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分析,30例血压控制良好,24例血压控制不佳。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KT/V值、用药情况、超率量、行HDF等情况。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观察指标仅在KT/V值上有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定期做HDF、服用降压药物<3种、透析不充分(KT/V<1.2)、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kg和未定期监测血压等与患者血压控制不良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定期做HDF、透析不充分(KT/V<1.2)、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kg和未定期监测血压等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透析不充分、未能定期行HDF治疗、透析间期不监测血压是维持性血透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进行总结.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这3年时间里,抽取70例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患者病例,再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为血压情况控制良好的患者;B组为血压情况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以患者的KT/V、透析期间体重增长、HDF治疗情况作为变化因素,对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患者高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总结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没有定期进行HDF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降压药物少于3种,透析不够充分,在透析期间体重增加3 kg以上,都是导致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因素.结论 如果想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良好的控制,就必须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体重进行严格的控制,透析时务必保证充分,HDF治疗必须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必须对上述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及相关因素,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有效控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98例,依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对照组(血压控制良好)和观察组(血压控制不良),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并对血液透析时间、干体质量达标情况、EPO使用剂量、血液透析治疗与否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压控制良好(对照组)患者22例(22.4%),血压控制不良(观察组)患者76例(77.6%),两组Scr、白蛋白、PTH、EPO使用剂量、透析时间、干体质量达标情况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液透析治疗情况与干体质量达标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情况与干体质量达标情况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积极评估干体质量,定期予以透析治疗,采取综合措施是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研究显示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病率为81.5%[1]。血压控制不良易导致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为更好地控制透析患者的血压,降低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将通过改变透析剂量,观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动态血压改变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据患者随访2年内生存状况分为对照组(死亡,30例)与观察组(生存,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透析过程中血压指标变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DH)患者的血压控制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的150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血压的控制情况分为两组,血压控制良好组和控制不良组;对两组的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性别、年龄、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素(PTH)、白蛋白、透析的时间、透析前后体质量的变化率、干体质量的达标情况、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量、残肾肾小球滤过率以及是否定期进行透析治疗;最后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TH、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量、透析前后体质量的变化率、干体质量的达标情况、残肾肾小球滤过率和是否定期进行透析治疗这些指标,两组比较是有差异的(P<0.05);回归分析显示:干体质量的达标情况和是否定期进行透析治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HD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有助于临床有针对性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病3级患者联合降压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患者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260例高血压病3级患者进行血压控制危险因素调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联合降压高血压3级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260例高血压3级患者中,男性142例,女性118例;平均年龄(53.5±11.8)岁。血压控制不达标患者175例,占67.31%;血压控制达标患者85例,占32.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是高血压3级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疾病认知程度高、定期测量血压、规律服药、使用固定复方降压药是高血压3级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口服联合降压药的高血压病3级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较多。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疾病认知程度,定期测量血压、规律服药,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超声心动图 (UCG)的动态变化 ,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UCG对83例尿毒症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IVPWT)、E/A值进行动态检测 ,并探讨UCG多次异常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高血压、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尿毒症患者左室内径、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明显增高 ,E/A值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UCG多次异常与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高血压、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等密切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UCG的异常 ,动态监测UCG对指导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林文 《中国处方药》2022,(7):142-144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MHD患者总共12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透析有关死亡划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观察两组资料差异,将有差异资料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出M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MHD患者中死亡共52例纳入死亡组;存活68例纳入存活组。两组年龄、BMI、血红蛋白浓度、透龄、KT/V、干体重是否达标、残肾尿量、起始透析年龄、透析前后血压、透析频率等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年龄大、血红蛋白浓度异常、透龄短、起始透析年龄大以及透析频率低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制定出相应预防措施,能降低MHD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以往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竭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引起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是患者水钠摄入过多、透析不充分、干体重掌握不准确、高血压、肺部感染等,采取充分透析、调整干体重、控制血压、加强营养、防治感染、宣教等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使用AVF行MHD治疗的患者186例,根据随访过程中超声检查AVF是否出现并发症[狭窄和(或)血栓]分为并 发症组48例和非并发症组138例,收集2组患者透析龄、透析中收缩压下降≥30 mmHg(1 mmHg=0.133 kPa)例数、穿 刺失败或血肿形成例数、是否合并糖尿病等临床资料,并检测2组患者PCT、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等指标, 比较2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VF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并发症组合并糖尿病、血液 透析中收缩压下降≥30 mmHg、穿刺失败或血肿形成发生率及PCT、CRP、透析龄高于非并发症组(P<0.05)。2组性 别、年龄、原发疾病、尿素清除指数、体质量指数、每月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滤过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 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较高水平的PCT、血液透析中收缩压下降≥30 mmHg、穿刺失败或血肿形成是发生AVF并发 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水平PCT是MHD患者AVF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对微炎症状 态的改善,并注意合理控制血压,避免血液透析中血压快速下降,不断提高穿刺技术。  相似文献   

12.
骆蓓蓓  李胜开 《安徽医药》2023,27(6):1263-126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 /缬沙坦(SV)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年 1月至 2021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MHD合并高血压病人的病历资料,其中服用 SV降压 65例(观察组)服用缬沙坦降压 65例(对照组)。对比治疗前、治疗 1周、 4周、 12周透析前后血压情况,同时分析治疗前及治疗 12周心脏彩超参数、血,常规、血生化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 1周后透析后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治疗 4周后透析前和透析后收缩压分别较治疗前及治疗 1周下降,治疗 12周透析前收缩压、透析前舒张压、透析后收缩压、透析后舒张压分别较治疗前下降,治疗 12周观察组病人透析前舒张压、透析后收缩压及透析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78.20±9.23)mmHg比(81.66±7.83)mmHg、(144.43± 9.15)mmHg比(154.72±9.62)mmHg、(77.45±8.76)mmHg比(81.98±7.85)mmHg](P<0.05);观察组中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病人治疗 12周左心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 N末端前 B型利钠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 LVE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超敏 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治疗 12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 12周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钾、血肌酐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尿酸血症及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MHD患者48例,记录所有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病史、性别、年龄、血压、身高、体质量,同时透析前采血查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尿酸(UA)、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分析血清UA及CR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48例患者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例,无心血管疾病患者19例,心血管疾病组的UA及CRP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P<0.01)。高尿酸血症伴CRP升高组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证实:UA及CRP与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与高尿酸血症及微炎症状态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以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MHD治疗的186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14例、女性72例、年龄18~85岁,将入组前及随访期间连续3个月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他汀组(48例),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非他汀组(13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随访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记录患者临床结局。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非他汀组比较,他汀组患者透析前收缩压(SBP)高、透析年份短、每周促红细胞生成剂使用剂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大、白蛋白(Alb)水平高、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均P<0.05);与非他汀组比较,他汀组患者病死率低、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比例低、3年和5年存活率高(均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透析前SBP、透析年份、透析时间、心胸比率、LVEF、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Alb、甲状旁腺素(PTH)、尿素氮(BUN)、肌酐(Cr)、TC、TG、CRP及磷结合剂、碳酸钙、碳酸镧、司维拉姆、西那卡塞、维生素D、他汀类药物使用为MHD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校正其他因素对MHD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显示他汀类药物使用可显著降低MHD患者死亡风险(HR:0.56,95%CI:0.51~0.59;P=0.017)。结论 他汀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降低每周促红细胞生成剂使用剂量、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可显著提高MHD患者3年和5年存活率,降低死亡风险,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宋莹  夏燕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3):3533-3534,353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运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血压、C-反应蛋白(CRP)等的影响。方法将44例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旁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记录入组前两组患者透前收缩压、舒张压,透后收缩压、舒张压,透前血红蛋白、清蛋白、肌酐、尿素氮,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β2-MG)、CRP水平,6个月后重复检查,记录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透析6个月后,透前收缩压、舒张压,透后收缩压、舒张压、清蛋白、血清钙、CRP基线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β2-MG水平较血液透析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更好地降低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β2-MG水平,改善慢性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旁亢症状,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6.
李萍  王东红 《天津医药》2016,44(8):1014-1017
摘要: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 患者 6 分钟步行距离及血网膜素-1 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3 年 12 月—2014 年 11 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MHD (MHD 组) 患者 89 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常规组, 43 例)和有氧运动治疗组 (有氧运动组, 46 例), 选取 5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 6 个月的透析间期有氧运动, 常规组避免任何运动干预。2 组 MHD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6 个月后行 6 分钟步行试验, 测量体质量、 身高及血压。检测血网膜素-1、 C反应蛋白 (CRP)、 血常规、 血生化, 彩色超声心动测定心血管参数, 对6分钟步行距离 (6MWDs) 与年龄、 CRP、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血网膜素-1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HD 组网膜素-1、 CRP 均较对照组升高, LVEF 较对照组下降 (均 P < 0.01); 有氧运动组经有氧运动 6 个月后, 6MWDs、 LVEF、 血红蛋白及血网膜素-1 较治疗前增加, 并且 6MWDs、 LVEF、 血红蛋白较常规组治疗后增加; CRP、 空腹血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 CRP、 空腹血糖、 收缩压亦较常规组治疗后下降; 治疗前 MHD 患者 6MWDs 与年龄、 CRP 呈负相关, 与 LVEF、 血网膜素-1 呈正相关 (r 分别为-0.418、 -0.229、 0.252、 0.234, 均 P < 0.05)。结论 有氧运动可明显增加 MHD 患者 6MWDs、 LVEF、 血红蛋白及血网膜素-1, 降低 CRP、 空腹血糖和收缩压, 改善身体活动能力、 心功能及微炎症状态, 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84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色球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研究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透析前、透析6个月后的钙磷代谢情况。结果透析6个月后,研究组甲状旁腺激素(261.33±25.21)pg/L、钙磷乘积(34.64±3.12)mg2/dl2、血磷(1.56±0.20)mmol/L、血钙(2.11±0.55)m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398.37±27.63)pg/L、(47.23±4.24)mg2/dl2、(1.81±0.31)mmol/L、(1.79±0.6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利于患者疾病治疗,值得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丁琼  陈雷  阚明  吴永贵 《安徽医药》2010,14(3):328-330
目的探讨大剂量抗坏血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的影响。方法该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60例,分为抗坏血酸治疗组30例和非治疗组30例,治疗组每次透析开始给予抗坏血酸持续静脉滴注至透析结束,治疗3月。非治疗组30例未给予抗坏血酸静脉滴注。2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测定MHD患者透析前后及治疗前后血浆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血浆抗坏血酸含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MHD组血浆MDA含量、血清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OD、抗坏血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HD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浆MDA含量、血清HsCRP低于治疗前(P〈0.05),而血清SOD、抗坏血酸含量高于治疗前(P〈0.05,P〈0.01)。3月后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血浆MDA含量、血清HsCRP降低(P〈0.05,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而SOD、抗坏血酸含量升高(P〈0.01)。结论MHD患者体内存在OS、微炎症状态,抗氧化剂抗坏血酸能有效改善MHD患者OS及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盐酸米多君治疗血液透析(HD)中低血压的疗效。方法:60例HD中出现低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于HD开始前15min服用盐酸米多君5mg。透析开始后2h再加服5mg。对照组予以HD中禁食、高低钠序贯透析,输注高渗葡萄糖及0.9%氯化钠注射液、低温HD等治疗措施。于HD前与结束后各测1次血压,HD开始后每30min测量1次,共10次。观察比较患者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用药后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其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达到83.3%,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米多君治疗HD中低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容量负荷增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MHD患者55例为MHD组,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5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