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浸润性导管癌(IDC)钼靶X线表现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上皮生长因子2之间(c -erbB- 2)的关系,评价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术前预测浸润性导管癌的ER、PR、c- erbB- 2的表达的可行性。方法 35例乳腺钼靶和临床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大体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这些免疫因子的表达情况。把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中的恶性钙化、肿块边缘的毛刺与ER、PR及c -erB- 2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35例导管癌中, 肿块伴毛刺者25例,有钙化者14例;ER阳性者21例,毛刺组ER阳性率与无毛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5)。无钙化组ER阳性率较有钙化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R表达阳性者23例,毛刺组PR阳性率较无毛刺组高,钙化组PR阳性率较无钙化组略高,无统计学意义; c- erbB- 2表达阳性者25例,无毛刺组c -erbB -2阳性率较毛刺组高,无统计学意义。钙化组c -erbB -2阳性率与无钙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 IDC中毛刺性肿块与ER表达、钙化性肿块和c- erB- 2、PR表达之间有相关性,钼靶X线征像可以粗略反映ER、PR及c- erB -2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2.
836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分布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SP二步法对836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石蜡标本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并与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ER和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ER(+)、PR(+)、PR(-)表达率和年龄分布无关(P>0.05),≤39岁年龄组ER(-)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绝经后ER(+)率高于绝经前患者(P<0.001),PR(+)率低于绝经前患者(P<0.001);组织病理学类型和ER、PR之间关系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R(+)、PR(+)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者(P<0.001),ER(-)、PR(-)表达率低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ER、PR表达有一定规律,可作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的依据,同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的表达状况及其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1 0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组织ER、PR、c-erbB-2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TNM分期等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 008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53.53±12.60)岁;浸润性导管癌占80.5%.绝经后ER阳性者显著多于绝经前,且临床分期较早(P<0.05);绝经前后ER/PR双阳性与双阴性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PR阴性、ER/PR双阴性与腋淋巴结转移与否显著相关(P<0.05);ER阴性或ER/PR双阴性者的c-erbB-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ER阳性或ER/PR双阳性者(P<0.05).结论 ER、PR、c-erbB-2参与了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调控.ER、PR表达状态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及c-erbB-2表达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中雌、孕激素受体和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挝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的表达,并对不同临床分期和有无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62.5%、59.4%,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0.0%、0,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者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转移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和p53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及c-erbB-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的表达状况及其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100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组织ER、PR、c-erbB-2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TNM分期等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008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53.53±12.60)岁;浸润性导管癌占80.5%。绝经后ER阳性者显著多于绝经前,且临床分期较早(P<0.05);绝经前后ER/PR双阳性与双阴性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PR阴性、ER/PR双阴性与腋淋巴结转移与否显著相关(P<0.05);ER阴性或ER/PR双阴性者的c-erbB-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ER阳性或ER/PR双阳性者(P<0.05)。结论ER、PR、c-erbB-2参与了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调控。ER、PR表达状态与患者月经状态、腋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及c-erbB-2表达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6.
胃癌中ER、PR表达及其与癌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ER、PR表达及其与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1 0 0例胃癌中ER、PR表达。结果 :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 5 0 %和 44.0 % ,均与细胞分化程度 ,组织学类型有关。淋巴结无转移者阳性表达比淋巴结伴有癌转移者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ER和PR阳性表达有高度一致性 ,二者的检测对胃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探讨骨肉瘤病人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与其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 6 5例骨肉瘤病人ER ,PR表达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的骨肉瘤病人ER ,PR表达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5 92~ 2 .2 4 2 ,P >0 .0 5 )。临床无转移、存活时间长的骨肉瘤病人ER ,PR表达的阳性率高于临床有转移、存活时间短者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0 7~ 11.85 ,P <0 .0 5 )。④结论 骨肉瘤病人ER ,PR阳性率检测可为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病人预后的评估及骨肉瘤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分型、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和ER、PR与p16、CyclinD1、C-erbB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进行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58例术前均未做放、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p16、CyclinD1、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7.24%(39/58),在乳腺癌Ⅱ级与Ⅲ级之间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6.7%(23/30)和33.33%(4/12),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癌伴淋巴结转移组p16的阳性表达率55.17%(16/29),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p16的阳性率79.32%(23/29),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表达与肿瘤大小、ER、PR无相关性。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为63.79%(37/58),乳腺癌Ⅱ、Ⅲ级之间CyclinD1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5);CyclinD1与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PR未见相关,与ER正相关。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37.92%(22/58),C-erbB2癌基因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和乳腺癌组织分级相关(P<0.01),与ER、PR肿瘤大小、分型无相关。结论:①p16、CyclinD1、C—erbB2基因蛋白异常与乳腺癌发生有关;②p16、C—erbB2与淋巴结转移有关;③p16、CyclinD,、C-erbB2蛋白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数;④p16、cyclinD1、C-erbB2无相关,各自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53 突变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表达差异与其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 42例乳腺原发癌与转移癌石蜡切片中 ,P53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率为 5 9.5 2 % (2 5 /4 2 )。原发组阳性率为 45 .45 % (10 /2 2 ) ,转移组 75 .0 0 % (15 /2 0 )。≥ 45岁组阳性率 80 .0 0 % (16 /2 0 ) ,<45岁组 40 .91% (9/2 2 )。P53 蛋白表达在乳腺原发癌及转移癌间有显著差异(P <0 .0 5 ) ,与年龄亦显著相关。结论 乳腺原发癌与转移癌之间有明显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绝经前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ER、PR与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109例子宫内膜痛患者子宫内膜肿瘤中ER、PR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与绝经、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的相关性.结果 ①在109例子宫内膜癌中,ER、PR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8例及86例,阳性率在绝经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36例绝经前子宫内膜癌中,ER和P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1);ER的表达与癌组织病理分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R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73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中,ER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床分期较晚的癌组织中PR的表达明显低于早期病变组织(P<0.01);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的ER、PR表达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组(p<0.05).结论 ①不论是绝经前还是绝经后患病,子宫内膜癌大部分都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临床上可选用内分泌治疗.②PR的阳性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旱负相关关系,而ER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2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ER、PR、CEA阴性率分别为62.90%、54.80%、62.90%,由于乳腺癌组织类型不同其表达水平也不同。本文认为乳腺癌组织ER、PR、表达水平越高、预后效果越好,存活时间也越长,相反,CEA阳性率越高预后效果反而差,因此,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CEA水平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直接荧光组织化学法对300例女性乳腺癌进行三种性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检测,结果ER、PR、AR阳性率分别为61.6%、38.3%和22%.PR与ER阳性一致率为98.3%,而AR与ER阳性一致率仅为57.6%.本组结果显示乳腺癌硬癌性激素受体(HR)状况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转移之间无相关性.而通常预后较差的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和HR阳性率高于其它各型乳腺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40例腋淋巴结转移癌HR检测结果表明,转移癌HR状况绝大多数与原发癌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1年1月-2007年12月新收治的910例可手术乳腺癌的ER、PR、HER2及各种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910例的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占89.4%,浸润性小叶癌占1.7%,导管原位癌占5%,其他类型占4.9%;肿瘤卣径<2 cm占29.9%,在2~5 cm之间的占45.6%,5 cm的占24.5%;无淋巴结转移的占54.2%,3个及3个以下淋巴结转移的占25.5%,4个及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的占20.3%.ER表达阴件的占33.0%,PR表达阴性的为27.4%.HER2表达为+++的占20.1%.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就诊时淋巴结癌转移率减小(P<0.001),其他指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肿瘤大小与淋巴结痛转移率呈正相关(P<0.001),与ER及PR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1),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P=0.02);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01);ER及PR与HER-2呈明显负相关(P<0.001).在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乳癌中,ER、PR及HER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PR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良好的重要指标与HER2的表达呈负相关,HER-2的表达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临床上能更早期发现ER及PR阳性或HER2阴性的肿瘤.  相似文献   

14.
应用酶联亲和组化法及网格点计数方法,对30例乳腺癌、38例纤维腺瘤、39例小叶增生及23例非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及细胞密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①纤维腺瘤、小叶增生及非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率均分别低于癌中的表达(P<0.05),纤维腺瘤与小叶增生之间受体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各组病变中细胞密度的高低与受体阳性表达有关(P<0.05)。提示:乳腺良性病变中ER、PR阳性率的不同,为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及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组织中ER、PR、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R、PR、p53及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R和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9%和4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1.4%和94.3%,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5%和6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和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的ER和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1%和18.5%,明显低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98.1%,明显高于I期和II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分级G3级患者的ER和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7.6%和17.6%,明显低于G1级和G2级,p53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82.4%,明显高于G1级和G2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和非腺癌患者的ER、PR和p53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Ki-67表达阳性率为84.5%,明显高于非腺癌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PR表达缺失和p53、Ki-67表达增高与子宫内膜癌有关,且与临床病理存在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增殖细胞核抗原67(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67,Ki-67)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C-erbB-2)的表达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灶组织蜡块,检测其中PR、ER、Ki-67与C-erbB-2的表达。结果:本组Ⅲ~Ⅳ期病灶PR、ER阳性率低于Ⅰ期与Ⅱ期(P<0.05),Ⅲ~Ⅳ期与Ⅱ期病灶Ki-67与C-erbB-2阳性率高于Ⅰ期(P<0.05)。本组G3类型病灶PR、ER低于G1类型(P<0.05),Ki-67与C-erbB-2的阳性率高于G1类型(P<0.05);G2类型病灶Ki-67阳性率高于G1类型(P<0.05)。本组浸润程度≤1/2的病灶PR、ER阳性率高于浸润程度>1/2病灶(P<0.05),Ki-67阳性率低于浸润程度>1/2病灶(P<0.05);浸润程度≤1/2病灶与>1/2病灶的C-erbB-2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有淋巴结转移的病灶PR、ER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灶(P<0.05),Ki-67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灶(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C-erbB-2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7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Ki-67与C-erbB-2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PR与ER阳性,Ki-67与C-erbB-2阴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分化较佳,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评价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诊断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C-erbB-2、PCNA的表达与激素受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C-erbB-2癌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和PR的表达。结果:85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和PR表达率分别为58.8%、56.5%、71.8%和67.1%。C-erbB-2和PCNA的表达在ER、PR阴性组高于ER、PR阳性组,在淋巴结转移组C-erbB-2和PCNA的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C-erbB-2和PCNA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P<0.01),与淋巴结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和P<0.05)。结论:C-erbB-2、PCNA与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有一定的内在联系,C-erbB-2与PCNA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它们的检测结果对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辅助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苯氧胺对鼠乳腺雌、孕激素受体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新良  吴凯南  甘长清 《重庆医学》2003,32(6):722-722,731
目的 探讨三苯氧胺(TAM)对大鼠乳腺雌、孕激素受体(ER、PR)受体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外源性雌激素,复制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分别设置空白对照(A)组、药物对照(B)组、5倍(C)组、10倍(D)组、15倍(E)组、20倍(F)组治疗剂量TAM组。实验30d后取大昆乳腺用SP法检测ER、PR状况。结果 20倍剂量TAM的ER、PR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药物对照组。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较大剂量的TAM有下降ER、PR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雌 /孕激素受体 (ER/PR)在肺癌的临床病理意义 ,研究肺癌的激素受体表达、DNA含量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肺癌组织ER/PR ,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结果  4 0例肺癌ER检测阳性 2 3例 (57.5% ) ,PR检测阳性 16例 (4 0 .0 % ) ,异倍体者 31例 (77.5% ) ;受体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 ,并与病理类型有关 ;ER阳性者DI值较低 ,以二倍体多见。结论 肺癌组织中存在雌 /孕激素受体 ,能用以反映其生物学行为 ,联合检测激素受体和DNA含量可为肺癌内分泌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多的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应用PAP方法对50例乳腺癌、10例乳腺纤维瘤和10例乳腺小叶增生症石蜡切片进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癌胚抗原检测,其中30例乳腺癌应用JX-1医用图象分析系统测定了细胞核DNA含量。结果表明:(1)三种生物学标志物在乳腺癌的表达率分别为68%、66%和64%;(2)三种生物学标志物的表达与乳腺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3)三种生物学标志物与乳腺癌细胞核DNA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提示:癌胚抗原在乳腺癌有较高的表达率,可望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三种生物学标志物和D-NA含量能够反映乳腺癌的分化程度,均可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