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H)患者应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HI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3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HIH疗效确切,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46-148
目的对比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血肿穿刺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使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格拉斯哥(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CSS)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与术后14d的GCS评分和CSS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微创血肿穿刺术具有明显的疗效,同时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赵铁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3):34-36
目的比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A组与观察B组,各38例。观察A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B组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 d的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观察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观察A组的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治疗后7、14 d的GCS评分分别为(6.75±1.83)、(9.30±1.87)分,均显著高于观察A组的(4.59±1.44)、(5.32±1.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的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治疗后7、14 d的CSS评分分别为(28.16±5.62)、(21.06±4.13)分,均显著低于观察A组的(34.28±4.75)、(31.02±5.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相比,微创血肿穿刺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可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将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术。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8±3.6)分,显著好于对照组(t=6.769, P<0.05)。观察组痊愈、进步、可和差例数分别17例(37.78%)、20例(44.44%)、5例(11.11%)、3例(6.67%),治疗有效率为82.22%,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161, P<0.05)。结论相比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同时加丹参注射液10~20mL治疗,对照组49例应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0%,对照组为7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及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地降低再出血率,并发症少,生存率高,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增高,起病急,病情重,单纯内科治疗对中、重度患者疗效差,而外科开颅清除血肿则创伤大,尤其对老年、体弱患者难以承受,同时为追求更小创伤的治疗技术和提高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质量,近3a来通过CT定位,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穿刺吸除血肿,置管引流,尿激酶溶解治疗脑出血(基底节区),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完全随机分成2组,联合尿激酶治疗组26例,应用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单纯微创清除术组26例,单纯应用微创清除术。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T、量表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联合尿激酶治疗组总有效21例(80.8%),死亡4例(15.4%);单纯微创清除术组总有效数17例(65.4%),死亡6例(23.1%),联合激酶治疗组与单纯微创清除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尿激酶腔内注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尿激酶腔内注入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62例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尿激酶腔内注入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和疗效。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5.39,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尿激酶腔内注入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微侵袭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采用微侵袭血肿引流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等手术一般情况,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情况、治疗效果,随访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其中试验组未出现中转开颅手术的情况。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28,P=0.0340)。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131,P=0.0401)。结论微侵袭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符合微创理念,可以较快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0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保守方法治疗。持续治疗数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 d,试验组SS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90 d,试验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级Ⅰ级所占比例为3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8,P=0.03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微创血肿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78例临床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68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10例行CT导向血肿抽吸术,分析其疗效及适应证。结果: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生存150例,生存率84.3%;死亡28例,占15.7%。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实用等优点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4)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入院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颅组患者给予常规开颅手术,定向组患者给予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肢体功能障碍分级分布、治疗前后昏迷状态与恢复效果、总体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结果 定向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肢体功能障碍分级分布明显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与GOS-E评分显著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组患者消化道出血与二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借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ESS、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ESS、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重残、植物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恢复良好、中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NH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1):1318-1321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和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对照组)和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57.63%,死亡率为6.78%;对照组优良率为44.07%,死亡率为1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02±0.37)h,术中出血(48.51±5.08)ml,住院时间(10.08±1.65),d,对照组手术时间(2.79±1.08)h,术中出血(187.23±11.87ml,住院时间(21.39±4.68)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ADL能力恢复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神经功能及ADL能力恢复均优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可减少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广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3)
目的 研究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引导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入院的中等量(血肿量25~60 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9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研究组47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引导穿刺引流术联合尿激酶,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组间意识状态改善、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术后(3 d、7d)血肿残余量、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处于清醒状态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周血肿清除率为(91.35±10.35)%,高于对照组的(68.96±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术后同一时间组间血肿残余量比较,研究组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体定向引导穿刺引流术结合尿激酶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意识状态,快速清除血肿,恢复神经功能,且术后并发症也较少,值得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