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血补肾片”治疗肾虚型闭经、月经后期16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养血补肾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组162例,用养血补肾片,西药组(对照组)52例用克罗米切(clomiphene)。观察卵巢功能,β-内啡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有效率96.30%,愈显率66.05%;西药组有效率96.15%。愈显率69.23%,两组有效率、愈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中药组血浆β-内啡肽治疗后明显下降,接近正常组水平。血清FSH、LH、E2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结论:养血补肾治疗肾虚型继发闭经、月经后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李雪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3)
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月1潮,而经期正常,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是妇科常见多发病.此病若失于调治,易发为闭经不孕等.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加大、竞争激烈等原因,此病呈上升趋势;西医治疗多采用激素周期疗法,但停药后易复发,且激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使更多患者寻求中医药调治.笔者在门诊工作中,自拟补肾养血调经汤治疗月经后期40例,收到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调理月经周期治疗月经后期及闭经46例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李虹(541002)1989年5月~1996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月经后期及闭经46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6例患者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并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其中,经期后错7~10天... 相似文献
4.
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错后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期错后”、“经迟”。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月经后期如伴经量过少,常可发展为闭经。未绝经的妇女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若失治、误治,则可向闭经转化或不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种身心应激的增加,使得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影响着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故本病治疗宜从速,笔者采用补肾调冲法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疗效颇佳,现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治疗的30例月经后期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补肾养血调经汤治疗肾虚血虚型月经稀少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养血调经汤对肾虚血虚型月经稀少的作用机理及疗效。方法治疗前后患者测基础体温(BBT)、性激素水平、进行症状积分;服用补肾养血调经汤为主治疗。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30例月经稀少属肾虚血虚型者,痊愈8例(26.67%),有效16例(53.33%),无效6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结论补肾养血调经汤具有促进E2、FSH升高的作用;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9.
10.
11.
补肾化瘀法治疗月经后期9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8月~2000年12月,笔者采用补肾化瘀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后期95例,并设用西医治疗的87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2],病例选择月经周期超过36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所有病例均排除妊娠,继发于人流术后,所行的人流术为吸刮术(妊娠10周内)或钳刮术(妊娠11~12周),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所有病例人流术前月经周期均为28~30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补气养血调经汤(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辨证为气血两虚型月经后期的3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1例采用自拟补气养血调经汤治疗,药用炙黄芪10 g、党参10 g、炒白术10 g、炙甘草9 g、熟地黄10 g、当归10 g、川芎12 g、白芍10 g、鸡血藤30 g、黑芝麻10 g、枸杞子10 g、女贞子10 g、大枣10 g、益母草10 g、红花10 g。采用颗粒剂,每天1剂,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2~4个疗程。对照组177例予黄体酮注射液10 mg于月经来潮前肌注,连用5天,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95例,显效60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6.13%。对照组治愈52例,显效36,有效64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85.8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气养血调经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后期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7,(10):1334-1335
目的:观察疏肝补肾中药遵循中药周期疗法对高泌乳素血症引起的月经后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月经后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给予补肾养血疏肝汤,按照月经的不同时期(月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进行相应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口服西药溴隐亭,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周期变化、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0.38%,对照组8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催乳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催乳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组间中医症候积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5.76%,对照组5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补肾法遵循中药周期疗法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引起的月经后期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性激素水平,同时具备副作用小之优势。 相似文献
14.
补肾养血方配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克罗米芬(CC)长期以来一直被临床作为诱导排卵的首选药,用于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CC促排卵率很高,平均80%,而妊娠率只有40%。国内外研究表明,克罗米芬促排卵的低妊娠率与其抗雌激素作用有关,它可能使宫颈粘液变得少而粘稠,不利于精子的通过。CC还能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从而影响胚胎的种植。我们在应用克罗米芬促排卵的周期中同时加用以补肾养血方为主的中药进行治疗,在消除CC的不良影响、提高妊娠率以及改善全身症状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红丽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4,(1):38-41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玉溪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2021年10月—2023年5月的门诊患者60例,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对照组(常规针刺),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组当日签署知情同意书,针刺治疗从入组后第二日实施。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疗程结束3个月后)的月经周期,治疗前后月经量、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随访时月经周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月经周期、月经量色质、腰膝酸软、带下清稀、耳鸣头晕、面部暗斑、舌脉象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0%,18/30)(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能有效改善肾虚型月经后期患者的月经周期、中医证候,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右归四物汤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6例肾亏血虚型月经后期的患者,予以中药右归四物汤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月经周期、经量,BBT及血清E2、FSH、LH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88.88%,血清E2水平升高(P〈0.05),FSH水平降低(P〈0.05),LH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通瘀方联合疏肝补肾针刺法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后期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98 例月经后期肝郁肾虚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 例及观察组51 例。对照组进行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益肾通瘀方联合疏肝补肾针刺法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排卵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经期错后、经量少、小腹胀痛、乳房胀痛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4 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排卵率为72.34%,观察组排卵率为92.16%,2 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性激素E2、LH、FSH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上述3 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益肾通瘀方联合疏肝补肾针刺法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后期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性激素水平,提升排卵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致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月经后期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组40例和西药组38例,评定2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性激素水平、月经后期的情况。结果中西医组在治疗性激素(LH/FSH、T)失调方面疗效显著(P0.05),短期疗效与西药达英-35一致(P0.05),长期疗效优于达英-35(P0.05);纠正月经后期效果也优于达英-35(P0.05)。结论补肾化痰调经汤合西药常规疗法可有效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月经后期,且疗效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疗法治疗月经过少、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月经过少、月经后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教材方加减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调周法治疗,观察患者症状、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月经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在小腹疼痛、腰骶酸痛、乳房胀痛、总积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雌二醇、孕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周疗法治疗月经过少、月经后期改善症状疗效显著,且有明显提高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