测特异性为92%(34/37)。ELISA法血清标本阳性率、检测敏感性显著优于TRUST法(P0.05)。结论在梅毒诊断中,ELISA法敏感性优于TRUST法,有助于提高梅毒诊断准确率,对梅毒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