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建梅  董蔚 《山东医药》1997,37(9):15-16
1981~1994年,我院收治卵巢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瘤患者52例,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18~78岁,平均47.47岁。6例未婚,46例已婚(已婚未孕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月经紊乱和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发现腹部包块38例(时间最长者6年),包块迅速增大者2例。绝经者26例(1~33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者24例(最长1年);生育年龄妇女均有月经紊乱(继发闭经2年以上者2例);下腹部隐痛3例;突然下腹痛以急腹症就诊者12例,其中2例以肠扭转和肠穿孔入院,经剖腹探查证实为卵巢肿瘤。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脓肿15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年 1月~ 2 0 0 3年 1月 ,我科共收治阑尾脓肿 1 5 6例 ,在中医疑难病专科协助下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 5 6例患者住院治疗 1 1 2例 ,门诊治疗 44例 ;男 94例 ,女 62例 ,年龄 4~ 72岁 ,平均38岁 ;发病 3~ 1 5 d;伴心血管疾患者 2 4例 ,糖尿病者 1 6例 ,其他疾病 37例。全部病例右下腹有包块 ,局部压痛和反跳痛明显 ,B超提示右下腹混合性包块 (阑尾脓肿 )。均在常规西药抗感染及支持治疗的同时 ,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敷。1 .2 治疗方法 :采用内服大黄牡丹消痈汤配合外敷消痈散治…  相似文献   

3.
卵巢转移癌6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报道 ,卵巢转移癌占卵巢癌的 9.3 %~ 11.3 %。 1995~ 2 0 0 1年我院收治卵巢转移癌患者 16例 ,其中 6例术前误诊 ,现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 :6例卵巢转移癌患者年龄 2 3~ 67岁 ,平均47.46岁 ,其中小于 40岁者 3例。 3例有胃病史 ,1例 8年前曾行乳腺癌手术。主要症状 :下腹隐痛 2例 ,腹胀、腹部包块 ,伴食欲下降、乏力 4例 ,腹水 3例 ,绝经后阴道流血 2例。查体示卵巢包块为单侧 2例、双侧 4例 ;囊实性包块 4例 ,实性包块 2例。包块直径 <10 cm2例 ,10~ 2 0 cm3例 ,1例直径约 2 5 cm。 4例癌抗原 CA1 2 5高于正常 ,3例 >2 0 …  相似文献   

4.
病理检查结果目前仍是确诊疾病的金标准。是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纵隔因其特殊的解剖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诊断治疗的难题。我院自2000年开展CT引导下经皮胸部包块穿刺诊断技术以来[1],探索了CT引导下经皮纵隔包块穿刺活检共9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我院经X线或CT确定的纵隔包块,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2~70岁,平均50.5岁。病灶分布有前纵隔包块4例,中纵隔包块2例,后纵隔包块3例;病灶大小30mm×30mm×50mm~8mm×8mm×10mm。并排除血管性疾病。1.2方法(1)适应证的选择纵隔非血管性包块,无严重心、肝、肺…  相似文献   

5.
姜知任  王雯  胡振华  王娟 《山东医药》2001,41(22):16-16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2月 ,我们对 5 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随访观察。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年龄为 16~ 5 1岁 ,停经 33~ 5 6天。其中 8例无明显停经史而有异常阴道出血史。血 β- HCG均 >3.1ng/ ml。异位妊娠包块直径 3.0~5 .2 cm。 40例可见妊娠囊 ,直径 <2 .0 cm。 15例有子宫直肠窝积液 ,最大液平 3.3cm。 5 8例患者治疗前均经彩色多普勒检查 ,经腹观察不理想者改用经阴观察。全部患者生命体症平稳 ,无明显腹腔活动性出血 ,肝肾功能正常 ,血 Hb>90 g/ L。治疗与随访 :均予五虫散胶囊…  相似文献   

6.
倪彩云  马莉 《山东医药》2001,41(18):40-40
198 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收治小儿肠套叠 10 6例 ,其中误诊 2 4例 ,现报告如下 ,并分析误诊原因。临床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为 2个月~ 3岁 ,<2岁者 18例。误诊时间 <6h者 15例 ,~ 12 h者 4例 ,~ 2 4 h者 3例 ,~ 4 8h者 2例。误诊疾病 :1误诊为急性肠炎 15例 ,均以呕吐、腹泻、阵发性哭闹、面色较苍白、无明显腹胀为主要表现 ,伴有轻、中度脱水。经抗炎补液治疗病情无减轻 ,发现大便以血便为主 ,直肠指诊血便者 9例 ,右上腹触及包块 ,左下腹空虚感者 7例 ,X线腹透见大气液平 6例 ,疑为肠套叠作腹部 B超 12例。 11…  相似文献   

7.
少儿原发性肝癌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儿原发性肝癌(HCC)临床上较少见,但近年来发病有增多的趋势。现将我院1988-01/2000-10收治的31例经病理证实的少儿HCC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本组31例,男22例,女9例,男女之比为2.5∶1;年龄2岁~18岁,其中2岁~6岁4例,7岁~14岁21例,15岁~18岁6例;城市居住者8例,农村居住者23例,两者之比为1∶2.9;有原发性肝癌家族史者2例,母亲及兄弟有肝炎病史者3例。31例中仅1例有明确肝炎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及上腹部包块,有27例。有2例以转移瘤症状为首发,体检均有明显肝肿大,肝最大平脐,最小肋下2cm,质硬触痛,表面不光滑,其中伴脾肿大10例,腹水12例,黄疸1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31例均行B超或CT检查,均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其中弥漫  相似文献   

8.
马慧  袁志勇 《山东医药》2003,43(24):12-12
成年人肠套叠在我国较为少见。在成年人肠套叠中约90 %继发于肠道器质性病变 ,故其治疗方法与幼儿患者不同。1991~ 2 0 0 1年 ,我院共收治该病患者 2 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 7例患者中 ,男 14例 ,女 13例 ,中位年龄 5 1(17~ 72 )岁。 2 4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 ,其中 19例表现为发作性慢性腹痛 ,18例有恶心、呕吐症状 ,10例可触及腹部肿块 ,仅 6例表现为急性完全性肠梗阻 ,3例有果酱样大便。术前明确诊断者 2 0例 ;10例可触及腹部包块者皆行 B超检查 ,其中确诊 7例 ;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2 0例 ,确诊 16例。2 7例均行手术治疗 ,小肠 -…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克隆病1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隆病是一种消化道的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疾病 ,临床少见。 1988~ 1998年 ,我们对 12例克隆病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资料分析 :本组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9~ 72岁 ,平均 38.5岁 ;病程 1天~ 9年 ,平均 2 .7年。 12例均有腹痛 ,伴发热 9例 ,不全肠梗阻 7例 ,腹泻 6例 ,腹部包块 2例 ,便血 1例。 1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术前确诊者仅 2例 ,误诊为肠梗阻 6例、阑尾炎 2例、结肠癌 1例、阑尾周围脓肿 1例。 12例共施行 16次手术 ,其中 3次手术 1例 ,为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而再次手术 ;2次手术 2例 ,1例为误诊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发…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疗乳腺囊性增生28例威海市妇幼保健院(264200)于建红,刘丽云威海市卫生防疫站王栋丽28例乳腺囊性增生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年龄25~40岁,病程3个月至2年。28例均有典型的乳房胀痛及乳房包块,胀痛随月经周期变化明显者23例,无周期变化者5例...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肾破裂临床上少见 ,术前不易明确诊断 ,常误诊为其它急腹症。为了提高本病诊断 ,现就我院遇到 6例自发性肾破裂总结如下 :男 4例 ,女 2例。年龄 31~ 6 0岁 ,平均年龄 45 .5岁。 6例均有腰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其中 3例腰腹部可扪及包块和肉眼血尿 ;1例伴有失血性休克 ;腹腔穿刺 2例 ,分别抽出淡黄色透明液体和脓性液体 ;腰腹部包块3例均进行腹部包块处穿刺 ,1例抽出不凝血性液体 ,2例抽出淡黄色透明液体。在 6例患者中 ,其中 1例摄腹平片 ,发现双侧肾区和右输尿管上段有结石影。B超 3例 ,1例右肾区无肾影像 ,左肾增大和边缘模糊…  相似文献   

12.
左氧氟沙星是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较广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已证明,该药具有较强的抗分枝杆菌活性。近年来,国内外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肺结核病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但用于女性盆腔结核包块的治疗未见报道。为评价其治疗女性盆腔结核包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自1998年9月~2006年12月,我们以经开腹活检确诊的女性盆腔结核包块,因粘连较重,无法行病灶切除者6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收治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58例(妊娠时间为30~86天),其中误诊为急性盆腔炎3例,子宫穿孔2例,阑尾炎、胰腺炎、食物中毒、卵巢瘤蒂扭转各1例,误诊率为15.52%,均因在治疗中出现失血性休克而确诊。治疗方法: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10例,均治愈。经纠正休克、止血、口服中药宫外孕汤(其主方为丹参、赤芍、桃仁、乳香、没药,包块形成时加三棱、莪术),肌注天花粉等治疗3个月,患者腹腔内积血吸收或形成包块,并逐渐缩小,症状消  相似文献   

14.
1980~1992年,我们收治残角子宫妊娠患者21例,术前均误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0~49岁;孕龄12~39周;其中足月妊娠2例。初孕妇12例,最高胎产次数孕5产4。有痛经史14例,阴道流血或伴膜状物排出10例。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14例,其中13例于妊娠12~20周破裂者误诊为输卵管妊娠破裂,1例妊娠20周后破裂者误诊为剖宫产术后妊娠子宫疤痕破裂。6例死胎者均未发生子宫破裂,其中5例妊娠20~36周者误诊为宫内死胎或过期流产,1例妊娠39周者误诊为足孕死胎。1例孕早期发现宫旁包块,疑诊为双子宫妊娠,38周妊娠时因先兆子痫行剖宫产术获得一活婴。本组合并妊高征3例,胎盘植入2例,同侧肾及输尿管缺如2例,残角子宫扭转并胎盘早剥1例。21例均经手术确诊,术后均痊愈出院。 误诊原因分析:残角子宫系由胚胎时期一侧副中肾管(即苗勒氏管)中段不融合、发育不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5.
1949~1977年我院内科、皮肤科收治各型白血病中有皮肤损害者11例,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性8例,女性3例,小者25岁,大者66岁。初发症状有皮肤损害者5例,其中皮肤起肿块2例;湿疹、疖肿、皮肤发痒伴结节者各1例,4例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以乏力及左上腹包块为初发症状;2例急性单核型白血病则以发烧、下肢痛或发烧、乏力就诊。  相似文献   

16.
对盆腔炎性包块以往均采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疗程长,疗效差。1998年1月~2001年1月,我院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用自拟中药汤行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将同期收治的60例,已确诊为盆腔炎性包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年龄22~45岁,平均34岁。对照组30例,年龄26~43岁,平均36岁。治疗方法:在应用抗生素1周的基础上(两组用药种类、剂量相同),治疗组加  相似文献   

17.
大肠镜检查234例中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1994年6月~1999年10月对234例以便血为主诉的中老年人患者进行了大肠镜检查,现将结果分析于下。临床资料 男166例,女68例,年龄45~72岁,其中45岁以下者53例,45~60岁62例,>60岁者19例。发病至就诊时间3天~10年。全部病例均以便血为主要临床主诉,部分病例伴有粘液血便、腹泻、里急后重、腹痛、腹胀、腹部包块、肠梗阻。有休克症状的大出血者8例,血红蛋白降至100g/L以下的中等量出血者53例,其余133例属轻度出血。器械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日本Olympus20Ⅰ型大肠镜进行检查。中等量以上出血者一般在出血停止,休克症状改善后…  相似文献   

18.
198 8年 10月~ 1999年 10月 ,我院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18例 ,均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13例 ;年龄 4个月~ 16岁。临床表现 :腹痛 13例 ,黄疸 16例 ,腹部包块 9例 ,高热寒战 7例 ,具有腹痛、黄疸、腹块典型“三联症”者6例。本组 18例中 16例术前经 B超或 CT检查确诊 ,另 2例来本院行 期手术治疗。按 F1anigan分类法 ,本组 型 16例 , 型 2例。治疗与结果 :18例均行手术治疗。 3例行外引流术 ,2个月~ 1年后行 期囊肿切除加胆总管空肠Roux- Y吻合术 ;2例于外院行囊肿十二指肠或空肠吻合术 ;入院后行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6例婴幼儿肠套叠。结合文献就误诊原因作了浅析,并提出了减少本病误诊的几点看法。1 临床资料 6例中,男3例,女3例。年龄6月~10月。3例均以呕吐起病。2例腹泻,大便常规见白细胞++,其中1例有血便,发高热,大便中有吞噬细胞,1例阵阵哭闹吐蛔虫。误诊时间<1天3例,~3天2例,>3天1例。6例中3例钡灌肠后确诊;2例剖腹探查时发现,并作了部分肠切除;1例住院8小时死亡,尸解证实。2 误诊原因分析2.1 临床表现不典型。患儿以呕吐起病。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占50%),治疗无效时还误作腰穿,造成患儿不应有的负担。2.2 腹部触诊无包块,轻易排除肠套叠。本组有1例系回—升结肠型肠套叠,部位特殊,套入部在结肠肝曲,恰被肝脏遮盖,包块不易触清而误诊。后行钡灌肠透视,见肝区下结肠钡剂通过受阻,呈杯口样改变,方诊断为肠套叠转外科。有时患儿腹胀明显,也不易触到包块。  相似文献   

20.
宫东尧  徐健 《山东医药》1993,33(6):24-25
我院自1980~1990年,对8例甲状腺癌侵及气管的病人行根治性联合切除,用自体组织修复缺损气管,获得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25~51岁,颈前正中包块2例,左侧颈前包块3例,右侧颈前包块3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刺激性干咳,呼吸不畅和颈前压迫感。1例合并低热。体检:除1例呼吸急促外,余无明显呼吸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