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中药治疗。比较两组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肘关节活动范围、携带角、骨折后遗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结合石膏外固定、中药治疗的疗效确切,骨折愈合时间快、肘关节功能恢复好、肘内翻发生率低、无骨化性肌炎发生,无医源性损伤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加铁丝托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263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263例中达解剖或近解剖复位者102例,功能复位者163例,全部患者伤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加铁丝托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少、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54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进行临床统计。结果:随访42例,优27例,占64.3%;良8例,占19.0%;可5例,占11.9%;差2例,占4.8%。结论: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外固定经济、安全、创伤小,患儿恢复也较快,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期配合中药熏洗、按摩,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骨折71例。结果取得了骨折解剖或近似解剖对位64例,功能恢复较好的满意效果,治愈率达90.2%。结论说明正确的手法复位和有效固定,后期配合中药熏洗,按摩。功能锻炼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骨折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2年5月入我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应用手法复位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者为观察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骨折骨性愈合率及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示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可得到骨折骨性愈合率高,功能锻炼早,软组织修复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石膏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后分别采用石膏固定和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选择我院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为两组,其中石膏固定组30例,骨折整复后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组30例,骨折整复后小夹板固定。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石膏固定组的优良率为90.0%,夹板组为116.7%,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后可采用小夹板固定或石膏托固定,但要充分了解这两种固定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单侧新鲜闭合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2例,均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随访时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标准评定疗效。结果82例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7~14周,平均8周。骨折对位对线满意,未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及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标准评定,治愈54例,好转28例,治愈率为67%。结论手法复位后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好、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应作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首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过去多采用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严重者予鹰嘴骨牵引下复位。移位明显骨折加之软组织肿胀明显手法复位困难,外固定稳定性缺乏而导致骨折移位、后期畸形愈合、解剖功能缺失。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I/型、Ⅲ型患者中,其中采用小切口辅助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56例。  相似文献   

9.
塑形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塑形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16例患儿均采用手法整复,然后塑形夹板外固定,并配合中药外洗及早期功能锻炼。结果:临床愈合时间为4周。解剖复位103例,功能复位13例。结论:手法整复、塑形夹板固定不失为一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尺骨鹰嘴骨牵引复位固定、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法.各种方法均有优劣,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科雷氏骨折的治疗方法、操作要领及提高疗效的关键。方法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科雷氏骨折,特别强调整复过程中保持前臂中立位,注意拔伸、整复、固定及功能锻炼等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要点。结果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科雷氏骨折95例,取得了100%的优良率。结论治疗科雷氏骨折应按骨折规律进行,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及技巧,力求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步进行。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康复过程中使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参照组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骨折Gartland-Werley评分、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弯屈、伸展、桡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复位方法联合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尽快恢复肩关节的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预防肱骨头坏死、关节僵硬以及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合并外展架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0~2008年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合并外展架治疗青少年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8~43岁;病程1h~15d;整复及小夹板并外展架固定2~3周后,均拍摄正位及穿胸位X线照片复查,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57例,功能复位15例,固定19~42d,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30d。结果:本组72例全部愈合,61例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固定效果稳定可靠,肩肘关节功能无受限,2个月均达到临床愈合。结论:采取复位后小夹板并外展架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外科颈内收型骨折,能有效地保持复位后的位置,减少肩关节粘连,功能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非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对124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124例患儿,治疗优良率达94.35%。结论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牵引甩肩法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采用皮牵引甩肩法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并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34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优良率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皮牵引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基本不受条件的限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性分析,比较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目的在于:1评估2种疗法对于成人肱骨髁上骨折治疗预后是否存在差异;2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骨折开始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机;3为临床选择治疗成人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18~50岁,符合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诊断[1],伴有移位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及配合外用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以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及外用中药为主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5例。结果:随访8月~4年,优18例,占51.4%;良12例,占34.3%;可5例,占14.3%;差0例。结论:采用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肯定,后遗症及并发证少。  相似文献   

19.
史忠和 《临床医药实践》2009,(4Z):1604-1605
目的:探讨垂吊甩肩疗法与传统手法复位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垂吊甩肩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手法复位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两组治疗效果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优良率为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垂吊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操作简便、实用、不需麻醉,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74年下半年至1975年上半年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几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一、固定方法:以伸直型为例。手法复位后,用肱骨髁上小夹板根据年龄选择。纸压垫用梯形垫二块,一块放在尺骨鹰咀部推骨折远端向前,一块放在内髁部将骨折远段向外侧挤压,塔形垫一块放在外髁上方将骨折近端向内侧挤压,小方形垫一块放在肘窝上方,压骨折近端向后将四块纸压垫用胶布分别固定在夹板远端,纸压垫上方要放适量的棉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