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传统上 ,胃肠道原发性间叶源性梭形细胞肿瘤几乎都归为平滑肌肿瘤 ,包括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及它们的各种亚型。但新近研究表明 ,大多数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既不同于典型的平滑肌瘤 (电镜下无肌丝 ) ,也不同于雪旺瘤 (不表达S - 10 0蛋白 ) ,而是一组具有不同特征的 (向平滑肌或神经不完全分化或完全未分化的 )肿瘤 ,称为胃肠道间质瘤 (gas 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GIST涵盖了绝大部分胃肠道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 ,而真正的胃肠道平滑肌瘤及雪旺瘤很少见。本文综述GIST的特征 ,并介绍…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s)为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以前被认为是平滑肌源性肿瘤,且多归类为平滑肌肉瘤。近年来通过免疫组化和电镜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GISTs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不包括典型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CT检查已经成为检测和诊断GISTs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126,自引:3,他引:126  
近年来 ,由于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证实了以前临床及病理诊断的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并不是平滑肌的肿瘤 ,而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肿瘤 (stromaltumor)。目前大量研究证明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 ,GIST)远比平滑肌肿瘤多见。鉴于目前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如(1)以往诊断的平滑肌瘤是否都是间质瘤 ;(2 )日常工作中如何掌握间质瘤的诊断标准 ,没有免疫组化和其他手段仅靠HE能否做出明确诊断 ;(3)间质瘤的良…  相似文献   

4.
40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40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常规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其中4例新鲜标本同时进行电镜检查。结果 72.5%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和小肠。肿瘤可分为四个亚型平滑肌细胞分化型45%;神经源性分化型12.5%;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7.5%;未分化型25%。肌肉共同蛋白HHF-35在18例平滑肌细胞型肿瘤中,17例有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为平滑肌细胞分化最敏感的标记物。未分化型间质瘤的免疫表型为Vimentin和CD34阳性(100%)。电镜检查可见各型分化的特点。结论 尽管胃肠道间质瘤的光镜下形态相似,但其免疫表现型却呈异源性,需要做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以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原发于胃肠道以间叶源性梭形 (抑或上皮样 )细胞形态组成的一类肿瘤归属于平滑肌抑或神经源性肿瘤 ,并根据其相应的病理特征划分为良性、恶性及其各种亚型。随着组织化学 (组化 )、免疫组化、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新近一系列的研究表明 ,以往大多数诊断为胃肠道平滑肌抑或神经源性的间叶性肿瘤 ,既非典型的平滑肌肿瘤 ,也不同于神经鞘 /神经纤维瘤 ,而系一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独特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 ,并命名为胃肠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 [1 3 ] 。GIST概念一经提出 ,即引起临…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s)为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以前被认为是平滑肌源性肿瘤,且多归类为平滑肌肉瘤。近年来通过免疫组化和电镜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GISTs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不包括典型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1-3]。CT检查已经成为检测和诊断GISTs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7例GITSs的CT表现,探讨GISTs的螺旋CT特征以及螺旋CT对GISTs的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与方法1998~200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34~78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并病理免疫…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tractstromaltumor,GTST)自1985年提出作为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肿瘤,至今刚好ic年。过去由于病理技术手段的限制,加上胃肠道许多梭形细胞肿瘤中残存有平滑肌或神经束,因而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或神经源性肿瘤[1]。近10年由于免疫组化、电镜技术的应用,已证实胃肠道大部分梭形细胞肿瘤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特征,而是一种非走向分化的间质瘤[2]。相比之下,胃肠道平滑肌或神经源性肿瘤要少见。1临床特征GTST的发病无性别差异,而且可见于各年龄段,50~70岁的高峰年龄组。GTST发病的年龄越小,肿瘤…  相似文献   

8.
金莉英  杨晶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8):1067-1068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发生在消化道的少见肿瘤,约占胃肠道肿瘤的0.1%~3%。它是一种胃肠道肌层的非上皮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以往常诊断为平滑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电镜、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对GIST的诊断与治疗取得很大进展。现将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治疗的39例GIS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胃间质瘤21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是一种胃肠道非上皮性肿瘤,过去这些肿瘤多诊断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和神经纤维瘤等.Mazur[1]等1983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的应用,此类肿瘤的命名已经统一.本院自1999年以来收治胃肠道间质瘤33例,其中胃间质瘤21例.现就诊断、治疗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基质瘤 (GIST)是胃肠道间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 ,而早先被认为是胃肠道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和神经鞘瘤。诊断GIST的措施包括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检查。其中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目前正确诊断GIST最主要而简便的方法。阐述了GIST的鉴别诊断。简介了手术前内镜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体组织检查诊断GIST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肌壁间叶源性肿瘤,发病率较低,可发生于胃肠道及胃肠道外,如大网膜及肠系膜等,约60%-70%发生于胃,胃间质瘤占胃肿瘤的1%-3%。胃肠道间质瘤内含梭形细胞,过去多诊断为平滑肌类肿瘤,随着病理学不断发展,电镜和免疫组化发现,肿瘤是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而不含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肠道外间质肿瘤(子宫平滑肌肿瘤),c-kit(CD117)的阳性表达率,以证实子宫平滑肌肉瘤是否能表达CD117,是否具备胃肠道间质肿瘤细胞中所含的c-kit(酪氨酸激酶)。旨在寻找新的治疗途径。方法55例子宫平滑肌肿瘤均测定SMA及CD117,并选用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间质肿瘤5例为阳性对照。结果55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测定SMA证实均来源子平滑肌,CD117阳性率从低到高依次为平滑肌瘤、多细胞、奇异性、恶性潜能未定及平滑肌肉瘤。结论CD117阳性且不可切除者或转移性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可考虑分子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来自胃肠道起搏细胞的肿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十多年来 ,对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认识和争论 ,出现了一个小高潮。认识和了解其中的详情 ,不仅有助于病理诊断 ,对于其他肿瘤的认识也可起到举一反三的指导作用。1 概念的演进回顾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过程 ,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八十年代以前的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 ;八十年代的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 ;九十年代初的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 (gastrointestinalautonomicnervetumor,GANT) ;以及九十年代末的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 (gast…  相似文献   

14.
张书凯 《临床荟萃》2008,23(17):1252-125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1983年由Mazur等提出的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源性肿瘤[1],过去通常被诊断为平滑肌(肉)瘤或神经源性肿瘤。GIST是近十年来临床病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认为它是一类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亦不同于雪旺细胞瘤的胃肠道最常见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上,胃肠道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几乎都被归为平滑肌肿瘤,包括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及此类肿瘤的各种亚型。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大多数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既不同于经典的平滑肌瘤,也不同于神经鞘瘤,而是一组具有不同特征的肿瘤,因此将该类肿瘤称之为胃肠道间质肿瘤  相似文献   

16.
<正>腹部间质细胞瘤大多数起源于胃肠道,少数亦可起源于网膜、肠系膜和腹膜间隙,过去常把这类肿瘤归于平滑肌类肿瘤范畴,由于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发展,对它们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得以改  相似文献   

17.
40例胃肠道区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40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常规检查及免疫级化染色,其中4例新鲜标本同时进行电镜检查。结果 72.5%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和小肠。肿瘤可分为四个亚型:平滑肌细胞分化型45%;神经源性分化型12.5%;平滑机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7.5%;未分化型25%。肌肉共同蛋白HHF-35在18例平滑肌细胞型肿瘤中,17例有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为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前言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壁间质非上皮性淋巴造血组织及一般血管脂肪的间叶性肿瘤之一,常见于中老年,可发生从食道至肛门的胃肠道全长范围;另外包括网膜、肠系膜、腹膜及后腹膜等,故GIST可分为胃肠道及胃肠道外两组或两型.在胃肠道间叶性肿瘤中,胃肠道间质瘤(GIST)最多见,此瘤既往曾称为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或外周神经纤维瘤等,但它不同于平滑肌瘤,也不同于雪旺氏瘤.肿瘤主要细胞成分是梭形细胞及上皮细胞,在光镜下很难将真正的平滑肌肿瘤和雪旺细胞瘤与其区别,既往胃肠道诊断为平滑肌瘤及肉瘤的肿瘤绝大多数实为GIST,胃肠道真正的平滑肌肿瘤很少见,而且大多数发生于食道.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质肿瘤,作为一组独立的疾病,既特殊又常见,在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数间叶性肿瘤应该是GIST,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不常见,雪旺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更少,颗粒细胞瘤、血管肉瘤等则十分罕见。GIST无论在形态、免疫表型、遗传特征上都有不同于平滑肌瘤及雪旺瘤的特征。其诊断标准为形态学上似平滑肌或神经的梭形细胞和上皮样肿瘤,经免疫组化和/或电镜检查,c-kit/CD117阳性或c-kit/CD117阴性而CD34阳性,且伴平滑肌分化或神经分化或双向分…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只占少数,但却种类繁多,形态复杂.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数十年里,消化道的间质肿瘤概念和分类混乱,由于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被分类为平滑肌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1]),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