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十一味参芪片防治XELOX方案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病例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其中观察组加用十一味参芪片口服给药。结果:观察组骨髓抑制情况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一味参芪片可降低XELOX方案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芪十一味颗粒对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68例抗结核治疗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及对照组35例,2组均采用2HRZE/4HR方案抗结核治疗,实验组加服参芪十一味颗粒,对照组加服利可君片,观察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7.1%,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主要症状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对抗结核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地榆升白片预防性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性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地榆升白片组、利血生组,分别于干扰素治疗前7 d开始服用地榆升白片或利血生,然后检测每组患者干扰素治疗后3 d、7 d、10 d、14 d、28 d的外周血细胞数值,观察地榆升白片预防性用药患者的血细胞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干扰素治疗3 d两组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均数分别为(1.91±0.56)×109/L、(1.48±0.55)×109/L,白细胞均数分别为(3.91±0.33)×109/L、(3.16±0.49)×109/L,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预防性用药对于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有效,地榆升白片治疗是一种安全、经济、方便的预防干扰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地榆升白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胞减少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raves病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常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症,严重时可有0.1%~0.5%的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多在服药的前2~3个月内,当白细胞降至3×109/L以下或粒细胞总数降至1.5×10 9/L以下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将影响甲亢的治疗和预后[1].笔者应用地榆升白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反应性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白细胞减少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药物、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有关。一般说来,当这些因素引起周围血液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正常或偏低,即为白细胞减少症。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越来越多,且无特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病(GD)起始阶段ANCA与粒细胞减少相关性及激素干预的影响。方法:将216例初发GD患者分为单独使用丙基硫氧嘧啶A组和联合使用丙基硫氧嘧啶及地塞米松局部免疫调节法B组,测定并比较粒细胞计数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结果:B治疗组粒细胞减少率低于A治疗组粒细胞减少率,B治疗组ANCA阳性率低于A治疗组ANCA阳性率,粒细胞减少率与ANCA阳性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地塞米松局部免疫调节法可通过抑制ANCA产生降低PTU治疗Graves病引起的粒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生脉散加减方对Graves病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Graves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抗甲状腺、升白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自拟生脉散加减方(党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黄芪30g),水煎,1剂/d。结果:观察组能缩短升高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时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升幅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散加减方对Graves病白细胞减少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光明中医》2021,36(4)
目的观察归脾丸治疗慢性轻度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66例轻度苯中毒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鲨肝醇片和生血宝冲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归脾丸。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衰弱症状和白细胞及粒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头晕、乏力睡眠障碍好转率分别为87.88%、87.88%、96.9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为(3.87±0.22)×109/L,粒细胞(1.83±0.03)×109/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为(3.41±0.18)×109/L,粒细胞(1.41±0.02)×109/L,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加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归脾丸对慢性轻度苯中毒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提高白细胞和粒细胞计数,改善神经衰弱和头晕、乏力等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脉注射液联合利血生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利血生片、维生素C、维生素B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每次20mL,1次/d,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观察组36.67%,对照组20.00%,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76.67%,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情况治疗后1周均迅速降低,与治疗前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周两组白细胞计数继续下降,与治疗前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3周均有所回升,但观察组[(3.58±0.4) ×109/L]较对照组[(2.82±0.6)×109L]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为(4.58±0.B5) ×109/L,已接近正常,与对照组[(3.20±0.74)×109/L]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血生片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亢平消丸联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亢过程中对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8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甲亢平消丸+小剂量他巴唑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他巴唑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观察患者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他巴唑组在治疗2周后有16例白细胞数量出现不同程度减少,治疗1个月时40例患者均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其中两例患者白细胞数降低至1.8×109以下,出现全身乏力等症状,治疗期间予以升白细胞治疗;甲亢平消丸+小剂量他巴唑片在治疗过程中2周时有3例患者白细胞数量不同程度减少,治疗一个月时共有7例患者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但白细胞数均在3.0×109以上,未出现全身乏力等症状,随着他巴唑减量,故未予以升白细胞治疗;治疗2月后40例患者白细胞数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治疗过程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白细胞降低出现人数经卡方检验后,两组的白细胞降低出现频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亢平消丸联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亢过程中可减少他巴唑导致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刺络放血及归脾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用鲨肝醇片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药物、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肝炎、脾功能亢进等有关.一般说来,当这些因素引起周围血液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正常或偏低,即为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芪术茯苓汤加减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可以采取传统常规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芪术茯苓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化疗后的各项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以及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化疗后的白细胞计数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分别为(5.97±1.38)×109/L、(2.51±1.03)×10~9/L、(10.28±1.47)×10~9/L、(219.56±86.43)×10~9/L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化疗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0%,P 0.05。结论对于妇科恶性肿瘤进行放疗后的患者,采取芪术茯苓汤加减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量,临床应用的价值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2000—2010年用自拟升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9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7例,男34例,女63例;年龄10~68(46.03±5.12)岁。患者均经血常规化验证实。白细胞总数均小于4.0×109L-1,中性粒细胞≥1.0×109L-1者73例,(<0.5~1.0)×109L-1者21例,<0.5×109L-1者3例。抗结核药所致者31例,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者33例,抗生素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防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0例用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对照组68例用参芪片治疗.结果:化疗结束后第1天、第3天,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减少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5天、第7天治疗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程度无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总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升柏和味海参口服液可防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6.
祝敬燕 《新中医》2014,46(12):158-161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紫杉类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WBC)减少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7例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36例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治疗。在各访视点记录2组的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最终评价2组的WBC、ANC、达标时间、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2组WBC、ANC在治疗后均升高,研究组升白速度、达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但达标后细胞计数稳定,且对KPS评分的改善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紫杉类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益血生胶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应用益血生胶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气血两亏型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38±6岁;白细胞总数平均为(2.2±0.6)×109/L。对照A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平均35±7岁;白细胞总数平均为(2.5±0.5)×109/L。对照B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平均37±5岁;白细胞总数平均为(2.3±……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169-171
目的:观察研究血康联合羟基脲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室收治疗的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基础上加用血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应用羟基脲片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分别为(100.9±20.7×109/L、83.7±11.0 g/L、108.5±10.0×10~9/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72.3±22.6×10~9/L、86.4±11.3 g/L、99.7±9.3×109/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性中幼粒细胞和中性晚幼粒细胞水平分别为(4.86±2.14、3.87±2.01)%,显著低于对照组(10.25±3.75、9.95±4.2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早期病死比例分别为(62.22%、22.22%、8.8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3.33%、、11.11%、28.89%)。4观察组治疗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氧自由基ROS水平为(48.72±5.72)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21.69±2.84)mmol/L。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康联合羟基脲片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肯定,与单独应用羟基脲片相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120例,均存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2组患儿均给予鲨肝醇片50 mg/次,维生素B4片,20 mg/次,2次/d,观察组给予左归补髓生血汤治疗,2组均连续服用14 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14 d、21 d检测并记录2组患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患儿感染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s ICAM-1、TGF-β_1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感染13例,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7.01±2.34)d;对照组发生感染28例,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13.42±4.67)d;2组间感染发生率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21 d 2组患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中s ICAM-1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GF-β_1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归补髓生血汤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加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可能与其能够调节血清中s ICAM-1、TGF-β_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芪十一味颗粒对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中血细胞降低的改善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135/180μg治疗,每周1次,皮下注射,同时联合利巴韦林800~1 000 mg/d,分3次口服,总疗程48周;将治疗后4~8周白细胞开始下降时给予参芪十一味颗粒(2 g/次,3次/d,口服)治疗的患者设为治疗组(67例),同时将小檗胺片(84~112 mg/次,口服,3次/d)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2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48周检测外周血细胞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数、血小板、血红蛋白、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CV-RNA。结果:参芪十一味颗粒治疗组在维护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至治疗范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提升血小板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对治疗期间肝功能复常及HCV-RNA低于检测线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可有效提升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水平,尤其能提升血小板水平,未加重肝功能损害,对抗病毒治疗疗效无干扰,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