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绮妮 《湖北医学院学报》1997,18(4):340-341,348
检测了20例小儿手术期间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醛固酮(ALD)及皮质醇(COR)的变化。氯胺酮-安定静脉麻醉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20min切皮后5min,30min及术后1h24h分别5ml因,检测PRA,AgⅡ,ALDCOR一的变化。结果:麻醉后20min的COR值较对照值增高切皮后5min,30min和60min的ALd1Cor值均较对照值有显著性增高,且切皮后5min,30mi  相似文献   

2.
择期24例ASAⅠ~Ⅱ级胸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组13例,静吸组11例),于麻醉后5min、15min、30min、60min测定PR、SV、CO、SI、CI、VPE、MAP、TPR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静脉组PR前30min稳定,60min增快(P<0.01),MAP下降4%(p>0.05),SV、CO、SI、CI、VPE进行性下降(p<0.01);静吸组PR前30min增快7%(P>0.05),60min时正常,MAP稳定,其他指标前30min呈下降趋势(P<0.05),60min恢复正常。两组TPR增高幅度近似(67.2%~70.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西洋参二醇组皂甙对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临床保护效果。方法:将30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病人),对照组采用St.ThomasⅡ号液,观察组在St.ThomasⅡ号液基础上加入西洋参二醇组皂甙(80mg/L),分别于升主动脉阻断前、阻断15min,开放循环5min、20min及术后12h、24h采血,检血清内SOD、GSH-Px、LPO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OD、GSH-Px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LPO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西洋参二醇组皂甙对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有明确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30例非体外循环手术患者ASA1~2级,随机分成3组(n=10),以静脉普鲁卡因平衡麻醉.每组输入不同含钾浓度的乳酸林格氏液.C组含钾浓度为4mmol/L,A1组为20mmol/L,A2组为25mmol/L.所有溶液均含1%葡萄糖.每例患者入室后至麻醉前输给10mL/kg,以后按12mL·kg-1·h-1输入并维持至切皮后6h.分别在麻醉前切皮后2,4,6h4个时相测定血钾、红细胞钾、尿量、尿钾、血气、血Hct、血糖等指标.结果麻醉前3组血钾均轻度下降(P<005),以后C组显著下降(P<005),A1组保持原来水平,A2组则上升至理想水平(P<005).3组红细胞钾于麻醉前均明显高于正常,在切皮后6h中,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尿排钾显著增多,血pH和Hct在所有病人中都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本研究认为,以含钾浓度为20~25mmol/L,速度为12mL·kg-1·h-1进行围术期补钾效果较好,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具体而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LC中CO2气腹前后对老年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328例60岁以上病人中,随机抽取30例(ASAⅠ~Ⅱ级),分别记录气腹前、气腹后5min、气腹后20min气道压力峰值、PETCO2、SBP、DBP、HR、SPO2。结果:气道压力峰值,PETCO2、SBP、DBP、HR,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5min均显著上升(P〈0.01或P〈0.05),而气腹后20min又基本恢复到气腹前的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开胸麻醉犬心脏上,观察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5mg/kg,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阻断冠脉15s再灌注所致的反应性充血血流峰值表示)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乙酰胆硷(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的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证明,L-NMMA灌注后心率下降,基础冠脉血流量(CBF)下降(χ±s,从27±6ml/min下降至20±8ml/min,P<0.05),冠脉储备下降(χ±s,从91±19ml/min下降至50±10ml/min,P<0.01),平均主动脉压升高,ET-1含量明显升高(χ±s,从6.5±1.0ng/L升至15.5±3.0ng/L,P<0.01),Ach引起的CBF增加减弱(P<0.01).实验结果提示,生理条件下犬冠脉一氧化氮(NO)形成对CBF,冠脉储备有重要调节作用,同时可抑制冠脉ET-1释放.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经过及苏醒情况,重点观察麻醉诱导插管及CO2 人工气腹过程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优点和实用性。对30 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以芬太尼2 ~4μg·kg -1 及异丙酚2 ~2 .5 mg·kg - 1、卡肌宁0 .5 mg/kg - 1静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10 ~12 m g·kg -1·h -1 、20 ~30 min 间断静注卡肌宁0 .25 ~0 .5 mg/kg - 1 维持麻醉及肌松,连续监测Fio2、SpO2 、PETCO2 、TV、Ppeak 、m Paw 、HR、SBP、DBP、MAP、ECG 的变化。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79 .5 ±5 .2 min ,异丙酚平均总用量为605 ±135 mg ,诱导后插管前SBP、MAP、HR 分别下降3 .63kPa 、1 .98kPa 、17 次/ min( P < 0 .01) ,DBP 也下降1 .25kPa( P < 0 .05) ,完成插管后迅速回升;PETCO2 、Ppeak 、m Paw 在CO2 气腹后10 ~15 min 上升到最高值( P < 0 .01) ,并在气腹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全部病例均于拔管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心肌酶学和过氧化物代谢的动态观察,比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对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顿抑的影响。方法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P)组、咪唑安定(M)组和对照(C)组,P组或M组麻醉诱导维持为异丙酚或咪唑安定、芬太尼;C组麻醉诱导和维持为安定和芬太尼,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开放30,60min和24h测定血清心肌酶学指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在主动脉开放30min时,M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均明显低于C组(P<0.05);P组和M组乳酸脱氢酶(LDH)在60min时均低于C组(P<0.05);在24hP组和M组LDH、HBDH和CK-MB均低于C组;M组和P组SOD分别于30,60min明显高于C组(P<0.05),P组MDA于30min和24h均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麻醉可降低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酶的释放,降低过氧化代谢,表明两者可对抗心肌顿抑。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Wistar鼠5/6肾切除CRF条件形成分别在10、20、30、40d各时相点,同时测定试组对照组血浆中TG、T-Ch、T-PL及相关的载体白(apoA=1、apoB)和脂蛋白(LDL-Ch,HDL-Ch)等项水平进行了系统动态观察。结果显示,TG水平在10d,T-CL、LDL一Ch和apoB含量在20d时相点上始增多,并呈上升趋势。TG在20d,T-Ch、LDL-Ch在30d分别开始明显高于同时相点对照组(P<0.05)apoB在40d明显高于同时相点对照组(P<0.05).而apoA-1、HDL-Ch、PL-P含量均在10d开始下降,并呈下降趋势,在30dapoA-1、HDL-Ch开始明显低于同时相点对照组(P<0.05).揭示了CRF早存在着脂质代谢异常,并提示尤为TG的增高,可能成为脂质代谢异常最早期的诊断指标。本文从分子水平阐明了CRF早期脂质代谢异常的发生、发展及各组份的分布状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无疑为CRF脂质代谢异常早期预防。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截瘫是胸降主动脉和胸腹主动脉外科手术中严重并发症,实验用兔脊髓缺血模型评价东莨菪碱和氯胺酮的脊髓保护效应。方法28只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对照(C)组、东莨菪碱(S)组、氯胺酮(K)组、东莨菪碱+氯胺酮(S+K)组。每组肾下主动脉阻断30min,动态监测生化指标:乳酸,丙二醛(MDA),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脊髓血流量(SCBF),后肢运动功能,以及组织水含量与组织学改变。结果再灌注20h,后肢运动功能S+K组优于C组(P<005);脊髓水含量C组(804%±69%)比S+K组(699%+06%)增加105%(P<001);组织学改变S+K组最轻,C组最严重。阻断中S+K组MDA浓度较C组显著下降(P<001),SCBF比值较C组显著增加(P<001);开放30minS+K组MDA、TXB2水平较C组显著下降(P<001与P<005);缺血2hS+K组与C组MDA与SCBF比值的差别与阻断中相类似。结论S+K组比S、K单独应用能更有效地预防脊髓缺血性损伤,推测S和K合用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胆囊切除术病人血糖、胰岛素和皮质醇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组(Ⅰ组)和全麻组(Ⅱ组),各20例。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30min(t1)、切皮后90min(t2)和术毕6小时(t3)测定血中血糖(GLU)浓度和胰岛素(INS)、皮质醇(COR)值。结果两组患者术中GLU、INS值较麻醉前升高,Ⅱ组GLU、INS值各个时相较麻醉前升高显著(P<0.05)术毕6h仍高。Ⅰ组患者GLU、INS值各时相与麻醉前相比变化幅度小,术毕6h基本恢复达麻醉前水平或更低。Ⅰ组GLU浓度和Ins值变化明显小于Ⅱ组(P<0.01)。两组患者于切皮后30min、90min皮质醇(COR)值升高明显(P<0.05),升高幅度Ⅱ组显著(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方法用于胆囊切除术,对血中GLU浓度和INS、COR值变化影响最小,控制术中应激反应效果显著,有利于机体较快恢复,明显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后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及手术切皮时内分泌的变化,将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阻滞组(S组,n=14,于麻醉诱导前5min行左SGB)与对照组(N组,n=14)进行对比观察。测量入室(t0)、气管插管后1min(t1)、手术开始切皮(t2)3个时间的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和胰岛素(INS)浓度以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S组3个时间的COR及PRL呈下降趋势、INS呈上升趋势;N组3个时间的COR及PRL呈上升趋势、INS呈下降趋势;且SBP、HR、COR和PRL组内差比较均为N组>S组(P<0.05和P<0.01).显示SGB后诱导气管内插管及切皮时的SBP、HR及COR、PRL和INS变化相对较小。提示全麻诱导前行SGB具有抑制气管内插管及手术切皮时应激反应和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清中Cor等应激激素及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Ⅰ组),单纯全身麻醉组(Ⅱ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Ⅲ组),每组15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切皮前(T1)、手术45min(T2)、术毕(T3)、术后1d(T4)时测定患者Cor、ACTH、ET、CRP、IL-6和TNF-α、GLU水平。结果Ⅰ组和Ⅱ组患者的Cor、GLU、ACTH和ET在术毕及术后1d均显著高于诱导前(P〈0.05);Ⅲ组变化不明显。三组患者的血浆TNF-α水平无显著性变化,IL-6在手术45min、术毕时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Ⅰ组、Ⅲ组升高较早,在手术开始时即已升高;而Ⅰ、Ⅱ组持续时间长至术后1d。三组患者的CRP术后1d值均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单纯硬膜外阻滞或单纯全身麻醉不足以减轻胆囊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更能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找引起晨间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检测血液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水平。分析晨峰睡-谷值与AngⅡ、ALD、GH、COR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为低肾素型高血压。晨峰组与非晨峰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脂和高血压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晨峰组的AngⅡ、ALD均高于非晨峰组(P<0.05),血GH和COR也均显著增高(P<0.01)。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晨峰组的晨峰睡-谷值与AngⅡ(r=0.42, P<0.01 )、ALD(r=0.28, P<0.05 )、GH(r=0.45, P<0.01 )、COR(r=0.32, P<0.01 )均呈现正相关。结论 晨间血压升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密切相关,也与血液中生长激素、皮质醇浓度过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剖宫产手术中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40例,年龄20-4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在术前10min静注氯胺酮1mg/kg,继之以1mg/(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Ⅱ组为对照组,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术后感觉疼痛时间,镇痛药用量及术后各时点VAS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疼痛开始时间,Ⅰ组比Ⅱ组明显延长(P〈0.05),PCA术后用药量Ⅱ组〉Ⅰ组,两组VAS评分Ⅱ组明显高于Ⅰ组。结论:剖宫产手术在术前及术中应用氯胺酮能明显降低术后病人PCA用药量,具有明显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舒芬太尼超前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超前镇痛作用。方法:择期子宫全切手术患者40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在切皮前硬膜外注入舒芬太尼10μg,Ⅱ组为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2ml。观察术中硬膜外用药量,术后感觉疼痛时间,镇痛药用量及术后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术中麻醉药用量,与Ⅱ组比较,Ⅰ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开始时间,Ⅰ组比Ⅱ组明显延长(P〈0.05),PCEA术后用药量Ⅱ组〉Ⅰ组,两组VAS评分相似。结论:切皮前硬膜外注入小剂量舒芬太尼,能明显降低术后患者PCEA用药量,具有明显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腹腔手术病人围术期红细胞应激性高血糖的变化及不同麻醉方法对其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手术病人,按麻醉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异氟烷吸入为主的全身麻醉;Ⅱ组采用异氟烷吸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别于麻醉前30min、手术90min、术后60min及术后第1、2天共5个时点测定血糖、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血浆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与麻醉前值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浓度自术中90min开始,至术后第1天升高显著(P<0.01),Ⅰ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糖浓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麻醉前值比较,Ⅰ组术后第1天AR活性显著升高(P<0.01),而Ⅱ组各时点AR活性的变化趋势与I组相似,但与麻醉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术后第1天的变化幅度低于Ⅰ组(P<0.05)。Ⅰ组病人术后第1天GSH、MDA浓度与麻醉前值比较有差异(P<0.05);与麻醉前值比较,两组病人血浆NO浓度均有所降低;Ⅰ组病人血浆NO浓度术后第1天显著下降(P<0.01),其中Ⅰ组病人术后第2天仍显著低于麻醉前值,Ⅱ组病人各时点NO浓度与麻醉前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手术中、手术后存在明显的应激性高血糖反应;采用异氟烷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手术创伤对红细胞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丙泊酚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麻诱导中麻醉的效果,以及二种诱导方法对剖宫产胎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足月妊娠伴血小板减少症,拟全麻下行剖宫产术产妇40例,随机分成二组(n=20)Ⅰ组:丙泊酚组,Ⅱ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分别记录诱导前、切皮前、切皮时、切皮后1,2,3min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胎儿娩出1,2,3,5,10min的Apgar评分。结果 二组患者的HR、MAP在切皮前、切皮时、切皮后1,2,3min均有明显改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娩出1,2,3,5,10min的Apgar评分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诱导在剖宫产全麻中麻醉更平稳,更安全,值得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康芳  王瑞婷  方才  杨佳 《安徽医学》2008,29(6):700-702
目的研究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急性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在瑞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下行择期腹部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于切皮前,B组于术毕前20min,静注氯胺酮0.5mg/kg(5ml),C组(对照组)注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苏醒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三组拔管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B组镇静评分较高,术后仅拔管后15min和1h疼痛评分B组高于另两组,余时间点无差异,术后要求镇痛人数及曲马多的总需要量各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小剂量氯胺酮不能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20.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病人股骨上段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病人股骨上段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ASA% ̄Ⅲ级老年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n=20)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n=20)。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15min(T1)、开刀时(T2)、使用骨水泥10min(T3)、术毕(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肾素(PRA)及血管紧张素$(A$)的变化。记录痛觉阻滞平面达T10水平的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在T0时MAP、HR、SpO2、PRA、AII值差异不显著(P>0.05)。同EA组相比,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MAP在T1、T2、T3各时点值均比T0值明显降低(P<0.05)。CSEA组PRA、AII在T1、T2、T3时值比T0值明显减少(P<0.05)。在T2、T3时PRA、AII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HR及SpO2值在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股骨上段手术,只要运用得当,不会对老年人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