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HIV感染者口腔黏膜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进行研究,并对比其中女性宫颈的感染状况,了解湖北地区HIV感染者口腔内HPV感染的流行和分布,证实HPV与HIV之间及相关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40例自愿接受检查的HIV感染者的一般情况,检测其CD4+T细胞计数,并对受检者中的女性进行宫颈检测,使用PCR方法检测口腔及宫颈处HPV亚型,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1例(2.5%)患者检测出口腔HPV52型,10例女性患者(38.5%)在宫颈黏膜样本中检测出HPV感染,且有2例同时检测出2种以上HPV基因型。结论:HIV感染者口腔内HPV感染率远低于宫颈黏膜HPV感染率,两区域间HPV感染状况没有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AIDS)在口腔的表现是艾滋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多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都有口腔表现,但口腔表现却往往被忽视。目前与HIV感染密切相关的主要口腔疾病有口腔黏膜病、牙周病、涎腺疾病及龋病等。本文对HIV感染和艾滋病相关的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口腔鳞状细胞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口腔鳞癌及口腔粘膜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探讨HPV感染与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73例口腔鳞癌及40例正常口腔粘膜石蜡包埋组织中HPV16、HPV18的DNA。统计分析其与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口腔鳞癌HPV16/HPV18 DNA阳性率为74%(54/73),正常口腔粘膜为55%(22/40)。口腔鳞癌与正常口腔粘膜HPV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0)。统计分析显示:HPV感染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有关,与其它因素(肋瘤发生部位、嗜烟酒情况、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与口腔鳞癌的发生有关。口腔粘膜中HPV感染普遍存在,提示HPV在口腔肿瘤的发生中并非独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曾同 《口腔医学》2015,35(12):993-998
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双链闭合环状DNA病毒,属于乳头状瘤病毒科,与人类疾病紧密相关,对它的研究已经持续了百年之久,但在口腔黏膜病领域尚属起步阶段。该文就口腔黏膜病的HPV感染情况、HPV+口腔黏膜病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树突状细胞(DC)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56例OSCC、26例口腔白斑(OLK)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HPVl6/18的感染情况,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其中DC的分布表达。结果:OSCC和OLK组HPVl6/18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PVl6/18感染与吸烟有一定相关性(P〈0.05)。HPVI~5/18感染的OSCC组织中CDla低表达(P〈0.01)。结论:ISH是检测HPV较理想的方法,HPV感染是部分口腔鳞癌的病因学因素,HPV感染患者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是一种嗜黏膜和皮肤上皮的DNA病毒。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有关,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进展之一是HPV感染与头颈部肿瘤,特别是与口咽癌(包括扁桃体癌和舌根癌)密切相关。并且,HPV相关口腔癌患者数目的大量上升,引起了头颈肿瘤医生,特别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与口腔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16)DNA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探讨HPV16和HCMV与口腔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PV16DNA和HCMVDNA,采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检测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HPV16DNA和HCMVDNA。结果:6例口腔白斑中,HPV16DNA的阳性率为16.7%,HCMVDNA为16.7%,16例口腔鳞癌组织HPV16DNA的阳性率为31.3%,HCMVDNA为25%,例正常组织均未检测出。结论:4HCMV与HPV16在口腔癌的发生中具有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8.
GP—PCR检测口腔粘膜中HPV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口腔粘膜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诈者采用通用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GP-PCR)技术,对临床正常口腔粘膜(NOM),口腔扁平苦藓(OLP),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进行检测。结果:30例口腔粘膜中,HPVDNA阳性率43.3%,其中NOM28%,OLP46.7%、(JSCC57.1%。其结果表明:临床正常和病变口腔粘膜中存在多种型别的HPVDNA.此外,GP可作为普查口腔粘膜HPV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毒感染患者口腔戮膜疵状肿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1-IPV)感染及感染类型。方法应用 HPV Ll区通用引物Gp5十//G p6+和1-IPV特型引物(HPV6/II,16,18,31,33),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4例艾滋病毒感染患者口腔豁膜沈状肿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 DNA进行检测。结果艾滋病毒感染患者口腔豁膜优状肿块中,HPV感染率为88.2%;亚型HPV6/II感染率为47.06%, HPV16感染率为II.76%, 1U〕V 18感染率为 2.94 % , HPV31感染率为5.88%。结论艾滋病毒感染患者口腔庆状肿块和H PV感染关系密切,而且大多数和低危型HPV6/II感染有关,少数病例和高危型HPV16,18,31感染有关;同一病例可以感染两种以上HPV亚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OSCC)及口腔白斑(OLK)中国患者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率。方法:提取35例OSCC及35例OLK患者病损组织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Dot Blot Hybridization, PCR-RDB)检测23型HPV DNA,包括HPV6,11,16,18,31,33,35,39,42,43,45,51,52,53,56,58,59,66,68,73,81,82和83。结果:35例OSCC及35例OLK患者中HPV DNA均为阴性。结论:HPV感染在中国的OSCC及OLK患者中非常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1.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在口腔潜在性癌性病损(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OPMD)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检出率为0%~85%[1]。除了已知的饮酒、吸烟等危险因素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PV感染也与OSCC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口腔扁平苔藓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从而为确定OLP的原因,诱因和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通用引物(General Primer,GP)介导的PCR技术检测OLP和正常口腔黏膜的HPVDNA,并对HPV-16DNA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 30例OLP检测到25例HPV-6,11,33DNA阳性,而对照组检测到5例,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OLP组检测到3例HPV-16,18DNA阳性,对照组1例,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OLP是以低危型HPV感染为主,其中糜烂型OLP可检测到较高高危HPV16 DNA。因此,对OLP尤其是糜烂型OLP要进行HPV的检测,从而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3.
人乳头瘤病毒(HPV)在人类广泛传播,与许多人类常见病有关,已证实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在多种口腔黏膜病损中检测出不同型别的HPV感染,越来越多研究表明HPV可能是引起多种口腔病损的致病因素。HPV在口腔黏膜的感染情况及其引起的口腔黏膜病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HPV的生物学特性、口腔黏膜HPV感染的途径、检测方法、HPV相关口腔黏膜损害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在人体内及体表无处不在,已有研究表明,定植于口腔、胃肠道和生殖道的共生细菌是人类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感染HIV后这些部位的微生物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如高通量测序、荧光定量PCR等)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人们从组学角度对HIV/AIDS感染患者口腔、胃肠道和生殖道的细菌成份、细菌病原体和HIV病毒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组在HIV感染个体中产生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作者对人类微生物组与HIV感染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艾滋病相关口腔病损的临床特点及其与CD4计数和高效抗逆转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2013年在我院收治的10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史、艾滋病临床阶段、口腔表现、全身症状、CD4计数、治疗及预后等,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9例HIV/AIDS患者中48例出现艾滋病相关口腔病损,其中口腔念珠菌感染48例(44.03%),以假膜型为主,口腔深大溃疡5例(4.59%),卡波西肉瘤和淋巴瘤各2例(1.83%),牙龈线型红斑、口腔单纯疱疹和口腔疣各1例(0.92%)。CD4〈200个/ul组口腔病损的发生率高于CD4≧200个/ul(P〈0.01),HAART治疗组口腔病损的发生率低于未治疗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口腔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部位。口腔病损中以假膜型口腔念珠菌病最常见,其次是口腔深大溃疡、口腔恶性肿瘤。卡波西肉瘤和淋巴瘤死亡率高,早期口腔表现易与淋巴结炎、牙龈炎混淆,应尽早进行病理检查,早期诊断。HIV/AIDS患者口腔病损的发生与CD4计数减少有关,HAART治疗能显著降低口腔病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口腔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 HPV)的储存库,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等多种途径促进了口腔HPV感染的流行。低危型HPV感染可能导致口腔黏膜良性病变,而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诱发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关于口腔HPV感染的研究工作并不深入,国人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不足,这不利于相关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口腔HPV感染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口腔HPV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人类许多疾病有关,它与口腔鳞癌的关系也已受到关注。目前研究认为,高危型HPV的E6、E7蛋白分别作用于p53和Rb,继而影响其它调节因子,使细胞周期发生紊乱,引起细胞恶变。本文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改变在口腔鳞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真菌感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最常见的口腔并发症,被认为是感染者免疫抑制的预测指征之一,可反映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本文对国内外有关HIV感染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和口腔真菌微生物的特点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作者采用聚合酶链(PCR)技术,对22例OLP中的HPV低危型──11型以及高危型—16型DNA分别进行了检测,并以10例正常口腔粘膜(NOM)作为对照。结果表明:PCR是检测OLP中HPV较为理想的方法。OLP中的HPV与NOM相比较,11型相对升高。OLP各临床分型中,网纹型的HPV阳性百分比最高,该型的病程迁延.治疗后易复发,可能与HPV的潜伏和感染有关,4例糜烂型,即有2例含有HPV16,提示糜烂型与癌变的关系。HPV在NOM中的存在。表明HPV可以无症状或以潜伏的形式存在于口腔粘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成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口腔毛状白斑(OHL)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其与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 060例成年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信息包括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HIV阳性确诊时间、传播途径、口干症、口腔念珠菌病、临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及CD4细胞计数等,并通过口腔检查记录OHL的发病情况,分析OHL发病与CD4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1 060例HIV感染者中,检出OHL患者94例(8.9%),其平均年龄为(39.33±10.45)岁。90%的OHL发生在舌的两侧缘,70.2%的患者其CD4细胞计数低于200 mm-3。结论OHL经常发生在严重的免疫抑制的患者中,与CD4细胞计数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