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4]。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在传统的中医诊断学的四诊和辨证方法之外,人们开始陆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借助新的诊断仪器和辨证方法,深入到某一具体领域,与某个学科发生关系,对疾病进行专门的综合研究,为丰富中医诊断技术手段、创新中医诊断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中医诊断学学科内涵与外延进行探析,力求在更宽广的领域中探索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时间医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间医学是天文学与医学相结合,通过天体运行产生引力而研究对人类各种疾病所产生影响的科学.时间生物学引入现代医学后,逐步发展为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时间诊断学、时间营养学、时间功效学等分支学科,丰富了时间医学的内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影像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声医学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结合的今天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也是每个医学生诊断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超声医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将病理学、解剖学以及各临床学科紧密结合,对超声成像的基础及其与临床、病理等学科的关系进行深入的讲解,并在实习教学中结合超声图像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但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发现在中医院校的超声诊断学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法、诊病,辨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门学校。数学作为科学之母,与中医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从数学的角度学习中医诊断学,分类整理出数学与中医、数学公式与中医诊断学、排列组合与中医诊断学、多学科交叉与中医诊断学的关系,起到了化繁为简的作用,更有利于对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从而构建中医诊断学的新视角、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院校超声诊断学教学的不足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海东 《中医教育》2004,23(3):35-36
临床实习的中医药院校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对西医知识的掌握与临床工作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内容较为庞杂的西医诊断知识方面,就更加明显.超声诊断学是现代医学诊断学的一个重要学科.近年来,超声已发展成为和CT、核磁一样对临床具有重要作用的基本诊断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骨等多个学科.但我们在超声医学的教学工作中,深深感到学生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理解、学习和掌握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影像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声医学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结合的今天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也是每个医学生诊断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课程,具有中医诊断技能和辨证思维方法培养的特点.尤其是在医学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这种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搞好中医诊断学的实践教学,对学生学好临床各科和毕业后临床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智慧教学是一种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现代教学模式,中医诊断学是连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文章在分析国内智慧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探析中医诊断学课程资源建设目标、思路及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旨在打造智慧教育背景下中医诊断学课程资源库,全面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9.
诊断学是运用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该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桥梁课程。通过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器官-系统为导向的模式,将传统教学方法与SP、病例讨论方法相互结合,改进考核方式等方法,探讨如何探索改革诊断学实验教学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中医诊断学研究现状的分析,从中医诊断学学科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入手,提出中医诊断学术语体系规范研究、四诊客观化研究、微观辨证研究、中医证的研究、疗效评价研究以及诊断信息处理方法的研究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探讨中医诊断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医学教育     
20 0 4年湖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序号编号  项 目 名 称所属学科主要内容主办单位负责人学分时间地点12 70 10 2 0 0 1中医医院病理切片技术培训班诊断学病理切片与诊断省中医药学会胡细庭910月长沙2 2 70 10 2 0 0 2急症医学影像诊断学习班诊断学急症医学影像诊断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李山文612月长沙3 2 70 10 2 0 0 3医学影像学诊断新进展学习班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新进展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朱孝金89~10月长沙王云华42 70 10 2 0 0 4现代神经影像诊断学习班诊断学现代神经影像诊断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谭力强6待定长沙52 70 10 40 0 1中药鉴…  相似文献   

12.
针刀治疗的实质是经皮微创软组织松解术.传统针灸学当中具备经皮微创软组织松解术,但在近现代逐渐被边缘化,因此针刀医学的发展是对针灸学的复古.与传统针灸学相比,针刀医学对经筋学说进行了现代解释,吸收了解剖学和病理学理论以及无菌和麻醉技术,并对传统针具进行了改进,因此钎刀医学又是对针灸学的创新.同时针刀医学的发展弥补了针灸学研究的不足,将在客观上促进针灸学的学科分化和学科交叉,是针灸学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张彤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14-114
《诊断学》是应用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由于学生、教法的原因,致使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诊断学》时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就如何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把握学科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好《诊断学》,为农村、社区培养更多、更全面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进行探讨,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4.
超声医学是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超声图像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医学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超声医学的迅速发展,超声诊断学已成为医学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与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相比,超声除了同样是图形图像教学外,  相似文献   

15.
超声诊断学是四大影像诊断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因廉价、方便、无创等优势,其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已成为各专业医学生必须熟悉的一门学科.西医学生相关知识较为丰富,学习超声诊断学相对轻松[1],而中医学生普遍存在着医学基础薄弱、理化知识缺乏、西医课时较少等问题[2],这些问题造成了超声诊断学临床教学中的难点,极大地影响了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文中通过对现存中医院校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分析,对培养现代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临床实践能力及临床创新能力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玮 《中医教育》2005,24(3):35-36
中医诊断学是传授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与技能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教授学生在四诊收集病情资料的基础上,如何运用中医的思维模式进行证候判别的一门学科,因而被称为中医主体课程中的桥梁课程.由于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前期课程,通常开设在一年级,学生尚无临床感性认识,同时中医诊断学知识量大,涵盖学科范围广,因此如何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量,熟练地运用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成为本门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模拟教学是我校开展教学改革以来探索出的一种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诊断学,是诊断疾病,给防治提供根据的一门学科。祖国医学诊断学内容,主要是“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早在秦汉以前,已有相当成就。文字记载,首见于《内经》,阐明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一门或几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另一门科学的对象,使得不同学科的科学方法和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近几年来,运用现代科学多学科的知识、技术和力法,探索中医诊断学的原理,研究中医辨证学的内在规律,出现了许多可喜的苗头,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一、运用控制论对中医辨证学的研究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局部的病变可以产生全身性的病理反映,全身的病  相似文献   

20.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核心,而中医诊断是研究它的核心学科。作为一门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在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中诊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高新技术对中医学的渗透,有不少是从中医诊断学开始的。 当代分子生物学对西医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基因诊断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比较成功的一个分支。在以前几乎不可能确诊或难以确诊的疾病,现在通过基因诊断都可以得到明确的诊断。不仅如此,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快速推进和基因诊断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疾病也必将通过基因诊断来提高正确性和速度。看到分子生物学对西医学产生了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