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孟娟 《家庭护士》2008,6(1):245-246
临终护理的兴起与发展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是中医学、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 所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临终护理可对现代医学治疗无望的病人实施缓解其症状和减轻痛苦 ,维护其尊严,增强其对临终生理、心理状态适应能力,并帮助临终者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 程,并对临终病人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关怀的立体化社会卫生服务.在癌症病人晚期的临终 护理工作中.笔者体会到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了解病人的需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不论精 神和物质.每位病人的需求不尽相同,根据个人需求尽量满足,尽可能的减轻病人的精 神痛苦,使晚期癌症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生活的舒适、欣慰、有尊严、有意义[1].现就癌症病人的临终生理、心理、非语言行为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终关怀是一种对已失去治愈可能性的病人从医学、心理、精神等各方面进行关心、治疗和护理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为临终病人减轻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提高他们最后的生命质量,使其得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满足.现就我科在对癌症晚期病人实施临终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沈传华 《护理研究》2008,22(5):1217-1218
临终关怀是指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病人缓解极端痛苦,维护至死尊严,以及增加人们对临终生理、心理优秀的积极适应能力,帮助临终者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里程以及对临终者家属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生理、心理关怀。现就现代护理伦理学知识在临终病人实施关怀护理中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孟娟 《全科护理》2008,6(3):245-246
临终护理的兴起与发展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是中医学、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临终护理可对现代医学治疗无望的病人实施缓解其症状和减轻痛苦,维护其尊严,增强其对临终生理、心理状态适应能力,并帮助临终者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并对临终病人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关怀的立体化社会卫生服务。在癌症病人晚期的临终护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轻晚期肝癌患者的痛苦,提高其临终生命质量。方法为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36例肝癌晚期患者提供心理、生理、疼痛、睡眠等全面的舒适护理。结果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让患者安静、平和地渡过了人生最后阶段,家属十分满意。结论舒适护理对减轻晚期肝癌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舒适护理理论在晚期肝癌患者临终关怀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笔报道舒适护理理论在16例晚期肝癌患临终阶段的应用,给予患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减轻患及家属心理压力,患安静、平和地渡过了人生最后阶段,家属十分满意。认为舒适护理理论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提高了晚期肝癌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患享受到优死,体现了临终关怀“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临终护理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终护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由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是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顾,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本文通过从临终护理的起源、临终护理的意义、我国临终护理的模式、临终护理的内容、临终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临终护理的教育、我国临终护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临终护理前景展望8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临终护理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8.
濒死病人的护理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持临终病人的尊严,给予病人家属精神上的支持[1].2000年1月~2003年5月,我院对120例濒死病人开展临终关怀护理,以满足其生理、心理、社会及心灵上的需要,让濒死病人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临终病人数目日益增多,临终护理也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临终护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希望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以满足晚期病人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临终护理作为现代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体现了新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孟娟 《家庭护士》2008,6(3):245-246
临终护理的兴起与发展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产物,是中医学、护理学、伦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临终护理可对现代医学治疗无望的病人实施缓解其症状和减轻痛苦,维护其尊严,增强其对临终生理、心理状态适应能力,并帮助临终者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并对临终病人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关怀的立体化社会卫生服务。在癌症病人晚期的临终护理工作中。笔者体会到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了解病人的需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不论精神和物质。每位病人的需求不尽相同,根据个人需求尽量满足,尽可能的减轻病人的精神痛苦,使晚期癌症病人在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癌症化疗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0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行以健康知识讲座、认知行为疗法、集体心理干预等形式的心理疗法,对照组给予日常支持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TDL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DL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 8);治疗后两组TDL生存质量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P=0.000 0,P=0.019 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5 6).结论:对癌症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能提高其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2.
刘小蓉  邹敏  范杏红 《护理研究》2009,23(3):661-662
为提高癌症儿童中晚期的生存质量,结合癌症患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提出姑息护理应给癌症患儿及家属提供综合性服务,其中包括基础护理、症状护理、心理护理、丧亲及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13.
人生回顾疗法对于癌症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本文从人生回顾疗法的概述、实施方法、实施人员的要求以及其在癌症患者中实施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人生回顾疗法在癌症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临床参考,减轻癌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院乳腺外科开展人文护理的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有特色的人性化护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建立促进全面康复的乳腺癌患者病友会“汝康沙龙”,每季度组织乳腺癌患者聚会活动一次,内容包括:讲解乳腺癌相关知识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病友及家属相互介绍抗癌经验及家庭护理心得体会,医、护、患才艺展示等。结果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开展乳腺外科人文护理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深入了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对于希望的真实体验,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究患者如何重建希望,为制订宫颈癌患者的护理和心理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8—12月在广州市某三甲专科医院妇科治疗后出院的宫颈癌术后康复期患者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面对面个人深入访谈,访谈内容按照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整理。结果通过分析得出3个主题:对希望的理解;阻碍希望的因素;希望得以重塑和维持的原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通过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来提高其积极心理资本,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6.
临床心灵关怀是指医护人员针对患者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精神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和情感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在肿瘤患者中实施临床心灵关怀,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全方位护理服务,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同时可促进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服务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卵巢癌患者可修饰性心理困扰影响因素及其与生存质量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262例,分析患者可修饰性心理困扰率、困扰程度、生存质量及心理困扰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修饰性心理困扰影响因素。结果262例卵巢癌患者中,可修饰性心理困扰低状态126例(48.09%)、中等状态108例(41.22%)、高等状态28例(10.69%),生存质量良好118例(45.04%)、不佳144例(54.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独居、家庭月收入、肿瘤分期、社会支持度、疾病认知度、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度、疾病认知度、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生存质量是卵巢癌患者可修饰性心理困扰处于中高状态的风险因素(P<0.05)。且可修饰性心理困扰状态与生存质量互为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可修饰性心理困扰影响因素多样,而弱化或消除影响因素利于减轻心理困扰,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生存质量的改善又可缓解可修饰性心理困扰,促进良性循环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心理状况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定,以心理状况评分的中位数(11.43分)将患者分为2组,对生活质量各领域成组设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理状况好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心理状况差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状况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心理状况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定,以心理状况评分的中位数(11.43分)将患者分为2组,对生活质量各领域成组设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状况好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心理状况差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状况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A conceptual model of adaptation to illness/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 and especially bone marrow transplant patients is presented. The process from the diagnosis of a life–threatening disease to adaptation to it is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This process starts with the initial stimuli (stressor) and the appraisal/perception of that as a threat (stage I), and continues with the reaction to the stressor, if it is perceived as a threat (stage II). This is the time that, if manipulation of the stressor with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occurs, prevention of ineffective coping and/or maladjustment to illness is possible. The third stage refers to the coping with the illness (adaptive or maladaptive coping), followed by the degree of adaptation to illness and satisfaction with daily life (quality of life). Depending on interventions applied at this stage, the outcome can be either adjustment to illness or maladjustment and low quality of life (final stage). In every stage of the process, certain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developmental variables are important, and these are described, based on research findings. Assessment of these variables is necessary for more effective planning of care and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Such a model can provid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bone marrow transplant patients and can help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nurses in particular, to develop their own assessment tools and plan care and/or interventions based on such a holistic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