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做初步探讨。方法选取难治性特发性ITP患者12例,予口服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停用后随访至少半年,对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效3例(25%),良效4例(33%),进步2例(17%),无效3例(25%),总有效率为75%。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抑制体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血小板抗体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行三明治法脾动脉栓塞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7 d检测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对疗效进行2~4 a长期随访。结果术前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PAIgA升高例数分别为13例(41%)、17例(53%)、13例(41%),术后血小板抗体均值均较术前下降,PAIgM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AIgM、PAIgA的升高与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的发病联系密切,血小板抗体水平下降对脾动脉栓塞治疗慢性难治性ITP中远期疗效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用环孢素治疗36例难治性ITP患者,监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骨髓细胞学检查和网织血小板指标,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环孢素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AIG和RP%显著降低,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数明显增多,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无效组血小板计数、PAIG、RP%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数无明显变化,前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饱素A是可以作为难治性ITP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而血小板抗体、网织血小板、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数可以作为ITP患者判断疗效以及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紫癜灵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紫癜灵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紫癜灵治疗慢性难治性 ITP患者 2 8例 ,疗程为 6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CD4比例明显升高 ,CD8比例明显降低 ,CD4/CD8明显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紫癜灵对慢性难治性 IT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 0例,对照组6 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α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大黄虫丸。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 ,对照组有效率6 8.3% (P<0 .0 5 )。结论:大黄虫丸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大黄虫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加厄贝沙坦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大黄虫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尿蛋白(24h UP)、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大黄虫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配合激素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均给子激素标准疗程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虫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配合激素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大黄虫丸辅助治疗,对照组用扶正化瘀胶囊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胆胰脾B超、肝脏弹性成像检测、肝纤维化标志物、肝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大黄虫丸治疗组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IIINP)、Ⅳ型胶原蛋白(IV-C)、总胆红素(TBIL)较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组在改善血清PIIINP、IV-C、TBIL三项指标方面疗效优于扶正化瘀胶囊,肝脏弹性检测结果显示,大黄虫丸对于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总体改善略优于扶正化瘀胶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肺系络病"理论,研究搜剔肺络法代表方大黄虫丸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胶原蛋白含量和肺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大黄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虫丸中剂量组、大黄虫丸高剂量组,每组10只。于造模28天后常规每日一次灌胃给药,给药30天后麻醉取肺组织,进行HE、Masson染色,肺组织胶原蛋白含量测定,肺组织HYP含量测定,并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胶原含量的高低方面,与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相比,大黄虫丸各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弱(P0.05);在HYP含量测定方面,模型组及各药物干预组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与醋酸泼尼松组及大黄虫丸各剂量组两两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说明大黄虫丸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优于西药激素的治疗效果,且其治疗作用是通过对胶原蛋白的表达抑制实现的,其并不能抑制肺组织HYP的产生。结论大黄虫丸可能通过抑制胶原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黄虫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栓前状态患者68例随机分成2组,各34例。对照组予支链氨基酸、甘利欣及还原性谷胱甘肽等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大黄虫丸,每次3g,每日3次。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D-二聚体(D-D)含量及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浆vWF含量、D-D含量和血清FD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虫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栓前状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肺系络病"理论,研究搜剔肺络法代表方大黄虫丸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选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大黄虫丸小剂量组、大黄虫丸中剂量组、大黄虫丸大剂量组,每组10只。于造模28天后常规每日一次灌胃给药,给药30天后麻醉取肺组织,进行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观察并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在MMP-2表达方面,与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相比,大黄虫丸各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弱(P0.05),并与胶原沉积的高低相一致。在血清TGF-β1含量方面,模型组及各药物干预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说明大黄虫丸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优于西药激素的治疗效果,其治疗作用是通过对MMP-2的表达抑制实现的,其并不能抑制肺组织TGF-β1的产生。结论大黄虫丸可能通过抑制MMP-2的表达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大黄虫丸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脾亢)脾栓后脾亢复发的效果。方法 6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脾亢患者行脾部分栓塞术治疗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大黄虫丸3 g/d,疗程2 a;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肝等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2例脾亢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2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大黄虫丸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脾亢脾栓后脾亢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痤养颜面膜联合大黄虫丸治疗瘀血质痤疮的安全性、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分为3组:面膜组:采用清痤养颜面膜外用3次/w,每次保留30min;中成药组:口服大黄虫丸3g,2次/d;联合组:采用清痤养颜面膜外用3次/w,同时加服大黄虫丸3g,2次/d;结果:联合组痊愈率为45.7%,总有效率为88.6%,总有效率与单纯面膜组及中成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痤养颜面膜联合大黄虫丸治疗瘀血质痤疮安全性好,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方法:用大黄(庶虫)虫丸含药血浆孵育血小板,然后用ADP诱导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血小板的活化.同时,冠心病及脑梗死患者服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1疗程(30d)后,取患者血小板,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结果:大黄(庶虫)虫丸药物体外血浆组血小板活化率为20.82%,阿司匹林组血小板活化率为51.71%,大黄(庶虫)虫丸组血小板活化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1).在临床治疗冠心病试验中,服用大黄(庶虫)虫丸患者血小板活化率为14.78%,明显低于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血小板活化率67.74%(P<0.01);对于脑梗塞患者,服用大黄(庶虫)虫丸患者血小板活化率为5.65%,低于阿司匹林患者组77.91%(P<0.01).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较好的抑制血小板活化,可能是理想的抗动脉血栓形成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虫丸与化疗配合治疗血瘀型肺癌的疗效,探讨活血化瘀法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60例中医辨证属血瘀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TP方案化疗,观察组加服大黄虫丸。连续观察2个化疗周期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瘤灶、症状、卡氏评分、体质量、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四项的变化情况和毒副反应。结果大黄虫丸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肿瘤高黏滞状态,调节血管内皮因子。结论大黄虫丸治疗肺癌疗效明显,具有增效减毒作用,是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有效方药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 FS)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黄虫丸治疗LU FS69例。结果:显效52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9%。结论:大黄虫丸治疗LU FS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验通过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干预体外人肺腺癌PAa细胞株研究其抗肿瘤机制,进而探讨活血化瘀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大黄虫丸含药血清与人肺腺癌PAa细胞株共同孵育,于不同时间观察,并与空白血清作对照。研究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体外人肺腺癌PAa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5%~20%各组含药血清OD值与相同作用时间10%牛血清、相同浓度的正常鼠血清OD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1),并随着血药浓度的提高OD值逐渐减低;药血清对人肺腺癌PAa细胞株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随药血清浓度提高、作用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增强;其诱导凋亡作用随药血清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体外人肺腺癌PAa细胞株有明显抑制作用,为大黄虫丸抗肿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用荷瘤小鼠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大黄虫丸对肿瘤细胞的抑瘤和诱导凋亡作用,旨在探讨大黄虫丸抗肿瘤效应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和创制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小鼠克洛氏(S180)肉瘤动物模型,以大黄虫丸方82g/kg剂量连续灌胃10天,同时设模型对照组、正常组和西药(环磷酰胺)对照组,取治疗组、对照组及模型组实体瘤分别涂片观察肿瘤细胞中Survinvi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及西药(环磷酰胺)对照组比较,大黄虫丸治疗组肿瘤组织中Survinvin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大黄虫丸能够调低肿瘤细胞中Survinvin的表达,诱导肿瘤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血栓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和大黄虫丸低、高剂量组各3只。大黄虫丸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26、1.05 g/(kg·d)大黄虫丸灌胃,阿司匹林组给予8.7 mg/(kg·d)阿司匹林肠溶片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1.0 g/(kg·d)生理盐水灌胃,各组连续灌胃7天。末次灌胃后2 h,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颈总动脉血栓模型。HE染色法制作颈总动脉病理切片。2)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大黄虫丸低、高剂量组各7只,大黄虫丸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26、1.05 g/(kg·d)大黄虫丸灌胃,空白组给予1.0 g/(kg·d)生理盐水灌胃,各组连续灌胃7天。末次灌胃2h后,检测血浆凝血因子11活性(FXIa)及凝血因子11蛋白(FXIAg)水平,检测肝组织凝血因子11(FXI)mRNA表达。3)12只SD大鼠以1.05 g/(kg·d)大黄虫丸灌胃14天,分别于给药第0、7、14天心脏采血检测FXIa及FXIAg水平。结果病理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无血栓形成,模型组大鼠颈动脉管腔内充满血栓,大黄虫丸低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颈动脉管腔内血栓闭塞程度较模型组减轻,大黄虫丸高剂量组大鼠颈动脉管腔内仅有少量游离血栓。大黄虫丸高剂量组血浆FXIa较空白组和大黄虫丸低剂量降低(P0.05),各组大鼠血浆FXIAg水平及肝组织FXI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0天比较,第7天及第14天时大鼠FXIa降低,且第14天时较第7天时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各时间点大鼠血浆FXI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FXIa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实验指标变化。方法:9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用阿德福韦酯10 mg/次,每日口服1次,联合大黄虫丸每次1丸,每日口服3次;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LT,AST,GGT,TBIL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减低(P<0.0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黄虫丸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控制慢性乙肝纤维化,缓解、降低肝硬化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