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从1986年1月至1997年6月经内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弥漫浸润型胃癌共59例,其中初次就诊时漏误诊者18例,占30.5%。现就这些病例的特点分析如下。1临术资料18例中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63岁,平均44岁,女性5例,男性13例,病程2月至1年半。临床表现:上腹疼痛9例,腹胀6例,纳差消瘦4例,腹水3例,恶心呕吐2例,腹泻2例。镜下表现:胃壁僵硬蠕动差4例,粘膜粗糙不平,呈颗粒样增生3例,浅糜烂、浅溃疡3例,粘膜皱襞粗大1例,粘膜局部褪色或局部弥漫红肿2例,胃腔小5例。镜检次数及活橙情 相似文献
2.
弥漫浸润型胃癌的内镜诊断探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弥漫浸润型胃癌的内镜诊断探讨郭进华张正坤本文总结了我院15年间共29675例胃镜检查资料,共检出各型胃癌2947例,其中弥漫浸润型胃癌149例。占检出胃癌的5.06%,现总结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49例中男68例,女81例,男女之比为0.84... 相似文献
3.
弥漫浸润型胃癌生物学特性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漫浸润型胃癌又称革囊胃,按Borrmann分型为Ⅳ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现就我院1990年1月~1999年12月诊治的弥漫浸润型胃癌61例进行分析,探讨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3岁,因呕吐症状进行性加重,以"胃淋巴瘤可能,Menetrier病待排"收住入院.患者4个月前于外院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活动性出血,胃窦溃疡(A1期),胃黏膜粗大水肿性质待查,幽门螺杆菌(Hp)阳性;活检提示:胃黏膜呈炎症改变,伴有腺体萎缩,间质内有中等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表层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按消化性溃疡治疗及三联抗Hp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渐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2个月前外院超声内镜检查提示:胃体、胃窦见粗大黏膜皱襞,增厚以黏膜层为主,考虑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可能;活检提示:黏膜慢性炎;予四联抗Hp治疗10 d,效果不明显.1个半月前于我院胃镜检查提示:胃体黏膜皱襞粗大呈脑回样,表面结节,僵硬,蠕动消失,Hp阴性;大块活检提示:炎性息肉(图1). 相似文献
5.
王瑞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4,(3)
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致死的重要原因,其机制的研究晚近在分子水平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从肿瘤细胞内在的基因调控及其与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均有新发现。尤其是Liotta等提出了肿瘤细胞浸润的三步假说,即粘附、降解和移动,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可能步骤,而且已发现了许多与这些过程有关的细胞粘附分子,各种蛋白降解酶类和细胞移动因子,并已制备相应的抗体和合成一些能阻断肿瘤细胞转移的多肽类和降解酶的抑制剂,为探索防治肿瘤浸润转移提供了线索,并有希望转化成有效防治的福音。本文就胃癌的浸润和转移作 相似文献
6.
酷似弥漫浸润型胃癌的深在性囊性胃炎1例,经胃镜、CT、胃肠造影等检查均提示胃癌可能,后经超声内镜深挖活检、手术病理证实为深在性囊性胃炎。 相似文献
7.
8.
9.
10.
我院于1986年1月至1996年11月发现微小胃癌4例,均经胃镜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青年人胃癌发病隐匿 ,病程进展快 ,就诊时多已中晚期 ,往往失去了根治的机会 ,病死率高。 1989~ 1999年 ,我院手术治疗 6 5例青年人胃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男 32例 ,女 33例 ;年龄 18~ 35岁 ,其中 18~ 2 0岁 4例、2 1~ 2 5岁 15例、2 6~ 30岁 2 0例、31~ 35岁 2 6例。临床表现 :上腹隐痛不适 58例。食欲差、上腹饱胀感、吞咽困难 4 0例。呕血黑便有 10例。贫血、消瘦 2 0例。腹部及盆腔发现包块有 8例 (其中有 3例术中证实为克鲁勃格氏瘤 )。幽门梗阻有 3例。本组患者从出现症状到临床确诊平均 5个月零 10天。有 3例因胃… 相似文献
12.
黄白胃癌汤治疗胃癌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以来,我们对17例经化疗治疗无效的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中药黄白胃癌汤治疗,获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年龄56~74岁,平均65岁。主要症状为上中腹疼痛、恶心、呕吐伴乏力,其中2例大便“OB”阳性。X线钡餐均显示胃内肿块。治疗方法:黄白胃癌汤由炙芪、西洋参、黄精、枸杞子、制龟板、沙参、白花蛇舌草、黄药子、苦参、砂仁、白蔻仁、白芍、姜半夏、瓦楞子、内金、神曲、甘草组成。大使“OB”阳性者加仙鹤草、白芨。上方水煎,早晚分服。结果:本组服黄白胃癌汤3~6剂后症状明显缓解,18~30剂后乏力明显好转,其… 相似文献
13.
胃血吸虫病七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毓元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6,(1)
我院自1983年8月至1984年2月经纤维胃镜检查及外科手术标本中发现胃血吸虫病7例,并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本组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为50~69岁。均为农民,长期与疫水接触,都曾接受血吸虫病治疗。病程自2月至20余年不等。以慢性上腹部不适或疼 相似文献
14.
15.
肿瘤的浸润转移是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问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对胃癌浸润转移机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的若干进展作一综述,重点对钙粘附蛋白(cadherins)、整合蛋白(integrins)及其在细胞外基质中的相应配体(如层粘连蛋白、纤维连结蛋白和Ⅳ型胶原等),以及其降解酶(如Ⅳ型胶原酶)在胃癌生长方式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进行探讨,这些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胃癌浸润转移的机制,并有希望转化成对肿瘤转移防治的福音。 相似文献
16.
17.
18.
组织细胞白血病为少见类型白血病,并发外阴部巨大浸润肿块则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陈×,女性,18岁,未婚.因外阴部包块三个月,发热一个月,于1989年2月21日入院. 患者1988年11月开始发现外阴部肿块,无痛,无红肿而未加注意。一个月后,包块迅速增大.感排尿困难,伴发热,乏力、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在某医院经大剂量抗菌素治疗无效,转入本院诊疗.查体:T38.6℃;P114次/分,BF13.3/9.1kpa,重度贫血貌.注射部位可见大片淤班和出血点,咽(-).扁桃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纵隔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大阴唇右侧自上端至肛门外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