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特点及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对2010 年3 月至201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36 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采取GOS 进行评定.恢复良好:27 例,轻微残疾:4 例,严重残疾:3 例,植物人:4 例,2例因治疗无效死亡,回访时间0.5~4 年不等.结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多数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抢救治疗,迅速、适当的制定抢救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何庆璋  丁源  陶保平  李卫东  李庆  袁静 《安徽医药》2013,34(9):1331-1332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并网状切开硬脑膜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70例单纯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辨并网状硬脑膜切开减压手术。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定2组患者预后。结果术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3例,中度残疾18例,重度残疾15例,植物生存10例,死亡14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并硬脑膜网状切开减压术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检查之后,最终确定其中35例行手术治疗,而另外15例则行保守治疗,并进行精心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伤后治疗半年采用GOS评估预后,手术治疗中好转病患16例、中度残疾病患3例、重度残疾病患2例、植物生存病患1例、死亡病患12例,保守治疗中好转病患3例,中度残疾病患1例、重度残疾病患1例,死亡病患10例。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病患,应在急性期就加强病情的观察,尽早发现恶化,使患者可以早诊断与治疗;此外,还要加强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以此提高病患的抢救成功率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范岩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77-47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方法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们基层医院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24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的抢救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48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52例,病死率20.97%。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一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辨减压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二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尽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防治肺内感染等并发症的综合治疗,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作用。方法本院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同期常规治疗,51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经高压氧辅助治疗存活的患者中,轻度残疾的比例高于常规治疗组,中重度残疾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改变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进程、转归,减轻残疾的程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CS评分方法进行疗效评定:65例中康复良好31例,中残1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4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行去大骨瓣减压应及早进行,并且去除骨瓣要足够大,脑组织受压时间越短,脑组织损伤程度相对越轻,抢救成功率越高。应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安全且效果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急救的80例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被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是81.25%,另外15例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是18.75%。结论对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伤残和死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方法对本院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组:由本院急诊中心出车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对照组:由边远基层卫生院转入路途1h以上患者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院前急救成功66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94.2%;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院前急救成功28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80%,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χ2=5.0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成活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166-167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本院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70例抢救成功,16例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脑疝,抢救成功率81.4%。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行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的吸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并分析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护理的成效。方法从本院在2010年3月。2012年9月入院治疗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样本,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并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手术疗效以及护理质量。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100例患者术后进行GOs评分,患者预后情况没有什么差错,其中恢复达到基本痊愈的80例,占80%,植物生存1例,占1%。轻度残疾14例,占9%,重度残疾4例,占4%,死亡l例,占1%。结论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有效并且全方位的护理方式能很大程度的增强患者的临床治愈成功的可能性,对患者预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与常温其他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86例需要手术抢救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进行亚低温治疗和以往86例同样需要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后比较。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重残率及预后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便于实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脑外科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6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7例恢复良好,11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研究组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1例1,死亡2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效果理想,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急救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早期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8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抢救脱险74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91.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成活率,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伤的诊治及疗效。方法对1998~2007年15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伤者诊断治疗数据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0例。恢复良好107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8例,残疾20例。结论重型颅脑伤合并伤患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南凯  岑远光  黄常坚 《河北医药》2011,33(18):2778-277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个月后的GOS测定:良好76例(44.2%);中残28例(占16.3%);重残14例(占8.1%);植物生存或死亡54例(31.4%)。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必要时呼吸机治疗。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去大骨辨减压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使用亚低温治疗,防治各种并发症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黄军 《淮海医药》2012,30(6):510-51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原因和治疗.方法 总结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12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并对14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死亡14例,死亡率11.6%.死亡原因:主要有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的并发症,病人就诊时间晚,抢救不及时,治疗不恰当,术后护理不到位等等.结论 积极治疗颅脑损伤,防治并发症,合理及时治疗,完善治疗过程,降低重度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由于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已日渐引起临床上的关注。它的转归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 5 0例重型颅脑损伤致 ARF病例的原因分析及综合性护理 ,体会到早期预见性观察和妥善护理 ,对早期发现有治疗 ARF,保障原发病的抢救成功 ,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 ARF中 ,男 32例 ,女 18例 ,15~ 75岁 ,(平均39.5岁 )。所有患者均属重型颅脑损伤 ,开放性颅脑损伤 8例 ,闭合性损伤 4 2例 ,其中 ,重型脑挫裂伤 2 5例 ,多发性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 7例 ,硬膜下…  相似文献   

18.
孙娜 《中国实用医药》2014,(24):232-23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73例研究对象中45例经急诊救治行手术治疗,27例研究对象经急救及护理后转入病房接受进一步治疗,1例研究对象因抢救无效死亡,其抢救成功率为98.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而及早明确判断并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急救治疗及护理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院前院内急救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改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及院内急救模式的方法,探讨提高急救效率与规范急救模式的途径。方法对1998年1月以来3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迅速而规范的院前与院内急救措施,减少各种中间环节,提前做好各种应急预案,优先保持呼吸及血压稳定,有分别的采取降颅压措施。结果患者出院时即按GOS评分标准评定,无或轻度残疾147例(40.61%),中度残疾59例(16.30%),重度残疾46例(12.71%),植物状态14例(3.87%),死亡96例(26.52%)。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院前及院内急救专业性强,对参与急救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迅速而规范的院前与院内急救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重型颅脑损伤90例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做到了抢救及时、处理快速、准确、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率。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而熟练掌握颅脑损伤急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