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 《家庭医学》2005,(20):31-32
一天,正在上班的小俐妈妈接到女儿班主任的电话,说小俐正上着自习,突然大声尖叫着说自己眼睛看不见了,瞎了。同学们立即将她扶到医务室,经医生检查,没发现有器质性病变。老师请小俐妈妈将女儿送到医院眼科去看一看。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一条令人悲痛的消息在微博上迅速传开:前辽宁队球员,曾于2008~2009赛季效力于广厦的"小姚明"、24岁的张佳迪,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 更早些,4月30日,曾在去年上海世游赛上夺得男子100米蛙泳冠军的挪威游泳选手,亚力克桑德·达勒·奥恩,因为心跳骤停在美国去世,年仅26岁.挪威泳协称,奥恩死于心脏病,诱因至今还没有查清. 据报道,近几个月间,世界体坛已至少有7名运动员猝死,而心脏病是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3.
<正>心源性猝死是因心脏骤停而导致的突然死亡。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人体血管收缩,一些看上去还"健康"的中老年人,或是患有冠心病,病情平稳的患者,在短时间内突然猝死在家中。据统计,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占猝死的80%~90%。在我国,  相似文献   

4.
张磊 《长寿》2004,(9):13-13
从日本厚生省的一份关于人口动态与经济社会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在1990年前后,日本公民在36~64岁的中老年期死亡的人数中,平均每8人就有1人是在发病后1周以内突然死亡的。  相似文献   

5.
1984、1985年,中国和南朝鲜分别发生了兔的突然死亡,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作为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报道还是首次,暂定名为病毒性出血性疾病。在以前的报道中,有的描述为出血性肺炎或病毒性出血性肺炎。目前的文章都表明,疾病的损害实质是急性肝炎。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一起国际航行船舶船长突然死亡病例的死因探讨,对事件发生过程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现场检查和病史等进行传染病排查,分析和探讨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排除传染病致死的可能性,提出死因假设。经分析,死因可推断为肠梗阻?消化道穿孔?急性心肌梗死?结论口岸医院应完善检查手段;用药应符合指征;同船船员应密切关注患病者并及时救助;检疫人员应尽早登轮检疫。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23日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生因心脏病突发在家中不幸去世享年59岁这一突发事件再次敲响了预防心源性猝死的警钟  相似文献   

8.
吸氧保健,亚健康的好帮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健康为什么更青睐于“白领” 亚健康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是人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虽然生理上、心理上没有器质性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这些不适症状可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往往以某个系统的不适感最突出.其中最常见的为耗氧量最大的脑部症状。  相似文献   

9.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自清  李国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F0003-F0003
心源性猝死(SCD)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美国每年约有30万人发生心脏猝死,80%由冠心病(CHD)及其并发症所致,占全部心血管病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李其旺 《家庭医学》2005,(22):51-51
2005年8月18日.名演员高秀敏因心脏病突发在家中辞世。最让人感到惋惜的是她才46岁。她的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所谓猝死.WHO所作的定义为:从疾病发作或脏器损伤开始24小时内死亡为猝死。由心脏病所致的猝死往往在发作的即刻或一小时之内。因此.对于冠心病所引起的猝死.更为准确的定义是在症状出现后一小时之内的死亡。在我们了解了高秀敏的死亡原因并为之遗憾之余.我们听到的应该是如何关爱健康、珍惜生命的警钟声。而这些沉闷的钟声足以能激发人们对应对突发疾病事件的反思与重视。[编按]  相似文献   

11.
芝墨 《青春期健康》2014,(10):24-24
夏子青发来消息,他说:晓晓,下雪了吗?我看了一眼窗外飞舞的雪花,回复过去:嗯,下着呢,雨雪霏霏.耳机里循环播放着萧亚轩的一首老歌-《突然想起你》,欢快的节奏,犹如舞动着的明媚的青春.于是,我也开始回忆夏子青.  相似文献   

12.
心源性猝死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猝死(Suddendeath)是指平素健康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但病情已基本稳定,而突然发生的非人为因素的死亡,发病一般不超过6h,排除非正常死亡(自杀、他杀、中毒、外伤等)。由于心脏原因如心力衰竭(Cogestiveheart-failure,CHF)或心律失常(arrhythmia)等引起的,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自然死亡称为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猝死的发生率约占各种死亡的1%-3.6%,而中老年人猝死的比率达56%-80%,SCD则占到老年人猝死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1]。各种心脏病都可导致猝死,其中尤以冠心病居多,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阻塞、痉挛,或二者同时发生,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2]。  相似文献   

14.
莘华 《大众健康》2010,(6):71-71
近年来,心源性猝死时有发生,令人震惊和惋惜。这其中有不少人是因为患有一种“隐匿性心脏病”。患者平时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症状,但一旦发病,几分钟内患者即胸闷、恶心、呕吐、大汗、呼吸困难,进而死亡。此病中医称为“胸痹”,主要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平时患者心睥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加上寒凝、气滞、血瘀、痰阻,就会痹遏胸阳,阻滞心脉,发生“胸痹”。  相似文献   

15.
最近,北京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男性心源性猝死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0.5/10万,女性为3.6/10万,心源性猝死男性较女性更多见。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在急性症状发作后2小时之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循环和呼吸中止为主要特征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知道患者有无基础心脏病,都不能预料其死亡的时间和形式。也就是说,猝死就是意料之外、无法预期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文斌 《药物与人》2011,(3):34-34
个案之一:最近,44岁的莫宇真可谓死里逃生。平时一向身体健朗的他在早上锻炼身体的时候,突然胸闷晕倒不省人事,幸亏送医院救治及时才捡回一条命。医生说,莫宇是由心脏病引起的猝死。专家解读:心源性猝死是指由  相似文献   

17.
宋朝大文豪苏轼有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描绘的是当时在惠州罗浮山下吃荔枝的情景。荔枝不但果肉味道鲜美,而且外壳漂亮,刚摘下来时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皮革质,多数有鳞斑块状突起.一个个呈龟裂片。但荔枝号称“一日变色”,不新鲜的荔枝外壳呈暗红褐色。  相似文献   

18.
脚肿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现象,其原因很多。首先要分清是功能性水肿还是器质性水肿。器质性水肿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6—2019年黑龙江省密山市常住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和死亡数据,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6—2019年密山市常住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数据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死亡数据,分析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情况。结果:密山市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41.21/10万,标化发病率为504.32/10万,标化病死率为77.14/10万。其中,心源性猝死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88/10万,标化发病率为20.97/10万,标化病死率为9.92/10万;心肌梗死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02/10万,标化发病率为35.33/10万,标化病死率为15.62/10万;脑卒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2.31/10万,标化发病率为448.03/10万,标化病死率为51.59/10万。男性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648.11/10万和448.23/10万,均高于女性(432.14/10万和310.5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487,P<0.01)。结论: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已成为...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这一概念是1987年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先提出。它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出活力减退的一种状态。处于该状态的人,机体内并不存在经医院检查所能发现的器质性病变,但却具备疲惫、乏力及抑郁、焦虑和过敏等不良情绪。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