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建立中医院校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培养模式的意义,介绍中西医急救医学培养模式的基本建设情况。结果证明中西医急救医学培养模式的建立,有助于医学生综合运用中西医急救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辩证施治,有助于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的特色医学,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提升,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通过对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教授进行专访,以探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问题。何教授认为,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及专业建设,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关键。中西医结合人才体系的培养应注重:合理规划本科教育,按照“梯队”模式培养人才,完善人才的任用与激励机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探寻更适合的教育模式,围绕“新医科”理念,推动学科的交叉。何教授的观点为今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医学。在完成中国工程院两个咨询项目过程中,课题组对肿瘤外科专家汤钊猷院士进行了访谈。访谈中汤院士不仅谈及了自己对中西医结合的感悟,还论述了新时代下中医药面临的巨大需求和发展机遇。汤院士指出: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匮乏、中医发展滞后及民众相关医学科普教育缺位等是限制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瓶颈。汤院士还指出,应积极推进和实施“西学中”,创“符合国情、中国思维”的中西医结合新医学。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重要部分,《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和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注重中西医结合诊断思维的建立,使学生认识《中医诊断学》的独特性,重视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配备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师资,教学方法多样化,并密切结合临床实践,这对于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前 ,我国的中医院校普遍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 ,由于该学科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尚处在自发的、经验的阶段 ,其专业教育及人才培养只能在摸索中进行 ,现就该专业《中医诊断学》的现状及教学思路谈谈个人看法 ,供同道研讨。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1 理论研究的滞后直接影响教学实践随着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医学模式并存政策的贯彻与落实 ,中西医结合已作为独立的医学体系而存在 ,但现状是 :无论对生命规律的揭示 ,还是对病因病理的阐述及病证诊断的技术 ,都很少有中西医结合自己的特有理论、更没有相适应的中西医结合教材供教学所用 ,这…  相似文献   

6.
中医与西医是我国同时存在的两种医学体系。数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在医学科学领域已取得若干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有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是党和政府一贯的方针。但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迄今尚未完全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西医结合队伍正面临日益严重的人才危机。近几年来,要求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办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本科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呼声日益高涨,已成为当前高等医学教育亟待作出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根据我院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体会,试就设置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一简述。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教育现状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思路,旨在与同道一起探讨,培育出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的新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8.
要培养中医现代化人才,要让中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必须在坚持中医特色的前提下,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中西医结合必须从学校抓起,从贯彻中西医结合教学抓起.  相似文献   

9.
自1950年代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提出后,中西医结合的教学、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便在全国乃至全球全面开展,经过7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在教学方面,全国很多中医药大学及综合性大学开设了中西医结合系(或专业)或者中医系(中西医结合方向),为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1]。由于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其思维方式又大相径庭,应用中医和西医两种思路来解决临床问题,往往令人产生许多困惑[2]。如何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课教学中将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拟对基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课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福明 《西部医学》2018,49(5):64-65
<正>中医及西医(现代医学)作为世界的主要两大医学已被广泛接受,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学逐渐受到关注,并在临床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力在医疗体系中逐步扩大。中西医结合可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具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作为新兴学科,如何更好进行中西医结合,如何培养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如何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深入剖析中西医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是历史必然的思想,认为中西医之间的差别是医学发展的动力,未来医学既不同于现在的中医也不同于现在的西医,中西医结合必然酝酿新的医学产生。未来医学是以中医思维模式为主,结合现代医学手段的新医学。  相似文献   

12.
曲倩倩  马伦  侯茜  康敏 《中医学报》2016,(7):998-1000
中西医结合是推动中医走出去的主要动力之一,病证结合、循证医学、循因医学这几个概念是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关键。病症结合是在西医辨病的前提下,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和转化规律,实现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循证医学"作为推动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切入点,注重对临床证据的总结,以增强西医对中医临床诊断结果的信心,实现中西医结合并且取长补短。循因医学是揭示疾病和治疗手段的本质机制并应用这些本质机制来指导临床,并最终揭示生命的本质机制的医学模式。这三个概念彼此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现存的中医和西医相互渗透所产生的一门新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客观存在是不容质疑的。4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学以其崭新的学科面貌及学术优势,在我国的医药卫生工作中,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医疗保健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临床中,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单纯西医或中医都不能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增设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是十分必要的。1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回顾与展望1958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对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报告作出批示,中央指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目前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探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中医药创新发展需求的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方法]通过中医临床教学"见习医生制",将中医、西医临床课程的课堂,从学校搬到医院,从教室搬到病房,从大班变成小组,从学生转变为实习医生,从而将中医、西医临床课程各自为政转变为互相融合。[结果]建立了5个师承教育基地,组建了7个教医双馨的教学团队,培育了一批专业思想稳定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取得了具有特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成果,为我国高等中西医人才培养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结论]基于"见习医生制Clerkship"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可行的、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一门新兴临床学科,目标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和医疗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培养、输送最佳中西医结合的综合人才。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我们根据自身教学、临床经验,就中西医结合专业儿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以期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综合性机能实验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能学是医药院校必修的医学基础课之一,是医学基础知识向临床过度的桥梁.而机能学试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医药院校学习医学机能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继承和发扬、提高和发展祖国中医药学,使其为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药学工作长期坚持的医疗方针,中西医结合教育则是该方针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作为中西医结合教育的主体,中医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中西医并重,各自独立地展开教学活动,相互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中医康复学》是一门强化康复医学理念,学习中医康复方法,掌握常见康复适应证治疗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既重视传统中医康复理论及其治疗特色,又强调现代康复医学的功能评定及治疗方法的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中西医结合的原则。笔就重视康复医学理念,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进行了一些探索,呈之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PBL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院校的医学生在有限的学制内面对中医和西医两个医学体系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时间上是紧缺的,思维模式应该是多维的,因此近5 a来,我们进行病理生理学PBL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具有研究性思维的高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专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合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方法回顾医学发展史,分析不同门类医学之间的关系,探讨疾病与医疗之间的主要矛盾。结果中西医现阶段的关系是一种竞争关系,促使医学发展的动因是人们对中医、西医临床治病的需要和中医、西医对疾病诊断治疗水平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对矛盾。中西医结合医学缺少发展的内在动力。结论广义的结合医学始终伴随着医学发展的全过程,而狭义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退出舞台之时,就是医学跃上新台阶之日。  相似文献   

20.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中西医结合专业生理学的教学,不仅要系统讲授生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更加应注重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理论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中西医结合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深对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