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宏涛  周东  王慧  徐鸿儒 《华西医学》2002,17(4):460-461
目的:(1)探讨各类癫痫发作时症状和脑电图特点及录像脑电图监测(VEEG)在癫痫诊断、分类、定位上的价值。方法:将404例癫痫患者分为2组:1、临床诊断癫痫组,2、临床疑诊癫痫组。采用同步录像脑电图监测仪纪录患者发作时临床和脑电图表现,分析其监测结果。采用医用统计软件包SPSS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确诊癫痫组患者的痫样放电检出阳性率:VEEG达82.3%,与常规脑电图(REEG)阳性率33.2%有显著性差异。88.7%临床表现为部分性发作的患者,可检出部分性痫样波。结论:VEEG对癫痫患者脑电异常的检出率高于REEG。VEEG可以为部分性癫痫发作提供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性瘫痪癫痫亚临床发作76例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静  吴丽  马彩云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231-2231
目的 了解和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癫痫亚临床发作特点。方法 对1108例脑性瘫痪有癫痫亚临床发作的76例患儿进行高危因素、并发症、头颅CT、脑电图及其随访结果分析。结果 脑性瘫痪癫痫亚临床发作100%有高危因素及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小头、皮质盲等并发症。头颅CT异常89%。脑电图表现以轻度弥散性异常为多见。随访0.5-3.0年,有12例分别出现了临床发作,多为中度弥散性异常脑电图并与脑活素、针灸的兴奋性有关,抗癫痫治疗有效。结论脑损伤、脑器质性病变是小儿脑性瘫痪癫痫亚临床发作的病理基础,脑活素、针灸、电刺激等方法可诱发临床发作。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脑电图检查中,我们观察到癫痫发作间歇期脑电图对癫痫的辅助诊断以及了解脑功能的损伤程度及发病年龄等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颅内出血后急性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发性颅内出血后急性癫痫发作与进展性脑水肿、中线移位和临床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 对72例脑卒中患者 (缺血性卒中 30例 ,脑出血 4 2例 )入院后进行脑电图监测 ,于出血后 2 4、4 8、72h进行头颅CT扫描 ,确定癫痫发生率、发作的时间及与出血量和中线移位的关系 ,并于出院时用Glasgow预后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共有 17例患者入院 72h内脑电图有癫痫波 ,脑出血 13例 (33% ) ,脑梗死 4例 (13% ) ,脑出血患者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 (P <0 0 5 ) ;以皮层出血发生癫痫最常见 ,其次是皮层下出血 ;发作形式以局灶性发作继发全身发作居多 ;癫痫发作患者与NIH卒中评分低和中线移位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脑出血常伴癫痫发作 ,与出血后脑水肿和中线移位增加有关 ,并伴有明显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引起癫痫的病因很多 ,其中中风所致神经元损伤是一种因素 ,现将我科1998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所致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头颅CT及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55例中男32例 ,女23例 ,男女之比为1.7:1。年龄40~76岁 ,平均58岁。全部患者均经脑电图或动态脑电图、头颅CT检查 ,发病前1年内均有脑中风史 ,首次发作时间在中风后急性期至1年内。临床发作类型强直 -阵挛发作37例 ,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13例 ,单纯部分感觉性发作5例 ,其中早发性发病 (中风3个月之内 )13例 ,晚发性…  相似文献   

6.
<正> 自CT广泛用于临床以来,对癫痫病因诊断水平大有提高。有人指出阳性检出率提高20%。我院1989年至今共作癫痫头颅CT扫描307例,现将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男203例,女104例。年龄2~72岁,其中10岁以下82例、11~20岁70例,21~30岁57例,31~40岁30例,41~50岁28例,51~60岁23例,60岁以上17例。发作类型: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  相似文献   

7.
小儿植物神经发作型癫痛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丘脑下部发作性功能紊乱,以头痛及腹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呕吐、心慌、血压升高、出汗等一系列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发病年龄以青少年为主,且发病率较高,治疗效果及预后良好,但由于其病理性放电灶常在大脑深部、脑裂、脑沟内,故脑电图检查常常是正常的,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痫样放电区没有可见的结构变化。因此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因难。我们对23例患儿进行了脑电图(EEG)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的对照检查,是为了探讨小儿植物神经发作型癫病的SPEC…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和比较两种癫痫发作分类体系即发作症状学分类法(SSC)和国际癫痫发作分类法(ICES)的临床价值和可信度。方法:2名医生独立地观看106例患者发作的录像资料,采用双盲法对患者的每一次发作录像仔细进行回顾分析并分别使用上述两种分类法进行分类,数据进行百分比计算及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106例患者共计有256次发作,对2名医生诊断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SC明显高于ICES。SSC体系中一些症状如过度运动发作、自动运动发作、愣神发作等具有更高的一致性。结论:SSC提供了一个比ICES更为容易理解的癫痫发作分类体系,提示SSC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可靠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147例癫痫患者的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研究脑神经细胞的发电情况。方法:选择147例癫痫患者在其发作间歇期进行EEG,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脑电图32例(21.8%),界限性脑电图9例(6.1%),异常脑电图106例(72.1%)。结论:脑功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伤以及大脑皮层的病变,对观察病情变化及预后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痫性发作后患者对癫痫事件发生的自我知晓程度。方法:癫痫患者39例痫性发作后1 h,在视频脑电监测下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痫性发作,并通过视频脑电图确认痫性发作的种类、发作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视频脑电监测的39例癫痫患者共有69次痫性发作,痫性发作不知晓37次(53.6%)。痫性发作不知晓率在复杂部分性发作为89.3%,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58.8%,单纯部分性发作为8.3%,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初始改变出现在左侧大脑半球的痫性发作不知晓率为75.8%,右侧大脑半球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的痫性发作不知晓率>50%。痫性发作所致的意识受损程度及痫性发作的起源部位可能是影响患者对痫性发作自我知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魏统国  张冰丽  叶红涛 《华西医学》2013,(12):1832-1836
目的 系统评价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 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10月检索PubMed数据库(1985年1月-2013年7月)、Medline数据库(1985年1月-2013年7月)、中国知网(1998年1月-2013年7月)和万方数据库(1996年1月-2013年7月),并辅以谷歌学术搜索引擎进行手工检索。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的选择,对入选文献的质量参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标准与计分表”进行评价和计分,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对有效的信息进行数据提取。然后采用Rev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加权均数差(WMD)为效应指标。 结果 共纳入5个研究,包括82例癫痫发作的患者和471例正常对照。所纳入的研究未描述详细的抽样方法及其检测方法的特异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癫痫发作72 h以内的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之间血浆IL-1β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4 pg/mL,95%CI(?0.07,0.16)pg/mL,P=0.46]。 结论 IL-1β可能没有直接参与癫痫的发作,而是通过与其他炎性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IL-1β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雌激素和克罗米酚对海人酸(kainic acid,KA)致痫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给去势的雌性大鼠添加雌激素治疗,或添加雌激素和克罗米酚治疗,比较各组大鼠致痫后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脑电图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变化。结果:给雌激素治疗的大鼠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和到达4级或5级(4/5级)的时间均较KA组明显缩短,而同时给雌激素和克罗米酚治疗组的潜伏期比单纯给雌激素治疗组明显延长。脑电图的变化与行为学的改变基本一致。致痫后的大鼠海马均可见到明显的细胞损伤,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和时间相一致。结论:高水平的雌激素可促进癫痫发作,给克罗米酚治疗具有一定的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3.
1000例动态脑电图检查的癫痫外科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癫痫外科门诊病例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000例在癫痫外科门诊就诊并接受动态脑电图检查癫痫病例,统计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发病情况、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66.5%为男性病人,74.7%已明确诊断者,90.2%年龄在30岁以下,有可能相关病因者42.3%,发病年龄30岁以下者占97.5%,65.2%为强直-痉挛性癫痫,近3个月发作次数超过4次者占57.5%,28.5%有影像学异常。82.5%病人有脑电图异常,70.4%病人可以完成基本癫痫灶定位,69.5%的病人联合用药。结论癫痫外科门诊病人的特点是诊断明确、病情严重、结构异常、脑电图异常、联合用药的病人较多,病人年龄在30岁以下,强直-痉挛性发作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仅有意识障碍的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并误诊的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均表现为突然动作停止,两眼发直,呼之不应,但无跌倒、面色改变,也无不自主、无意识动作发生,且发作后可继续原来活动,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后有短暂定向力障碍.误诊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晕厥各3例,癫痫典型失神发作2例.根据发作间歇期24h动态脑电图(AEEG)结果并结合特征性发作表现,8例均明确诊断为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予抗癫痫治疗后发作均得以控制.结论 仅有意识障碍的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易误诊,临床医生应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特别是脑电图检查)和治疗反应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颅内胶质瘤继发癫痫患者脑电图(EEG)临床特征。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以继发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51例胶质瘤的临床资料及24 h动态脑电图(24 h EEG)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头颅CT和(或)MRI检查示病灶位于额叶12例;颞叶26例,其中位于颞叶新皮层10例,前内侧颞叶7例,后内侧颞叶及颞-枕交界区5例,颞叶内外侧4例;顶叶9例;枕叶4例。24 h EEG检查正常13例,异常38例,其中轻度异常23例,中度异常11例,重度异常4例。术后病理检查示星形细胞瘤19例(Ⅱ级),少突-星形细胞瘤14例(Ⅱ级),神经节胶质细胞瘤9例(Ⅰ级),少突-胶质细胞瘤7例(Ⅱ级),室管膜瘤2例(Ⅱ级)。本组术后平均随访7.4个月。33例术后无明显癫痫发作,18例术后仍有癫痫发作。结论 EEG改变及影像学检查可帮助颅内胶质瘤的诊断与定位,手术是治疗颅内胶质瘤继发癫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后窝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临床和CT特点 ,分析CT误诊原因 ,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32例颅后窝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的临床及CT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术前仅 3例诊为本病 ;本病典型表现为青壮年CT平扫为等密度 ,增强后明显强化的高密度不规则或分叶状团块占位影 ,CT值 77~ 1 54Hu ,8例显示肿瘤供应血管影 ,瘤周无或有轻度水肿。结论 颅后窝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必须注意CT影像与临床病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癫痫患儿家长抑郁水平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华  洪黛玲  陈建军 《现代护理》2004,10(10):890-891
目的 了解癫痫患儿家长抑郁水平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为其有效的减轻心理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对 4 8例确诊癫痫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自设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两部分。结果 癫痫患儿家长抑郁量表得分为 (2 9.37± 9.0 4 ) ,超过 16分的 6 7.2 % ,抑郁程度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及癫痫知识掌握程度成负相关 ,与患儿癫痫的类型和发作频率等无关。结论 癫痫患儿家长的抑郁水平较高 ,心理负担较重 ,对癫痫知识掌握不足 ,急需得到更多的疾病知识和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后自然睡眠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临床诊断癫痫患进行常规及剥夺睡眠脑电描记,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86例癫痫患间歇期常规脑电图异常率为26.5%(23/86),剥夺睡眠脑电图异常率为77.9%(67/86),剥夺睡眠脑电图能够较明确提示癫痫病人发作类型,指导临床用药,并与非癫痫发作进行鉴别。结论:剥夺睡眠脑电图痫样放电检出率显提高,对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