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影响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及某些观察指标(如发病年龄、起病形式、家族史、难产史、病期、诊断分型、病中攻击行为,是否觉得社会歧视等)、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SAPS)评定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II)轴-V病前1年最佳社会功能评定表及大体功能评定量表对205例连续就诊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评估,分析出院后1年时预后良好者与预后不良者有关因素的差异。结果:预后良好组(n=57)与预后不良组(n=58)患者在受教育水平、职业、病期、病前社会功能、病前个性特征、精神症状特点、起病缓急、感受社会歧视、社会支持、是否维持服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1.99~6.39,χ2=8.28~21.31,P<0.05~0.01)。影响随访时预后的主要因素作用大小的顺序依次是:出院服药情况、社会歧视、注意障碍分量表总评分、思维贫乏分量表总评分及病中有无攻击自杀行为。结论: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作用。方法: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末进行量化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末的服药依从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1年末干预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干预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延缓社会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3.
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测健康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测健康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s scale,SRHM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n=210)和一般人群(n=240)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健康子量表分,心理健康子量表分,社会健康子量表分以及自测健康量表总分低于一般人群,SRHMS各因子分及总分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的意义(u=-2.3841~-8.1856,P&;lt;0.05~0.001)。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组的SRHMS总分与病程、住院时间、药物剂量、SANS总分、IPROS总分、BPRS总分等成显著负相关(r=-0.250~-0.144,P&;lt;0.05~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药物剂量是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组患者自测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以及社会健康因子均存在较严重缺陷,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4.
姚琴 《护理与康复》2009,8(10):867-868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出院顺序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门诊随访。在患者出院6月、12月时调查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出院12月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结果出院12月时,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x^2=4.46,P=0.035;出院12月时,按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定,两组总均分及各单项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6月时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出院12月时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00,P=0.014。结论电话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18名随机抽取的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其依从性,根据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项(CGI—SI)、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作用量表(TESS)进行评定,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依从的比例为56.8%,服药次数、CGI—SI评分及白知力评分是影响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索。结论选用有效且简便的药物控制症状、促进患者白知力的恢复有助于提高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6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参加系统职业治疗,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评定量表(inpatient psvchosis rehabilitation observe scale,IPROS)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于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结果:经过职业治疗后,SANS,IPROS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疗前(t=15.6,15.8.P均&;lt;0.01),而SRHMS量表总分和各子量表分高于治疗前(t=7.5,P&;lt;0.01)。结论: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48),研究组从治疗后开始即接受药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仅使用单一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出院1年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进行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出院1年后,研究组PANSS阴性量表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9.04&;#177;1.80和13.20&;#177;1.9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1.24,P<0.01);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除精神支柱外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85~26.41,P均&;lt;0.01);对照组患者的生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精神支柱没有明显改善(f=7.70,6.45,0.64,P均&;gt;0.05)。结论:早期干预有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综合干预对社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社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00例经住院治疗缓解出院并随访1年的社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随访1年,研究组实施综合干预,对照组常规门诊复查.结果:研究组患者1年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总分及各子量表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较好巩固社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对恢复自知力、改善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促进社会功能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与社会支持的对照比较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目的 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支持进行评定,用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非精神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 (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客观支持(8.1&;#177;2.1)、主观支持(19.8&;#177;3.5)、对支持的利用度(7.3&;#177;1.7)、社会支持总分(35.3&;#177;5.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28—5.02.P&;lt;0.01-0.05),高于非首发精神分裂症组患者(t=3.78—6.02.P&;lt;0.01)。(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各项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均明显低于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χ^2=4.20-18.43.P&;lt;0.05—0.001)。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社会支持均优于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差于非精神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106例(脱落23例,83例完成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利培酮(n=43)与氯氮平(n=40)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利培酮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内活动过少(3%,7/43)、家庭职能(3%,7/43)、个人生活自理缺陷发生率(5%,3/43)和SDSS分均显著低于氯氮平治疗的患者(χ^2=4.847,4.847,4.295;t=0.718-2.684;P均&;lt;0.05);利培酮治疗的患者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SDSS分显著低于氯氮平治疗的患者(0.12&;#177;0.39和0.33&;#177;0.66,t=1.771,P&;lt;0.05)。结论: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11.
急性后循环缺血性事件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06例发生急性后循环缺血性事件患者病后1年的预后情况,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全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例,随访患者病后1年情况,筛选引起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病后1年患者病死率12.1%,严重残障率5.3%,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颅脑近中远段同时受累(OR=5.445,P〈0.05)、颅内病变个数〉1个(OR=3.682,P〈0.05)、基底动脉急性闭塞(OR=10.409,P〈0.01)、颅外段椎动脉病变(OR=6.767,P〈0.01)。病初NIHSS≥15分者提示预后不良。结论后循环缺血性事件患者大部分预后良好,危险因素的评估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即将康复出院的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与干预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精神症状康复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的服药依从率为91.67%,对照组仅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出院时,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1),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的BPRS评分显著低于出院时(P0.001),且同样低于同期对照组(P0.001)。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居家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学科康复团队在稳定痊愈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和降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将临床"痊愈"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06例和对照组106例,出院后2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教育,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延续医院治疗护理,实施多学科康复团队指导,纠正错误,调整康复训练方法,时间为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服药依从性量表,于实施前及干预6,10个月及1年后进行评定.结果 1年后,研究组患者BPRS总分、SD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复发率2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3%.结论 多学科康复团队能够有效地延续医院治疗护理,对于稳定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降低复发,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相对于长期住院接受康复治疗而言,对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平  秦绍森  时苗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7652-7654
目的:研究急性脊髓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卫生部北京医院1999-01/2003-10收治的48例急性脊髓炎病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情达高峰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蛋白量、病前感染史、激素资料与否、MRI异常、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并发症等在两组之间进行显著性检验,然后将具有显著差异的因素引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27例,预后不良组21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情达高峰时间[(3.82&;#177;1.28)d比(5.62&;#177;3.91)d,t=2.151,P=0.03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83&;#177;3、82)分比(9、52&;#177;2.31)分,t=2.054.P=0.025]、病前感染史(56%比24%,t=5.284,P=0.032)、MRI异常(72%比33%,t=6、613,P=0、015)、SEP异常(80%比6%,t=6.723.P=0.005)、激素治疗与否(78%比48%,t=5.961,P=0.026)具有显著差异。经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OR=1.68)、NRI异常(OR=0.87)、SEP异常(OR=0.68)具有显著意义。结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RI异常、SEP异常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滞留的影响因素,为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为7分—15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为7分—17分,病情均稳定可出院回归家庭及社会。本组患者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婚姻状况以单身者(未婚、离异)居多,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预后不理想;患者滞留原因涉及疾病自身、个体、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结论精神病患者长期滞留医院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发展以医院为依托的社区就医和家庭康复诊疗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测健康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healthmeasurementsscale,SRHM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n=210)和一般人群(n=240)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健康子量表分,心理健康子量表分,社会健康子量表分以及自测健康量表总分低于一般人群,SRHMS各因子分及总分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显著的意义(u=-2.3841~-8.1856,P<0.05~0.001)。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组的SRHMS总分与病程、住院时间、药物剂量、SANS总分、IPROS总分、BPRS总分等成显著负相关(r=-0.250~-0.144,P<0.05~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药物剂量是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组患者自测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以及社会健康因子均存在较严重缺陷,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近期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系列标准化评定工具,对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1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2a的随访评估,对所得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2a随访时结局良好者达59.9%,影响其近期结局的主要因素为:随访期服药治疗情况、社会支持、思维贫乏、注意障碍、病前职业功能水平、意志缺乏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病耻感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知病耻感状况,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感知病耻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Link 贬低-歧视感知量表 (Perceived Devaluation-Discrim-ination)、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ocial support Scale)对山东省某精神病院 208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贬低-歧视感知得分为(2.63 ± 0.31)分,与量表中点 2.5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婚姻状况、发病情况、病程、入院次数的患者,其感知病耻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1)。感知病耻感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呈负相关(均 P <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严重的感知病耻感,婚姻状况不良、病情复发、病程长、多次入院者尤为严重;患者感知病耻感程度与社会支持不足有关。应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知病耻感予以充分重视,消除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提高患者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4例首次发病、经住院治疗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54例,对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内康复状态评估。结果:2年末研究组BPRS、ITAQ、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残留症状,降低社会残疾程度,对保持精神分裂症患者良好的远期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解锁工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效果。方法对"解锁工程"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5年的社区治疗和康复护理,于出院前1周和社区康复每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scale,GA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进行评定。了解患者5年社区治疗和康复护理后精神症状、病情情况、社会功能及服药方式、治疗依从性状况。结果患者每年BPRS、GAS及SDSS得分与出院前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优于出院前;服药方式、治疗依从性5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限的增加,用药方式、治疗依从性逐渐改善。结论社区康复护理能改善"解锁工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