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尺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应用不同方法矫正尺神经损伤后环、小指爪形指畸形及重建示指外展功能。方法 对34例尺神经损伤后的手内在肌麻痹行不同术式的功能重建,其中环、小指爪形指畸形矫正26例中行掌指关节囊紧缩、滑车前移术22例,环指浅屈肌键移位重建划状肌功能4例;示指外展功能重建13例中行示指固有伸肌键代第一背侧合间肌10例,掌长肌—掌腱膜代第一背侧骨间肌3例。结果 环、小指爪形指略形的矫正:行关节囊紧缩、滑车前移术,优良率95%;指浅屈肌键代内在肌,优良率75%。两种示指外展功能重建术优良率均为100%。结论 环、小指爪形指畸形的矫正行关节囊紧缩、滑车前移术,方法简单,疗效肯定;而示指外展功能重建的两种方法均可。  相似文献   

2.
尺神经瘫或麻风病所致爪形手畸形的纠正方法较多,但都不十分理想。1987年5月~1999年12月我们改用环指指浅屈肌腱经纤维鞘管悬吊纠正爪形手畸形,共1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35岁;工人9例,职员3例。腕部切割伤尺神经断裂11例,肘管综合征1例。损伤距手术时间最短2年,最长18年,平均5年5个月。手部均呈爪形畸形。术后随诊31个月~39个月,平均35个月,爪形手畸形全部纠正。1.2手术方法臂丛麻醉气囊止血带下沿远侧掌横纹作横切口,从中指到小指处逐层进入,切断掌筋膜,暴露环、小指指屈肌腱纤维…  相似文献   

3.
小知识     
爪形手畸形:是尺神经在腕部损伤时的典型体征。临床表现为尺侧一个半手指掌侧感觉障碍,尺神经所支配的手内在肌瘫痪,小指不能外展,手指不能作分指及并指动作,陈旧性病例出现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环小指的掌指关节呈过伸位,指间关节屈曲位,如鸟爪,故称爪形指畸形。  相似文献   

4.
手部骨间肌麻痹的功能重建,如有可供动力肌腱移位的条件,应争取施行动力肌腱移位重建骨间肌的功能,以便使伤手恢复主动的屈掌指关节和伸指间关节的功能,恢复伤手有效的捏物功能,同时也纠正了手的爪形畸形.只有当没有条件施行动力肌腱移位修复骨间肌功能,才考虑施行掌指关节掌板固定术,以控制掌指关节不过伸,使指总伸肌的伸指力量更容易传达到手指,发挥伸指的作用.但这种手术的效果仅能纠正手的爪形畸形,不能做主动的屈掌指关节和伸指间关节的动作,仍不能有效地解决手的捏物功能.  相似文献   

5.
1987年5月至1987年12月我院用环指屈指浅肌腱经滑车悬吊纠正爪形手畸形,效果满意,报告如下。手术方法:沿远侧掌横纹做一横切口,切断掌筋膜,暴露环指,小指屈指浅肌腱纤维鞘。在纤维鞘以远1cm处横形切开纤维鞘0.5cm,取出环指屈指浅肌腱,从远端切断,一分为二。将一束从纤维鞘内引入,再从小横切口引出,保持掌指关节微屈,  相似文献   

6.
手内在肌的功能解剖手内在肌由大鱼际肌群、小鱼际肌群、骨间肌和蚓状肌组成;狭义地说是指骨间肌和蚓状肌。四块背侧骨间肌各起自掌骨的相对面,分别附着于食指桡侧、中指两侧和环指尺侧。外展食、环指,使中指能两侧活动。三块掌侧骨间肌分别起始于第二掌骨尺侧、第四、五掌骨桡侧,止于食指尺侧、环小指桡侧近节指骨基底及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0岁。因右手麻木不适、活动受限一年入院。患者自诉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右手桡侧4个手指麻木、疼痛,夜间或清晨较明显,甩手、挤压手腕可使症状减轻。拇指外展无力,不灵活。近三个月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小指麻木不适,用筷子时动作不灵活。专科检查:右手大鱼际萎缩,轻度爪形手,正中神经皮肤分布区及尺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尺侧腕屈肌及环小指指深屈肌肌力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应用指浅屈肌腱套索腱性固定术矫正爪形指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0年5月-2005年3月,收治5例单侧尺神经损伤致爪形指畸形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28~37岁.左侧3例,右侧2例.3例腕部挤压伤,2例前臂绞伤.病程21~37个月,平均27.5个月.Froment征、Fowler试验均为阳性.依据Stevens标准分度均为重度神经损伤.经神经修复、松解治疗后,尺神经运动功能均无明显恢复.应用指浅屈肌腱套索腱性同定术,纠正爪形指畸形.结果 5例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11年.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届曲的畸形均得到矫正,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环小指伸屈功能良好,但各指内收、外展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 指浅屈肌腱套索腱性固定术可矫正爪形手畸形,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临床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9.
掌指关节关节囊掌板紧缩术治疗爪形手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掌指关节关节囊掌板紧缩术治疗爪形手畸形的疗效.方法将爪形指畸形的掌指关节的掌板舌形瓣状向近端切开掀起,用骨刀在掌骨颈处做粗糙面,将掌指关节屈曲60°位,于掌板近端U形穿过钢丝,通过注射器针头自掌骨两侧向背侧引出钢丝两端,在手背皮肤外打包拉紧钢丝,用无损伤线紧缩缝合掌板及关节囊.术后屈曲掌指关节,伸直指间关节石膏固定6周.去石膏后进行主动功能练习,10周后被动伸直掌指关节.结果用此方法治疗爪形手畸形15例,随访12例,其中优2例,良8例,差2例.结论应用此法治疗爪形手畸形,要充分了解手术适应证及影响爪形手畸形矫正的因素,以达到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结核报道少见,我们在临床遇到一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结核。报告如下。病例患者男29岁,1979年9月在井下作业时煤块被砸伤左肩和左手,伤后四个月左手小指残端感觉麻木,左手逐渐出现爪形手畸形,骨间肌、小鱼际肌明显萎缩,大鱼际肌轻度萎缩。局部检查:左尺神经沟处触及0.5cm×3.0cm大小硬性索条状物,有一定的移动性,叩击时疼痛向小指传导。左腕掌侧上2cm处正中触及硬性条索状物,界限不清。叩击时拇、食指有放射痛。左手呈爪形手,夹纸试验(+),Froment征(+)。拇、食、中指掌侧感觉迟钝,小指近节和环指尺…  相似文献   

11.
腕部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未经早期修复 ,或修复术后功能恢复不良 ,易导致手内在肌瘫痪而出现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及爪形指畸形。爪形指畸形已有很多手术方式可进行矫正。对于拇指对掌功能重建也有很多方法进行功能重建 ,一般均能取得较好效果。我科于 2 0 0 0年 5月收治 1例腕部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 ,采用小指固有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37岁。右前臂腕上平面被刀砍伤 1 0年 ,手指功能障碍于 2 0 0 0年 5月入院。检查发现右腕横纹近端 2 cm处有横形伤口瘢痕 ,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 ,手…  相似文献   

12.
例1男性,20岁.左手.摔伤致钩骨钩骨折.病程1个月.钩骨钩切除术后感觉患手无力.无既往右手及腕部外伤史.主要临床表现为患手无力欠灵活,第4、5掌指关节爪形手畸形.钩骨附近有压痛.内收拇指,示、环、小、指内收、外展肌力不同程度减弱或消失,夹纸试验(+),Froment征(+),第1背侧骨间肌轻度萎缩,环、小指掌侧、小鱼际区、手背尺侧浅触觉和两点辨别觉正常,环、小指指深屈肌肌力均无改变.小鱼际肌肌力均5级.  相似文献   

13.
掌指关节掌板紧缩术治疗尺神经损伤爪形手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掌指关节掌板紧缩术是治疗爪形手畸形常用的一种静力掣手术方法。自2000年2月2004年6月,笔者采用此方法治疗由于尺神经损伤致爪形手畸形3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腕尺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通过腕部尺侧狭窄的骨纤维性管道时,受到机械嵌压所致。本病临床比较少见,往往又因误诊而得不到及时治疗。笔者遇到1例误诊达4年之久的腕尺管综合征,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1.1一般资料患者,女,37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及手掌不适、疼痛,握物无力,小指及环指尺侧麻木、刺痛,随后逐渐出现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第4、5掌指关节轻度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手畸形,小指、环指尺侧掌面皮肤感觉异常,不能完成抗阻力地屈曲环指,小指未节和外展小指,四手指分开和并拢受限,小指外展,对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采用多组神经移位术结合后期手功能重建恢复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主动拾物功能的疗效。方法 33例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一期手术均采用多组神经移位术,即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恢复肩外展,健侧C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重建屈指、屈腕功能,同时将下干发出的前臂内侧皮神经移位修复肌皮神经恢复屈肘功能,膈神经与下干后股直接吻合同时重建伸肘、伸指功能。术后选择肌力获得有效恢复(肩外展恢复到30°或以上, 伸肘、伸指肌力达到3级或以上,屈肘、屈腕、屈指肌力达到4级或以上)的患者进行二期手功能重建恢复患手的主动抓握功能。主要包括腕关节固定术、拇外展功能重建及掌板紧缩术等。结果 一期神经移位术后平均41±7.7(36~73)个月。10例患者的肌力恢复达到二期手功能重建的条件,其中8例已进行二期手功能重建。6例患者恢复了部分主动拾物功能,1例因爪形指纠正失败,另1例因腕融合术后伸指肌腱粘连致伸指功能丧失。结论 新设计的多组神经移位术可同时恢复全臂丛撕脱伤患者的肩外展、屈肘、屈腕、屈指及伸肘、伸指的有效肌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后期手功能重建,可成功重建患侧上肢的部分主动拾物功能。  相似文献   

16.
掌长肌带掌筋膜移位重建第一背侧骨间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长肌带掌筋膜移位重建第一背侧骨间肌赵晓宇,范时雨,孙辉生我们采用掌长肌带掌筋膜移位,替代第一背侧骨间肌恢复食指的外展功能,治疗10例病人,12只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16~47岁,平均31....  相似文献   

17.
上臂巨大滑液囊肿压迫尺神经麻痹一例报告潘进社李衡吴喜瑞患者男,49岁,主因右手麻木5年,伴肌肉萎缩2个月于1994年8月20日收住院.查体:右手骨间肌和小鱼际肌轻度萎缩,呈爪形指畸形,右环、小指感觉迟钝,小指外展活动受限.夹纸试验(+),Frome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风吹手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先天性风吹手畸形的患者采用分次手术的方法,一期改善拇指功能,作拇收肌切断、第一指蹼开大、拇指外展功能重建术;二期作中、小指指浅屈肌腱移位,纠正手指尺偏畸形;三期手术解决手掌、指屈曲、掌侧皮肤缺损。每次手术间隔3—6个月,期间配合系统的康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72个月,5例失访。22例中有17例拇指外展、对掌、对指功能恢复,效果满意;12例手指尺偏畸形得到矫正,6例部分矫正,4例复发,其中7例再次行紧缩尺侧关节囊、调整肌张力手术,术后应用外展支具,系统康复训练后5例畸形矫正,2例部分矫正。术后8例再发手掌、指皮肤挛缩,再次行植皮术。3例发生不全并指,经指蹼成形后纠正。结论对复杂先天性风吹手畸形的治疗应分次手术为佳,每次解决一个主要问题,配合系统的康复治疗才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小儿手部挛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症状,可严重影响手的功能。1984~1987年我院收治经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手部挛缩31例,其中烧伤(包括烫伤)致手部疤痕挛缩28例,占总数的90.32%。28例获随访,均在半年以上,疗效满意。讨论其病因有:①先天性爪形手;②烧伤后手部疤痕挛缩;③缺血性手部挛缩。提出适当早期手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改进的掌板紧缩手术方法,以矫正手的爪状畸形,间接增强手指背伸肌力和指屈肌力。方法:在掌指关节处将掌板“H”形切开,远侧舌状瓣向近侧牵拉屈掌指关节与近侧瓣重叠缝合在人为制造的掌骨颈部的粗糙面上。结果:196例施行矫正手术,随访1~11年,除4例失败外,均矫正成功,外形良好,增强了手的抓握与夹捏力,无1例发生屈肌腱粘连。结论:本术式有效地矫正了爪状手的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