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Medtronic3830主动固定导线在右室间隔(高位室间隔部和中位室间隔部)起搏的优劣。方法71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根据心室电极位置的不同,随机分为高位室间隔组(n:35)和中位室间隔组(n=36),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3个月的各项心室电极参数以及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结果电极全部植入成功,术后未发生导线脱位或心肌穿孔。中位室间隔组QRS波时限要短于高位室间隔组[(116±23.6)InsVS(150±34.2)ms,P〈0.05]。中位室间隔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LVEF、BNP无显著改变,高位室间隔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LVEF降低[(0.46±0.12)%Vs(0.62±0.07)%],P〈0.05]、BNP升高[(161.3±34.2)ng/LVS(80.1±33.2)ng/L,P〈0.05]。术中及术后3个月两组的心室起搏阈值、阻抗、感知无差异。结论采用3830主动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可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QRS波时限更短,对心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主动固定螺旋电极的起搏阈值在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53例共植入59根螺旋电极。电极到位后,分别测试螺旋旋出前后的起搏阈值。结果螺旋旋出前的起搏阈值为(0.54±0.25)V,旋出后即刻为(1.1±0.40)V,旋出后10min为(0.48±0.20)V。与旋出前相比,旋出后即刻的起搏阈值升高明显,随着螺旋旋出时间的延长,起搏阈值逐渐下降,观察至旋出后10min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螺旋旋出前后阈值变化明显,约10min后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方法 将68例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随即分成2组,应用主动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应用被动电极植入心尖部起搏简称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数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电极组植入即刻起搏阈值比被动电极组要偏高,无显著差异.主动电极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有显著差异.两组感知阈值无明显差异.随访1个月,两组起搏阈值,阻抗,感知无明显差异.结论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稳定,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张萍  谢贵华  崔长琮  张全发 《贵州医药》2002,26(11):975-976
目的观察不同心脏起搏电极植入后起搏阻抗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3例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 4 9条电极 ,其中分形涂复电极 2 5条 ,激素释放电极 2 4条 ,用配套体外程控仪测定术后 1、10、2 2、30、90及 180天的起搏阻抗和电压阈值。结果发现分形涂复电极的起搏阻抗逐渐降低伴随相应的电压阈值逐渐升高 ,阻抗低谷及电压峰阈值约在术后 10天左右出现 ,分别为 4 2 6±6 9Ω和 0 95± 0 2 1V ,然后又逐渐恢复 ,术后 30天以后达到其术后 1天的水平并保持至术后 180天。激素释放电极的起搏阻抗及电压阈值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整个随访期无明显波动。结论起搏阻抗和电压阈值均能很好反映起搏电极的电性能以及起搏器安置术后电极 /组织界面处的情况。将二者结合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择期进行安全的低能量输出程控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双心室再同步治疗(CRT)后影响左室电极稳定性因素和观察其长期参数的变化,对85例CRT病人进行3—66个月随访。观察指标:电极脱位和起搏参数改变的发生率;电极脱位和起搏参数改变是否与血管解剖形态有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拟行CRT植入88例,成功85例,成功率为96.6%。②左室电极脱位4例(占4.7%),2例电极头端向外移出0.5—1.0cm,但仍在血管远段,导致起搏阈值增高。1例为左室电极脱至冠状窦,1例为3根电极(右房,右室,左室)均脱到右心房,这2例均重新置入左室电极。③左室电极起搏阈值植入后逐渐增高,植入后24个月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是逐渐降低,植入后1周就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室电极的稳定性与靶血管的大小有关,靶血管过于粗大和平直,电极固定不牢,易于脱位。长期随访过程中,随时间延长左室电极阈值呈增高趋势,阻抗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三尖瓣下起搏技术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ⅤⅥ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67例,常规位置起搏128例(常规组),常规位置起搏高阈值患者39例,其中21例行三尖瓣下起搏(实验组),观察各组手术时间、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术后感染、电极脱落、短期起搏阈值升高的差别.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常规位置和三尖瓣下起搏数据进行成对t检验,结果显示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均有明显下降(P<0.01),实验组三尖瓣下起搏与常规组比较电极阻抗略高(844.38±155.12,728.73±144.49),但绝大多数在允许范围.电极脱落、起搏器囊袋或切口感染、起搏后1个月电压阈值等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尖瓣下起搏技术是行ⅤⅥ起搏器常规位置高阈值时可供选择的一个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心房起搏最常使用J型器状电极,少数用J型螺旋电极。本文报告4例心房内植入直型锚状电极实行心房起搏,随访11(5~22)个月,测试结果表明起搏、感知功能均正常。例1,男.55岁,因病窦综合征(SSS)伴头昏于1995年9月13日植入Intermedics公司Quatumm型起搏器,植入电极为431一07型。植入时起搏阈值为0.85V/0.5ms,起搏阻抗为465,P波振幅为2.4mV。1997年6月2日随访时起搏阈值为2.0V/0.15ms(相当于1.1V/0.5ms),灵敏度阈值为2.0mV。例2,女,50岁,因SSS伴黑于1996年4月3O日植入SIEMENS2040K起搏器,植入电极为llol…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 P)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住院行起博器植入术患者31例,尝试行LBBa P,分析与LBBa P相关的心电图特征、起搏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1例患者中,23例LBBa P成功,成功率为74.2%。患者术前及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中,15例术中记录到左束支电位;8例尽管起搏电极已经达到左侧室间隔心内膜下,但起搏QRS波无右束支传导阻滞形态。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术后QRS时限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非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术后QRS时限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分别为(0.7±0.12)V/0.4 ms、(13.1±4.7)m V和(602.0±124.0)Ω。在6个月的随访中,起搏阈值、感知及阻抗参数均稳定。术中,5例发生室间隔穿孔,1例损伤右束支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LBBa P对于有起搏器指征的患者是可行且安全的。该起博技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稳定的电极参数,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三尖瓣下起搏技术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VVI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67例,常规位置起搏128例(常规组),常规位置起搏高阈值患者39例,其中21例行三尖瓣下起搏(实验组),观察各组手术时间、起搏阈值、电极阻抗、术后感染、电极脱落、短期起搏阈值升高的差别。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常规位置和三尖瓣下起搏数据进行成对t检验,结果显示: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均有明显下降(P<0.01),实验组三尖瓣下起搏与常规组比较电极阻抗略高(844.38±155.12,728.73±144.49),但绝大多数在允许范围。电极脱落、起搏器囊袋或切口感染、起搏后1个月电压阈值等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尖瓣下起搏技术是行VVI起搏器常规位置高阈值时可供选择的一个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主动电极高位室内间隔起搏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方法:以2005年7月~2010年7月来本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的12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心室电极固定部位的不同将他们分为A、B、C、D四组,在置入电极、脉冲发生器后测量有关参数,并在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同时请患者填写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结果:A、B、C三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出现下降趋势,而D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均未出现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D组的治疗效果也要优于A、B、C三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主动电极高位室内间隔起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起搏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具有心室自动夺获功能(AC)的双腔起搏器(Kappa 700)置入后参数的变化情况和安全性。方法随访56例置人Kappa 700型起搏器患者,观察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心室起搏阈值、输出电压等参数的变化。结果56例患者于术后1周打开心室自动夺获功能,心室起搏阈值在术后1周达到最大值,由植入时的(0.40±0.05)V升至(0.75±0.22)V,1—6个月后逐渐下降稳定于(0.61±0.31)V。心室起搏输出电压也随之升高而后逐渐下降稳定于(1.22±0.42)V,明显低于普通起搏器的输出电压(2.5~4.5V)。该起搏器由于具有电压4.5V,脉宽0.49ms的备用脉冲,保证了当心室失夺获时起搏的安全性。结论具有AC功能的Kappa 700型双腔起搏器输出能耗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置入起搏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计256例初次置人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年龄不同,分为高龄组(〉75岁,168例)和低龄组(60~74岁,148例)。观察术中、术后起搏器阈值、感知情况,随访术中及术后7d、3个月、半年穿刺并发症及电极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性别、糖尿病病史、BMI、心房感知和起搏阈值、右心室感知和起搏阈值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患者年龄、肺部疾病史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低龄组老年患者[(84±9)岁比(68±7)岁,63,9%(69/108)比10.1%(15/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发生并发症共计13例,低年龄组6例,高龄组7例。与起搏器置入相关并发症5例,低龄组2例,1例穿刺过程中出现气胸,1例术后7d内出现囊袋血肿;高龄组3例,1例置入术后24h出现气胸,1例置入过程中出现血气胸,1例术后5个月发生起搏器感染。与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2例,低龄组和高龄组各I例。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6例,其中低龄组3例,分别为电池提前耗竭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高龄组3例,分别为起搏器移位2例,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障碍1例。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置人起搏器安全可靠,但同时要了解高龄老年患者的特殊性以及注意围手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国产心脏起搏器Qingming 2312S/M型与百多力Axios S、圣犹达2402、美敦力RES01心脏起搏器的一般参数、起搏参数,分析国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1月间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分别安置国产心脏起搏器Qinming 2312S/M、百多力Axios S、圣犹达2402、美敦力RES01起搏器,在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起搏器的参数变化,比较各组起搏器的参数及功能。结果 4组患者100%起搏理论寿命、50%起搏理论寿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起搏参数(阈值、阻抗、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心脏起搏器Qinming 2312S/M安全可靠,与进口心脏起搏器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永久性起搏器术后阈值升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阈值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1996年1月~2006年7月共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44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阈值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起搏器术后阈值升高15例,其中早期阈值升高12例,4例经过静脉点滴地塞米松(10mg/d)5~14 d后起搏功能均恢复正常,8例微脱位中4例重新安置电极外,其余4例经过左侧卧位而使电极复位,起搏器功能恢复正常;晚期阈值升高3例,通过增加起搏电压可以恢复正常起搏功能,为避免起搏器电池提前耗竭,已更换起搏电极.结论 注意识别起搏器术后阈值升高的临床特点、强调术中操作规范、加强术后程控及随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RVSP)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将103例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DDD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RVAP组51例和RVSP组52例。RVAP组行右室心尖部起搏,RVSP组行右室中位室间隔起搏,分别记录QRS波群宽度、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左室射血分数(LVEF)、电极导线植入参数,并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RVSP组QRS波群宽度明显小于RVAP组,且2组术后3个月LRVPE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起搏阈值、LVEF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P电极导线相对容易到位,长期随访导线参数稳定,无脱位及起搏感知不良等事件发生,是较为良好的起搏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时应用固定方向法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在DSA室行电生理检查时,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同一病例行X线透视下临时心脏起搏和非X线透视下固定方向法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比较从送入电极到成功起搏心脏的时间、成功起搏时的起搏阈值和电极在右心室位置。结果非X线透视组用固定方向法从送入电极至成功起搏右心室耗时(25.82±14.22)S,明显少于X线透视组(45.50±25.56)S(P〈0.01),而起搏阈值分别为(1.03±0.34)V和(1.07±0.27)V,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置管方法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固定方向法普通临时起搏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简便、快捷、易学和有效,明显缩短送入电极至右心室尖部起搏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对起搏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对不同起搏系统功能的影响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0例,术后3个月内先后静脉推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其中13例预先置入临时起搏电极。比较给药前后起搏阈值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永久起搏器系统KDR70110例,SDR3039例,SWI1031例,全部为激素涂层双极电极,用药前后起搏阈值均保持在最低水平,即0.25V(KDR701)和0.5V(SDR303)。感知范围和电极阻抗无明显变化。临时起搏电极为STJUDEMEDICAL双极起搏电极,与用药前相比普罗帕酮使临时起搏阈值从(1.0±0.4)V升至(1.3±0.4)V(P<0.05),胺碘酮使其从(1.1±0.5)V降低至(1.0±0.4)V(P>0.05)。结论:具激素涂层电极的永久起搏系统急性期使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自动阈值夺获(Autocapture)自动模式转换(Automtic Mode Switch)双腔起搏器测试及随访。方法:20例患者,肥厚梗阻型心肌病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9例,病窦10例其中阵发房颤(AF)5例。植入Affinity DC5230起搏器,植入手术同普通DDD,术中及随访测试起搏阈值,阻抗,输出电压,刺激除极波(ER),极化电位。结果:除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外,余19例患者自动阈值夺获(其中5例阵发AF患者开启自动模式转换),术中或术后3天均开启,随访6个月工作良好。结论: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及自动模式转换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安全节能,使用寿命长,模式自动转换功能尤适用于伴阵发AF的慢-快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9.
右室间隔部起搏的护理及术中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右室间隔部起搏永久起搏器手术患者的护理及手术中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例右室间隔部起搏永久起搏器手术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及术中配合。结果9例患者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术中安置顺利,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心电监护未出现电极脱落现象,未再次出现症状,伤口愈合好,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虽然右室间隔部起搏永久起搏器手术存在着电极固定困难、定位时间长、起搏阈值高、容易脱位等问题,手术难度大,但认真术前准备及术中良好的配合与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手术过程及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安丽  周兰清 《云南医药》1993,14(5):268-269
报告房室顺序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12例,其中DDD起搏器6例,AAI 3例,DVI 2例,DDDR 1例。手术时电参数测定按照文氏点≥130次/分,A波振幅≥1.5—2.5mV,心房阈值≤1.5V,阻抗500—1000欧姆,手术后随访6—70个月(平均22.3个月)。对房室顺序起搏的有关问题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