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人体五脏中,肺喜润而恶燥,因而燥邪最易犯肺。由于肺主呼吸,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被燥邪所犯,就会出现一系列“秋燥”的症状,如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  相似文献   

2.
<正>燥为秋季主气,燥邪伤肺,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又是致病因子,秋燥时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最易伤人津液,即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则出现"燥象":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燥邪伤肺,最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肺为娇脏,其气直接与外界相通,极易受外邪侵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故燥邪为患、常易耗伤人体阴液,表现为口干、鼻干、唇干、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黄、皮肤干燥裂等,故而《饮膳正要》言“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当以养阴益肺、生津润燥为治,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猪肺...  相似文献   

4.
秋燥食养     
立秋之后,湿气去而燥气来。《内经》中说的“燥胜则干”,“秋日燥烈”,均是指秋天出现燥症。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别,“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温燥的表现以发热为主,另有头痛、少汗、口渴、心烦、鼻腔干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等症;而凉燥以怕冷为主,亦伴有干咳少痰、口  相似文献   

5.
中医小知识     
燥(燥气)①六淫之一。燥气易伤津液.临床表现为目赤、口鼻干燥、唇焦、干咳、胁痛、便秘等.其中证候偏热的为"温燥",偏寒的为"凉燥"。②阴津亏损的病症。参见"内燥"条。内燥指体内阴津耗伤而出现的证候.多因热病后期,或出汗、吐泻、出血过多,或用药不当而引起。临床表现为骨蒸潮热、心烦、唇燥、舌干无津、指甲干枯等内热伤阴症状。凤燥指风与燥两种邪气的相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满、胁痛、皮肤干涩、舌苔薄白而干.脉浮涩等。  相似文献   

6.
秋日养肺     
孙子凯 《祝您健康》2014,(10):47-47
"秋养肺,冬养肾",秋季是一个适合养肺的季节。中医学认为,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因此,这一季节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预防肺病。辨证养肺贵在"润"秋属燥,燥胜则干,肺为娇脏,最怕燥,而燥气最易伤肺,所谓燥气通于肺。所以秋天最易肺燥阴亏,需要辨证润肺。1.肺燥津亏特点是口干鼻干,舌燥咽干,干咳少痰,干咳甚至带有血丝,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而黄,舌红少津,脉细数。燥则润之,可以用沙参、麦冬、天冬、杏仁、百合、秋梨、荸荠、银耳、甘草等。  相似文献   

7.
夏秋之交,骄阳暴烈,“秋老虎”袭人,既有夏天炎热的余威,又有秋天干燥的特点;及至暮秋,西风瑟瑟,秋雨凄凄,草木萧条,由“温燥”转为“凉燥”。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体液缺乏,“燥”症显露:喉干舌燥,鼻咽干塞,干咳少痰,极易引发伤风、咳嗽、支气管炎等“燥病”。如果人体的适应能力减弱,“燥邪”侵袭体内,则导致“燥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燥邪”伤人的基本特点,一是季节性,即是与秋天相联系,故“燥病”亦有“秋燥”之称;二是耗伤人体的阴液,“燥性则干”,干燥便是“燥病”的  相似文献   

8.
秋风阵阵,带给人们的是肃杀意境,一片"燥"情。燥是秋天的主气,燥胜则干,引起鼻干、咽干、皮肤干裂、皱纹增多等。"秋燥"则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其特点是在一般感冒的基础上,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如不及时防治,病邪会深入,病情会加重,少数人还会出现高热、抽风、出血等严重危象。那么,我们如何打好这场保卫自己机体以免"秋燥"侵袭的战斗呢?  相似文献   

9.
吴连芹 《东方药膳》2005,(10):40-41
秋冬燥气当令,空气中缺乏水气的濡润,人体津液易受损伤。体质偏津亏者,也易感受燥热病邪而发病。燥邪伤人为病,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由感受外界燥邪而引起,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部开始。内燥多由汗、下太过或精血内夺,机体阴津亏虚所致。燥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季节,多见凉燥。燥邪为病,常见津伤之象,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大便秘结。燥邪易从口鼻而入,故又多见燥热伤肺诸症,如干咳少痰,或胶痰难咯,甚至痰中带血。若燥伤肠胃之津,则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为主,兼见肌肉消瘦,皮肤干燥粗糙,舌红而干等症。秋季药膳应以养阴生津,清热润燥…  相似文献   

10.
秋季养生当护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常被人们称为多事之秋。秋天不仅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落英缤纷、万木凋零的季节,此时又是人们最易患病的季节。故秋季养生在一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秋季养生得宜,人们就能健康地度过冬天。 传统医学认为,燥为秋季主气,燥邪伤肺、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又是致病因子,秋燥时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最易伤人津液,即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则出现“燥象”: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燥邪伤肺,最易引  相似文献   

11.
秋季致病特点为"燥","燥胜则干,津液必伤"。此时虽已属秋后,但暑湿之邪并未散尽,暑热与秋凉相裹,季节转换,人容易患病。秋天多发病症有:头痛无汗、咽干口燥、周身酸懒、咳嗽、烦躁、失眠、便秘、呃逆等。应用中药非处方药(OTC)对症治疗,可有效祛除疾病,使患者平安度过秋  相似文献   

12.
正值11月,秋冬交替之际。阳气收敛,阴气始生,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干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燥胜则干。”故秋冬季,人们常出现燥咳、口渴、咽喉干涩、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津液缺失现象。 根据“燥者润之”的原则,秋冬季宜多食具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梨、甘蔗、柿子、香蕉、橄榄、百合、银耳、萝卜、豆浆、乳品等。《遵生八笺》指出:“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即秋冬季天气干燥,应多食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品,既补脾益胃,又养肺润肠,可防止秋冬干燥带来的干咳、咽干口燥、肠燥便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秋冬谨防小儿咽干唇燥文/张依秋每当秋冬季节来临,有些小儿容易发生咽干唇燥、咽喉肿痛等病症,严重的可因口唇干裂疼痛而拒食、烦躁、啼哭、不眠,时间一久,因营养不良和睡眠不足而消瘦,影响了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众所周知,秋三月,天高气爽,气候干燥,医家认为燥...  相似文献   

14.
孙清廉 《祝您健康》2014,(10):11-11
保津秋季最大的气候特点是干燥,特别是中秋以后,雨水渐少,而风偏多,燥邪容易为患。燥邪伤人津液,易出现唇干、口舌干燥、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毛发脱落、皮肤干燥皲裂、大便秘结等症状。所以,秋季养生应重视保护人体津液,适时补充机体水分。特别是饮食,宜适当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银耳、甘蔗、粥类、百合、藕、胡萝卜、番茄、梨、香蕉等滋阴、润肺、防燥的食品。  相似文献   

15.
保津 秋季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干燥,特别是中秋以后,雨水渐少,而风偏多,燥邪容易为患。燥邪伤人津液,易出现唇干、口舌干燥、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毛发脱落、皮肤干燥皲裂、大便秘结等不适症状。所以,秋季养生应重视保护人体津液,适时补充机体水分。饮食宜适当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银耳、甘蔗、百合、藕、胡萝卜、西红柿、梨、香蕉等滋阴、润肺、防燥的食物。  相似文献   

16.
夏天结束了,天高气爽的秋季开始来到,这是个气候干燥的季节;秋风阵阵,带给人们的是肃杀意境,一片“燥”情。燥是秋天的主气,燥胜则干,引起鼻干、咽干、皮肤干裂、皱纹增多等。“秋燥”则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多发于秋分前后,病症特点是在一般感冒的基础上,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如不及时防治,病邪会深入,病症会加重,少数人还会出现高热、抽风、出血等严重危象。为此,关键在于“养”掉“燥气”。那么,如何“养”呢?  相似文献   

17.
燥为秋季的主气,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从而出现燥邪为病的症候。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故而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皲裂,毛发不荣,大便秘结的病变。燥易伤肺,故而容易出现干咳少痰,或胶黏难咯,或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症。  相似文献   

18.
益思 《家庭健康》2010,(10):36-37
秋季是个气候干燥的季节;秋风阵阵,带给人们的是肃杀意境,一片“燥”情。燥是秋季的主气,燥盛则干。当我们处在由暑热转为寒凉并气候多变、乍寒乍热的金秋时节,为了防止季节交替损伤肺气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X):78-78
秋燥,燥易伤津,燥更伤肺,常见鼻燥咽干,日唇皱裂,日渴少津,干咳少痰,大便干结,毛发不荣。《内经》日:“燥者润之”。防治秋燥要“四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杏苏散方系《温病条辨》吴鞠通为治秋燥病而设,言明主治凉燥。综观全方其又非治燥剂。 “燥”,燥者干也,缺乏水分谓“燥”。刘河间有“诸涩枯涸,干颈皴揭,皆属于燥”。《内经》“病机十九条中”也证之,已言明燥邪致病的病机和症候。在治疗上《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燥者濡之”,凡治燥必以增液养阴生津为大法。杏苏散方,并不具备生津增液的功效,但高等院校教材的《温病学讲议》,《方剂学》分别列为“秋燥”与“治燥剂”,而在《温病学》秋燥章中却又未收入该方。显然对该方是否治燥已有异疑。本文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