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小学生紧张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小学生紧张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洛阳市4所小学的73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依据先分层后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填写统一调查表,按诊断标准逐一筛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年级小学生紧张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5.08%,不同年级有显著差异,啃指甲癖的发生率最高,为29.64%,精神习惯性抽动为16.39%,吮拇癖为8.88%,屏气发作4.78%,习惯性擦腿1.64%,撞头发生率很低,影响小学生紧张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学习成绩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结论:小学生紧张性行为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不同年级小学生人群的屈光状态及年级分布的特点。方法:1~6年级学生,按年级分组为6组;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GB11533-89)对学生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按照年级统计。结果:在13484只眼中,视力1.0以上者(包括1.0)9185,占受检总数的68.12%,小于1.0者4299眼,占31.88%,视力低下率为31.88%;近视眼3994眼,占受检总数的29.6%,远视眼297眼,占2.2%,其他眼病8眼,占0.06%;1~6年级视力低下检出率逐渐增高,且各年级学生视力低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沧州市新华小学在校小学生视力低下发生率较高,其中近视为主要因素,屈光矫正不足较严重,因此加强近视防治工作以及减少视力损害,对提高儿童屈光不正矫正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营养状况环境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珠海市城区两所小学的全部3275名1~6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营养知识、运动情况、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等与儿童营养有关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2791份有效答卷中,小学生和其家长有一定的营养知识,但是不够全面和具体,其中选购食品观念错误率分别是45.9%和31.7%。小学生中有93.8%吃早餐,50.3%的小学生每天喝牛奶,但63.1%有吃零食的习惯;42.9%学生睡眠少于9个小时,58.9%不午睡;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现象普遍,13.2%小学生每日超过2小时,业余时间,平均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有37.97%,许多学生关心自己的体重问题。提示我们,从家长和学校两个方面着手,加强对学生正确营养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减轻精神压力,注意始于青少年时期的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有关因素,了解儿童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选取与儿童心理卫生有关的11个问题自拟调查表,对昆明市红联小学1-3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根据该生的学习成绩、平时表现完成做答工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年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以注意力不集中最多,共出现119人,占47.0%;其次,多动80人,占31.6%;爱哭或气愤60人,占23.7%,独处49人,占19.4%;其余依次为依赖、咬笔、口吃、咬指甲等不良行为。二年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以注意力不集中最多,共出现56人,占20.4%;其次,多动28人,占10.2%;其余依次为咬笔、口吃等不良行为。三年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以注意力不集中最多,共出现96人,占41.2%;其次,多动76人,占32.6%;其余依次为咬笔、口吃、依赖、爱哭等不良行为和不良情绪。注意力不集中男生多于女生(P〈0.05)。不良行为男生多于女生,如咬衣角或上课时紧张、口吃(P〈0.01)和口吃不清(P〈0.05),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越差出现的频率越高。结论:0~3年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影响因素较多,表现复杂,应当引起家长、教师和心理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塘口镇学生应用乙肝疫苗控制HBV感染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塘口镇中小学生学前儿童HBv感染状况和应用乙肝疫苗控制HBV感染效果。方法 1997年应用ELISA法对全镇4811名中小学生学前儿童进行HBsAg检测,HBsAg阴性者进行乙肝疫苗三针基础免疫接种,3年后的2001年再对全镇4891中小学生学前儿童检测HBsAg。结果 1997年学生儿童HBsAg阳性率为13.4%,其中学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的阳性率依次为8.1%、14.6%和13.7%,学前儿童与小学生、初中生之间相比,其阳性率具显著性差异,小学生与初中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001年学生儿童HBsAg阳性率为7.3%,其中学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的阳性率分别为3.1%、6.5%和11.1%,三者之间相比具显著性差异。2001年学生的阳性率比197年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塘口镇在中小学生和婴幼儿学前儿童中开展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可有效控制HBV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洛阳市洛龙区小学营养教育的现状,探讨小学生营养教育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择本辖区内22所小学的400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学生年级分为低年级组(1~3年级200例)和高年级组(4~6年级200例)。2组学生均在学校接受营养教育,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学校营养教育效果,分析学校营养教育现状,并制定改善营养教育现状的对策。结果受访学生中,高年级组学生营养教育效果各项目评分及总分显著优于低年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年级学生评分略高于营养教育评分合格线,低年级学生评分低于营养教育评分合格线。结论当前洛阳市洛龙区小学营养教育现状不够理想,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营养教育欠缺严重,应注意强化学校营养教育措施,真正改善学生营养知识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部分中小学生吸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州市1635名中小学生吸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吸烟率为1.22%。初中生吸烟率为2.80%,高中生吸烟率为3.54%;最初吸烟心理以觉得好玩为主占52.4%;第一次吸烟的年龄高峰是11—12岁和13—14岁,即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二年级;香烟的来源以他人送烟为主占54.8%;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其吸烟率越高。提示:中小学生吸烟问题不容忽视,应及早对其开展吸烟行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小学生紧张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洛阳市4所小学的73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依据先分层后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填写统一调查表,按诊断标准逐一筛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年级小学生紧张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5.08%,不同年级有显著差异。啃指甲癖的发生率最高,为29.64%,精神习惯性抽动为16.39%,吮拇癖为8.88%,屏气发作4.78%,习惯性擦腿1.64%,撞头发生率很低,影响小学生紧张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学习成绩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结论小学生紧张性行为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宁市城郊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市郊3所小学7岁和9岁学生粪便,应用Kato—Katz法对镜检普查肠道寄生虫。结果南宁市城郊小学生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98%,男生感染率为1.75%、女生感染率为4.13%;7岁年龄组感染率为4.76%,9岁年龄组感染率为1.54%。结论南宁市郊小学生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2004年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东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攀枝花市东区三所中小学校2970名学生2007年的健康体检资料,用Rohrer指数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中小学生过度瘦弱率为1.0%,瘦弱率为11.4%,中等率为72.5%,肥胖率10.3%,过度肥胖率4.8%;营养中等率中学生(76.0%)高于小学生(70.6%);肥胖与过度肥胖率小学生(17.2%)高于中学生(11.3%)。过度肥胖率男生(5.8%)高于女生(3.9%)。结论攀枝花市东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均存在,尤以营养过剩突出,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加强学生及家长的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纠正不良的营养态度和行为,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于1992年始在太仓市22个乡镇的1-3年级小学生和部分幼儿班学生共19375入中进行了该项疫苗的现场效果考核.以个体随机的分组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长春苗组、昆明苗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比较注射后72小时内的局部和全身反应,一个月后ALT异常率和历时4年的甲型肝炎发病率.观察结果表明两种疫苗注射后的反应小、安全性好,都具有较好的流行病学效果,长春苗和昆明苗的保护串分别为91.93%、84.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区自1992年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以来,4岁幼儿班及小学1~6年级学生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及乙肝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于2003年8~10月对我区4岁幼儿班及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HBsAg、抗-HBs指标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为0.64%,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是小学六年级,阳性率为1.12%,最低是4岁幼儿班,阳性率为0.08%;抗-HBs阳性率为66.25%。结论 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后程大分割立体定向γ射线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将2003—01~2005—03收集的61例完成治疗食管癌病人,分常规放射治疗组(CRT)30例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LCHSRT)31例。CRT组,2Gy/次,5次/wk,总剂量为66~70Gy/6.5~7wk。LCHSRT组,先常规放射治疗到剂量36~40Gy/3.5~4wk,再进行大分割体部伽玛刀治疗,3.6~5Gy/次,3次/wk,20~32Gy/I.5~2.5wk,总剂量达到66~70Gy/5.5~6wk。结果:CRT组和LCHSRT组急性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0.0%和16.1%(x^2=4.322,P〈0.05)、26.7%和6.5%(x^2=4.546,P〈0.05),两组急性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6.7%和48.4%(x^2=1.086,P〉0.05),两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RT组和LCHSRT组疗后ImoCR率分别为33.3%和61.3%(x^2=4.788,P〈0.05)、局控率分别为90.0%和93.5%(x^2=0.218,P〉0.05);3mo局控率分别为83.3%和90.0%(x^2=0.577,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mo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6.7%和83.3%(x^2=5.079,P〈0.05),两组6mo局部控制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a局控率为45.8%和76.2%(x^2=4.301,P〈0.05),两组1a局部控制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a生存率分别为41.7%和76.2%(x^2=5.472,P〈0.05),两组1a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LCHSRT提高了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1a生存率,近期疗效高于CRT。LCHSRT的放射反应小。远期疗效及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泸州市城郊小学4~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泸州市城郊小学4~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两所城郊小学507名学生,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MHT)为测评工具,对其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从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方面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泸州市城郊小学4~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7.19%,至少有1项焦虑异常的检出率为13.50%,各内容量表中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的检出率居于前三位;5年级在总体焦虑情况、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方面均比4年级严重;5年级的对人焦虑和过敏倾向比6年级表现得更为明显;6年级的总分、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得分显著高于4年级;女生的恐怖倾向高于男生。结论:泸州市城郊小学4~6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检出率略高于国内大多数文献的调查结果,需要对其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现状,促进该地城郊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胸膜反应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评估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继续胸穿或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法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6例有胸膜反应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按发生胸膜反应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三组。A组38例,中心静脉导管引流;B组46例,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C组42例,规律抗结核治疗。三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均为2HRZE(S)/4HR,口服强的松30mg/d,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结果A组1个月后胸腔积液控制率为97.4%,显效31例(81.6%),有效6例(15.8%),无效1例(2.6%),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100%;B组1个月后胸腔积液控制率为67.4%,显效4例(8.7%),有效27例(58.7%),无效15例(32.6%),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0.4%;c组1个月后胸腔积液控制率38.1%,显效3例(7.1%),有效13例(31%),无效26例(61.9%),6个月后总有效率42.8%。结论对有胸膜反应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术前肌注安定10mg后,给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疗效明显优于胸腔穿刺,胸腔穿刺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广东省增城市某学院大学生和某小学小学生共4381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a B Vinus,HBV)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HBsAg、HbsAb及HBeAg。结果 两所学校HBsAg阳性率7.56%、HBeAg阳性率5.71%(其中HBeAg阳性率75.53%)、抗—HBs阳性率53.14%。男性HBsAg阳性率为8.58%,显著高于女性的6.20%(P<0.01)。大学生及小学生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7.9%及4.9%(P<0.05),抗—HBs阳性率分别为49.7%及79.0%(P<0.01)。结论 被调查的增城市学生HBV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数10.30%,男性高于女性,大学生HbsAg高于小学生,而抗—HBs阳性率低于小学生。  相似文献   

17.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笔者收集本院儿保门诊1999~2000年的203例心理咨询的患儿,并对其个人史、家族史、家庭教养、生活、学习状况、体格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智力测验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分析1.1 一般资料203例心理咨询儿童中,年龄、性别分布详见表1。其中最小的为1岁4个月,最大的为14岁。独生子女占90.0%。其中小学生为多,占总数的81.2%(182/203),且1~3年级的小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数的61.6%(125/203),学龄前及初中生分别为总数的9.9%(20/203)及9.4%(19/203)。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了解学龄儿童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和小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率、抗-HBs阳性率和HBsAg阳性率,抗体滴度及保护效果。方法观察小学1-6年级小学生,年龄范围在7—13周岁之间,辖区内部分中学生,检测HBsAg、抗-HBs,用固相放免方法检测。在有效期内严格接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及判断结果。判定:S/N≥2.1;以≥10mIU/ml为阳性。采用x^2检验的统计学检验分析。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市区小学生高于郊区学生(x^2=54.58,P〈0.01),HBsAg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检测到的1134名小学生中,抗-HBs阳性率平均在89.2%.HBsAg阳性率,城区小学生低于郊区学生(x^2=18.35,P〈0.01),且均随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增高而下降。市区学生HBsAg阳性率2.65%;郊区学生HBsAg阳性率2.76%,差异无显著意义(x^2=1.35,P〉0.05).近期加强接种了重组乙肝疫苗的中学生,抗HBs-抗体阳性率97.7%。结论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的增高,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在乙肝高发区.尽管推行了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规划,但从长远的免疫篆略考虑,有必要制定加强免疫计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济宁市城区小学生被动吸烟现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济宁市城区小学5所,教育培训机构4个,共向1355名三至五年级小学生发放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0.55%。结果济宁市城区小学生被动吸烟率为66.91%,尝试吸烟率为9.16%。五年级小学生对家人和同伴吸烟持否定态度的比例低于三、四年级(χ2分别为6.427、9.44,P分别为0.04、0.009)。老师及学校控烟情况在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7.579、24.557.P<0.001),五年级小学生课堂讲授吸烟危害健康相关知识比例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帮家人买烟是影响小学生对被动吸烟危害健康认知的危险因素,OR=2.416,95% CI(1.356~4.304),听说过被动吸烟、老师曾讲解吸烟危害健康、学校设有烟草危害的宣传教育栏、学校有禁止吸烟的标志或警示性标语是小学生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认知的保护因素。结论济宁市城区小学生被动吸烟率和尝试吸烟率均较高,提高家庭成员的控烟意识,加强校园控烟教育,建设无烟校园,是减少小学生被动吸烟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广东汉族人群KIR-HLA信号系统表达规律。方法 对79例广东汉族正常人行KIP-HLA分型,根据KIR-HLA间识别规律,分析各KIP-HLA受体配体对的频率。结果 KIR2DL2/3-HLA-Cw^Asn80(65.8%)是主要的抑制性KIR-HLA受体配体对,其次是KIR3DL1-HLA—B^Bw4(62.6%),KIR3DL1-HLA—A11(54.296),和KIR2DL1-HLA-Cw^Lys80(25.4%)。表达KIR2DL1,KIR2DL2/3或KIR3DL1而不表达相应HLA配体的频率分别是63,3%、1.3%、31.6%。KIR2DS1-HLA—Cw^Lys80,KIR2DS2-HLA-Cw^Asn80,KIP3DS1-HLA-B^Bw4的频率分别是2,5%、26.6%、16.5%。结论 KIR—HLA信号系统在广东汉族人群有较高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