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一种常见风湿性疾病,病程较长,具有高致残率。四川地处西南,常年高湿,RA是部队非战斗性减员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从中医"久湿入络"的角度探讨了在高湿环境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  相似文献   

2.
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气象条件的变化密切相关,高湿环境与高寒、高热环境一样,可对人体造成损伤,是导致或诱使疾病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针对高湿环境下湿邪致病特点以及对人体生理、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眩晕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一旦发作,严重影响官兵的参训及作战能力。西南战区常年高湿,致使眩晕病发病率增高,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导致非战斗性减员。笔者就高湿环境下湿邪引发眩晕的病因及中医药辨证施治等进行简单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温高湿环境对飞行员生理影响的特点及安全耐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名受试者耐热试验证明。热暴露40min时,热应激足可达到降低工效及加速度耐力的程度。建议炎热季节期间,我国南方歼、强击机飞行员暴露在阳光直接照射、无任何降温设备的座舱内时,地面停留和低空飞行总时间一次不宜超过40min,如穿着高空防护服及其它防护装备,热暴露时间应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高温高湿环境和常温环境中不同运动强度下能量消耗的差异,为高温高湿环境中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方法:10名成年男性分别在湿热环境(温度33±1℃,相对湿度65%±3%)和常温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45%±2%)下,分别完成40%VO2max、60%VO2max、80%VO2max三个强度的跑台运动,运动时间20min。使用固定式气体代谢仪(Cortex Metalyzer 3B)测定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结果:相比常温环境,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同等强度运动中,呼吸频率显著增加,每分通气量非常显著性增高(P<0.01),但机体摄氧量,除60%VO2max强度外,增高不显著,呼吸交换率除60%VO2max强度外,显著性降低(P<0.05);机体脂肪的氧化量、供能量均显著性提高(P<0.05),供能比例除60%VO2max强度外,显著性增高(P<0.05);但机体的总能量消耗,除40%VO2max强度外,变化不显著。整个运动过程中,随运动强度的增加糖供能速率逐渐增加,但同等强度运动中,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糖供能速率较常温时低,脂肪供能速率较常温时高。结论:脂肪是高温高湿环境下安静和低强度运动中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相比常温环境,高温高湿环境下同等强度运动中脂肪的供能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以反复发作、剧烈头痛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外,还可影响部队正常训练,导致部队非战斗性减员。我国西南边陲常年多雨,湖泊、河流密布,全年湿度偏高,形成高湿环境,而高湿环境会导致偏头痛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7.
皮肤病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常见病,其军事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有资料显示,1944~1945年美国陆军驻西南太平洋部队皮肤病患者占就诊人数的75%,占入院人数的20%,占后送回美国本土人数的15%,造成了大量的减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高温高湿环境下抗洪救灾武警官兵的发病规律,为今后在类似抢险任务时科学配置卫勤保障人员和医疗资源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参加抗洪救灾武警官兵的就诊资料,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计1796人次就诊,1745例有效病历资料,1921例单病种;皮肤科(709例)、外科(616例)、内科(274例)就诊人次最多;皮肤科单病种中湿疹(142例)、皮炎(94例)、毛囊炎(80例)、足癣(79例)例数较多,外科单病种中关节损伤(238例)和肌肉软组织损伤(242例)最多,内科单病种中上呼吸道感染(117例)、肠(胃)炎(39例)、胃-食管炎(22例)例数相对较多;救灾初期皮肤病较多,5 d总例数占50%以上(57.53%),随着任务进展,皮肤病比例逐渐减少,外科训练伤就诊比例逐渐增多,在救灾末期达到最多(49.69%),内科疾病在整个任务期间比例大致持平(10%~18%)。结论 分析抗洪救灾武警官兵的疾病谱及发病规律,对今后在类似灾害卫勤保障时合理抽组人员及配置医疗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带下病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古有"十女九带"之说.在现今全球高科技战争的背景下,女兵参战的人数愈来愈多,其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尤其在特殊高湿环境中,带下病发病率较高,发病后会严重影响女兵的生活质量和参训作战的积极性,久之则造成非战斗性减员.本文针对特殊高湿环境中带下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阐述,以期为提升部队在高湿环境中战斗力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0.
笔者根据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的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运用系统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战创伤早期救治问题进行综合论证研究,为我军卫勤准备提供参考。通过研究表明,高温高湿环境下战创伤的早期救治与常温常湿环境有很大不同,表现在救治时间应提前、救治机构应前伸,应根据受伤时间的不同及伤情确定相应的清创方法,救治范围应拓宽、救治能力应完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高强度军事训练对肾脏组织的损伤作用,为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致肾脏损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400名守礁官兵按入伍时间及训练环境分为4组(高温高湿新兵组、高温高湿老兵组、常温常湿新兵组、常温常湿老兵组),进行10 km武装越野训练,在训练前后留尿标本进行尿液常规检查.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水解酶(NA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抽取静脉血检测血肌苷(Cr)及尿素氮(BUN),并对各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温高湿新兵组训练后尿量为(25.2±8.5) ml,明显少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阳性率13%,血红蛋白尿阳性率17%,蛋白尿阳性率68%,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水解酶/肌酐异常率84%,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异常率89%,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训练前后Cr、BUN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对官兵肾脏的影响较大,对新兵的影响更明显,老兵表现出较好的热耐受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在许多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因此,临床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理性的视角,指出高等临床医学教学的改革必须根据现代临床医学教学特点,制定符合实用性原则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必须把握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注重医学学科的综合与融合;必须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改进临床医学教学的方法;必须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临床医学的课间见习方式;必须强化临床实习的质量管理,提高临床实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军队疗养院功能定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队疗养院作为军队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为部队干部疗养、康复与保健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军队疗养院的功能概念模糊,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利用低下。如何建立一套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疗养院综合保障能力系统,是全军疗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军队疗养院必须明确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装备在医院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九十年代,国内医院进入了设备引进的高峰期,医疗设备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大中型医院装备了CT、MR、DSA、医用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品种上千种,价值上亿元。医疗装备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医疗设备结构和原理复杂涉及声、光、电、气、磁等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设备均或强或弱地产生电磁辐射(或弱电磁场)。这样医院不仅要面对日趋恶化的自然区域电磁环境,还要叠加医疗设备电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高湿环境对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高湿组与正常组,每组16只大鼠.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湿环境,条件设置为温度25 ℃、相对湿度90%~95%.高湿组大鼠每天置于箱中10 h,其余时间与正常组一样饲养于常温常湿的清洁环境(温度25 ℃,相对湿度45%~50%),连续20 d.动物模型制作完成后,取大鼠腹主动脉血,分离血清,应用Luminex200检测9种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湿组IL-1α、IL-1β、IL-2、IL-6、IL-10血清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IFNγ明显下降(P<0.01),TNFα、EGF、VEGF血清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高湿可引起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Th1/Th2类细胞因子平衡被打破,使大鼠的免疫自稳状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尘肺的X线摄影中,已广泛采用高千伏摄影.高千伏摄影是用获得在较小密度值范围内显示层次丰富的X线照片的摄影方法[1].我国尘肺诊断标准都是以高千伏摄影的胸部后前位胸片作为基准[2].这使胸部各组织间X射线吸收差减小,层次丰富,信息量增加,从而扩大了诊断范围,提高了尘肺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原新兵集训期间高发阑尾炎的特点、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并提出预防新兵集训期阑尾炎的可行性建议。方法:采集2004~2007年新兵训练期间收治的新兵急性阑尾炎病1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9例新兵集训期阑尾炎,均经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治愈,有并发症者经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的治疗而痊愈。结论:集训新兵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由于高强度训练及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加上饮食习惯改变、诊治不及时,使集训新兵急性阑尾炎呈现高发及病情急、病情重的特点。可通过高原科学适应性训练、逐步改变饮食习惯,及时诊治等措施,减少集训新兵急性阑尾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植人前房型人工晶体术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在超高度近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58例(116眼)超高度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29例(58眼)和B组29例(58眼),其中A组采用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术进行治疗,B组则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术在超高度近视治疗中的效果要好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且其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结论在超高度近视的手术治疗方法中,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术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积极的意义,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