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外科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来我院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90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病程2~10天。所有患者均有急性阑尾炎病史及体征,85%以上患者在入院前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抗感染治疗,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入院时有畏寒、发热、白细胞升高,部分患者可扪及右下腹肿块。患者经B超检查,均显示有右下腹液性暗区以及混合性包块,检查证实为阑尾周围脓肿。经保守治疗不满意而改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9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1例患者并发阑尾残端瘘,经引流治疗,15天后阑尾残端瘘自行愈合。术后其余患者无粘连性肠梗阻以及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经换药以及抗生素治疗痊愈。切口Ⅰ/甲级愈合86例(95.56%),Ⅱ/乙级愈合4例(4.44%),住院时间4~15天,平均住院时间11天。结论:阑尾周围脓肿采取手术方法切除阑尾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阑尾周围脓肿为急性阑尾炎化脓、穿孔,大网膜移至右下腹包裹阑尾并粘连形成~([1])。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2]),以静脉滴注抗生素为主。卢蔚起等~([3])发现在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可提高临床疗效。虎杖膏是以虎杖为主要原料,具有消肿镇痛,清热解毒功能~([4]),其在阑尾周围脓肿治疗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科于2012年7月—2017年6月对9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在抗炎治  相似文献   

3.
阑尾周围脓肿与阑尾包块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阑尾周围脓肿系指因阑尾急性炎症而在右下腹髂窝部形成的脓肿或炎性包块。其形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阑尾发炎后早期被大网膜及周围组织粘连包裹,因炎症进展而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另一种是阑尾穿孔后先形成腹膜炎,以后逐渐局限在右下腹,成脓的称为阑尾周围脓肿。未成脓的称为阑尾炎性肿块,简称为阑尾包块。据我所统计,约有10~13%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就诊时已有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在阑尾炎性腹膜炎的非手术治疗中,有些病例亦先后形成局限性脓肿或包块,然后才逐渐消散治愈。近几年来由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发展,已提高了本痫的疗效,但在诊断和治疗上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就我院从1963年至1979年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和阑尾包块525例的治疗情况做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阑尾周围脓肿系指因阑尾急性炎症而在右下腹髂窝部形成的脓肿或炎性包块,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约有10~13%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就诊时已有脓肿形成。过去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其死亡率及并发症均较高。单用内服中药治疗,脓肿消失较慢。我们采用内  相似文献   

5.
正阑尾周围脓肿是外科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因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临床往往采取保守治疗。我们采用消瘀散外敷佐治阑尾周围脓肿,发现能较好提高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8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且影像学检查均提示有脓肿形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脓肿直径、白细胞(WBC)、证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至今行阑尾手术242例,其中随机选择116例术后应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6例,年龄14~71岁,男62例,女54例。经手术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8例,慢性阑尾炎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1例,化脓或坏疽性阑尾穿孔并局限性腹膜炎23例,弥漫性腹膜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3例阑尾周围脓肿行切开引流术,余均行阑尾切除术。2 治疗方法本组116例术后当日均应用抗生素,术后12~24h停用抗生素(2例阑尾周围脓肿术后第3天停用抗生素),改服中药汤剂,轻者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第1天分4~6次服,其后均1次服用。基本方:…  相似文献   

7.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一种临床病理分型 ,是急性阑尾炎化脓坏疽或穿孔时 ,大网膜移至右下腹并将阑尾包裹形成炎性肿块或脓肿。除手术治疗外 ,该病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是联合应用大剂量的抗生素 ,但治疗时间长 ,效果差 ,见效慢 ,使该病迁延不愈 ,治疗效果差 ,难以彻底消除病人的痛苦。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在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大黄粉调醋麦氏点外敷辅助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自 1 999年~ 2 0 0 3年我科治疗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 64例 ,年龄 1 4~ 5 0岁 ;男性 2 4例 ,女性 40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8.
阑尾周围脓肿及阑尾包块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并发症。据有关资料统计,约10%的急性阑尾炎就诊时已有阑尾脓肿形成^[1]。我院自1996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阑尾炎超过3d常易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切除实为困难,勉强手术易造成肠瘘等严重并发症,故阑尾周围脓肿还是以非手术治疗为宜.我科对61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应用自制中药散外敷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15岁~ 77岁;脓肿直径3.0 cm~9.7 cm;治疗前WBC为10.8 ~26.4×109/L×109/L.对照组61例,男32例,女29例;年龄14岁~75岁;脓肿直径3.5 cm ~9.5 cm;治疗前WBC为11.2×109 ~ 25.8×109/L.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的CT病理分级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儿童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特点。所有患儿均行多排CT横断面扫描及MPR重建,分析CT表现包括阑尾直径、管壁、形态、周围渗出、有无脓肿或腔外结石、有无腹膜炎、肠梗阻、腹水,邻近回盲部结构等,并进行阳性分级。结果:60例患儿中,手术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12例,慢性阑尾炎10例,其中急性发作4例、回肠粘连及黏膜溃疡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炎28例,其中合并穿孔5例、阑尾周围脓肿形成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周围炎8例。CT平扫及MPR重建显示阑尾增粗(直径6.0mm)42例,阑尾显示不清者2例,阑尾腔内粪石23例,腔外结石5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阑尾化脓28例,伴腹水26例,伴腹膜炎14例,伴回盲部肠管增厚21例,伴肠梗阻2例,伴淋巴结肿大42例。结论:60例儿童急性阑尾炎中,多排CT诊断准确率为95%,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CT诊断病理符合率为90%、坏疽阑尾炎为95%。故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准确率较高,并能准确对其病理诊断、分级,提高临床术前病情评估能力,完善手术方案,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较严重的病理类型,其发生率约8%,一般均采用非手术的综合治疗。我院1990年1月~2006年12月间收治急性阑尾炎病例共3056例,其中阑尾周围脓肿216例(7.06%),对165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Ⅰ期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阑尾炎患者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廉江市人民医院随机采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的540例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特征表现。结果:540例患者中包括急性阑尾炎者284例、慢性阑尾炎者186例、并发阑尾周围脓肿者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经由多层螺旋CT检查提示患者阑尾均出现不同程度增粗和肿大情况,阑尾壁存在增厚情况,慢性阑尾炎患者具有阑尾不同程度增粗情况、阑尾闭塞、边缘毛糙特征、阑尾结石以及盲肠、腹膜和末端回肠筋膜的粘连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观察患者诸多阑尾病变特征,可为患者的治疗及术前准备等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阑尾周围脓肿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并发症,外科处理比较棘手,多行保守治疗,但临床抗感染治 疗效果多不理想.笔者运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阑尾周围脓肿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例中,女5例,男1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20例均为住 院病人,有明确阑尾炎病史,并经B超、下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4.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后,以大网膜及其邻近的肠袢所包围形成局限的炎性包块。我院自1977年4月以来,应用仙方活命饮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2例,均获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共收治各种类型阑尾炎496例,其中阑尾周围脓肿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15~30岁28例,31~45岁18例,46~30岁10例,61岁以上1例;农民37例,干部5例,教师6例,工人9例;患者右下腹触及包块并经穿刺,吸出脓液者47例;未抽出脓液者10例中,切开引流者4例;并发不全性肠梗阻者3例,形成肠瘘者1例;随机分为二组进行治疗,中药组32例,西药组25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36天。  相似文献   

15.
张洁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75-75
目的:探讨穿孔性阑尾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6月间经治的6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均早期手术治疗,有59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好转.结论:对于穿孔性阑尾炎,特别是穿孔时间较长形成阑尾周围脓肿的病例,应尽早手术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且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薏苡败酱汤加味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6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2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男40例,女32例;病程7~14天,平均9d。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依据(1)有急性阑尾炎病史;(2)右下腹可触及压痛性肿块(阑尾包块);(3)体温和白细胞升高;(4)麦氏点和兰兹点压痛;(5)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2治疗方法2·1一般治疗患者禁剧烈运动,宜卧床休息,流食。2·2药物治疗2·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阑尾炎运用B超检查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病症类型分为单纯性阑尾炎组、化脓性阑尾炎组、坏疽性阑尾炎组、阑尾周围脓肿组,对比分析不同诊断方式下各个组别患者确诊率。结果:在13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单纯性阑尾炎患者53例(39.84%),化脓性阑尾炎患者65例(48.87%),坏疽性阑尾炎患者4例(3.00%),阑尾周围脓肿11例(8.27%),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的B超诊断确诊率均明显高于临床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检查相比于临床诊断来说确诊率更高,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等诸多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急性阑尾炎炎症如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和及时手术治疗,尤其是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没有处理,容易形成阑尾周围脓肿,一旦形成治疗难度大、病程长、并发症多。1985年1月-2005年1月,本院采用自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3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往往是急性阑尾炎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导致阑尾炎化脓穿孔,并由大网膜下移,与回盲部粘连,包裹而形成脓肿。外科多以脓肿引流,不能I期切除阑尾,而要在3~4月后再行第2次手术,这给患者可造成两次手术的创伤打击,多数患者难以接受,我院近10年采用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 1 998年~ 2 0 0 2年的阑尾周围脓肿 68例按手术组和保守组随机分组进行治疗观察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68例分为手术组 5 3例和保守组 1 5例。手术组又分为手术 1组 1 2例 (阑尾脓肿在 3天以内 ) ,手术2组 41例 (阑尾脓肿在 3天以上 )。两组年龄 1 5~ 76岁 ,平均病程 ( 9.1 3± 6.78) d,B超检查腹部包块平均 4~ 7cm,血白细胞 1 4.5× 1 0 9/L。诊断标准为有急性阑尾炎病史 ,典型的右下腹疼痛 ,右下腹包块伴压痛 ,B超探及右下腹阑尾区炎性包块 ,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其中以 B超探出阑尾区的炎性包块为主要诊断依据。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