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玉宝  朱永霞  朱莉 《吉林医学》2012,33(30):6518-6518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及H反射测定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H反射测定,同时与病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NCV异常率为61.43%,以下肢腓肠神经损害最为常见;H反射异常率为70.23%,高于NCV异常率;NCV异常率、H反射异常率均与病程呈正相关。结论:NCV和H反射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价值,两者可互为补充,提高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具有典型周围神经病变表现,分为症状组和无症状组,行NCV检查,并对2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症状组65例(48.87%),无症状组68例(51.13%),NCV总异常率69.17%,其中症状组异常率81.54%,无症状组异常率57.35%。症状组女性比例更高、病程更长(P<0.01),尿微量白蛋白(UmALB)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性别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2.485,95%CI:1.143~5.406)。结论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是早期发现DPN的有效手段。女性可能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的特征,提高其早期确诊率。方法 测定 64例糖尿病患者及 46例正常人的正中神经、腓肠神经及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诱发电位波幅(Amp)、远端潜伏期(Lat),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 检验。结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异常率达 87 5%,NCV减慢,Amp降低,Lat延长,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5,P<0 001);正中神经可表现单纯腕部损害;神经电生理异常与病程正相关,与年龄及空腹血糖无明显关系。结论 NCV的检测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的敏感指标,对指导临床防治周围神经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表现.方法 用VikingSelec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0例2糖尿病患者行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结果 300例糖尿病患者的SCV异常率64.2%,MCV异常率49.8%,SCV和MCV异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肢共检测神经2400条,1240条异常,异常率51.7%;下肢检测神经1800条,1142条异常,异常率63.4%;上下肢传导速度异常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CV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吕高萍  陆慧慧  苏涵 《医学综述》2012,18(11):1784-1785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和皮肤交感反射(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与36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NCV和SSR测定。比较两组NCV、SSR及DM组上下肢NCV和SSR异常。结果 DM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及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的SC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DM组上肢与下肢的起始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两组上肢与下肢的波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NCV和SSR下肢异常率均明显高于上肢(P<0.05),SSR总异常率明显高于NCV(P<0.01)。结论 NCV和SSR都是早期诊断DNP的客观指标,尤其是SSR能更早发现周围神经损害,对早期诊断和治疗DNP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患者(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5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为≤5年组(41例)和>5年组(44例),对两组均行周围神经NCV的测定,并比较分析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下肢NCV异常率高于上肢,病程>5年组NCV异常率明显高于病程≤5年组。结论NCV检测是早期诊断DPN最重要的检测方法,同时也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对9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进行分析。结果神经传导速度(NCV)异常者67例(72.8%),SCV的异常率(64.9%)高于MCV(51.9%);下肢NCV的异常率(61.6%)高于上肢异常率(5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提示周围神经病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结论神经电生理的检测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8.
30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璇  陈薇  郭美云 《广东医学》2001,22(1):62-6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改变特征。方法 测定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正中神经及排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远端潜伏期(DP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糖尿病组神经传导速度(NCV)较正常组减慢,异常率为36.6%-83.3%,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SCV异常率高于MCV,尤以腓肠神经最敏感。DPL延长,CMAP波幅减低,两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糖尿病组NCV,DPL与年龄及空腹血糖无明显关系,与病程呈正相关。结论 NCV的检测能提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阳性率,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其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周围神经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与健康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健康人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有症状组更显著。结论: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无症状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人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并进行电生理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与正常人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CV异常率与M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无症状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首选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1.
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厚民  程源深 《浙江医学》2004,26(11):818-8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客观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263名正常对照者测定正中、尺、胫、腓总神经及正中、尺、腓肠感觉神经的潜伏期、波幅、神经传导速度(NCV),并对其3个参数的异常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3个参数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异常发生率大小:NCV、(远端)波幅、(远端)潜伏期.感觉神经3个参数总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下肢神经的3个参数总异常率高于上肢.腓肠感觉神经3个参数总异常率最高.结论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110例正常成人进行四肢周围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F波的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神经速度异常者126例(检出率63.O%),2型糖尿病组的MCV,SCV,CAMP,SNAP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均〈0.05),SCV的异常率(56.3%)高于MCV(50.6%),下肢NCV的异常率(56.9%)高于上肢异常率(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与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F波的异常率高于NCV的异常率。结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和F波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F波联合皮肤交感反应(SSR)和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症状分为无症状组(103例)、有症状组(221例)及同期对照组(100例),均行正中神经和胫神经F波,四肢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NCV)和SSR检查。分析比较组间F波、NCV和SSR指标的临床特点。结果 糖尿病患者下肢运动、感觉神经损害程度重于上肢,且四肢感觉神经异常比例高于运动神经(P<0.05);对糖尿病有症状组、无症状组进行SSR和NCV联合检测,总异常率为90.1%,明显高于单独应用N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DM)有症状组上肢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减少,F波传导速度减慢,下肢胫神经F波出现率减少,F波潜伏期延长。无症状组仅上肢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减少。与DM无症状组比较,有症状组上肢正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减慢,下肢F波出现率减少,F波潜伏期延长(P<0.05),而上肢F波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组进行NCV、SSR和F波联合检测异常率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指标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肌电图仪检测无临床神经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组75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记录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同时记录皮肤交感反应(SSR)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糖尿病组中SCV异常率为38.7%~52%,MCV异常率为19%~25%;糖尿病组SCV平均数38.13m/s,MCV平均数45.36m/s;糖尿痛组的SSR潜伏期延长,分别与时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测(SCV、MCV、SSR)为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瑞霖  姚维昊 《吉林医学》2011,(35):7440-7441
目的:利用定量感觉检查(QST)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有症状者48例,无症状者12例)进行定量感觉检查(QST)[包括温度觉阈值检查(QTT)和振动觉阈值检查(QVT)],同时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糖尿病患者QTT的异常率均高于感觉传导速度(SN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QVT的异常率均高于SN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ST能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可用于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选。  相似文献   

16.
孙为  王翔  田竹芳  王芳 《陕西医学杂志》2013,(10):1400-1401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给予硫辛酸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照组35例,仅给予硫辛酸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神经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29%,68.57%)(P<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血栓通能够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7.
156例2型糖尿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ympatheticskinresponse ,SSR)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敏感程度。 方法 对 1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依病程分为 4年内 (87例 )及 4年以上 (69例 ) 2组。行常规SSR、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NCV)检查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测 ,分析各组SSR异常率并与NCV及SEP异常率比较。结果 两组SSR总异常率与NCV及SEP异常率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均 <0 .0 1)。在≤ 4年组中 ,SSR异常率与NCV及SEP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均 <0 .0 1。而在病情 >4年的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结论 SSR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可作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分为两组,均同时采用VPT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比较两者检查结果。结果无论在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组还是总体结果,VPT与NCV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在早期发现神经损害方面VPT敏感性要优于NCV,可为DPN患者早诊、早治及预测糖尿病足风险提供一种良好手段,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与短期应用胰岛素强化降糖纠正高糖状态对其神经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 观察200例初诊糖尿病患者的自觉症状如麻木、疼痛及其他感觉异常联合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评估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及其在经短期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后其受损的神经传导的恢复情况.结果 降糖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33. 3%,NCV测定正常28.57%.降糖治疗前后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积极的血糖控制和胰岛素治疗对早期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前列地尔和弥可保静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针静脉滴注,疗程均2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自觉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NCV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且较对照组明显(P<0.01或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