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炎琥宁注射液4-8mg/(kg·d)静滴,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lO-15mg/(kg·d)静滴,两组均配合青霉素10~25万u/(kg·d)预防感染,连续治疗3天后观察症状改变和体温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74%,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阿昔洛韦静滴,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两组疗程均为5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2例在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26例予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d)静脉滴注,对照组116例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滴,疗程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72.4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西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10mg/kg利巴韦林+50~100mL5%葡萄糖,静滴;重症患儿降颅压,激素、丙球,纠正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治疗组30例0.5mL/kg热毒宁注射液+50~100mL5%葡萄糖,静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温、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西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 100 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56 例,对照组 44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6 m L (kg· d)^1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中,每天 1 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利巴韦林 10 m g (kg·d)^-1,静脉滴注,每天1 次,两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98.21% 和 88.64%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在退热、减轻咳嗽闷喘症状、减少肺部 音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热毒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利巴韦林注射液500mg+5%葡萄糖液250mL,1次/d,静滴。治疗组60例热毒宁注射液20mL+5%葡萄糖溶液250mL,1次/d,静滴。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39例,有效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按0.5~0.8 mg/(kg·d),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静脉滴注:连续3~5 d。2组对症治疗相同,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比较疗效.同时观察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4.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9〈0.05)。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患儿有不适主诉,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姚强 《江西中医药》2012,43(8):53-54
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2组,2组均采用儿科常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mL/k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3-5天。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物理降温、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对照组50例利巴韦林8mg/kg+5%葡萄糖250m L,1次/d,静滴。治疗组50例热毒宁0.7m L/kg+5%葡萄糖250m L,1次/d,静滴。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时间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俊洪  陈瑞珊 《河南中医》2010,30(9):932-933
目的:观察热毒宁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15mg/kg静脉点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0.6ml/kg·d,加入液体静脉点滴,1次/d,对症治疗相同,3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大便转为糊状及成形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热毒宁组比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对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和减轻患儿家长负担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给予阿奇霉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6%(26/3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韩明亮 《中医药学报》2011,39(5):112-113
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4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0.6mL/kg,治疗疗程为5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热毒宁组总有效率为97.1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总有效率为89.3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热毒宁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热毒宁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是14.29h,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1。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效果确切,安全性好,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仙人掌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48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及仙人掌外敷,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静滴,5~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4%,高于对照组的70.00%。结论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仙人掌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赵婧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24-25
目的:观察热毒宁加芦荟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静脉点滴热毒宁注射液,0.5-0.8ml(/kg·d),每日一次。患侧外敷洗净芦荟叶,每日2次。对照组27例,静脉点滴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每日两次。结果:两组患儿退热及腮腺肿胀、疼痛消失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热毒宁加芦荟外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5.
黄辉  王鹏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1036-1037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60例予以热毒宁注射液静滴,对照组30例静滴利巴韦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退热时间及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静滴2次/d;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4~0.5 mL/kg静滴1次/d,同时给予更昔洛韦5 mg/kg静滴2次/d。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沐舒坦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10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抗炎、抗病毒、止咳、平喘、对症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另给予沐舒坦注射液15~3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100 mL中静滴,1次/d,共3~7 d。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快,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沐舒坦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常规西药治疗,抗生素、抗病毒、吸氧、吸痰、平喘(气动雾化,严重加氨茶碱3mg/kg.d)、降温等。治疗组90例热毒宁注射液,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50~100mL稀释;按患儿体重0.5~0.8mL/Kg,最高剂量不超过10mL/d;静滴,15~30滴/min,1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55%。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4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0.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青霉素治疗孕妇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孕妇下呼吸道中、重度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解痉、平喘、止咳、祛痰,通畅气道、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另给予青霉素800万IU+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300 mg+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1次/d。2组疗程均为7~10 d。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菌转阴率、清除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治疗后均未发现对心、肝、肾及胎儿有毒副作用。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青霉素治疗孕妇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利巴韦林与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10 mg/kg利巴韦林+5%葡萄糖溶液100 m 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则加用热毒宁治疗,0.6 m L/kg热毒宁注射液(成分包括青蒿、金银花、栀子,辅料为聚山梨酯)+5%葡萄糖溶液100 m L,静脉滴注,1次/d,以3 d为1个疗程。对比2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体温及白细胞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退热时间、止涕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3.45±1.23)d,(3.39±1.11)d,(3.41±1.15)d,(3.39±1.08)d,观察组分别为(2.25±1.09)d,(2.21±0.09)d,(2.27±1.12)d,(2.35±1.14)d,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37.03±0.99)oC,(10.49±2.33)×109,观察组(36.28±0.45)oC、(9.79±1.68)×109,2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体温及白细胞计数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皮肤红疹发生率分别为11.11%,13.33%,8.99%,8.89%,观察组分别为2.22%,4.44%,2.22%,2.2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与利巴韦林相比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加快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