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洪泽  于君平 《临床荟萃》2013,28(10):1173-1173
患者,女,74岁,2012年11月15日入院。入院前1天无诱因出现心悸,恶心欲吐,并摔倒在地,伴短暂意识不清、小便失禁,持续约10分钟后意识转清,但其他症状依然,无胸痛、手足抽搐及肢体活动不利,在家自服"复方降压片及复方丹参片"等药物治疗后无好转而住我院。既往"精神障碍"病史50年,平素反应迟钝,时有烦躁不安。高血压史20年。体温36.2℃,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200/13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2.
病例男,46岁,因"突发胸痛、胸闷60 min"急诊入院,自述有高血压病史2年,9月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双腔起搏器。入院时查体:面色苍白,全身冷汗,血压76/54mmHg(1 mmHg=0.133 kPa),呼吸21次/min,心率76次/min,律齐,心界不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3/6级双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V3R~V5R导联ST段弓背抬高2 mm。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因"胸闷、发热、咳嗽2周"于外院就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行抗感染治疗,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及肺水肿。入我院前1天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后转入我院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后体格检查:T36.5℃,P 105次/min,R 15次/min(机械通气),BP 140/7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3岁,主因"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100片4h"急诊送入本院。患者自述源于4h前生气后自服硝苯地平控释片100片,出现颜面潮红、头晕、头痛、乏力、心悸、胸闷、憋气、低血压、嗜睡、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6.6℃,脉搏14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76/45 mmHg(1 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5.
袁栋才  郗红艳  王红梅  刘秀丽  李锦 《临床荟萃》2011,26(17):1548-1548
患者,男,53岁,主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小时,于2010年11月21日10:30入院。患者活动中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右侧肢体活动及言语不能。既往高血压病史,未正规降压治疗。查体:体温(T)35.6℃,心率(P)60次/min,呼吸20(R)次/min,血压(Bp)155/87 mmHg(1 mmHg=0.133kPa),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直径3.0 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  相似文献   

6.
杨贤  葛卫红 《临床荟萃》2013,(12):1404-1404
患者,男,45岁,因“突然头痛7天”于2013年6月8日入住我院。入院诊断:①蛛网膜下腔出血;②颅内动脉瘤。入院查体:体温(T)36.5℃,心率(P)70次/min,呼吸(R)18次/min,血压(Bp)126/86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7.
范志清 《临床荟萃》2011,26(12):1085-1085
患者,女,62岁,因"间断活动后胸痛6年,加重3小时"入院。每次发作后经休息数分钟症状可缓解。入院前3小时患者再次出现劳累后胸痛,无肩背放散痛,无晕厥及咯血。心电图:窦性心律,ST-T轻度改变。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院。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最高可达200/110 mmHg(1 mmHg=0.133 kPa),规律口服复方降压片治疗,未定期监测血压。入院查体:血压105/70 mmHg,意识清楚;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7岁,因"进食饮酒后腹胀,呕吐4小时"于2010年12月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110次/分钟,呼吸22次/分钟,血压125/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腹膨隆,腹部压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其他无特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高流量湿化氧疗(HFHCO)方式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的26例留置人工气道患者,根据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次数,将其分为CPAP组(32例次)和HFHCO组(32例次)。比较两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操作前及诊疗操作过程中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外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操作前后患者血液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操作中,HFHCO组患者心率[(121 ± 3)次/ min vs.(130 ±3)次/ min]、呼吸频率[(21.3 ± 2.7)次/ min vs.(26.1 ± 2.3)次/ min]及平均动脉压[(99 ± 7)mmHg vs.(109 ± 8)mmHg]均较CPAP组患者显著降低(t = 5.232、5.164、6.424,P均< 0.001)。操作后,CPAP组和HFHCO组患者pH值[(7.45 ± 0.05)vs.(7.45 ± 0.07)]、PaO2 [(86.5 ± 7.3)mmHg vs.(88.3 ±6.7)mmHg]、PaCO2 [(40.1 ± 7.5)mmHg vs.(39.4 ± 6.8)mmHg]及SpO2 [(93.9 ± 2.4)% vs.(94.1 ± 2.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222、0.468、0.420、0.348,P = 0.731、0.670、0.684、0.697)。与同组操作前比较,CPAP组和HFHCO组患者操作中心率[(86 ± 4)次/ min vs.(130 ± 3)次/ min,(87 ± 4)次/ min vs.(121 ± 3)次/ min,t = 9.826、9.612,P均< 0.001]、呼吸频率[(17.8 ± 2.5)次/ min vs.(26.1 ± 2.3)次/ min,(16.7 ± 2.9)次/ min vs.(21.3 ± 2.7)次/ min,t = 8.488、5.837,P均< 0.001]及平均动脉压[(78 ± 7)mmHg vs.(109 ± 8)mmHg,(77 ± 7)mmHg vs.(99 ± 7)mmHg,t = 9.104、8.224,P均< 0.001]及操作后PaO2 [(67.8 ± 2.6)mmHg vs.(86.5 ± 7.3)mmHg,(68.9 ± 4.0)mmHg vs.(88.3 ± 6.7)mmHg,t = 7.126、6.395,P均< 0.001]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患者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操作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出血、恶性心律失常、气胸等事件。 结论对于留置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留置套管的患者,在应用CPAP或HFHCO给氧方式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时均可改善患者气道通气,提高患者PaO2,但是HFHCO给氧方式下患者的舒适度更好,减轻了患者呼吸、血流动力学体征的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10.
姜国林 《临床荟萃》2011,26(16):1457-1458
患者,男,80岁。因突发意识不清5小时于2010年7月12日入院。5小时前,患者晨起便后,自觉疲劳,自行上床休息。30分钟后,家人发现呼之不应,双眼呆滞,口角歪斜,四肢无活动,尿失禁。2小时后于我院急诊。查体:血压160/80mmHg(1mmHg=0.133kPa),脉搏63次/min,呼吸20次/min。浅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压眶见四肢活动,病理征阴性。空腹血糖4.5mmol/L。头颅CT:双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旁腔隙灶。左侧枕叶软化灶。诊治过程中,患者出现无意识眼球活动及四肢活动。遂以"脑梗死"收入病房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0岁。因"咳嗽、咳痰5 d"来急诊。既往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过敏史。体检:体温38.3℃,心率87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心腹查体无明显异常,胸片示双肺中内带纹理增强紊乱,以右下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4岁,因"停经20周3d,下腹痛20h"入院。孕2产0。1年前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入院前1d上午无诱因突感下腹胀痛不适,外院彩超检查未见异常,腹痛呈持续性,到夜间至入院当日凌晨腹痛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感头昏、心慌。体格检查:心率120次/min,血压60/40mmHg(1 mmHg=0.133kPa),神智淡漠,贫血貌,腹隆起,宫底平脐,压痛和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胎心未闻及。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9岁,以"咳嗽9年,近2个月加重"为主诉入院。查体:血压118/80mmHg(1mmHg=0.133kPa),心率98次/min,心脏无杂音,双肺底湿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面部水肿。曾有哮喘史及冷空气过敏史,粪便未发现虫卵。CT:双侧胸腔积液,局部呈包裹性积液。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心电图:肢体导联低电压,V4~V6T波双向。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86岁,以“维持性血液透析6年,发热、呕吐、皮肤黄染1周”之主诉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7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相似文献   

15.
胡丽  曹秉蓉  谢青莲 《华西医学》2011,(11):1760-1760
1病例介绍 患者男,27岁。本科文化,麻醉师。因"反复注射哌替啶、丙泊酚、氯胺酮、异丙嗪,眠差1+年,多疑,心慌,烦躁,体重下降半年"入院。检查:体温36.1℃,脉搏132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66/118mm Hg(1mm Hg=0.133kPa)。患者1年前因入睡困难,心情烦躁,  相似文献   

16.
病例 女,44岁,因"近2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胀痛,逐渐加重,并触及腹部包块"入院。患者有尿频,无尿急、尿痛,无腹泻、呕吐,无畏寒、发热等。既往:子宫全切及左侧卵巢切除术。查体:T 36.4°C,R 18次/min,P 85次/min,BP120 mmHg/75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皮肤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下腹部膨隆,腹正中见长约10 cm手术疤痕,肝脾未触及,无胃型及蠕动波,盆腔可触及巨大包块,大小约15 cm×12 cm,质软,囊性感明显,活动欠佳,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道通畅,白带多,色黄。  相似文献   

17.
李裕波  黄源  刘志明 《临床荟萃》2011,26(6):527-527,F0002
患者,女,60岁,因发现颈前肿物1月余于2010年10月8日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6/72 mmHg(1 mm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甲状腺Ⅲ度肿大,左侧明显,表面皮肤无红肿,未见颈静脉怒张。颈软,气管轻度右偏,颈部左侧可扪及一肿块(约5.5 cm×4 cm),质中等,活动度尚可,边界清,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0岁,某部战士。因转移性右下腹痛,给予青霉素肌注治疗3d,无效入院。查体:T37℃,P80次/min,R18次/min,BP115/75mmHg(1mmHg=0.133kPa),心肺未闻及异常,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腰大肌征阳性、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7岁,因颈部疼痛1年,加重1个月,于2009年11月9日14:00收入院。入院诊断为“枕大孔区脑膜瘤”。查体:患者神志清楚,体温36.7℃,呼吸20次/min,脉搏76次/min,血压98/67mmHg(1mmHg=0.133kPa),语言含糊,  相似文献   

20.
一例患有HbSCde镰状细胞病(SCDE)的患者述严重持续的胸,背和腹部疼痛1小时,在之前的2年中曾发生镰状细胞危象,早期血压150/100mmHg,心率90/min,呼吸无异常,30次/min,出汗,查体未见异常,入院时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