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眉山市东坡区精神病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奥氮平联合团体心理治疗与单用奥氮平均能改善急性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但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本地文化的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疗效。方法:选取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基于本地文化的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应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评定疗效,并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NS、SA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干预前后SANS评分的差值比对照组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阴性症状有中等度效应;研究组干预前后IL-6水平差值和SANS差值、IL-6水平差值和SAPS差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而对照组无相关性。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采用团体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可改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血清白介素-6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集体心理干预时慢性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的影响,寻找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好方法.方法 将80例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给予集体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自制的依从性评估表,于入组前、结束时分别对每位患者各评定1次,共12周.结果 治疗结束时,干预组成员在自知力和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精神症状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集体心理治疗可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改善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心理护理对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对 80例符合CCMD 2 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除服抗抑郁药外 ,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对照组只服抗抑郁剂不进行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采用自编量表评定患者是否安心住院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的减分率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安心住院率及疗效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安心住院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为期1年,每周各1次的音乐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两组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1年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功能活动调查表(FAQ)及蒙哥马利-艾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的评定。结果两组PANSS、ADL、FAQ、MAD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研究组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PANSS、ADL、FAQ、MADRS前后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的前后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费用、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石河子绿洲医院住院治疗的2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研究组(101例)和对照组(10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时行常规方法管理,研究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日均费用、医患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总费用、日均费用、药费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管理后BP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管理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有利于降低病人住院费用、提高医、患满意度,更好为精神分裂症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开放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9)和对照组(n=61)。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工娱治疗,共1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认知功能成套测试(MCCB)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各时点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同期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9例(15%),对照组复发16例(2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干预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加强了集体、个别心理治疗、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力度,并随访两年,且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研究发现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综合干预后,取得了明显效果,复发再住院者2例(4,9%),而没有实施综合干预的对照组,复发再住院12例(25%)。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上述干预,可以促进其心理康复,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激励机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维持原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为期12周的激励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激励措施前及实施激励措施后第4、12周末分别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30)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激励措施前SANS、NOSIE-30评分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实施激励措施前后研究组患者的SANS、NOSIE-30各评分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SANS、NOSIE-30各评分间差异仍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激励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阴性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单一服用利培酮的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药物治疗同时开展内观认知治疗,对照组则继续予药物治疗。治疗观察期为3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分别以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FI)、自知力、治疗态度问卷(ITAQ)量表进行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自知力恢复情况的疗效评定。结果实际完成88例,脱落4例,研究组治疗后PANSS、SSPF、ITAQ总分值及各因子分比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治疗后PANSS、SSPF、ITAQ评分值较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内观认知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精神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给予小组社交技能训练,于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家庭负担量表(FB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训练前后的SDSS评分及FBS中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关系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系统而规则的社交技能训练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处理家庭关系和家庭日常活动的能力并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社区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入组前后实施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以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结果:治疗12个月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QOLI-74心理健康因子评分和社会功能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 exhibit cognitive impairments, which are related to impairments in social funct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remediation on cognitive, social, and daily living impairment. Participants were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 between 20 and 60 years old (N?=?44).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a cognitive remediatio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a non-intervention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provid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and either day care or occupational therapy.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provided with the “neuropsychological educational approach to cognitive remediation” developed by Medalia and co-workers. We assessed cognitive functions using the brief assessment of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BACS), and evaluated social and daily living functions using the 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GAF) scale. Significant group by time interaction effects indicated that verbal memory, working memory, attention, and executive function show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ement at post-intervention for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ocial and daily living function also improv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improvements were maintained one year after intervention. These preliminary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cognitive remediation and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is effective for facilitating improvements i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social and daily living functions in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免费服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方法: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给予利培酮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社区定期免费给药及健康教育,对照组不给予社区免费给药及健康教育.两组于入组时、入组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药物结合心理行为的综合干预措施治疗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齐拉西酮抗精神病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结合心理行为的综合干预措施,随访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生活质量,同时比较2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各项指标、复发率和再入院率。结果 2组患者入组时PANSS评分、GQOLI-74评分和代谢指标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2组PANS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异常比例均降低,其中干预组各项指标异常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6个月内干预组复发率10.00%(5例),再住院率8.00%(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6.00%(13例)和再住院率22.00%(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3.84,P0.05)。结论药物结合心理行为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治疗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6.
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77例,随机分为有无认知行为疗法两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量表(insight scale)、功 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入组前、治疗第2、4、8周末各评定1次,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90项症状清单(SCL-90)总分.结果:研究组(有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第4、8周末BPRS、insightscale、GAF评分较对照组(无认知行为治疗)改变显著.结论:早期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能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82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NOSIE、ITAQ评分和服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可增加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社交技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66例).对干预组进行小组式社交技能训练,于训练前及训练后12个月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定.结果 在训练后12个月时干预组的SANS总分(35.5)低于对照组(39.0)(Z=-2.684,P<0.05),对照组12个月时N4评分大于入组时评分(Z=-3.652,P<0.05);在MADRS评分中,除内心紧张、自杀观念外,干预组的其余评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Z总分=-4.125,Z2=-2.389,Z7=-2.290,Z8=-2.992,Z9=-2.350,P<0.05),对照组的入组时和12个月相比,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系统而规则的社交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延缓或阻止其社交退缩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情绪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联合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法 ,观察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入住我院的 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 :药物加家庭干预加认知领悟治疗 ,对照组 :药物加普通心理治疗 ,出院后随访 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 (SDSS)评价疗效 ,观察依从性、复发率和病残率。结果 干预组完全依从性、不依从性、BPRS评分、SDSS评分、治愈率、复发率和病残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全程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性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药物组各58例,其中脱落7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全程综合干预措施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所有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结束时,干预组的BPRS、NOSIE-30中的总消极因素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药物组;而NOSIE-30总分、总积极因素及GQOLI评分均明显高于药物组。结论:全程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