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本文总结了我院对早期乳癌应用口服化疗药物氟铁龙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情况。方法:17例早期乳癌应用氟铁龙与常规化疗进行比较。结果:由于氟铁龙独特的活化机制,使其在肿瘤细胞中浓度高,比静脉用药具有更大优势,且副作用小。结论:氟铁龙在早期乳癌尤体质差病人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氟铁龙(5'-deoxy-5-fluoro-uridine)是氟尿嘧啶衍生物中的一种,和正常组织相比,在肿瘤组织方面由于活性特别高的嘧啶核苷磷酸化酶转换成5-fluorouracil(5-Fu),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选择性。本品毒性低,免疫抑制较少。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乳癌和消化系统癌有较佳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乳癌,比其它的氟尿嘧啶类药物疗效更好,而且在基础实验中,癌恶液质改善的效果已被肯定。从Ⅱ期临床试验的远期疗效来看,与别的氟尿嘧啶类药物的Ⅱ、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相比,氟铁龙显示出更长的生存期。主要副反应是以腹泻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3.
国产去氧氟尿苷胶囊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国产去氧氟尿苷胶囊与进口去氧氟尿苷胶囊(商品名:氟铁龙)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多个中心应用单药国产去氧氟尿苷和与阿霉素、顺铂联合方案(治疗组)治疗乳腺癌和胃癌,并与氟铁龙加阿霉素和顺铂方案(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单药组共51例,总有效率21.6%。乳腺癌30例,有效率23.3%;胃癌21例,有效率19.0%。联合用药治疗组乳腺癌24例,有效率54.2%;胃癌23例,有效率34.8%。对照组乳腺癌27例,有效率51.9%;胃癌27例,有效率29.6%。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结论:国产去氧氟尿苷胶囊单药有效,联合用药与氟铁龙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近。  相似文献   

4.
硫普罗宁在乳癌化疗中的保肝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凯西莱)在乳癌化疗轻度肝损害患者中的保肝作用。方法:对56例乳癌选用CMF方案,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加凯西莱静滴及口服,28例患者为对照组用肌苷静滴及口服,观察一周期化疗后AL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化疗后ALT值显著低于化疗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乳癌化疗轻度肝损伤患者凯西莱可对抗化疗性肝损害,改善肝脏功能,保证化疗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给予氟铁龙和环磷酰胺口服结合灌肠的联合方案治疗老年人大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1年7月~2003年7月给予氟铁龙和环磷酰胺口服结合灌肠联合方案治疗老年人大肠癌46例.平均化疗5个周期(2~6个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18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CR PR)47.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和呕吐,Ⅲ度恶心和呕吐发生率2.2%(1/46),未发生Ⅳ度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轻微。结论 给予氟铁龙和环磷酰胺口服结合灌肠联合方案治疗老年人大肠癌疗效较好,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轻。是治疗老年大肠癌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前,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推出了抗肿瘤新药——氟铁龙.氟铁龙是罗氏公司又一个高科技产品,它属于氟尿嘧啶类抗代谢药物,在肿瘤细胞内高活性的PYNpase酶代谢下能发挥出最大限度的杀伤力,所以对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乳癌围手术期化疗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化疗组与对照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及化疗组化疗前后白细胞变化,结果:虽例数较少,但表明围手术期化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李惠萍 《中国药业》2001,10(6):13-13
探讨乳癌化疗对肝脏的损害,对82例乳癌患化疗前后作声象图检查,发现使用化疗药物脂肪肝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氟铁龙——抗癌药物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寻找具有导向性、疗效高而副反应小且服用方便的化疗药物一直是广大肿瘤专家追求的目标。目前已取得了新的突破。日本肿瘤界发现,在亚洲地区广泛应用的口服化疗药物氟铁龙(由瑞士罗氏公司出品)经医学试验证实,具有在肿瘤组织内活化的特性,在专一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能消除肿瘤血管细胞的生长作用,从而显示导向性抗肿瘤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片路泰引起吗啡中毒一例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崔灵芝王学英刘清俊患者,男性,64岁,目前诊断:“直肠低分化腺癌术后复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病史:患者系直肠癌术后、化放疗后局部复发,在家中口服氟铁龙治疗。1997年2月4日双下肢、阴囊水肿明显...  相似文献   

11.
乳癌的区域性切除法王雨,汪青,汪兴训(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黄山市245000)近年人们认为:乳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手术大小不是乳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手术方式与局部复发有关,现代放疗技术完全可能解决局部复发问题。所以早期乳癌手术趋于小。其疗效令人鼓舞。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静脉联合化疗对老年进展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腹腔静脉联合化疗组40例采用氟脲苷、喜树碱腹腔化疗联合草酸铂、氟脲苷、CF静脉滴注方案,静脉化疗组40例采用草酸铂、氟脲苷、CF静脉滴注方案,4wk为一疗程,连用6个疗程,然后评定疗效。结果:腹腔静脉联合化疗组40例,总有效率为65.0%,无进展中位生存期14.3个月;静脉联合化疗组总有效率为42.5%,无进展中位生存期10.8个月。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无进展中位生存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静脉联合化疗是治疗老年进展期结肠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晚期卵巢癌术后应用卡铂化疗31例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晚期卵巢癌术后应用卡铂化疗的观察与护理以期找到最佳化疗及护理方案。方法:选择晚期卵巢癌37例,其中31例术后应用卡铂化疗。结果:31例术后应用卡铂的总效率58.1%,一年半存活率为58.8%,与三联用药(噻替哌+5-氟悄嘧啶+丝裂霉素)化疗方案相比化疗时间缩短,副反应轻,效果好。结论:卡铂药周身化疗同时予以腹腔内局部用药,并给予适宜的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预防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的几点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了术后的放疗及化疗,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为了防止这一并发症的发生,作者在乳癌根治术中及术后作了几点改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HbsAg携带的乳癌化疗不抗病毒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3例合并HbsAg携带的乳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合并HbsAg携带的乳癌化疗不抗病毒对肝功及乙型肝炎病毒无明显影响。结论 HbsAg携带者的乳癌化疗患者不需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4岁,住院号202495。确诊为肺腺癌伴肝及纵隔淋巴节转移,行NP方案化疗1周期,胃肠道反应明显,全身乏力,外周血WBC3.7×109/L,plt62×109/L。经惠血能治疗后正常。家属拒绝继续静脉化疗。遂改为氟铁龙0.4g日3次口服。服药1个月,患者出现头晕、下领及手足震颤、下肢发麻,行走不稳,舌硬,口齿不清。查体:神志朦胧,谵妄,定向障碍,行走小步态,双侧手、足静止世震颤,颅神经无异常,双下肢肌张力轻度增高,双膝胜反射正常,双上肢肌张力、四肢肌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Hoffman征阴性。抽血检查肝功能、血氨正常,…  相似文献   

17.
乳癌术后局部复发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多采用放疗和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常见局部复发灶,经过放射治疗后时间不长肿块再次复发。而化疗局部肿块多不能完全消失,而对全身机体影响较大,常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为进一步探讨乳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合理治疗,我院外科对局部复发乳癌采用再手术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高达10%~60%,国内报道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高达14.5%~59.5%,皮下积液不但延迟切口愈合,而且影响术后的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也是影响乳癌手术近期效果的原因之一,同样也影响病人的心理情绪。我科2003年1月~2005年5月收治的35例乳癌手术病人应用皮瓣下引流管防治术后皮下积液,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乳癌是妇女最常见的癌瘤之一,在女性癌瘤中居第二位,而且患癌年龄提前,所以如何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已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然而受传统概念的影响——“乳腺肿块”作为诊断乳腺癌的首要体征。而使一些早期乳癌漏掉,失去了治疗的良机,因此重新认识早期乳癌,更新对乳癌的概念是检出早期乳癌的先决条件。本文结合二例早期乳癌谈谈对无肿块乳癌的诊断及早期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乳腺疾病的CT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全身CT检查85例乳腺肿块病人,经组织学证实35例,其中乳癌23例,纤维腺瘤7例,乳腺病4例,亚急性脓肿1例。结果显示:(1)CT不仅能充分显示乳内肿块的形态改变,而且可动态测定肿块异常碘浓度的增高,与常规乳腺X线检查相比有许多优点。(2)能检出临床和/或X线不易发现的隐性乳癌。(3)CT可早期发现腋窝及内乳肿大淋巴结。本组CT对乳癌诊断正确性为23/23,良性病变为1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