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宇 《医学综述》2000,6(10):444-445
<正>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与效应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一般由活化的细胞产生。根据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可将其分为4大类:①天然免疫的效应因子,如α/β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介素类(interleukin,IL)的IL-1、IL-6等;②淋巴细胞活化、生长与分化的调节因子,如IL-2、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③炎症反应的激活因子:如IFN-γ;④未成熟免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hSCF)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D是临床常用的造血生长因子(HGF),实验提示rhSCF和rhG—CSF与IL3、IL-6、粒-巨噬细胞刺激因子、Epo等造血生长因子的各种联合应用有增效作用。rhSCF和重组人粒/单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均能刺激CFU-GM生成,  相似文献   

3.
生物体内的一氧化氮 (NO)作为一种反应极强的效应分子 ,不仅参与免疫调控 ,而且也是造血祖细胞生长和分化不可缺少的调节因子 [1 ]。本文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患者血清 NO与白细胞介素 - 2 (IL- 2 )、肿瘤坏死子 (TNF)、血小板生成素 (TPO)、红细胞生成素 (EPO)、GM- CSF、5种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分析其与外周血象及各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 ,并探讨 NO及 IL- 2等细胞因子在 A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标本来源  AA患者 5 0例 ,以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4年4月我院确诊为 A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在皮肤病治疗中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CK)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介导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小分子多肽。它包括由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和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等。细胞因子种类繁多,生物学作用各异,按功效大致可分为6类: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转化生长因子(TGF)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很多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因子广泛参与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在多种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临床上应用细胞因子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可行性,尤其近年来重组细胞因子和相关制剂的问世,更使细胞因子疗法得到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肺泡巨噬细胞及其他肺结构细胞合成的各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iosis factor,TN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e rived growth factor,PDG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等在肺纤维化机制研究中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有资料证明,TGF-β在肺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本文对TGF-β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家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1966-1967
生物体内的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反应极强的效应分子,不仅参与免疫调控,而且也是造血祖细胞生长和分化不可缺少的调节因子[1].本文通过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NO与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子(TNF)、血小板生成素(TPO)、红细胞生成素(EPO)、GM-CSF 5种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分析其与外周血象及各细胞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NO及IL-2等细胞因子在AA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外伤炎性反应在继发性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作为体内重要的炎性介质,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在脑损伤后的炎症级联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IL-16等是几种主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3等是抗炎性细胞因子,两类细胞因子参与了脑创伤后的继发性脑损伤及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8.
抗炎性细胞因子(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是机体为了限制和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过强免疫反应而分泌的一类细胞因子,如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rnour necmsis factor reeeptor,sTNFR)、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等。仅就围术期抗炎性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患者前炎症细胞因子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玲 《广西医学》2003,25(12):2431-2432
目的 :探讨前炎症细胞因子在肺结核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39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含量。结果 :肺结核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 6、IL- 8的水平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 ,肺结核组中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 TNFα、IL- 6、IL- 8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 (P<0 .0 1 )。结论 :作为前炎症细胞因子的 TNFα、IL- 6、IL- 8是肺结核患者在结核病理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其血清水平可作为监测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对肺结核患者血清前炎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可能为结核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与IL-6,TNF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用比色法测定其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ynthetase.NOS)活力,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 leukin-6.IL-6)。结果: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中NO与TNFα和IL-6均呈高度正相关。并且随病程延长NO与TNFα含量逐渐增加。结论;NO引起的TNFα升高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细胞因子和煤硅肺相关性研究的进展,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与煤硅肺有关的细胞因子有: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威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拟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白细胞三烯B4(1eukotriene B4,LTB4)、淋巴因子(1ymphokine)等。其中TNF—α的作用较其他更突出,是众多研究者追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IL-1, interleukin-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 tumor necrosis factor),最早发现是由巨噬细咆产生的一种单核因子,之后逐渐发现许多细胞可以产生IL-1和TNF,它们参予各种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最近有报告说白细胞介素-1在体内、体外均可诱导产生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IL-8)和单核细胞趋化活化因子(MCAF),据此将IL-1用于原发肿瘤内,发现原发肿瘤及其远处转移灶均被治愈,已经明确IL-1具有其它单核因子所没有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采用4种重组人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3(IL-3)和3种集落刺激因子;粒巨噬细胞CSF(GM-CSF),粒细胞CSF(G-CSF)和巨噬细胞CSF(M-CSk),观察它们对12例正常造血细胞体外增殖和克隆形成的影响,比较各自的作用特点以及对CSF的剂量依赖性,探讨CSF临床应用的意义。结果表明,IL-3和GM-CSF对造血前体细胞都有较强的促增殖作用,使细胞的DNA合成增加,但GM-CSF刺激CFU-GM生长的作用明显大于IL-3,表明GM-CSF在诱导粒巨噬细胞分化方面较强。G-CSF和M-CSF属  相似文献   

14.
肝再生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密的过程,多种生长因子(包括HGF,TGF,EGF等)和细胞因子(包括TNF,IL-6等)参与调节这一过程,而且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之间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着重介绍了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在肝再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马清  王质刚 《友谊医学》2000,23(C00):72-74,78
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水平逐渐升高。透析过程中产生上述细胞因子的主要原因是:(1)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粘附于透析膜上而被激活,产生IL-1和TNF;(2)透析膜激活补体,刺激产生IL-1;(3)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kps)及其碎片或其他细菌透过透析膜到血液侧刺激单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IL-1和TNF。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在Th2型细胞因子和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下,IL-8和IL-6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RT-PCR方法测定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以及促炎症因子TNFα单独和协同刺激下BEAS-2B细胞IL-8和IL-6的基因表达;通过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在IL-4、IL-13和促炎症因子TNFα的单独刺激下,IL-6和IL-8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均较未刺激组显著增高;但IL-4、IL-13和TNFα协同刺激后,IL-8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进一步增高,而IL-6反而降低.结论支气管上皮细胞在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协同刺激下,通过调节IL-6和IL-8的表达,进一步调节嗜酸粒细胞性和非嗜酸粒细胞性炎症.  相似文献   

17.
探讨某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a)等及C-反应蛋白(CRP)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作用及作用机制.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这些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损害中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浙江中医学院人事处(310009)(?)锦新报道浙江省中医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从人胎肝得到提取液,并用祖细胞培养技术测定提取液中的集落刺激因子(CSF)和红细胞生成素(EPO)活性。 造血生长因子包括粒细胞、单细胞和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CSE、M-CSF和GM-CSF)、白介素-3(IL-3)、EPO等,是调节造血组织增殖和分化不可缺少的细胞因子,可用于治疗再障、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疾病。由于基因重组CSF极为困难,  相似文献   

19.
杨志新  丁彦 《河北医学》2000,6(4):378-381
集落刺激因子 (CSF)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 ,不仅是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 ,刺激粒细胞、巨噬细胞(MΦ)和树突状细胞 (DC)的增殖分化 ,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目前已发现的 CSF有 GM- CSF,G-CSF,M- CSF,IL- 3,SCF。本文就近五年国内外文献有关 CSF生物学作用综述如下。1  CSF的基本结构、受体及产生1.1 结构人和小鼠 GM- CSF分别由 144和 141氨基酸残基组成 ,成熟的人和小鼠 GM- CSF分子分别由 12和 12 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人 GM- CSF为分子量 14- 2 2 KD的糖蛋白 ,其分子的三维构象是由四个α-螺旋和两个 β-折叠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实验中γ-干扰素(IFN-γ)对其他细胞因子引起的骨吸收及实体瘤骨转移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PBMCs)促进的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新生鼠头顶骨进行体外骨吸收实验,分别验证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IFN-γ、粒-巨噬细胞生长因子(GM-CSF)在体外对骨吸收的影响。检测8例实体瘤骨转移阴性及11例骨转移阳性病人PBMCs的骨吸收活性(BRA)。结果IL-1I、L-6、TNF、GM-CSF均可促进体外骨吸收,以IL-1作用最强。而上述因子联合培养,BRA明显增强。IFN-γ本身对骨吸收作用不明显,但能使IL-1及细胞因子联合培养引起的骨吸收减弱。IFN-γ可使实体瘤骨转移阳性病人PBMCs诱发的BRA增强明显降低(t=2.34,P<0.05)。结论IL-1I、L-6、TNF、GM-CSF在体外对骨吸收有促进作用;IFN-γ在体外可使部分细胞因子及实体瘤骨转移阳性病人PBMCs促进的骨吸收作用减弱,提示γ-干扰素可能存在抑制肿瘤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