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群英  邬伟明  韩君勇 《中外医疗》2009,28(28):169-170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诊断作用。方法观察15侧(AHCM)及40例左室造影正常者心电图变化。结果AHCM组较对照组胸导ST显著压低,巨大倒置T波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纽。结论心电图胸导联sT压低伴巨大饲置T波对于诊断AHCM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高,可作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及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经辅助检查不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心电网符合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柞。现报道我院自1987年以来所见7例患者.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心电图认识。  相似文献   

3.
卢平 《浙江医学》1996,18(6):333-333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陶前区不适伴心悸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及典型心绞痛病史。入院体检正常。BP15.6/10.5kPa。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清心肌酶和血电解质测定均正常。胸片示心脏阴影正常。心电监护示偶发室性早搏。ECG示窦性心律,心率60次/分,律齐,心前区导联电压增高,R_(v5)3.2 mV,R_(v5) S_(v1)4.1 mV,ST_(Ⅰ、Ⅱ、v5、v6)压低0.05,mV,QRS 0.11 s,T_(Ⅰ、Ⅱ)浅倒,T_(v4.v5、v6)倒置较深,T_(vs)深达9 mm。Q—T间期为0.42s。ECG诊断:左室肥厚伴劳损?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钙拮抗剂口服及综合治疗,反复查ECG均无明显改变,而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舒张期左室后壁厚9mm,室间隔厚9mm,靠近心尖部室间隔厚17mm,心尖部厚19.3mm,心尖部厚度/左室后壁厚度=2.15,各瓣膜关启正常,Doppler示A峰>E峰。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随访1年,一般情况良好,ECG多次复查与住院时相同。 讨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非梗阻型心肌病的一种,国内报告较少,而日本稍多,临床和ECG较易误诊为冠心病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虽然超声心动图有确诊价值,但由于缺乏认识往往漏诊。我们从ECG角度看,通过复习文献和本例分析,认为下列几点可作为诊断线索:(1)心前区巨大倒置T波,以V_4~V_6显著,也可在V_3出现.倒  相似文献   

4.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经辅助检查不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符合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现报道我院自1987年以来所见7例患者,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心电图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对2000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住的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住院患者30例,分析其心电图特点.结果 心失肥厚型心肌病均并有心电图异常和超声心动图异常,其中伴胸前导联巨大倒王T,倒置程度Tv4>Tv5>Tv3,以V3~V5导联最明显22例;左胸V4~V6导联R波电压增高,且Rv4>Rv5>Rv3者19例;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以V3~V5最明显者22例.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具有特征性改变,心电图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早期诊断和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海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53-155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特点,探讨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武威市人民医院5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6名受试者(对照组)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人群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观察胸前导联最大QRS波群振幅、各导联ST段水平、T波形态和振幅。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的T波倒置并伴ST段下移以及左室高电压现象:心前导联QRS波群时间延长,且QRS波群振幅在不同导联上变化明显,都超过正常值;在ST段上,分别表现在V3~V6和Ⅱ、Ⅲ、aVF下移;且有42例V3~V6T波倒置,其中,36例倒置T波深达10~16mm。结论心电图对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有心肌病的患者及早行心电图检查可提高本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英  常青  刘婕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3):123-124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提高对AHCM诊断识别,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16例AHCM患者的EC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合并ECG异常改变,其中以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最常见,且具有TV4〉TV5〉TV3特征,大多伴有ST段下移和左胸导联高电压,这些ECG改变主要导联为V4、V5,未见异常Q波。结论对于标准12导联ECG显示非对称性倒置T波,伴胸导联V3~V5R波幅增高,特别注意V4、V5导联的改变,应高度考虑AMCH的可能性;ECG异常与AHCM具有相关性,是AHCM的首要诊断依据;对有特征性ECG改变的患者即使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心尖肥厚,也应密切随访、观察,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电图(ECG)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AHCM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行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比较两组心电检测异常情况、心肌肥厚情况及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缩短分数(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心电异常幅度和心肌肥厚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AD、IVS及LVPW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能准确诊断AHCM,并可有效描述患者心肌肥厚程度、准确定位肥厚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12导联常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胸前导联R波电压增高伴ST段下移、T波对称性倒置且呈V4〉V5〉V3改变。结论常规心电图示胸前导联R波电压增高伴ST-T符合上述特征性改变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及心脏超声诊断标准。方法对3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结果患者V3~V5导联R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均表现为V4〉V5〉V3,T波对称性倒置,呈Tv4〉Tv5〉Tv3。超声心动图的心尖部心肌厚度为18~35mm,平均20.88mm。结论常规心电图显示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伴ST—T特征性改变,要高度考虑心尖肥厚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11.
刘霞 《吉林医学》2013,34(15):2974-2975
目的:探讨心尖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12导联常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胸前导联R波电压增高伴ST段下移、T波对称性倒置且呈V4>V5>V3改变。结论:常规心电图示胸前导联R波电压增高伴ST-T符合上述特征性改变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金萍 《中国医疗前沿》2013,(11):82-82,111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并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1例经过心脏彩超证实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31例均存在明显的心电图改变(100%),其中,19例左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27例出现ST段压低(幅度0.1-0.35mv),21例左胸导联T波深倒置(0.4-1.4mv)。结论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明显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运动试验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对1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 运动后心电图倒置T波振幅变小,QTc、JTc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 运动试验有助于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的心电图(ECG)特征性改变,提高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识别,减少误、漏诊。方法总结深圳沙井医院2004年1月-2011年2月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35例患者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特点。结果全部患者均合并有ECG异常改变(100%);胸前导联(V3~V6)T波倒置(0.1~2.8 mV),且以V3、V4、V5导联T波倒置最为明显;上述导联ST段压低(0.05~0.40 mV);V3~V5导联R波振幅明显增高;所有左心尖肥厚型病例均无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示心尖部肥厚达15 mm或以上伴心尖部心腔狭小者35例(100%)。结论标准12导联ECG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增高伴对称性倒置T波,要高度考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心电图异常对本病有筛选价值,而超声心动图对本病则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 yopa-thy,AHCM)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 (HCM)的一个亚型 ,占全部肥厚型心肌病的 8.1%~ 8.82 % [1 ] 。因其特殊的心电图特征 ,近年来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现将 1994~ 2 0 0 1年我院收治的 2 0例单纯 AHCM的心电图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 2 5~ 75岁 ,平均 (48.15± 11.6 5 )岁。均经二维超声心动图确诊。病程 3个月至 10余年。临床表现 :心悸、气急 6例 ,头晕、乏力 4例 ,胸闷 4例 ,无自觉症状 6例。体征 :10例无明显体征 ,8例心尖…  相似文献   

16.
陈梦宇 《当代医学》2014,(24):49-50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并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方法 在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0例,测量室间隔心尖段、左室后壁、侧壁心肌的厚度,并分析其心电图特点。结果 2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后壁、侧壁及室间隔心尖段心肌明显增厚,厚度16~31cm,1例左室流出道近心尖部梗阻,左室舒张功能减退14例,左房增大13例。其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15例,R波增高〉25mv 17例,出现冠状T波16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快速准确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能够避免单纯根据心电图造成的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与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性的异同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31例AHCM及35例冠心病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电图观测指标:R波振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胸导联呈巨大倒置T波、ST段水平型压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观测指标:R波振幅增高、左胸导联呈巨大倒置T波、ST段水平型压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冠心病可根据心电图改变特征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是肥厚性心肌病(HCM)的一个亚型,以心尖部心肌不对称性肥厚为特征。本病发生率较低,据报道日本AHCM占HCM的2.4%,美国AHCM占HCM约为20%,我国AHCM约占HCM的30%,该病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脏造影等有其特征的表现。但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心肌缺血,尤其是易误诊为非Q波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9.
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一个亚型,以心尖部心肌不对称性肥厚为特征。患者常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往往以不典型胸疼和心电图改变就诊,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从形态学及功能上全面评AHCM。本组总结15例AHCM患者的相关资料,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病因构成进行探讨。方法临床早期少有症状,中晚期病人则可有胸痛、胸闷、心悸、乏力、头晕等,体检无明显阳性体征,少数心尖区有收缩期杂音。以心电图(ECG),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ECG),超声心动图(UCG)诊断AHCM。结果20例AHCM均示胸导联倒置的T波呈TV4〉TV5的关系。有的心前导联ST段压低。Holter ECG示ST段下垂或水平型压低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对本病诊断有特殊价值,均示左室心尖部(乳头肌水平以下)肥厚达12mm以上。结论标准12导联心电图结合超声心动图可提高对AHCM诊断准确率,因而大部分患者可在门诊明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