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川白芷生长发育、养分及有效成分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郡雯  吴卫  侯凯  翟娟园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1):2812-2817
目的:研究川白芷生长指标、养分及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定期采样并测定相关形态指标、氮、磷、钾及根部有效成分含量与积累量等。结果:秋播川白芷营养生长过程可初步划分为:苗期、地上部分旺盛生长期和根旺盛生长期。随着生长发育,川白芷株高及地上部分干重先增大后减小,根长、根粗、干重逐渐增加;不同时期川白芷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总体而言,植株对氮、钾吸收量较高,磷较低,其累积量表现为氮钾磷,地上部分氮磷钾积累量逐渐减少,根部氮磷钾积累量逐渐增加,养分从地上部分逐渐向根部转运;根部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其积累量逐渐增加。此外,地上部分磷、钾积累量与欧前胡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异欧前胡素含量则与根部氮磷钾的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从4月下旬起,川白芷进入根部旺盛时期,根部成为生长中心,其干物质、氮、磷、钾及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积累量迅速增加,此时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  相似文献   

2.
陈郡雯  吴卫  侯凯  何昇林  谭红阳 《中草药》2011,42(1):153-157
目的研究N、P和K肥的施用量及配比对川白芷产量和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9(34)正交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测定川白芷产量,HPLC法测定根部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量。结果不同N、P和K肥施用量及配比会显著影响川白芷的产量以及品质。N、P、K肥配施对川白芷的产量均表现为正效应,但对川白芷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在低K水平下(K2O 120 kg/hm2),适当增加N、P肥用量可增大欧前胡素的量;在高K水平下(K2O 240 kg/hm2),适中的N、P肥配比有利异欧前胡素的形成;在高N水平下(195 kg/hm2),无论P、K肥用量及配比多少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量均小于空白(ck)。正交方差分析结果还表明,N、P和K肥对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影响顺序为P肥>N肥>K肥;N、P和K肥对欧前胡素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P、K肥影响比N肥大;但仅N肥对异欧前胡素量影响到达显著水(P<0.05)。所有处理中,N施用量为150 kg/hm2,P2O5为225 kg/hm2,K2O为120 kg/hm2,N-P2O5-K2O的配比为1.3︰1.9︰1的产量和欧前胡素量最高,与ck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同时异欧前胡素量也较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较适宜配施方案,从而使川白芷产量及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量均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9,(1)
目的:从白芷产量和品质两个方面考量,探索白芷在红壤丘陵区栽培的生长适应性,以期获得白芷在红壤丘陵区的最适品种及最佳播种和采收时间。方法:以目前4种主要流通的白芷品种川白芷、杭白芷、禹白芷和祁白芷为试验对象,对白芷的栽培品种、播种期和采收期进行田间试验,品质以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为标准。结果:4个品种在红壤丘陵区的产量差异显著,杭白芷和祁白芷的产量分别为6 511 kg/hm~2和6 038 kg/hm~2,显著高于禹白芷(4 212 kg/hm~2)和川白芷(3 316 kg/hm~2)。祁白芷根部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36%和0.14%。播种期和采收期对杭白芷产量的影响要大于其对品质的影响,9月下旬和10月初播种,杭白芷产量较高,且10月初播种的杭白芷异欧前胡素含量最高(0.14%);7月下旬采收的杭白芷产量最高,8月末采收的杭白芷欧前胡素含量最高(0.28%)。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两方面因素,在红壤丘陵区最适宜的栽培品种为杭白芷,最佳播种期为10月初,最佳采收期为7月下旬。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北沙参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10批不同产地、不同批号的北沙参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色谱条件:ODS柱(C18250mm×4.6mm);流动相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302nm;柱温25℃。结果所建立的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线性、重现性、精密度、回收率等均符合样品测定要求。结论不同产地北沙参中的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同一产地不同批号药材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健 《中国中药杂志》1987,12(12):38-40
利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法测定了北沙参根皮,带根皮北沙参。去根皮北沙参和药材北沙参四种样品中的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发现上述两种成分在根皮中含量最高,在药材中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三七药材品质可能与种植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有关,研究土壤中无机元素与三七药材品质的相关性,为三七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云南省文山州、红河州、玉溪市和曲靖市4个产地16个样点种植三七的根及根际土壤,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三七根及根际土壤无机元素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三七根中皂苷类成分含量。结果:文山州土壤和药材中人体健康必需微量元素含量较其他3个产地高,4个产地的三七根际土壤和药材中有害元素镉(Cd)含量均较高;三七药材中人体健康必需微量元素,如铝(Al),铁(Fe),硒(Se)多与土壤中镁(Mg),钾(K)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砷(As),汞(Hg)呈显著负相关;4个产地的三七皂苷类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文山州与曲靖市较高,红河州次之,玉溪市最低;三七皂苷类成分含量与药材中无机元素含量有关,与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土壤无机元素通过影响三七药材中无机元素含量影响三七药材品质,建议三七种植选择Mg,K含量较高的土壤。  相似文献   

7.
一测多评法测定川白芷药材中 3种香豆素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川白芷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实验只用一个对照品同步测定川白芷中的3个成分。以欧前胡素对照品为内标物,在线性范围内,采用HPLC-DAD建立其与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的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药材中这3种香豆素的含量,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 20批药材中3种香豆素含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RSD<5%)。研究结果表明"一测多评"法控制川白芷药材的质量是可行、准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粗茎秦艽道地药材土壤环境因子的特性。方法于云南省丽江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采集粗茎秦艽野生品与栽培品原植物标本、道地药材及其土壤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重铬酸钾容量法等测定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含量等。结果获得粗茎秦艽药材野生品、栽培品及其土壤中有机质与14种无机元素含量测定数据,其中药材中所含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野生品除铜的含量略高外,其他指标均符合国家药典相关要求,栽培品品质良好;各品种生长土壤主要指标均达到国家土壤一级标准;该物种根部对磷的吸收富集显现较高趋势。结论本研究可为粗茎秦艽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以及种质资源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土壤无机元素对黄芩无机元素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土壤无机元素对药材无机元素和黄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河北承德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无机元素含量及黄芩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黄芩对P有明显富集作用,对Zn和Se也有一定的富集。P,Zn,Se的土壤-黄芩迁移能力显著大于其他元素。黄芩中Se含量与其土壤含量显著正相关。黄芩苷与药材中P显著正相关,与Sr,Se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本实验所用黄芩样品中无机元素含量普遍偏低,尤以微量无机元素明显。黄芩中多数无机元素含量并不直接受制于相应的土壤含量。黄芩药材中无机元素含量与黄芩苷含量具有相关性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对10个不同居群的明党参植株不同部位及根际土壤中22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明党参主要分布区土壤和明党参植株内的矿质元素特征,探讨明党参质量形成机制,为明党参药材质量评价与栽培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明党参主要分布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磷、钾2种常量元素偏低,各分布区之间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硒、磷、钾3种元素在明党参根中有强累积性,不同产地明党参根中矿质元素总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明党参植株不同部位间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各主要分布区明党参药材均属于安全级,明党参植株内矿质元素的分布特征可以作为其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白芷干物质积累和异欧前胡素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白芷不同生长时期干物质积累及根中异欧前胡素质量分数和积累量变化。方法采用称重法测定白芷干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中异欧前胡素。结果白芷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地上部分干物质在7月底至10月初逐渐增加,10月中旬达到高峰,随后降低;地下部分干物质前期增加较慢,8月底至9月底为快速增长期,随后增加稍有减慢。根中异欧前胡素以7月底8月初最高,为0.2453%,10月底最低,为0.1177%。异欧前胡素积累量在10月底收获时达到最大。结论以白芷产量和异欧前胡素积累量为白芷的收获目标,10月底为白芷的收获期,与传统采收期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白芷药材有效成分多且复杂,单一质量标准或者单一成分控制难以有效地衡量白芷药材的质量。通过探究白芷药材有效成分比例一致性,对白芷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方法 提取78篇文献中的1297个白芷药材样本中的有效成分: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佛手柑内酯、水合氧化前胡素、白当归素、花椒毒酚的含量数据。对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的1118个样本进行各有效成分含量比例一致性分析。结果 发现各个香豆素类有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欧前胡素含量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例如异欧前胡素和欧前胡素含量比值在0.08~1.08,氧化前胡素和欧前胡素含量比值在0.02~2.00,佛手柑内酯和欧前胡素含量比值0.02~0.29,含量比值在范围之外的白芷药材一般为不合格药材。然后将各个香豆素类有效成分与标志性成分欧前胡素含量比值作正态分布曲线,发现各含量比值以均数为中心呈正态分布,例如异欧前胡素和欧前胡素含量比值以0.451为中心,氧化前胡素和欧前胡素含量比值以0.719为中心,佛手柑内酯和欧前胡素含量比值以0.090 3为中心,越靠近中心则含量比值越稳定,药材质量越好。结论 单一的外观性状鉴别并不能全面反映...  相似文献   

13.
一测多评法测定湿疹软膏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湿疹软膏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验证一测多评法的适用性。方法:以欧前胡素为内参物,建立其与异欧前胡素的相对校正因子,考察不同仪器、不同色谱柱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分别用外标法定量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后者与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10批湿疹软膏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可以用一测多评法进行测定,异欧前胡素含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以外标法测定欧前胡素,以相对校正因子定量制剂中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白芷饮片产地加工方法探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建立白芷饮片的产地加工炮制方法。方法:测定不同干燥状态下白芷药用部位的含水量,并进行饮片的炮制加工,以《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对不同方法炮制加工的白芷饮片进行浸出物及有效成分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比较。结果:白芷药用部位含水量在29%~21%时,炮制加工的饮片中有效成分及浸出物的含量与传统饮片较接近,可作为饮片产地加工工艺参数。结论:产地加工方法不仅解决了白芷饮片炮制加工过程中软化时间过长的问题,而且节约了生产成本,保证了饮片质量的稳定,是一种适于饮片生产企业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的新型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芷中10种吠喃型香豆素成分:氧化前胡素、佛手柑内酷、珊瑚菜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自当归脑、异补骨脂素、东蓑若内酷、伞形花内酷、自当归素对长春新碱吸收转运的影响。方法采用人源结肠癌细胞系Caco-2细胞单层模型,以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指标,分别考察自芷中10种吠喃型香豆素类成分对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的影响。结果 10种香豆素类化介物对长春新碱转运的影响小同,氧化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能促进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P0.05);佛手柑内酷、自当归脑、异补骨脂素、伞形花内酷、自当归素对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有抑制作用(P0.01);珊瑚菜素、东蓑若内酷对长春新碱透过Caco-2细胞单层转运无明显影响。结论小同种类吠喃型香豆素类化介物对长春新碱的肠道转运的影响小同,虽然均是吠喃型香豆素,对药物的转运可表现为完全相反的作用,可能与吠喃型香豆素类的结构以及其连接的官能团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配比的磷钾肥对北沙参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补骨脂素的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范围内配合施用磷钾肥北沙参根干重、小区产量增加,且磷肥对产量影响大于钾肥,当肥料施用量为P2O5 360 kg·hm-2,K2O 270 kg·hm-2和P2O5 360 kg·hm-2,K2O 180 kg·hm-2时北沙参根干重达到最优值,小区产量最大。磷钾肥对北沙参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随磷、钾肥的增施而升高,且磷肥影响较大,当施用P2O5 360 kg·hm-2,K2O 270 kg·hm-2时异欧前胡素含量最高,欧前胡素量和补骨脂素含量均较高;施用P2O5 360 kg·hm-2,K2O 180 kg·hm-2时欧前胡素量最大,异欧前胡素量也较大。因此,当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P2O5 360 kg·hm-2,K2O 180 kg·hm-2时,成本低,优质高产,适于推广至农业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白芷及保济丸中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灭菌方法(微波灭菌-A法、微波灭菌-B法、加湿微波灭菌-A法、加湿微波灭菌-B法、湿热蒸汽灭菌法以及钴-60灭菌法处理)和未灭菌处理的保济丸及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该试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采用加湿微波灭菌-A法处理后的白芷和保济丸中欧前胡素含量较其他灭菌方法高.结论:采用加湿微波灭菌-A法可保存白芷及保济丸中欧前胡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