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旋咪唑能恢复受抑制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在临床上用来治疗一些疾病,如乳房癌、儿童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效。寻常疣一般用外科或局部化学治疗,然在免疫缺陷的病人中,局部治疗后易复发,消退期扁平疣的组织病理象有真皮淋巴细胞浸润提示是一种细胞免疫反应,用二硝基氯苯(DNCB)在难治的疣的部位上诱发接触性皮炎可促使其消退,这些证明了迟发型过敏反应在疣消退中的重要性。同时,有报告发现体液免疫对疣的消退也有关系:疣病毒特异性IgM可发现  相似文献   

2.
鉴于寻常疣恶变还未见有报告,作者报告一例自幼有双下肢淋巴水肿的25岁女性病人,患有指甲周围、腕、蹠、趾和外阴肛门的多发性疣。疣切除或刮除后组织学检查结果:蹠和手背为寻常疣,右中指甲周疣显示寻常疣和鲍温样改变,外阴疣为尖锐湿疣和多部位非侵袭性鳞癌。以后7年中,疣多次复发,组织学上甲下疣显示表皮细胞多核和有不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寻常疣和跖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共刺激分子CD28,CD40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60例(寻常疣、跖疣患者各3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28,CD40分子在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疣组、跖疣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34.57%,35.39%,42.02%)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8+比值(1.38,1.44,1.7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上CD28的表达(52.80%,51.87%,37.41%)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0的表达(12.88%,11.94%,15.82%)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寻常疣和跖疣两组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CD28,CD4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疣体数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共刺激分子CD28,CD40的变化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寻常疣和跖疣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和共刺激分子CD28,CD40表达异常,可能与其免疫功能紊乱和病程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尖锐湿疣(CA)自然消退的免疫学机制,本文对4例自然消退及6例持续存在的肛周CA患者进行了细胞免疫组化研究.对患者皮损取材后快速冰冻切片,采用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法,以系列单克隆抗体检测并计数疣间质单位而积内免疫活性细胞.结果:仅在1例持续存在CA疣间质中检测出B淋巴细胞.所有疣间质中均有T淋巴细胞,但其数目在疣与疣之间有较大差异.T淋巴细胞中以辅助T细胞和诱导T细胞占多数,抑制T细胞和杀伤T细胞仅偶见于疣表皮中,T′指数(指3个视野中IL-2受体阳性T细胞平均数和相同视野中总T细胞平均数之比)在自然消退CA与持续存在CA  相似文献   

5.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LEVA)和慢性苔藓样糠疹(PLC)被认为是良性疾病,未确认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I)有联系.本文报告2例儿童患明确的PLEVA,数年后转变成CTCL.例1.男性,2岁,躯干和四肢发生无症状丘疹约6个月,夏天经阳光照射后部分皮疹消退.检查见躯干和四肢散在红色鳞屑性斑片和1~3mm大小  相似文献   

6.
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s)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良性肿瘤[1].HPVs在人类中的感染十分常见,且皮损表现广谱多样,从良性增生疣到肿瘤.疣在黏膜和皮肤的分类主要依赖于它们的形态特征和分布部位[2],有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以及包涵体疣等多种表现类型[3],其中跖疣系发生于足跖部位的寻常疣.皮肤疣...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LEVA)的组织病理变化是有特征性的,但取决于活检时疾病所处的临床进展时期.病理变化包括:局灶性表皮坏死、角化不良、表皮下小水疱、真皮内血管周围单核细胞及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血管内皮增殖、真皮出血、淋巴细胞和红细胞游走至表皮、溃疡和真皮硬化.角化不良见于损害早期,真皮内单核细胞浸润见于该病各期,溃疡和真皮硬化则见于后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深在性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 profundus,LEP)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加深对LE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00-2011年间诊治的21例LE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特点和治疗反应.结果:21例患者中男5例,女16例,男女比例为1∶3.2.平均发病年龄为34.33岁(7~77岁),平均病程1.4年(2个月~5年).21例LEP患者共有皮损位点39处,其中26处位于头面部(66.67%),6处位于上肢(15.38%),4处位于躯干(10.26%),3处位于下肢(7.69%).21例LEP中,独立存在的14例(66.67%),并发有盘状红斑狼疮(DLE)皮损的5例(23.81%),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9.52%).组织病理检查:21例LEP共同特点是皮下脂肪小叶有明显炎症累及,主要为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其中4例(19.05%)伴有脂肪小叶透明变性坏死.21例LEP中15例(71.43%)组织病理同时有DLE的基本改变,还有3例(14.29%)伴有真皮浅层苔藓样淋巴细胞浸润,另有3例(14.29%)真皮血管壁及其周围呈纤维蛋白样变性.11例患者予羟氯喹联合泼尼松治疗皮损消退(2例复发),3例单独予羟氯喹治疗2例效果不佳,1例皮损消退.结论:LEP女性多发,皮损主要累及头面部及上肢,少数并发SLE.羟氯喹联合泼尼松对早期皮损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胶银染色法研究40例尖锐湿疣、15例脂溢性疣和11例寻常疣的病变,并以11例正常皮肤作对照,观察AgNORs的数目、形态、大小和分布。经统计学处理,尖锐湿疣与脂溢性疣、寻常疣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脂溢性疣和寻常疣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作者认为:AgNORs的差异对此类疾病的鉴别、分类和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利用双盲试验方法,在80例双侧肢体患有寻常疣的病人一侧肢体的疣内注射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HuIFN~β)0.1×10~6国际单位,每周注射1次,在另侧肢体的相应部位的疣内注入安慰剂.每周观察1次.疗程以一侧肢体寻常疣消退或满10次注射为止.仅64例完成疗程,其中用干扰素治疗的疣有42例痊愈,10例显效,显效率共占81%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儿童色素减退型线状苔藓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影像学特征.方法 RCM检查11例临床诊断为色素减退型线状苔藓的患儿皮损及皮损附近正常皮肤,再与该处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色素减退型线状苔藓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细胞间或细胞内轻度水肿,伴不同程度棘层增厚,基底细胞灶性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较多淋巴细胞及少数噬黑素细胞浸润.RCM水平扫描皮损显示,多灶性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导致表真皮界面模糊,色素环不完整或不清晰,真皮乳头及真皮浅层较多高折光的噬黑素细胞及中、低折光的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RCM影像学特征可为儿童色素减退型线状苔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浅层X射线治疗顽固性寻常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应用浅层X线照射治疗的顽固性寻常疣患者,治疗1~2次,第一次照射剂量8 Gy, 4周后复诊,如皮疹仍然未愈,再次照射8 Gy。结果:29例患者共有54处皮疹,第一次治疗后,29处皮疹完全消退,疣体消退率53.7%,10例患者痊愈,痊愈率34.5%。第二次对17例患者的21处疣体进行治疗,14处疣体消退,消退率66.7%,11例患者痊愈,痊愈率64.7%。最终共有27例患者完成疗程,21例患者痊愈,痊愈率77.8%. 50处疣体,43处疣体消退,消退率86%。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过性放射性皮炎,第一次和第二次治疗后分别有3例和5例发生,均在3个月内消失。结论:浅层X线放射对于顽固性寻常疣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苔藓样组织反应(LTR)是指基底细胞空泡变性、角朊细胞坏死、真皮上部不同程度的炎症浸润。作者在文章中着重讨论了LTR及一些特殊类型苔藓样疾病的基本原理和鉴别诊断。目前有关LTR炎症的研究认为LP是由于皮肤内某些抗原的改变所发生的细胞免疫反应。郎格罕细胞以及某些苔藓样皮肤病中的角朊细胞具有Ⅱ类组织相容性抗原,在免  相似文献   

14.
对近十年来发现的药疹(如药物诱发的色素沉着、化疗引起的淋巴细胞复原的皮肤发疹、肢端红斑、皮肤白消安效应、中性粒细胞性汗腺炎以及汗腺的鳞状化生等)以及炎症性药疹(如角层下脓疱性药疹、天疱疮样综合征、假性卟啉症、光敏性发疹、巨噬细胞性苔藓样皮炎、假性蕈样肉芽肿综合征以及注射维生素 K_1引起的假性硬皮病等)作了临床与组织病理变化的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5.
 报告瘰疬性苔藓1例。患者男,51岁,发现躯干及四肢红色及肤色丘疹1年余,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科专科检查:躯干、四肢泛发直径1~5 mm不等的红色或肤色苔藓样丘疹,表面粗糙,上有少许鳞屑,部分有光泽感,质地坚实,互不融合。血细胞沉降率正常,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实验阴性。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阳性,胸片示右上肺继发性肺结核(病灶以增殖为主)。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不全,真皮浅层可见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少许浆细胞片状、团灶状浸润。诊断为瘰疬性苔藓。予三联抗结核药物口服治疗(即异烟肼0.3 g每天1次+乙胺丁醇 0.75 g每天1次+利福平 0.45 g每天1次)。治疗1个月后患者躯干、四肢丘疹大部分消退,颜色变暗,且未见新发皮损,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患者失访。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5岁。头皮、面部、躯干及四肢斑块并结节3个月。血清TRUST 1∶256(+),TPPA(+)。HIV抗体确诊试验(+)。CD4~+T淋巴细胞:172个/μL。左上臂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增生,真皮浅中层浆细胞、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呈苔藓样或结节状浸润。诊断:二期梅毒;艾滋病。予长效青霉素驱梅治疗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后,患者的皮损已消退。  相似文献   

17.
扁平疣和寻常疣的消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疣常常会在短期内自然消退。本文就此现象进行探讨。一、扁平疣的消退 1974年,作者对10例突然发炎的扁平疣进行了密切的临床和组织学的观察,发现所有病例的组织标本中,真皮浅层和表皮均有致密的单一核细胞浸润。数周后,随着炎症消退,所有的疣都自然消退。根据这些发现,作者推测细胞免疫在众多扁平疣损害的自然消退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苔藓样角化病临床罕见,属良性、慢性、进行性苔藓样角化性皮肤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典型表现为四肢、臀部无症状性、对称性并呈线状或网状分布的紫红色角化性苔藓样丘疹性结节性损害,颜面部及头皮常表现为玫瑰痤疮或脂溢性皮炎样丘疹。皮损组织病理示苔藓样界面皮炎改变,但棘层增厚和萎缩交替出现,胶质小体大而多,且炎症浸润较扁平苔藓更深和程度更重。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对激素等多种药物治疗的反应差,维甲酸类药物结合光疗(NB-UVB,PUVA)或为有效治疗手段。本文就该病相关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2例光泽苔藓患者,对他们的丘疹性皮疹进行活检,发现真皮的炎性浸润中存在大量浆细胞。例1为17岁女性,发现鼻部有非瘙痒性小丘疹已3年。检查:额、颊、鼻、手背、前臂、颈和腹部有许多针头大小的皮色丘疹,群集排列。取鼻和额部皮疹活检,均有真皮上部界限清楚的苔藓样浸润、角化不全、颗粒层减少、基底细胞灶性空泡变性和表皮萎缩。表皮突向下延伸并包围着炎性浸润,呈“球和爪样”形状。浸润包括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极少数多核巨细胞和许多浆细胞。例2为28岁男性,发现两前臂无症状的皮疹已3年。检查:两前臂伸侧有多发性、微小的、散在的、无鳞屑的、黄褐色和粉红色丘疹。活检显示由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组成的呈“球和爪样”苔藓样浸润,以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3岁,躯干、四肢皮肤泛发密集粟粒至黄豆大淡红色斑丘疹3个月,加重半个月,Auspit征(-),尼氏征(-),部分皮疹破溃、出血、结痂,边界清晰。患者无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组织病理:表皮角化不全,棘层上半部灶性坏死,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基底层下裂隙形成,真皮浅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基底膜IgG(-)、IgM(-)、IgA(-)、C3(±)。诊断: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