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97例咽,喉结核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喉结核病常继发于肺部结核,原发者较少见据我科不完全统计资料表明,近10余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咽、喉结核病临床症状大多轻微,缺乏特征性表现,为提高早期诊断率,应及时行X线胸片检查、局部活检及痰液涂片检查,且应以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为确诊依据。本文对该病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对喉咽疾病研究的深入,发现许多疾病都与胃内容物返流至咽喉部有密切关系,2002年喉咽返流疾病(LPRD)这个名词正式被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采用。本文就此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检查、诊断、与胃食管返流疾病的区别、相关疾病及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喉咽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咽反流病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喉咽反流病的诊断大部分依靠患者的主观症状、客观检查和试验性治疗.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喉咽反流病是不同于胃食管反流病的另外一种疾病.是基于咽喉部可监测酸性环境,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效的一种疾病.本文主要目的是介绍喉咽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检查及治疗喉咽和喉部隐匿或可疑性异物的新手段.方法回顾分析用鼻咽纤维喉镜检查治疗48例喉咽及喉部隐匿或可疑性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46例异物用纤维喉镜一次取出,另2例为局部炎性反应,经消炎治疗后痊愈.结论鼻咽纤维喉镜是检查和治疗喉咽及喉部隐匿性异物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喉真菌病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 例喉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5例病变均经病理活检后确诊为喉真菌感染,经禁声、停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及采用抗真菌治疗治愈。随访2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 喉真菌病临床上容易误诊,多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发病,病理活检是确诊喉真菌病的重要手段。确诊后禁声,停用抗生素和激素及采用抗真菌治疗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镜检查时喉咽部位的显露方法,提高喉镜对喉咽癌局部侵犯范围判断的准确性。方法 113例喉咽癌患者术前行喉镜检查,喉镜检查时喉咽部的显露采用颈前皮肤牵拉法和吹气球法,观察这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对喉咽癌原发病灶和局部侵犯范围的判断情况。结果113例喉咽癌患者中,平静呼吸时仅有33例(29.2%)能够清楚显示喉咽部的具体情况,使用颈前皮肤牵拉法和吹气球法后,有106例(93.8%)能够清楚显示喉咽部的情况,明显优于平静状态下对病变的显露和判断(χ2=99.591,P<0.001)。这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对喉咽后壁和环后区是否受侵犯的判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喉镜检查是喉咽癌术前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使用颈前皮肤牵拉法和吹气球法能够将喉咽后壁和环后区充分分离,使喉咽各壁显露出来,从而明显提高喉咽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线型闭合器在喉全切除术中关闭喉咽腔黏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16例喉癌患者行喉全切除术中应用线型闭合器关闭喉咽腔黏膜,其中放疗后未控2例,放疗后复发4例,初治10例.当线型闭合器关闭喉咽腔黏膜后,将亚甲蓝液体从鼻咽通气管注入喉咽腔,检查吻合口有无渗漏.结果 16例患者术中喉咽腔注入亚甲蓝检查吻合口,15例无渗漏;1例有轻微渗漏,缝合后愈合良好,术后未发生咽痿.无患者中转开放手术.所有患者外科切缘均为阴性.1例放疗70 Gy后失败的患者出现轻微咽瘘,保守治疗后痊愈.应用线型闭合器关闭喉咽腔黏膜与传统手工缝合相比,可以节省手工缝合喉咽腔的手术时间大约45 min,咽瘘发生率为6.25% (1/16).结论 用线型闭合器关闭喉咽腔黏膜操作简单、可靠、实用,避免手术野的污染,节省手术时间,降低咽瘘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改进既往Muller动作的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和常规的多导睡眠描记( polysomnography ,PSG)监测 ,观察药物诱导睡眠下纤维鼻咽喉镜和PSG监测的所见 ,探讨同步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比研究。药物诱导睡眠下的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和PSG监测 ,之前或之后予常规的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和PSG监测 ,观察两者检测结果的差别。结果  3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 ,OSAHS)患者中 ,鼻咽狭窄 17例 ,均伴有口咽狭窄 ;鼻咽、口咽伴有喉咽狭窄 8例 ;2例为口咽狭窄 ,伴扁桃体肥大 ,5例为喉咽狭窄。其中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 3例中 ,2例为喉咽狭窄 ,1例为鼻咽狭窄。药物诱导睡眠下的PSG监测与常规PSG监测结果明显相关。但异常程度高于常规的检查。药物睡眠呼吸暂停指数的下降同步于咽部的阻塞 ,但恢复迟于咽部的阻塞。三部位均狭窄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 hypopneaindex ,AHI)改变最为严重 ,鼻咽并口咽次之 ,再次为单独的喉咽或口咽狭窄。结论 药物诱导睡眠下的纤维喉镜和PSG监测可以清楚的显示鼻咽、软腭、舌根在鼾声和OSAHS中的动态变化 ,在观察鼻咽、口咽阻塞的同时 ,同步记录到OSAHS的存在及程度 ,为从形态学和机能学的角度深入分析鼾声和OSAHS提供了可  相似文献   

9.
<正>甲状腺与喉、喉咽和气管的解剖关系密切,喉鳞状细胞癌向前发展侵犯双侧甲状腺,引起重度喉阻塞,同时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在临床上罕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难度,而且使病人愈后趋于险恶,我科收治的1该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声嘶3月伴呼吸困难10天入院。门诊行喉镜检查示:声门区及声门下可见不光滑新生物,右侧半喉固定。甲状腺穿刺活检显示:甲状腺肿瘤,倾向为乳头状癌。2017年12月14日  相似文献   

10.
对80例鼻硬结病人用内窥镜检查上颌窦、咽鼓管咽口和下呼吸道,旨在确定这些部位的继发性硬结病的发病率。当临床检查及放射学诊断怀疑上颌窦、咽鼓管咽口或下呼吸道可能伴发硬结病变时,用Storz内窥镜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检查及活检,结果证实18例(22.5%)鼻窦有病变;22例(27.5%)咽鼓管咽口周围有病变;21例(26%)喉部有病变;16例(20%)气管有病变;6例(7.3%)支气管有病变。显示鼻硬结病人在鼻窦、咽鼓管、喉、气管等部位的发病率相当高;内窥镜检查在诊断罕见部  相似文献   

11.
喉结核5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临床上对喉结核的认识。方法:对52例喉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仅13例有活动性肺结核,73.7%的病例首次就诊时误诊为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或慢性喉炎,4例误诊为喉恶性肿瘤,全部病例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了解近年来喉结核的病理变化以及加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重视可以减少喉结核的误诊。  相似文献   

12.
咽喉部梅毒8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以咽喉部疼痛、声嘶为首发症状的梅毒的临床特点,以避免对该病的误诊、误治。方法:对2000年8月-2002年6月作者在援助喀麦隆医疗队工作期间就诊于Guider医院首诊于耳鼻喉科的8例梅毒病进行了总结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有口腔及咽喉部粘膜白色病损,经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进行梅毒血清血检查均呈阳性。经治疗1-2个疗程后均痊愈,复查RPR转阴,TPHA滴度下降,随访半年未复发。结论:咽喉部梅毒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和血清学检查均可确诊,不必取活组织病理检查。耳鼻喉科医生对本病应有足够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吸人性烧伤气管切开的时机选择与指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有吸入性损伤时气管切开的时机与指征。方法:对180例大面积烧伤(其中石油天然气烧伤144例,轻质油烧伤26例,热蒸汽烧伤10例),合并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在烧伤后进行气管切开的依据、必要性、时机、指征及手术要点进行总结。结果:18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病人,烧伤后1-24小时进行气管开术124例,其中轻度85例(气管切开后死亡4例),中度22例(气管切开后死亡9例),重度17例(气管切开后死亡11例),超过24小时后进行气管切开术51例,其中轻度12例(气管切开后死亡8例),中度34例(气管切开后死亡15例),重度5例(气管切开后死亡5例)。有5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未及气管切开即死亡。气管切开时颈部有环状或半环状焦痂21例,伴头面部严重烧伤90例,口呈鱼嘴状者32例,口鼻内大量血清性渗出者37例。结论:吸入性损伤时喉梗阻危象的发生是引起烧伤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强调大面积烧伤伴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时,应在烧伤后早期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术,可以降低病人喉梗阻危象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岛状皮瓣、筋膜瓣在头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缺损部位、范围、形态 ,选择轴型岛状皮瓣或随意型皮下蒂岛状皮瓣修复头皮、眼睑、鼻、耳廓、面部和口腔软组织缺损4 2例。结果 :4 1例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 ,1例皮瓣部分坏死。结论 :用岛状皮瓣、筋膜瓣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外耳道胆脂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关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范围小,骨质破坏较轻者5例;虽有骨质破坏,但未进入乳突及上鼓室者6例;侵入上鼓室2例;侵入乳突者3例,并有外耳道后壁-乳突腔瘘形成。结论:外耳道胆脂瘤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它和外耳道栓塞性角化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治疗的关键是彻底清除胆脂瘤囊袋和死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导— Van der Hoeve综合征家系并进行听力学检测。方法:对家系进行纯音测听、摄全身骨骼X线片,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基因连锁分析。结果:家系4代24人,听力下降4例7耳,其中传导性聋3例5耳,混合性聋1例2耳。听力下降发生年龄最小5岁,随年龄增加,骨导听力逐渐下降,听力损失加重,出现混合性聋。其中有蓝色巩膜、骨折、传导性聋3人,蓝色巩膜、传导性聋3人,仅有蓝色巩膜1人。骨折幼年发病,多发生在四肢管状骨及锁骨,1例后遗畸形。结论:家系疾病连续多代遗传,符合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外显率较高,属综合征性遗传性聋。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喉 Reinke′s水肿的诊断水平和手术治疗效果 ,本文对 1 991~ 1 997年间的 3 3例喉Reinke′s水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喉 Reinke′s水肿的病因、命名、诊断和手术疗效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听神经病并发的前庭及肢体神经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听神经病患者前庭神经和四肢末梢周围神经的受累情况 ,加深对听神经病的总体认识。方法 :对2 8例青少年听神经病患者行前庭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2 8例听神经病中 ,有 2 2例外周前庭功能受损 (78.5 7% ) ,11例肢体末梢神经受损 (39.2 9% )。冷热试验诱发性眼震反应分下列三种类型 :1双侧正常 6例 (占2 1.43% ) ;2双侧减弱 2 0例 (占 71.43% ) ;3单侧减弱 2例 (占 7.4%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分四种类型 :1运动、感觉均正常 17例 (占 6 0 .71% ) ;2运动、感觉均异常 4例 (占 14.2 9% ) ;3单独运动异常 4例 (占 14.2 9% ) ;4单独感觉异常 3例 (占 10 .71% )。结论 :影响听神经的病理过程也可以影响其它颅内或颅外的周围神经 (如前庭神经和肢体神经 ) ,听神经病既可以单发也可以并发多种周围神经病。  相似文献   

19.
EBV潜伏膜蛋白-1表达与鼻咽癌增殖和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EBV基因EBER-1和LMP1的表达,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Fas和Fas-L,Caspase 3表达及其与p53蛋白的积聚、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和凋亡原位标记(TUNEL)技术研究NPC组织中EBV表达、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肿瘤增殖活性和凋亡活性。结果:87例NPC中,EBER1原位杂交(ISH)检出率为100%,EBV-LMP1阳性率63.2%(55/87),p53蛋白阳性率95.4%(83/87),肿瘤细胞Ki67核阳性率96.6%(84/87),鼻咽癌p53阳性强度与EBV-LMP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05)。本组NPC病例Bcl-2和Bax阳性率分别为69.0%(60/87)和6.2%(57/87),Fas和Fas-L阳性率分别为87.2%(75/86)和54.7%(47/86),Caspase 3阳性率为62.1%(54/87)。NPC组织 Bcl-2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明显负相关(P<0.005),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Ki67的表达)与p53蛋白积聚显著正相关(P<0.0005)。Caspase 3表达与EBV-LMP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1),但与Fas-L的表达呈正相关(P相似文献   

20.
鼻内窥镜外科学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和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窥镜外科是鼻科领域划时代的技术进步。自 80年代中期以来得到蓬勃发展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本课件根据临床耳咽喉科医师的再教育学习需要 ,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 6 0 0 0余例手术病例和丰富临床资料的基础上 ,以多媒体编辑工具 Authorware为平台 ,制作了一个图、文、声并茂 ,交互性强的鼻内窥镜外科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内容包括 :解剖学和生理学、影像学、手术学三大部分 ,系统讲解了鼻内窥镜外科学的相关知识 ,软件配有大量图片和手术录像 ,具有很强的使用性。本文重点介绍该课件的设计和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