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标准胸腔镜手术与小切口手术相结合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腋下第4肋间做一4cm~10cm小切口,在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做一探查孔,置入胸腔镜,可单纯手工操作,或使用一次性消耗品操作.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90m i n(30~120m i n),术后平均胸腔引流时间3d(2~6d),术后平均住院7d(5~12d),发生胸腔并发症7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便灵活,费用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治疗经验. 方法:对23例VAT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90.7 min,术后带胸腔引流时间36~48 h,平均住院10.2 d,无手术并发症.结论: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轻,恢复快,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辅助(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 surgery,VATS)下外科手术治疗慢性非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2006年7月31例慢性非结核性脓胸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在VATS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2例转为加用小切口开胸完成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术后胸腔广泛渗血再次手术止血,平均手术时间95 min(60~170 min),术后平均胸管引流8 d(5~28 d),平均住院日18 d(10-47 d)。[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外科手术治疗非结核性脓胸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当患侧肺不能膨胀充满胸腔或大出血时需中转开胸治疗。  相似文献   

4.
林庆胜  张保中 《中原医刊》2006,33(23):36-3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高龄胸部疾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高龄胸部疾病患者行VATS 46例,年龄60~79岁,治疗病种有自发性气胸28例、肺癌及转移性肺癌8例、肺良性疾病5例、纵隔肿瘤4例、凝固性血胸1例等。结果VATS时间30~110m in,平均40m in。肺大疱结扎、切除28例,肺叶切除8例和肺楔形切除5例,纵隔肿瘤切除4例。6例中转开胸手术。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d,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包括心律失常、肺持续性漏气等,经处理后均治愈。结论VATS对高龄患者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同时对伴有心肺等慢性病的也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经验.方法:应用胸腔镜对30例MG病人行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出血<100ml,平均胸腔引流2.6d,平均术后住院7d,2例术后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24 h),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应用VATS治疗MG病人具有安全有效、纵膈脂肪清扫彻底、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2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顾江魁  陶立伟  葛阳 《安徽医学》2010,31(7):771-773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该病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胸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胸腔镜组与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5 min、9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0 ml、200 ml;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2.5 d、4 d;平均住院时间7 d、10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腋下“S”或垂直小切口行小儿急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84例,切口长8~10cm,肺叶切除3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开、关胸时间短各少于10~20m in,开胸过程出血量少于10m l,术后胸腔引流量60~140m l,平均88m l,伤口疼痛轻,上肢活动正常,平均住院天数10.6d。结论:腋下小切口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接受VATS肺段切除术的1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35~251min,平均(194±45)min;术中出血量210~560 m L,平均(320±40)m L;肺癌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数(9.3±4.1)枚;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9 d,平均(5.2±2.3)d;术后住院时间7~16 d,平均(11.3±4.5)d;术后病理包括肺腺癌6例、肺鳞癌2例,肺隔离症1例,错构瘤1例、炎性假瘤1例。结论:VATS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适合年龄偏大或患有较严重基础性肺部疾病及早期肺癌(Ⅰa期)患者。  相似文献   

9.
电视胸腔镜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附2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在处理胸外伤的价值.方法 60例胸外伤疾病中,采用VATS手术29例,传统开胸手术32例,比较两组术后2周的肺功能、术中至术后7 d总输血量、术后7 d胸腔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天数.结果 VATS组术后2周肺功能降低程度明显小于开胸组(P<0.05或P<0.01);术中至术后7 d总输血量明显低于开胸组(P<0.01);术后7 d胸腔引流量明显低于开胸组(P<0.01);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开胸组(P<0.01);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开胸组(P<0.01).结论 采用VATS处理胸外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符合美容、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在一些危重胸外伤疾病处理仍不能代替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0.
电视胸腔镜手术9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帮兴  徐远达 《重庆医学》2005,34(8):1204-1205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优点、适应证以及一些手术技巧.方法使用德国STORZ的10mm 30°胸腔镜及成套胸腔镜器械对97例患者行VATS,其中电视胸腔镜探查、止血31例,肺大泡结扎(切除)25例,单侧肺减容手术3例,胸膜活检10例,急性脓胸脓苔剥脱术11例,中段憩室松解2例,膈上憩室切除4例,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5例,心包部分切除6例.结果中转开胸8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本组手术时间平均86min,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1d,3例单侧肺减容手术后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VATS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病员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胸膜腔粘连是否为中转开胸的指征及术中处理办法。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组施行胸腔镜手术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41.4±16.4)岁。疾病分类:原发性肺癌22例,肺良性占位22例,气胸17例,纵隔肿瘤7例,心脏疾病7例。手术方式:手术通过常规胸腔镜切口完成,特殊情况下转为开胸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术中伴随胸膜腔粘连患者,根据其粘连形状及严重程度,予相应处理。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全组手术时间30~235 min,平均(88.4±16.0)min,术中出血10~600 ml。术中发现胸膜腔粘连33例(44.0%),其中肺良性占位患者伴胸膜腔粘连15例(68.2%),恶性肺肿瘤伴胸膜腔粘连10例(45.5%)。全胸腔镜完成手术66例(88.0%),中转开胸或胸腔镜辅助切口9例,中转开胸率12.0%。中转开胸原因:病变复杂累计其他脏器2例,淋巴结干扰2例,出血1例,患者过于肥胖腔镜无法完成1例,胸膜腔广泛致密粘连、呈闭锁状态3例(占胸膜腔粘连患者9.1%)。结论胸膜腔粘连是胸腔镜手术中常见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手术中转开胸的指征。需术中根据不同情况做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2.
李勇  程远建  魏强 《四川医学》2011,32(8):1225-122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部良性疾病的价值,手术安全性,以利于手术方式微创化。方法我科自2009年9月~2010年11月,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部良性疾病56例。全部病例均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按照垒球场原则胸腔镜三切口,无中转开胸病例。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局部切除,手术时间35~145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10~600ml,平均60ml,1例患者术中出血600ml,术中输血400ml。5例胸腔粘连严重,予以仔细游离粘连后,手术完成,无中转开胸病例,1例术后出血,经过保守治疗得以控制,2例患者术后发生张力性气胸,增加引流管治疗后治愈,其中1例患者系糖尿病,术后第5天发生张力性气胸,继而发生胸腔感染,另1例术后第2天于哮喘后发生张力性气胸,呼吸机辅助呼吸2d后顺利脱机。平均住院时间6d,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良性疾病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手术安全,有广泛的开展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老年(≥165岁)肺癌的经验.方法 对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胸外科同期住院72例老年肺癌患者采取随机分组,36例老年肺癌患者行VATS为治疗组,其中行肺叶楔形切除术20例,肺叶根治术11例,中转开胸者5例,术中送冰冻快速病理检查,并行淋巴结系统性清扫;另外36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报告切缘未见癌细胞;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右胸清扫淋巴结(12.5±1.4)个,左胸清扫淋巴结(10.5±0.5)个.VATS时间35~114 min,平均(77±13)min.比开胸组短(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9±2.5)d比开胸组短(P<0.05),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4±1.6),比开胸组短(P<0.05).其中1名有心脏病史患者于ICU入住3 d,无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VATS对老年患者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特别对伴有心肺等慢性病患者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老年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老年结核性脓胸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仅有纤维膜形成者,行脓胸清创术及纤维膜剥离术;病程稍长,已形成纤维板者,则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观察手术的一般情况、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25~150min,平均55rain;术中出血30~1500mL,平均145mL。92例(76.67%)完成胸腔镜手术,22例(18.33%)辅助小切口手术,6例(5.00%)中转开胸。术后胸腔引流3~25d,平均6d。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9.17%,治疗后均痊愈,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肺总量(TLC)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或辅助小切口治疗老年结核性脓胸,能达到清除病因、闭合脓腔、恢复肺功能的目的,对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是治疗老年结核性脓胸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电视胸腔镜在急诊剖胸探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刚  杨康  廖克龙  王海东  吴蔚 《重庆医学》2004,33(12):1796-1797
目的探讨和总结电视胸腔镜(VAT)在急诊剖胸探查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1998年10月~2004年4月,采用电视胸腔镜/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选择性地对25例病人进行了急诊剖胸探查手术,其中自发性血气胸11例,创伤性血气胸8例,凝固性血胸3例,膈肌损伤2例,胸腔内金属异物存留1例.结果 25例病人手术全部成功.本组手术时间为27~121min(平均为45.6min).有5例病人加作了小切口.分别随访2个月~5年,所有病人情况良好.结论在急诊剖胸探查手术中,电视胸腔镜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段.它具有诊断和治疗两方面的价值,并且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如能严格把握手术适应征,电视胸腔镜可以在临床上安全、合理地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电视胸腔镜治疗进行性血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胸腔镜对外伤后血胸的治疗优势。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9月我院对25例外伤后进行性血胸患者在胸腔镜下探查止血(胸腔镜组),2004年5月~2007年5月对21例同类患者行开胸探查止血(开胸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再出血率、镇痛药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胸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腔镜组中因胸膜腔粘连重影响操作和心包积血肺严重裂伤辅以小切口1例,中转开胸1例;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置管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开胸组短(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进行性血胸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在肺部结节诊治中的临床疗效,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的优点、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淮南新华医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50例肺结节患者,通过术前检查,影像学表现恶性征象明显或要求手术者入组,未见手术禁忌证,术前告知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风险和获益,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25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25例采用胸腔镜手术,其中1例低肺功能及1例高龄患者入组腔镜组。腔镜组根据肺部结节的位置、术中冰冻的性质,选择了“单孔法”“二孔法”及“三孔法”3种手术方式。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 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引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 结果 腔镜组与开放组的相关观察指标分别如下所示,手术时间:(116.12±46.28)min vs.(142.96±46.27)min,术中出血量:(55.80±54.80)mL vs.(172.40±102.48)mL,胸引管留置时间:(3.40±0.65)d vs.(4.28±0.46)d,术后住院时间:(6.12±4.28)d vs.(7.92±1.66)d,腔镜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胸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明确诊断,早期发现癌变,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治愈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胸腔镜手术1264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Qu JQ  Gao X  Hou WP  Teng H  Tong XD  Wang SM  Xu S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3):2309-2311
目的回顾性总结12年胸腔镜手术,探讨胸腔镜手术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993年12月至2005年12月行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1264例,包括肺大疱切除622例、纵隔肿瘤及囊肿切除119例、食管疾病手术107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215例、肺气肿减容手术17例、胸外伤手术28例、其他胸部疾病手术72例、胸腔疾病活检术84例。其中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食管癌切除经右胸游离食管和淋巴结清扫,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胃经食管床拉至颈部行食管、胃吻合。结果1230例经VATS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34例因胸腔粘连或恶性肿瘤为达到根治目的而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主要并发症45例,占3.56%。包括肺泡漏97d30例;术后出血4例,其中3例再次VATS手术止血,1例开胸止血;3例术后胸腔积液或积气,再次置闭式引流管;4例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和1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当即进行了修补;1例食管憩室术后胸腔感染,食管胸膜瘘;1例肺气肿减容术后肺内感染;1例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患者,肺大疱切除术后第5天死于呼吸衰竭;10例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术后2~26个月复发,其中3例再次VATS手术,并胸膜腔粘连术。结论(1)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某些胸部良性疾病是VATS主要适应证,胸部恶性肿瘤VATS手术应当持慎重的态度;(2)注重对胸外科医生VATS手术培训和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3)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选择应当依据患者病情倡导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胸外伤的疗效.方法 15例胸外伤使用电视胸腔镜行胸腔内探查、胸腔内止血、肺叶楔形切除术、肺裂口修补术、凝固性血胸清除术.结果 15例全部治愈,单纯电视胸腔镜14例,中转开胸1例.手术时间(89.9±30.0)min,术后24~72 h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引流量(150±50.0) m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单操作口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经验。方法自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对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19~66岁,平均41.5岁;病程3~40周的慢性包裹性脓胸患者,在单操作口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果全组平均手术时间114 min(78~156 min),术中出血352 ml(200~800 ml),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为5~8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5 d(9~20)d,出院时胸片提示患肺膨胀良好,均无手术感染及手术死亡,术后胸管在6~12 d内拔除,随访6~22个月,活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单操作口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包裹性脓胸安全、有效、微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